PB6.5 里如何判断数据库是否已经连接

PB6.5 里如何判断数据库是否已经连接,第1张

这个肯定要把你输入的项放到数据里面去验证了。

你指的是数据窗口么?如果是在数据窗口中输入,使用itemchanged事件,这个事件是在你输入值或者修改值之后马上就触发执行的。

假设数据窗口上有个学号 stu_no的字段,现在你想判断用户输入的是否存在:

if dwoname = 'stu_no' then //如果输入的是学号字段的内容

long ll_count

select count(1) into :ll_count from tb_student where stu_no = :data;

//这里的data是修改之后的值,是事件的参数。这个语句的意思就是到数据库表里面查询你输入这个值在表中一共有多少个,如果没有,那么肯定是0了。

if ll_count > 0 then //如果有了,当然大于0

messagebox("","有值")

return 1 //返回1表示不接受修改,光标无法移动。可以自己看帮助的itemchanged事件返回值说明

end if

end if

1、这个界面能够输出(文字、之类的)

2、界面后台能够连接数据库(crud *** 作)

实现上面两点就可以实现了。 测试用例建议先做模块单体测试,输入数据

要涵盖所有情况。单体测试之后集成测试。输入大量数据 然后通过脚本测试,

根据输出的log、输出 判断是否存在bug。--》之后就是该bug。循环,直到

没有bug 或者 bug 几乎没有不影响。

如果你想在action里判断数据库是否链接,只能创建一个标记。全局变量。比如isConn当创建链接的时候把这个标记设置为1关闭数据库的时候标记重置 为0这样在action里不用获取connection对像,直接判断这个全局标记就可以了。

还有就是在创建链接之前先判断这个标记是否是0。在关闭链接之前判断这个标记是否为1

比如:数据冗余,功能和性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应用软件的使用。软件测试人员往往重视对软件功能和编码的测试,而忽略对软件性能,特别是数据库访问并发测试。因为,他们固有的思想中认为数据库设计存在问题对系统性能影响不大,或从根本上忽略了数据库在软件开发中的地位,直到出现了问题,才想到对数据库的测试,但往往也是仅仅通过对编码的测试工作中捎带对数据库进行一定的测试,这远远是不够的。目前,中铁网上订票系统在大用户同时在线订票中系统频频瘫痪,就是最好的佐证。 所以,在应用软件的测试工作中,应该将数据库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进行充分的测试,这样才可以得到应用软件所需要的性能优化的数据库。那么,应该对哪些内容进行测试,如何进行测试呢? 2、数据库设计的测试 数据库是应用的基础,其性能直接影响应用软件的性能。为了使数据库具有较好的性能,需要对数据库中的表进行规范化设计。规范化的范式可分为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BCNF范式、第四范式和第五范式。一般来说,逻辑数据库设计应满足第三范式的要求,这是因为满足第三范式的表结构容易维护,且基本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因此,实际应用中一般都按照第三范式的标准进行规范化。但是,规范化也有缺点:由于将一个表拆分成为多个表,在查询时需要多表连接,降低了查询速度。故数据库设计的测试包括前期需求分析产生数据库逻辑模型和后期业务系统开发中的测试两部分(这里指的是后者),我在这里称为实体测试。 数据库是由若干的实体组成的,包括(表,视图,存储过程等),数据库最基本的测试就是实体测试,通过对这些实体的测试,可以发现数据库实体设计得是否充分,是否有遗漏,每个实体的内容是否全面,扩展性如何。 实体测试,可以用来发现应用软件在功能上存在的不足,也可以发现数据冗余的问题。经过测试,测试人员对有异议的问题要及时和数据库的设计人员进行沟通解决。 3、数据一致性测试 在进行实体测试后,应进一步检查下面的内容以保障数据的一致性: 31 表的主键测试根据应用系统的实际需求,对每个表的主键进行测试,验证是否存在记录不唯一的情况,如果有,则要重新设置主键,使表中记录唯一。 32 表之间主外键关系的测试数据库中主外键字段在名称,数据类型,字段长度上的一致性测试。 33 级联表,删除主表数据后,相应从报表数据应同时删除的问题例如学生表和学生成绩表,学生数据已经删除,成绩表中相应学生的成绩记录应同时删除。 34 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测试存储过程可以人工执行,但触发器不能人工处理,所以在对存储过程和触发器执行的过程中针对SQL SERVER2005及以上版本可以使用Microsoft SQL Server Profiler性能测试工具进行测试。 Microsoft SQL Server Profiler 是 SQL 跟踪的图形用户界面,用于监视数据库引擎或 Analysis Services 的实例。测试人员可以捕获有关每个事件的数据并将其保存到文件或表中供以后分析。例如:可以对生产环境进行监视,了解哪些存储过程由于执行速度太慢影响了性能。 4、数据库的容量测试 随着数据库系统的使用,数据量在飞速增长,如何在使用前对数据容量的增长情况进行初步估算,为最终用户提供参考,这在数据库使用和维护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对数据库设计中基本表的数据大小,和每天数据表的数据产生量进行初步估算。 记录数据量=各个字段所占字节数的总和表的数据量=记录数据量记录数数据库大小=各表数据量的总和 当然,数据库的大小不仅仅只是基本表的大小,还有系统表,视图,存储过程等其它实体所占的容量,但最基本的数据是表的数据。另外,数据库的容量还包括数据库日志文件的容量,一般应预留数据库文件的2倍左右。 5、数据库的性能测试 应用软件除了功能外,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软件的性能,而对于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性能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应用软件的性能,这部分的测试,一般手工测试就显得无能为力了,这时就要借助自动化的测试软件,例如:DataFactory,DataFactory是一种强大的数据产生器,它允许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很容易产生百万行有意义的正确的测试数据库,该工具支持DB2、Oracle、Sybase、SQL Server数据库。这样,就可以模拟出应用软件长期使用后,海量数据存储的数据库的性能状况。从而尽早发现问题,进行数据库性能的优化。 这里要注意,进行性能测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测试环境的一致性,包括: *** 作系统、应用软件的版本以及硬件的配置等,而且在进行数据库方面的测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数据库的记录数、配置等要一致,只有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测试,才可以对结果进行比较。否则无法和用户对软件的性能的观点达成一致。 6、数据库的压力测试 说起测试,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软件正确性的测试,即常说的功能测试。软件功能正确仅是软件质量合格指标之一。在实际开发中,还有其它的非功能因素也起着决定性的因素,例如软件的响应速度。影响软件响应速度的因素有很多,有些是因为算法不够高效;还有些可能受用户并发数的影响。 在众多类型的软件测试中,压力测试正是以软件响应速度为测试目标,尤其是针对在较短时间内大量并发用户的访问时,软件的抗压能力。但压力测试往往是手工难以测试的,必须借助自动化测试工具。常用的压力测试有:Web测试、数据库测试等。 数据库在大多数软件项目中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它进行压力测试是为了找出数据库对象是否可以有效地承受来自多个用户的并发访问。这些对象主要是:索引、触发器、存储过程和锁。通过对SQL语句和存储过程的测试,自动化的压力测试工具可以间接的反应数据库对象是否需要优化。 这些自动化的测试工具很多,各有特点,基于Java的项目可以使用JMeter,Net项目可以采用Net集成开发环境中提供的测试方案。 7、结束语 总之,在应用系统的测试中,把数据库应当作为独立的系统来测试,这无疑会为应用软件的质量增加可靠的保障,同时还必须结合应用软件进行集成测试,只有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数据库和应用软件的功能。

如何判断mysql 数据库是否能连接

在链接字符串中加上autoReconnect=true

如jdbc:mysql://localhost:3306autoReconnect=true

如果想判断是否连接成功,可以通过jdbc返回一个Connection对象,判断该对象是否为空

1使用sys账户创建数据库连接

安装Oracle 11g会自带一个叫做SQL

Developer的工具,它的功能非常强大,以前一直不知道,还用着plsqldev和navicat来连接数据库,其实这个工具拥有前面两个软件的所有功能(如果说的太绝对请指正)。首先我们打开SQL

Developer

SQL Developer不能用于创建Oracle数据库,只能用来连接已创建的数据库,我们一般都是使用Database Configuration Assistant(简称DBCA)来创建数据库

打开DBCA以后按照向导来创建数据库,非常简单,这里不再赘述。

在SQL Developer中我们新建一个连接,点击左上角的“绿色加号”

创建数据库连接

填写完配置以后可以点击“Test”来测试数据库连接是否正确,如上图所示,左下角有“Status:Success”则表明数据库连接正确。

以上就是关于PB6.5 里如何判断数据库是否已经连接全部的内容,包括:PB6.5 里如何判断数据库是否已经连接、xUnit如何链接数据库测试简单的增删改查、如何判断mysql数据库连接池是否连接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sjk/92703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