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数据库高危漏洞爆出,数据安全如何有效保障

又一数据库高危漏洞爆出,数据安全如何有效保障,第1张

2021年7月22日,Redis官方和开源Redis社区先后发布公告,披露了CVE-2021-32761 Redis(32位)远程代码执行漏洞。在32位Redis中,攻击者在Redis存在未授权访问的情况下可利用BIT命令与proto-max-bulk-len配置参数可能造成整形溢出,最终导致远程代码执行,本次漏洞等级为高危级别。需要说明的是,本次开源Redis的安全漏洞并不影响现网华为云GaussDB(for Redis)的任何实例,已经在使用华为云GaussDB(for Redis)的用户请继续放心使用。

通过本次漏洞可以发现,开源Redis对BITFIELD等命令的代码实现上存在问题,导致了对string数据类型的 *** 作存在安全隐患。随时可能被恶意触发整形溢出BUG,甚至还会被恶意执行远程代码。因此,给了黑客可乘之机。本次漏洞的代码修复已经发布,官方建议用户尽快升级到开源Redis625, 6015, 5013这三个安全版本。

那么,对于此类数据库安全漏洞该如何防患于未然呢?

数据库漏洞属于软件漏洞中的一种,主要是被用来突破系统的安全策略。数据库漏洞往往会影响很大一个范围,除了影响数据库自身,还包括数据库所在 *** 作系统和数据库所在局域网的整体安全。通常来说,防范和补救措施有:1 紧跟官方通知,排查并升级数据库到安全版本。本次漏洞事件中,开源Redis用户应第一时间完成升级;2 若短时无法升级,则从服务端开启访问限制,禁用危险命令;3 通过白名单访问IP等安全策略,提高入侵难度;4 选择可靠的云服务厂商,比如迁移至华为云数据库GaussDB(for Redis),可全方位保障数据的安全可靠。

1全新数据编码更安全: 华为云数据库GaussDB(for Redis)采用先进存算分离架构,兼容Redis协议,提供海量数据的持久化存储。在代码实现上完全自研,采用全新数据编码,更高效,空间使用率也更高。内部每种命令的实现并不依赖开源Redis,因此,不会受到类似本次开源Redis安全漏洞的影响。

2 安全防护体系全面保障: 基于华为云可靠的现网安全体系,使用GaussDB(forRedis)的用户可以随时制定自己的白名单IP访问策略。还可以通过虚拟私有云、子网、安全组、DDoS防护以及SSL安全访问等多层安全防护体系,有力地抗击各种恶意攻击,保证数据安全,不给未知来源的恶意访问留有任何机会。

华为云数据库GaussDB(forRedis)是一款完全自研的旗舰产品,是支持Redis协议的NoSQL数据库,而不是缓存。与开源Redis最大的区别是,它具备存算分离架构,提供强大的数据存储能力,包括强一致、d性扩缩容等高级特性。GaussDB(for Redis)为用户带来了更低成本、更大容量、更高可靠、且d性伸缩的极佳产品体验。

对于正在使用开源Redis26以上各版本的用户,GaussDB(for Redis)还提供了一站式的迁移服务,无需技术门槛, *** 作简单快捷,仅需分钟级就能搭建起迁移任务,让整个环境搭建“高效快速”,为企业上云保驾护航,再无安全之忧。

伴随数据价值的不断提升,作为海量数据的载体,数据库所需面对的安全隐患和风险也水涨船高,但无论是DBA还是云服务厂商都应该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才能更好的保障数据库安全。华为云数据库将持续满足不同数据库的安全防护需求,为数据库及数据安全建设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让用户对数据使用更自由、更安全!

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或破坏。

安全性问题不是数据库系统所独有的,所有计算机系统都有这个问题。只是在数据库系统中大量数据集中存放,而且为许多最终用户直接共享,从而使安全性问题更为突出。 系统安全保护措施是否有效是数据库系统的主要指标之一。 数据库的安全性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包括 *** 作系统、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是紧密联系、相互支持的。

实现数据库安全性控制的常用方法和技术有:

(1)用户标识和鉴别:该方法由系统提供一定的方式让用户标识自己咱勺名字或身份。每次用户要求进入系统时,由系统进行核对,通过鉴定后才提供系统的使用权。

(2)存取控制:通过用户权限定义和合法权检查确保只有合法权限的用户访问数据库,所有未被授权的人员无法存取数据。例如C2级中的自主存取控制(I)AC),Bl级中的强制存取控制(M.AC)。

(3)视图机制:为不同的用户定义视图,通过视图机制把要保密的数据对无权存取的用户隐藏起来,从而自动地对数据提供一定程度的安全保护。

(4)审计:建立审计日志,把用户对数据库的所有 *** 作自动记录下来放人审计日志中,DBA可以利用审计跟踪的信息,重现导致数据库现有状况的一系列事件,找出非法存取数据的人、时间和内容等。

(5)数据加密:对存储和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从而使得不知道解密算法的人无法获知数据的内容。

据Verizon2012年的数据泄露调查分析报告 和对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技术分析,总结出信息泄露呈现两个趋势:

(1)黑客通过B/S应用,以Web服务器为跳板,窃取数据库中数据;传统解决方案对应用访问和数据库访问协议没有任何控制能力,比如:SQL注入就是一个典型的数据库黑客攻击手段。

(2)数据泄露常常发生在内部,大量的运维人员直接接触敏感数据,传统以防外为主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失去了用武之地。

数据库在这些泄露事件成为了主角,这与我们在传统的安全建设中忽略了数据库安全问题有关,在传统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中数据库处于被保护的核心位置,不易被外部黑客攻击,同时数据库自身已经具备强大安全措施,表面上看足够安全,但这种传统安全防御的思路,存在致命的缺陷。

1 *** 作系统及时打安全补丁。建立有效的防病毒防攻击防火墙。

2定期及时进行备份,根据数据重要程序选择备份周期。除备份到本机外,还要将备份数据定期备份到异地,以防自然灾害等不测事故发生。

3管理员用户设置密码,用户按不同权限访问数据库。

第一、防丢失,所以,要经常备份。

第二、防被盗窃,所以,数据库文件名命名要尽量乱七八糟,不容易让别人猜到。

第三、防被篡改,所以,管理员权限的用户名、密码,要保密,密码经常更改。密码不要太短。

定时检查工作:定时检查服务器的网络连接状况、定时检查服务器 *** 作系统运行状况、定时检查服务器系统日志、定时检查磁盘剩余空间已确保有充足的空间存储数据。 3、磁盘阵列:就是把2个或2个以上的物理硬盘组合成1个逻辑硬盘,极大的提高了数据的稳定性和传输速度。同时安全性也有了非常高的保障。服务器硬盘的发展目前已达到每秒10000转左右,在运行当中,一点细小的故障都有可能造成硬盘物理损坏,所以一般服务器都采用Raid磁盘阵列存储,加强服务器硬盘的容错功能。其中任意一个硬盘发生故障时,仍可读出数据。

以上就是关于又一数据库高危漏洞爆出,数据安全如何有效保障全部的内容,包括:又一数据库高危漏洞爆出,数据安全如何有效保障、数据库的安全性如何实现、统计数据库中存在何种特殊的安全性问题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sjk/93367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7
下一篇 2023-04-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