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图转化为关系模式是什么

er图转化为关系模式是什么,第1张

以数据库为例。数据库中将ER图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的过程属于逻辑数据阶段。ER图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是把图形分析出来的联系反映到数据库中,即设计出表。

相关介绍:

E-R图也称实体-联系图(Entity Relationship Diagram),提供了表示实体类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

它是描述现实世界关系概念模型的有效方法。是表示概念关系模型的一种方式。用“矩形框”表示实体型,矩形框内写明实体名称;用“椭圆图框”或圆角矩形表示实体的属性,并用“实心线段”将其与相应关系的“实体型”连接起来。

用”菱形框“表示实体型之间的联系成因,在菱形框内写明联系名,并用”实心线段“分别与有关实体型连接起来,同时在”实心线段“旁标上联系的类型(1:1,1:n或m:n)。

实体联系模型,实体关系模型或实体联系模式图(ERD)是由美籍华裔计算机科学家陈品山(Peter Chen)发明,是概念数据模型的高层描述所使用的数据模型或模式图,它为表述这种实体联系模式图形式的数据模型提供了图形符号。

这种数据模型典型的用在信息系统设计的第一阶段;比如它们在需求分析阶段用来描述信息需求和/或要存储在数据库中的信息的类型。但是数据建模技术可以用来描述特定论域(就是感兴趣的区域)的任何本体(就是对使用的术语和它们的联系的概述和分类)。

在基于数据库的信息系统设计的情况下,在后面的阶段(通常叫做逻辑设计),概念模型要映射到逻辑模型如关系模型上;它依次要在物理设计期间映射到物理模型上。注意,有时这两个阶段被一起称为"物理设计"。

局部ER图和全局ER图是概念数据模型中的两个不同的层次。

局部ER图是指对一个实体集合或者关系集合进行分析和建模,它只关心一个特定领域内的实体和关系,通常只包括该领域内的实体类型和与之直接相关的属性、联系以及关系。局部ER图更注重于对实体和关系的细节建模,可以更加深入地研究实体和联系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探究某一具体业务场景的详细特征。

全局ER图则是对整个企业或系统进行建模和描述,涉及到系统所有的实体和关系,它在整个业务领域内建立了一种完整的、统一的概念数据模型,能够更好地把握业务的全貌。全局ER图涵盖了整个业务领域,包括多个局部ER图的内容,并且考虑这些局部ER图之间的关联和交互,从整体上考虑企业或系统的数据结构和数据流动情况。

因此,局部ER图和全局ER图的区别在于,前者更加聚焦于某一具体领域内的实体和关系,后者则是对整个企业或系统数据的全局描述和把握。

以上就是关于er图转化为关系模式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er图转化为关系模式是什么、局部er图和全局er图的区别、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sjk/92854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