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有机物怎么形成的,和生命起源有关系吗

宇宙中的有机物怎么形成的,和生命起源有关系吗,第1张

现在的理论普遍认为宇宙始于大爆炸,不久之后,夸克形成了质子和中子,进而形成了原子。

在接下来的大约15亿年里,重力使这些元素形成了巨大的星云,最终形成了恒星和行星。

其他元素是通过这些恒星内部的核聚变形成的,核聚变最终会爆炸或脱落元素,将更重的物质散布到各处。

如今,宇宙大约有5%是由原子组成的,另外的是暗物质和暗能量,在这5%中,氢和氦原子构成了大部分。

剩下的01%有一半是氧原子和四分之一的碳原子。也就是说,所有其他元素只占0025%,其中包括00005%的氯。

图为:宇宙大爆炸到人类诞生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如果我们看看在太空中、在恒星周围和星际介质中发现的大约200个分子列表中,有机分子(大致上是指那些含有碳的分子)占主导地位。

它们的大小从太空中发现的第一个甲基炔(1937年为CH)到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分子C70巴基球(2010年),包括醇类、原始糖、氨基酸等。

由此可见,碳在化学键合中的多功能性推动了宇宙化学的复杂性。它也是我们现在已知生命所必须的。

现在,我们依然以每年四种的速度在太空中发现新的化学物质。然而2017年一种有机卤素分子氯甲烷(CH3Cl)的发现引起了科学家的兴趣。

因为一氯甲烷或其他有机分子似乎可能在恒星和行星形成过程中幸存下来,并被保存在彗星和柯伊伯带物体等冰冷的物体上。

接下来合乎逻辑的问题是,彗星是否可以通过撞击将有机分子完整地运送到类地行星上。

然而,已经发现某些有机星尘的结构与陨石中发现的复杂有机化合物相似,而陨石是早期太阳系的残留物。

图为:模拟生命起源

这些发现提高了恒星用有机化合物丰富早期太阳系的可能性,因为早期的地球受到彗星和小行星的猛烈撞击,这些撞击就有可能携带有机星尘。

不过,这些被运送的有机化合物是否在地球上生命的发展中扮演任何角色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宇宙其他地方存在生命的可能性

当我们想到太空中的有机分子,特别是像氨基酸和单糖这样的前生物分子时,我们的思维不可避免地转向更广阔宇宙是否中存在生命。

唯一已知的生命例子是在我们的星球上发现的,当然,我们这代科技人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我们是否可能在其他地方发现生命迹象,尤其是智慧生命。

图为:最远的地方海报

此前,旅行者号任务背后的团队在一部名为《最远的地方》(豆瓣评分88分)的纪录片中提出了这个问题。

所有这些发现都是肯定的,即生命一定存在于宇宙的其他地方,另外,从统计数据来看,这也是极有可能的。

然而,有许多关键因素可以发挥作用,其中巧合的时间尺度可能至关重要,因为在宇宙历史上属于我们的短暂时期会与另一个种族的短暂时期重叠吗?

这个可能是令人绝望的,对于宇宙的时间尺度,我们实在是太短暂了,而从地球生命发展来看,所有生命都是有周期的。

有机化合物不等同于生命

我们一定要小心,不要把“有机分子”等同于“生命”,因为宇宙中绝大多数有机分子是由非生物形成途径产生的,不会导致起源。

香港大学的孙国教授和张勇博士2011年的研究表明,宇宙中常见的有机物质中含有芳香族(环状)和脂肪族(链状)的混合物。

这些化合物非常复杂,其化学结构类似于煤和石油。由于煤和石油是古代生命的残余,此前人们普遍认为这类有机物只存在于生物体中。

他们通过红外空间天文台和斯皮策太空望远镜的观测,对光谱进行分析,证明即使没有生命形式存在,复杂的有机化合物也可以在太空中合成,只要条件合适。

最后

我们应该记住,天文探测只是整个宇宙图景的一部分。他们依靠精确而详细的实验室光谱,或密集的计算。

但这要理解潜在的天体化学方面,绝对只是冰山一角,比如一种化学物质是如何在太空中形成的?它是如何被摧毁的它能活多久它能告诉我们它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所有这些都需要更具挑战性的实验和全面的化学模型和数据库来充分揭示,不过人类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探索不会停止。

或许不久的将来我们真的能知道上帝是怎么想的,是怎如何创造这个世界的!

(我想知道上帝是如何创造这个世界的,我对诸种现象并不感兴趣,我想知道的是他的思想。——爱因斯坦)

参考资料

The organic univers Nature Astronomyvolume2017103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Astronomers discover complex organic matter exists throughout the universeScienceDaily20111027

我是百度知道日报作者-怪罗科普,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1摄氏度=(1华氏度-32)/18

堆肥过程中物料成分的调节很重要,其中最关键的影响因素是水分、透气性、物料的碳氮比,水份要调节到50-60%,透气性要良好,碳氮比最好在25-30之间。问题就来了如何确定堆肥物料的碳氮比是多少呢?怎样才能知道物料的碳氮比是否合适呢?本文就简单介绍一下朋友们关心的碳氮比调节问题。

炭素是堆肥微生物的基本能量来源,也是微生物细胞构成的基本原材料,堆肥微生物在分解含碳有机物的同时,利用部分氮元素来构建自身的细胞体,氮还是构成细胞中蛋白质、核酸、各种酶类的重要成分,一般情况下微生物每消耗25g有机碳,需要吸收1g氮素,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比较适宜的碳氮比为25左右,C/N过高,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氮元素受到限制,微生物繁殖速度低,有机物分解速度慢,发酵时间长,堆肥腐殖化系数低,堆肥发酵不好。C/N过低,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能量来源受到限制,发酵温度上升缓慢,氮过量并以氨气的形式释放,有机氮损失大,还会散发难闻的气味。因此合理调节堆肥原料的碳氮比,是加速堆肥腐熟的有效途径。

某物料总量为2吨,比例是6:4,干黄牛粪1200kg,麦秆800kg,计算碳氮比及辅料添加量

由表查出麦秆的含碳量为4703%,氮元素含量为048%

800公斤麦秆中碳含量为:800×04703=3762kg

800公斤麦秆中氮按量为:800×00048=384kg

再从表中查得干黄牛粪的含碳量为386%氮含量为178%

1200kg黄牛粪中碳含量为:1200×0386=4632kg

1200kg黄牛粪中氮含量为:1200×00178=2136kg

物料中总碳含量为:4632+3762=8394kg

物料中总单含量为:2136+384=252kg

如果要调节物料的C/N位30:1则物料中应该有总氮量为8394/30=2798kg

尚需补充的氮量为2798-252=278kg

如果用尿素来补充不住的氮素,则尿素的用量为278/46%=604kg

怎么样现在知道如何调节堆肥物料的碳氮比了吗?上表的数据是代表一般的情况,有条件的堆肥企业最好自己检测各种有机物料的碳、氮含量,建立自己的物料数据库,才会更为精准,不要小看碳氮比哦,这是堆肥很关键的一个控制条件,调整不当堆肥就不能够正常发酵哈。

分类: 生活/时尚 >> 购物

问题描述:

是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的书号,还是一类书有一个书号?请知道的人尽快回答我,我很急呀!谢谢各位啦!

解析:

二维条码技术 -[默认分类]

一、二维条码技术的产生背景

一维条码自出现以来,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发展速度十分迅速。它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数据采集和信息处理的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为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做出了很大贡献。

由于受信息容量的限制,一维条码仅仅是对“物品”的标识,而不是对“物品”的描述。故一维条码的使用,不得不依赖数据库的存在。在没有数据库和不便联网的地方,一维条码的使用受到了较大的限制,有时甚至变得毫无意义。另外,要用一维条码表示汉字的场合,显得十分不方便,且效率很低。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迫切要求用条码在有限的几何空间内表示更多的信息,从而满足千变万化的信息表示的需要。二维条码正是为了解一维条码无法解决的问题而产生的。因为它具有高密度、高可靠性等特点,所以可以用它表示数据文件(包括汉字文件)、图像等。二维条码是大容量、高可靠性信息实现存储、携带并自动识读的最理想的方法。

二、二维条码的特性

高密度

目前,应用比较成熟的一维条码如EAN/UPC条码,因密度较低,故仅作为一种标识数据,不能对产品进行描述。我们要知道产品的有关信息,必须通过识读条码而进入数据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事先建立以条码所表示的代码为索引字段的数据库。二维条码通过利用垂直方向的尺寸来提高条码的信息密度。通常情况下其密度是一维条码的几十到几百倍,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产品信息全部存储在一个二维条码中,要查看产品信息,只要用识读设备扫描二维条码即可,因此不需要事先建立数据库,真正实现了用条码对“物品”的描述。

具有纠错功能

一维条码的应用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上,那就是识读时拒读(即读不出)要比误读(读错)好。因此一维条码通常同其表示的信息一同印刷出来。当条码受到损坏(如污染,脱墨等)时,可以通过键盘录入代替扫描条码。鉴于以上原则,一维条码没有考虑到条码本身的纠错功能,尽管引入了校验字符的概念,但仅限于防止读错。二维条码可以表示数以千计字节的数据,通常情况下,所表示的信息不可能与条码符号一同印刷出来。如果没有纠错功能,当二维条码的某部分损坏时,该条码便变得毫无意义,因此二维条码引入错误纠正机制。这种纠错机制使得二维条码因穿孔、污损等引起局部损坏时,照样可以正确得到识读(见图1)。二维条码的纠错算法与人造卫星和VCD等所用的纠错算法相同。这种纠错机制使得二维条码成为一种安全可靠的信息存储和识别的方法,这是一维条码无法相比的。

可以表示多种语言文字

多数一维条码所能表示的字符集不过是10个数字,26个英文字母及一些特殊字符。条码字符集最大的Code l28条码,所能表示的字符个数也不过是128个ASCII符。因此要用一维条码表示其它语言文字(如汉字、日文等)是不可能的。多数二维条码都具有字节表示模式,即提供了一种表示字节流的机制。我们知道,不论何种语言文字,它们在计算机中存储时都以机内码的形式表现,而内部码都是字节码。这样我们就可以设法将各种语言文字信息转换成字节流,然后再将字节流用二维条码表示,从而为多种语言文字的条码表示提供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途径。

可表示图像数据

既然二维条码可以表示字节数据,而图像多以字节形式存储,因此使图像(如照片、指纹等)的条码表示成为可能。

可引入加密机制

加密机制的引入是二维条码的又一优点。比如我们用二维条码表示照片时,我们可以先用一定的加密算法将图像信息加密,然后再用二维条码表示。在识别二维条码时,再加以一定的解密算法,就可以恢复所表示的照片。这样便可以防止各种证件、卡片等的伪造。

三、二维条码的把用范围

二维条码可用于如下几个方面:

单证:公文单证、订购单、报关单、商业单证;

证照:护照、身份z、挂号证、驾驶执照、会员证、识别证;

仓储盘点:物流中心、仓储中心等的物品盘点;

物品追踪:会议资料、生产零件、客户服务、邮购运送、维修记录、危险物品、后勤补给、生态研究;

资料保密:商业机密、政治情报、军事机密、私人信函。

四、二维条码与磁卡、IC卡、光卡之比较

二维条码同其它几种自动识别技术的比较可见表1。

表1:二维条码同磁卡、IC卡、光卡的比较

比较点

二维条码

磁卡

IC卡

光卡

抗磁力

中等

抗静电

中等

中等

抗损性

可折叠

可穿孔

可切割

不可折叠

不可穿孔

不可切割

不可折叠

不可穿孔

不可切割

不可折叠

不可穿孔

不可切割

影印性

不可

不可

不可

传真性

不可

不可

不可

容量

1,100Byte

76Byte

3Kbyte

2Mbyte

成本

1元

10元

300元

500元

五、二维条码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由于二维条码这种新兴的自动识别技术有着其它自动识别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它一出现便受到我国条码管理部门和有关 部门的重视。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自1993年便开始了对二维条码技术的和研究。现已出版了我国第一本有关二维条码技术的专著《二维条码技术》,为了对二维条码技术开展全面研究并开辟应用试点,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的课题《二维条码技术研究与应用试点》己列入国家科委“九五”重点攻关项目。该课题将从基础研究、标准制定、设备开发和试点建立方面开展工作,旨在推动二维条码在我国的应用进程。另外,许多科研单位、开发公司、大专院校都已开始着手进行二维条码技术的应用开发。目前,许多部门已有的使用二维条码用于人员管理和物品管理的愿望,如公安部门想将二维条码应用于身份z和流动人员管理上,进出境管理部门欲正在探讨将二维条码应用在护照上,海关也想尝试将其用在报关单上。有的甚至已经开始应用,例如,上汽车销售中心已将二维条码PDF417应用车辆信息的跟踪管理。根据目前状况,预计二维条码在我国的应用五年内将有较大发展。

二维条码将首先在我国的人员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我国的社会和科技进步,人们对人员进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与日益俱增,这就是需要在证件上对管理对象进行精确描述。二维条码这种成本优势较大的自动技术较易被各个管理部门所接受。在我国的人口管理综合数据库较难建立的情况下,一个随身携带的身份卡上的二维条码便可将人的身份信息全部包含,并且还可包括人的照片信息,因此这种技术的推广比发达国家更俱优势。

二维条码亦将在物物流管理中得到较大发展

用二维条码描述物品是二维条码应用的又一方面。在货物的存贮、运输中对其进行描述必不可少。现在的情况大多是用自然语言描述,这大大影响了信息采集速度和精度。将二维条码应用于物流,即将二维条码制作在货物的包装上,这是其它自动技术(如IC卡)无法做到的。二维条码在物流中的应用必将对加快物流管理现代化的进程。 条码 条形码 条码打印机 条码打印机 条码 条形码 条码

tiaom 发表于 06:39:00 | 阅读全文 | 评论(0) | 引用Trackback(0) | 编辑

2005-03-24 06:38:59

条码码制ISBN小知识 -[默认分类]

一个中国标准书号由一个国际标准书号(Internao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缩写为ISBN)和一个图书分类—种次号两部分组成,其中国际标准书号(ISBN)是中国标准书号的主体,可以独立使用。

ISBN号码的背景

--------------------------------------------------------------------------------

早在19世纪60年代中的欧洲,伦敦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lseacuk/))和大不列颠出版联合会(Publisher Association of Great Britain)提出了制定一个清晰的国际通一的书籍编号的想法。 1968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采纳了这个建议,并马上组建了工作小组予以实施。最终在1966年11月,西柏林第三届国际图书市场研究和图书贸易合理化会议上正式达成一致。

国际标准书号(ISBN)的结构

--------------------------------------------------------------------------------

国际标准书号由分为以下四段的十位数字所组成:

第一组:组号:区位代码 0,1:英文 2:法文 3:德文 4:日文 5:俄文 7:中文

第二组: 出版社代码 由各国的ISBN码分配中心,分给各个出版社。

第三组:书序码 该出版物代码,由出版社具体给出。

第四组:计算机校验码 只有一位,从0到10,10由X代替

组号:组号是国家、地区、语言或其他组织集团的代号。由国际书号中心(International ISBN agency)负责分配。中国组号为一位数字“7”。

出版社号:由国家标准书号中心负责分配,其位数视申请出版社图书出版量多少而异。

书序号:由出版社负责管理分配,每个出版社所出各种图书的书序号的位数L是固定的,计算公式如下: L=9-(组号位数+出版社号位数)

校验码:为中国标准书号的第十位数字。其数值C10由中国标准书号的前九位数字(C1-C9)依次以10-2加权之和并以11为模数按下式计算得到:

C10=11-MOD(Ci×(11-i),11)

式中:MOD——求余函数。 当MOD函数值为1(C10=10)时,校验码以X表示;当MOD函数值为0(C10=11)时,校验码仍以0表示。

国际标准书号的使用范围是:印刷品、缩微制品、教育电视或**、混合媒体出版物、微机软件、地图集和地图、盲文出版物、电子出版物。

tiaom 发表于 06:38:59 | 阅读全文 | 评论(0) | 引用Trackback(0) | 编辑

2005-03-24 06:36:08

条码技术的优点 -[默认分类]

条码是迄今为止最经济、实用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条码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A.输入速度快:与键盘输入相比,条码输入的速度是键盘输入的5倍,并且能实现"即时数据输入"。

B.可靠性高:键盘输入数据出错率为三百分之一,利用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出错率为万分之一,而采用条码技术误码率低于百万分之一。

C.采集信息量大:利用传统的一维条码一次可采集几十位字符的信息,二维条码更可以携带数千个字符的信息,并有一定的自动纠错能力。

D.灵活实用:条码标识既可以作为一种识别手段单独使用,也可以和有关识别设备组成一个系统实现自动化识别,还可以和其他控制设备联接起来实现自动化管理。

另外,条码标签易于制作,对设备和材料没有特殊要求,识别设备 *** 作容易,不需要特殊培训,且设备也相对便宜。

tiaom 发表于 06:36:08 | 阅读全文 | 评论(0) | 引用Trackback(0) | 编辑

2005-03-24 06:35:36

条码的发展历史 -[默认分类]

条码技术最早产生在风声鹤唳的二十年代,诞生于Westinghouse的实验室里。一位名叫John Kermode性格古怪的发明家“异想天开”地想对邮政单据实现自动分检,那时侯对电子技术应用方面的每一个设想都使人感到非常新奇。他的想法是在信封上做条码标记,条码中的信息是收信人的地址,就象今天的邮政编码。为此Kermode发明了最早的条码标识,设计方案非常的简单,即一个“条”表示数字“1”,二个“条”表示数字“2”,以次类推。然后,他又发明了由基本的元件组成的条码识读设备:一个扫描器(能够发射光并接收反射光);一个测定反射信号条和空的方法,即边缘定位线圈;和使用测定结果的方法,即译码器。

Kermode的扫描器利用当时新发明的光电池来收集反射光。“空”反射回来的是强信号,“条”反射回来的是弱信号。与当今高速度的电子元气件应用不同的是,Kermode利用磁性线圈来测定“条”和“空”。就象一个小孩将电线与电池连接再绕在一颗钉子上来夹纸。Kermode用一个带铁芯的线圈在接收到“空”的信号的时候吸引一个开关,在接收到“条”的信号的时候,释放开关并接通电路。因此,最早的条码阅读器噪音很大。开关由一系列的继电器控制,“开”和“关”由打印在信封上“条”的数量决定。通过这种方法,条码符号直接对信件进行分检。

此后不久, Kermode的合作者Douglas Young,在Kermode码的基础上作了些改进。 Kermode码所包含的信息量相当的低,并且很难编出十个以上的不同代码。而Young码使用更少的条,但是利用条之间空的尺寸变化,就象今天的UPC条码符号使用四个不同的条空尺寸。新的条码符号可在同样大小的空间对一百个不同的地区进行编码,而Kermode码只能对十个不同的地区进行编码。

直到1949年的专利文献中才第一次有了Norm Woodland和Bernard Silver发明的全方位条码符号的记载,在这之前的专利文献中始终没有条码技术的记录,也没有投入实际应用的先例。Norm Woodland和Bemard Silver的想法是利用Kermode和YOung的垂直的“条”和“空”,并使之弯曲成环状,非常象射箭的靶子。这样扫描器通过扫描图形的中心,能够对条码符号解码,不管条码符号方向的朝向。

在利用这项专利技术对其进行不断改进的过程中,一位科幻小说作家Isaac-Azimov在他的“ 的太阳”一书中讲述了使用信息编码的新方法实现自动识别的事例。那时人们觉得此书中的条码符号看上去象是一个方格子的棋盘,但是今天的条码专业人士马上会意识到这是一个二维矩阵条码符号。虽然此条码符号没有方向、定位和定时,但很显然它表示的是高信息密度的数字编码。

直到1970年Iterface Mechani s公司开发出“二维码”之后,才有了价格适于销售的二维矩阵条码的打印和识读设备。那时二维矩阵条码用于报社排版过程的自动化。二维矩阵条码印在纸带上,由今天的一维CCD扫描器扫描识读。CCD发出的光照在纸带上,每个光电池对准纸带的不同区域。每个光电池根据纸带上印刷条码与否输出不同的图案,组合产生一个高密度信息图案。用这种方法可在相同大小的空间打印上一个单一的字符,作为早期Kermode码之中的一个单一的条。定时信息也包括在内,所以整个过程是合理的。当第一个系统进入市场后,包括打印和识读设备在内的全套设备大约要5000美元。

此后不久,随着LED(发光二极管)、微处理器和激光二极管的不断发展,迎来了新的标识符号(象征学)和其应用的大爆炸,人们称之为“条码工业”。今天很少能找到没有直接接触过即快又准的条码技术的公司或个人。由于在这一领域的技术进步与发展非常迅速,并且每天都有越来越多的应用领域被开发,用不了多久条码就会象灯泡和半导体收音机一样普及,将会使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变得更加轻松和方便。

tiaom 发表于 06:35:36 | 阅读全文 | 评论(0) | 引用Trackback(0) | 编辑

2005-03-24 06:34:49

了解认识条码 -[默认分类]

条码是由一组按一定编码规则排列的条、空符号,用以表示一定的字符、数字及符号组成的信息。条码系统是由条码符号设计、制作及扫描阅读组成的自动识别系统。

条码编码方式(码制)介绍:

条码种类很多,常见的大概有二十多种码制,其中包括:

Code39码(标准39码)、Codabar码(库德巴码)、Code25码(标准25码)、ITF25码(交叉25码)、Matrix25码(矩阵25码)、UPC-A码、UPC-E码、EAN-13码(EAN-13国际商品条码)、EAN-8码(EAN-8国际商品条码)、中国邮政码(矩阵25码的一种变体)、Code-B码、MSI码、、Code11码、Code93码、ISBN码、ISSN码、Code128码(Code128码,包括EAN128码)、Code39EMS(EMS专用的39码)等一维条码和PDF417等二维条码。

目前,国际广泛使用的条码种类有EAN、UPC码(商品条码,用于在世界范围内唯一标识一种商品。我们在超市中最常见的就是这种条码)、Code39码(可表示数字和字母,在管理领域应用最广)、ITF25码(在物流管理中应用较多)、Codebar码(多用于医疗、图书领域)、Code93码、Code128码等。其中,EAN码是当今世界上广为使用的商品条码,已成为电子数据交换(EDI)的基础;UPC码主要为美国和加拿大使用;在各类条码应用系统中,Code39码因其可采用数字与字母共同组成的方式而在各行业内部管理上被广泛使用;在血库、图书馆和照像馆的业务中,Codebar码也被广泛使用。

除以上列举的一维条码外,二维条码也已经在迅速发展,并在许多领域找到了应用。

常用条码简介:

EAN码:

EAN码是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制定的一种商品用条码,通用于全世界。EAN码符号有标准版(EAN-13)和缩短版(EAN-8)两种,我国的通用商品条码与其等效。我们日常购买的商品包装上所印的条码一般就是EAN码。

UPC码:

UPC码是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制定的一种商品用条码,主要用于美国和加拿大地区,我们在美国进口的商品上可以看到。

39码:

39码是一种可表示数字、字母等信息的条码,主要用于工业、图书及票证的自动化管理,目前使用极为广泛。

库德巴(Codebar)码:

库德巴码也可表示数字和字母信息,主要用于医疗卫生、图书情报、物资等领域的自动识别。

二维条码:

一维条码所携带的信息量有限,如商品上的条码仅能容纳13位(EAN-13码) 数字,更多的信息只能依赖商品数据库的支持,离开了预先建立的数据库,这种条码就没有意义了,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条码的应用范围。基于这个原因,在90年代发明了二维条码。二维条码除了具有一维条码的优点外,同时还有信息量大、可靠性高,保密、防伪性强等优点。

目前二维条码主要有PDF417码、Code49码、Code 16K码、Data Matrix码、MaxiCode码等,主要分为堆积或层排式和棋盘或矩阵式两大类。

二维条码作为一种新的信息存储和传递技术,从诞生之时就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已应用在国防、公共安全、交通运输、医疗保健、工业、商业、金融、海关及 管理等多个领域。

二维条码依靠其庞大的信息携带量,能够把过去使用一维条码时存储于后台数据库中的信息包含在条码中,可以直接通过阅读条码得到相应的信息,并且二维条码还有错误修正技术及防伪功能,增加了数据的安全性。

二维条码可把照片、指纹编制于其中,可有效地解决证件的可机读和防伪问题。因此,可广泛应用于护照、身份z、行车证、军人证、健康证、保险卡等。

美国亚利桑纳州等十多个州的驾驶证、美国军人证、军人医疗证等在几年前就已采用了PDF417技术。将证件上的个人信息及照片编在二维条码中,不但可以实现身份z的自动识读,而且可以有效的防止伪冒证件事件发生。菲律宾、埃及、巴林等许多国家也已在身份z或驾驶证上采用了二维条码,我国香港特区护照上也采用了二维条码技术。

另外在海关报关单、长途货运单、税务报表、保险登记表上也都有使用二维条码技术来解决数据输入及防止伪造、删改表格的例子。

在我国部分地区注册会计师证和汽车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二维条码也得到了初步的应用。

tiaom 发表于 06:34:49 | 阅读全文 | 评论(0) | 引用Trackback(0) | 编辑

2005-03-24 06:33:20

了解条码的基本原理 -[默认分类]

对一个专业人员来说,放弃因太肤浅而没有任何用的条码教育也许是一件容易的事。我能够同意“一知半解是危险的事”的说法。然而,对任何一门科学来说,学生总是要从某一点开始学起:这个道理在任何地方都是正确的。现在,许多有关根本不同内容的课程,如生产工程和零售市场,都包括了条码的内容。使用条码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收集支持着工商业的许多方面的工作。

许多年以前,我带领一组学生到一个有名的自选超级市场去参观那里的装有条码扫描设备的电子售货系统,了解这个系统可以完成多少工作。

这次参观并没有达到显示这个电子售货系统的成功之处的目的。每件事都出差错。该市场采用的是EAN13码,这是经常出现的问题。它使用的是质量很差的计算机打印机,条码印在很小的标签上,由没有使用条码经验的人员贴在商品上。许多标签不是被贴在弯曲的表面,就是被贴在没有支撑面的包装上。如盆装植物。更糟糕的是,他们使用的是接触式的笔式扫描器。当条码不能破扫描识读时(这种情况经常出现),收款员就要将那十三个号码用键盘输入。

非常不幸一个好的主意没有得到好的结果。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问题:

使用的条码标签的种类不对,

标签的粘贴不对,

扫描器的种类不对,

为这种应用选择的条码种类不对。

令人欣慰的是现在这种糟糕的情况不常发生,但是正确地教授条码的生产和使用的基础原理却更为重要。越来越多的大公司将条码数据收集技术作为电子贸易体制这个金字塔的基础。进一步讲,由于条码系统的价格的下降,也将条码扫描技术带进许多小型企业的领域。

出现在计算机方面的问题也同样逐渐出现在条码系统中。随着硬件和软件的价格的下降以及市场的扩展,没有技术背景的使用者们自行组装自己的条码系统的可能性提高了。例如,固定式的激光扫描器的价格在十年中下降了近十倍,大多数条码软件随扫描器一起出售。

这种自己动手的机会的增加本身带有制造不幸事件的因素,除非使用条码进行信息收集的基本原理为使用者所理解并运用于特定的环境中。

条码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确定对这个条码系统的信息收集的要求是什么,以及确定相对一般规律而言的例外情况。

确定哪种条码适用于这种信息收集环境。

了解给要被扫描的物品贴上标签的问题和机会。

了解对要求记录的物品进行扫描时的问题和机会。

在发问之前,搞清你可以从一个专业公司那里得到什么样的建议。

记住,如果你不能对物品进行扫描,你的投资就是浪费。

整个条码系统一定要特殊设计,信息收集的机会和使用条码技术的问题一定要检查。在确认主要的因素时,不应该将它们分离,而是要视为互相作用和影响的部分,如上面举过的例子一样。

第一、条码

有人无知地设想条码只不过是不同宽度的条与空的安排,这当然是不对的。条码的条与空安排的简单性同时也是它的力量所在,条码的发展后面隐藏着设计者的辛勤劳动。如同所有的使用者接口和自动数据收集系统一样,这些经验不应该显示出来令使用者迷惑,但是必须为设计者所了解。

必须强调的是,所有的条码都是为特殊的环境和应用而设计的。例如,在一个大运输货柜上使用的条码和在一个小的包裹上或在一个零售商品上使用的条码在要求上就有很大的不同。

第二、条码的印刷与粘贴

举例来说,EAN码是为高质量的印刷而设计的,用来印刷在商品包装上很理想。如果一个低档的印刷手段被采用,那未选择另外一种条码也许更合适,如一种较短的条码和一个具有内部数据库查询功能的计算机相结合。

条码专业公司向市场上推出大量的适应所有的条码印刷需要的硬件与软件。条码标签的种类,规格及价格都是要考虑的因素。将条码标签贴在需要确认的物品上是另一个重要因素。贴在错误的物品上的标签是一点用处都没有的。

扫描因素,包括物品的种类(大小,重量,等等),标签的大小和方位、标签和扫描器之间相关运动,以及扫描的速度都必须考虑周到。给一个物品贴上标签的成本必须清楚。零售商场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来说明将条码标签用在商品上使低成本的、实时的数据收集成为可能。

教育原则

一定的条码技术的基础必须要传授, 虽然这些基础原理的深度和广度可以因学生和课程而异。必须强调的是每个部分应放在整个应用中讲解,而不是独立地讨论某个部分。条码的教育应该基于下列几个方面:

光学扫描

光源从一个表面反射的原理适用于所有条码体系。理解不同的表面和不同的光源的反射效果关系到应用的成败。(例如,条码依赖于非常精确地分辨条与空的变化)。

条码的设计

条码的选择范围很广,从简单但有效率的中级的25码到EAN13码再到重叠码。应该强调的是要理解条码的能力和应用范围的基本不同。(例如,许多条码的符号排列是有限的,但是其它的条码包含字母排列的功能)。

选择条码应考虑的因素

条码的印刷和标签的粘贴。

标签的大小和空间(例如象EAN8码这样简捷的条码会被用在零售包装上以求美观)。

扫描的原理和不同的扫描器的 *** 作(例如,条码的识别方式不同,有脉冲识别和图象识别)。

结论

使用条码给人们提供了很好的成功机会,问时也有很大的造成错误的可能性。没有简单的结论可以帮助人们成功地运用条码技术。如果我们要保证这个最有效率的技术的应用不断成长,一是要进行条码基础原理的教育,二是要进行广泛的实际应用的教育,由专业人员提供建议避免可能出现的错误。

吴海 马君 刘晓文 孙东洵

(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摘要 本文在概要介绍侵入岩研究现状及中国侵入岩时空分布特点基础上,简述了侵入岩在库藏实物系统中的位置,进而对侵入岩实物地质资料的筛选原则、筛选依据、筛选步骤进行了探讨。初步确认侵入岩实物地质资料筛选以典型性、代表性、特殊性为总体原则,明确了筛选工作的切入点和基础,提出了三条基本筛选依据、四个基本工作步骤。

关键词 实物地质资料;侵入岩;筛选

现代地质科学研究与传统地质科学不同,它突破了学科界限,形成了一系列以建立新的地质科学知识体系为目的的跨学科重大研究领域,具有浓厚的大科学色彩。地质科学与其他学科不同,其研究更依赖于野外的观测、探测数据和必要的实物标本,属数据密集型的科学。因而,现代信息技术对地质科学数据的系统采集、积累与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

侵入岩实物地质资料是国家库藏实物资料系统的子系统,是库藏实物资料的重要分支和组成部分。库藏侵入岩实物筛选工作,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难度较大。其目的是提交一个反映我国地质研究现状的侵入岩实物目录,同时要考虑到库容量和自身系统性问题。本文仅就侵入岩库藏实物地质资料筛选工作中的有关问题进行初步讨论。

一、侵入岩研究现状概要

大陆壳的形成和聚集至少在42 Ga以前就开始了,并一直持续到今天。然而,陆壳的生成和演化与板块构造的关系至今不甚清楚,仍是今后板块构造研究中的重大课题。板块俯冲作用明显地产生了具有大陆特性的岩体,这并不能排除与板块构造无关的其他作用过程也可能是陆块形成原因之一的可能性\[2\]。

就大陆生长的构造作用和岩浆作用而言,花岗岩类地质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1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关于侵入岩研究的最新进展以花岗岩类的研究最为引人注目。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大陆动力学及新实验测试技术与先进研究方法的推动,新的花岗岩研究思潮又悄然来临。它使花岗岩地质研究从过去以岩体岩相学为主的研究阶段,逐渐转入到从构造和地球化学方法入手,以壳-幔相互作用为突破口,探索花岗岩带形成演化及其动力学的新阶段。花岗岩研究已经从以个别花岗岩类岩体和岩套为主的研究发展到对全球不同构造背景下的花岗岩类型进行地球动力学研究。作为地壳重要组成的花岗岩物质可以作为地球动力学环境的标志及演化的示踪剂,可以反演出不同地球动力学环境下大陆地壳的形成和再循环过程。

2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侵入岩的研究进展不甚平衡,针对花岗岩类的系统研究尚有较大差距。

蛇绿岩组合作为古洋岩石圈或与古洋具有亲缘关系的构造单元的残余保存在各地质时期的造山带中,成为重建古洋最直接的证据。关于蛇绿岩的研究,张旗等已有较为系统的总结,其中包括了大部分构造意义显要的超镁铁质、镁铁质侵入岩。

我国的花岗岩研究在1∶20万和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取得了丰硕成果,程裕淇等于1991年编制了1∶500万中国地质图、于1994年出版了《中国区域地质概论》一书,在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的同时,也对侵入岩进行了概略总结,划分出12个岩浆活动期、四种构造-岩浆类型、30个侵入岩带;李兆鼐、王碧香于1997年编制出版了《中国火成岩地质图及说明书》,划分了侵入岩岩石共生组合,概述了各个侵入岩组合的构造环境。此外,还有一些区域性或分省的侵入岩总结成果,如华南地区和河北省、陕西省等。然而,与国外相比,我国花岗岩研究至今基本上仍停留在岩体岩性调查阶段,与当今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甚大。

随着中国地质调查局花岗岩研究室的成立,以及中国花岗岩地质调查和研究的高级研讨班的举办,揭开了中国花岗岩类调查与研究新的一页。新一轮有关花岗岩类的调查与研究将注重研究区域花岗岩的时、空分布规律,为建立区域构造格架和区域构造演化的动力学模型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中国火成岩数据库、中国花岗岩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也相继展开。

二、中国侵入岩概况

中国陆地岩浆岩出露总面积为1820000km2,占陆地面积的19%。其中侵入岩出露面积约为930000km2,占陆地面积的97%。其中碱性岩为499km2,占侵入岩的01%;超镁铁岩—基性岩为20334km2,占侵入岩的21%;中—酸性侵入岩约为909276km2,占侵入岩的978%。

中国的岩浆活动自太古宙至现代都有发生。程裕淇等(1994)根据我国区域地质及侵入岩已有的研究成果,从多因素综合考虑将我国侵入岩划分为前吕梁(含迁西、阜平、五台)、吕梁、四堡、普宁、震旦、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等12个岩浆活动期;四种构造-岩浆类型(洋脊型、火山弧型、碰撞型和陆内拉张型);30个侵入岩带。其中,以超镁铁质岩为主的岩带有:①环准噶尔;②环塔里木;③祁连山;④藏北;⑤雅鲁藏布江;⑥哀牢山;⑦贺兰山;⑧那丹哈达;⑨秦岭。以辉长岩为主的岩带有:①渡口;②汉南;③武当山;④桂北;⑤富宁;⑥北山。花岗岩类岩带有:①阿尔泰;②天山;③祁连山;④昆仑山;⑤阿坝;⑥冈底斯;⑦大兴安岭;⑧长白山;⑨阴山; 燕山; 秦岭; 攀西; 南岭; 长江中下游; 泰山。

洋脊型在我国境内以形成于不同时代的蛇绿岩套为该类型的主要组分,并多以蛇绿混杂体出现。根据蛇绿混杂体成带产出的特点,我国境内自北而南主要存在17条蛇绿混杂体带:①加里东期富蕴-北塔山带;②华力西期克拉麦里-莫钦乌拉带;③加里东期唐巴勒-温都尔庙-西拉木伦河带;④华力西期达拉布特-贺兰山带;⑤华力西期巴音沟-索伦山-玛纳斯河带;⑥加里东期北祁连山带;⑦加里东期南祁连山带;⑧华力西期西昆仑北缘带;⑨华力西期东昆仑南缘带; 秦岭带; 印支期甘孜-理塘带; 印支期金沙江带; 燕山早期澜沧江带; 燕山早期怒江带; 燕山晚期雅鲁藏布江带; 早中生代那丹哈达带; 中元古代歙县-德兴带。上述①至⑤带构成天山-东西准噶尔-内蒙古古生代褶皱带的重要组分,是介于西伯利亚陆块与华北陆块—塔里木陆块—卡拉库姆陆块之间的中亚古生代造山带的洋壳残片,其大部分代表中等扩张速率的洋盆产物,形成于小型洋盆,如弧后盆地、边缘海盆以及陆间海盆等环境,表明塔里木-华北板块之北不存在广阔浩瀚的大洋。⑥至 带基本构成了古、新特提斯洋的古缝合带和活动大陆边缘,分别由蛇绿岩套及铁质基性岩和超镁铁岩组成。蛇绿岩带产于板块构造结合带(古缝合线),自北而南依次出现,与板块构造自北而南的演化历史有关。各洋脊型构造-岩浆岩带基本上反映了我国不同时期各洋盆扩张期形成的洋壳及活动大陆边缘的残片(体)。

火山弧型侵入岩分布于各时代造山带内,它记录了造山带从大洋板块开始俯冲、洋盆闭合到陆—陆碰撞前演化过程的基本信息。自显生宙以来,由北而南发育有一系列火山弧型构造-岩浆带:①加里东期中天山北缘-居延海-多宝山带(O—S);②加里东期白乃庙-石缝带(O2);③华力西期中天山南缘带(D—C1);④华力西期中天山北缘带(C1—C2);⑤加里东期祁连山-北秦岭带(S);⑥华力西期澜沧江带(P1—P2);⑦印支期金沙江带(T1—T3);⑧印支期义敦带(T3);⑨燕山期藏北-念青唐古拉带(Kl); 燕山期冈底斯带(K1); 燕山期东南沿海带(J3—K1); 喜马拉雅期台东带(N)。它们与洋脊型构造岩浆带在空间上相伴出现。

2

碰撞型岩浆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它具有特定的火成岩组合,同碰撞的深成岩为过铝花岗岩(淡色花岗岩),是一种位于变质岩中与围岩整合或半整合的侵入体,同混合岩密切共生,来源于地壳的岩石,这类岩石的形成同碰撞过程中地壳增厚有关。在西伯利亚板块和塔里木—华北板块之间,沿着缝合带,由西而东发育一条同碰撞花岗岩带;在古、新特提斯洋闭合及在几个微陆块之间发生碰撞作用过程中,形成陆壳重熔型花岗岩,在中元古代晚期随着南华洋的消亡,华夏、扬子两个古陆碰撞,沿绍兴—萍乡—北海一线形成四堡期陆壳重熔型花岗岩带;在志留纪末期南华加里东褶皱区形成的同时,碰撞型花岗岩广泛分布于云开大山、武功山、武夷山等地;在西准噶尔的和什托洛盖一带和内蒙古二连浩特—锡林浩特一带,也发育这类碰撞晚期或碰撞期后的花岗岩带。碰撞后碱性花岗岩带在我国北疆和东部沿海呈明显的带状分布。前者呈近东西向(简称东西带),从新疆阿尔泰、东西准噶尔经内蒙古到东北北部,外延至哈萨克斯坦、蒙古和远东地区。后者呈北东向或北北东向(简称北东带),自闽粤交界,沿南沃-长乐断裂,进入浙江后见于温州、舟山群岛等地;从苏州、青岛崂山直达吉林岗山的碱性花岗岩等应是闽浙带的北延部分,亦是亚洲大陆边缘北东向的白垩纪碱性花岗岩带,在吉、黑东部与上述东西向碱性花岗岩带的东段相交会。

陆内拉张型侵入岩形成于大陆板块内部的拉张性构造环境。它们包括各种类型的侵入体,如环状分布的中心式杂岩体和分异良好的辉长岩层状侵入体等。大陆板块内碱性岩套发育区主要出现碱性岩、煌斑岩、金伯利岩及碳酸岩,如四川南江坪河、贵州马坪、山东、河南、辽南、山西紫金山和内蒙古白云鄂博。

三、侵入岩实物地质资料在库藏实物系统中的位置及其筛选

依照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库的功能,库藏实物应具有系统性。实物收藏至少应包括火成岩、地层、变质岩、矿产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他尚有古生物、水文工程、环境灾害、极地考察、大陆科学钻探等方面的实物地质资料可供选择。火成岩、地层、变质岩、矿产实物地质资料为库藏实物系统的四个支柱。其他方面的内容,可根据库容量及实物库功能的需要进行选择。

通俗地讲,理想的侵入岩子系统,既不是“红花”、“绿叶”的采摘,也不是“枝干”的堆砌。理想的侵入岩子系统,应该是林中的一棵“大树”。那么,相应地也就要有“根系”的存在,所谓“根系”就是我国几十年来丰富的地质调查和地质科研成果。也就是说侵入岩子系统,是有生命的系统,因而也就需要逐步完善和不断更新。

1侵入岩实物地质资料的定位及筛选问题

侵入岩在岩石自然循环系统中处于重要地位,对反映地球动力学环境意义重大。因此,侵入岩实物地质资料作为国家实物库四大支柱之一的子系统是十分必要的。关于侵入岩子系统本身的系统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是实物的系统性,应该包括岩石标本、相关的岩心和薄片;然后是反映某一岩体特征的标本,应以系统的剖面样品为主,组合样品的补充有时也是必要的,再就是,实物地质资料要辅以相应比例尺的图文表等资料。

火山岩是火成岩的重要组成部分。火山岩实物是作为地层实物的一部分并入地层实物子体系?还是火山岩实物作为火成岩子体系的分支与侵入岩实物共同组成火成岩实物子体系?仍是需要讨论的问题。前者,显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对于后者来说,在实物筛选实际工作中会遇到火山岩层或组分不易单独分离出来的问题。

根据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库的功能需要,同时考虑到库容量和课题的工作程度,我们现将侵入岩实物筛选工作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就是依据我国区域地质调查成果进行筛选工作,其目的是要反映我国区域地质调查的工作程度。第二层次,就是根据现有科研成果进行筛选工作,目的在于反映我国现今地质科学的研究水平。当然,在实际工作中,这二者常常是结合进行的,很难将二者截然分开。

火成岩分类通常是以化学分类和矿物分类为基础的岩石学分类,粗略地分为超镁铁岩、镁铁质岩、中性岩和长英质岩四类,或称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进一步的分类命名一般采用国际地科联推荐的火成岩分类方案。此外,尚有与区域地质构造相结合的构造-岩浆分类,如火成岩组合分类和以板块构造为基础的构造-岩浆分类等。本次侵入岩的实物筛选工作,是以板块构造为基础的构造-岩浆分类为主导、以岩石学分类为参考来进行。

2侵入岩实物地质资料筛选的基础资料

目前侵入岩实物地质资料筛选工作,主要是以我国几十年的地质调查成果为基础,属于上述第一层次。主要依据的基础资料:①程裕淇等,1994,中国地质图和《中国区域地质概论》;②全国各省区区域地质志;③李兆鼐、王碧香,1997,《中国火成岩地质图及其说明书》。此外,中国火成岩数据库、中国花岗岩地理信息系统等资料可以陆续得到有效利用。在此基础上,尽量参考新近的科研文献,以满足筛选工作的实际需要。

3侵入岩实物地质资料主要筛选依据

侵入岩的筛选工作,最终是要选出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特殊性侵入岩体的地质剖面。

主要筛选依据为:

1)时间、空间代表性,即时间、空间都是体现任一地区地质构造演化的重要因素,在一定地质时期的不同地区,发生具有差异的构造运动,产生具有个性的侵入岩体。因而合理地划分地质时期,再分别进行空间展开分析,捕捉那些反映构造运动特征的标志性侵入岩体。

2)特殊性,即针对的是时间上具有典型性、空间上具有特殊性和自然界少见的侵入岩类型。如元古宙时期发育于华北陆块北缘的斜长岩类、我国东部燕山期的I-A型花岗岩体和某些地区的碳酸岩等。

3)岩体代表性,即针对一个构造-岩浆岩带,选择岩相发育完好,且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标志清晰确凿的代表性侵入岩体。

4侵入岩实物地质资料筛选步骤

侵入岩实物地质资料的筛选工作,根据程裕淇等(1994)划分的30个侵入岩带来开展。其基本工作步骤概要如下:

1)分别了解各个侵入岩带的产出地质背景,将侵入岩带与相宜的构造带共同置于相应时空尺度的构造运动中,深入理解侵入岩带在相应构造运动中的时空位置、地质构造意义。

2)划分每一个侵入岩带中侵入岩体的时间分配,根据其在区域地质构造演化过程中的时间位置,确定它的地质构造意义等级。

3)在同等时空间条件下,区分出不同的岩石系列,尽量确认岩体的成因类型,筛选出地质构造意义重要的岩石系列和成因类型。

4)在同一岩石系列或同一成因类型的岩体中,选择岩相发育较完好、岩石类型较齐全、岩石地球化学数据完备的岩体。

侵入岩实物地质资料系统收藏意义重大。由于目前我国花岗岩类研究程度较低,所以相关的实物地质资料筛选收集等工作存在一定困难,因此侵入岩实物地质资料系统的建立,需要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参考文献

程裕淇等1994中国区域地质概论北京:地质出版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200221世纪初地球科学战略重点北京:科学出版社

李兆鼐,王碧香1997中国火成岩地质图说明书北京:地质出版社

路凤香,桑隆康等2002岩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邱家骧等1985岩浆岩岩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肖庆辉等1993当代地质科学前沿——我国今后值得重视的前沿研究领域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肖庆辉等2002花岗岩研究思维与方法北京:地质出版社

张旗,周国庆2001中国蛇绿岩北京:科学出版社

以上就是关于宇宙中的有机物怎么形成的,和生命起源有关系吗全部的内容,包括:宇宙中的有机物怎么形成的,和生命起源有关系吗、碳氮比状况、出版社的书号是怎么分配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sjk/93315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7
下一篇 2023-04-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