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这三个阶段要完成的任务

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这三个阶段要完成的任务,第1张

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的任务1问题识别

功能需求:明确所开发的软件必须具备什么样的功能。

性能需求:明确待开发的软件的技术性能指标。

环境需求:明确软件运行时所需要的软、硬件的要求。

用户界面需求:明确人机交互方式、输入输出数据格式。

2 分析与综合,导出软件的逻辑模型

分析人员对获取的需求,进行一致性的分析检查,在分析、综合中逐步细化软件功能,划分成各个子功能。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建立起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3 编写文档

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把双方共同的理解与分析结果用规范的方式描述出来,作为今后各项工作的基础。

编写初步用户使用手册,着重反映被开发软件的用户功能界面和用户使用的具体要求,用户手册能强制分析人员从用户使用的观点考虑软件。

编写确认测试计划,作为今后确认和验收的依据。

修改完善软件开发计划。在需求分析阶段对待开发的系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所以能更准确地估计开发成本、进度及要求,因此对原计划要进行适当修正。逻辑设计的任务是将概念结构转换成特定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的过程。从此开始便进入了“实现设计”阶段,需要考虑到具体的DBMS的性能、具体的数据模型特点。 物理设计的任务1、确定数据的存储结构 2、设计数据的存取路径 3、确定数据的存放位置 4、确定系统配置 数据库物理设计过程中需要对时间效率、空间效率、维护代价和各种用户要求进行权衡,选择一个优化方案作为数据库物理结构。

1 逻辑设计

2 一对多

3 企业对信息的需求

4 功能模块图

5 数据库概念设计

6 将概念结构设计的E-R图转换为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

7 确定存取方法

8 自顶向下的方法

9 15

10 2

11 1

12 程序流程图

13 规范化问题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14 函数依赖

15 3NF

16 pq

17 R是2NF但不是3NF

18 如果关系模式R是BCNF,则R必然是3NF

19 部分函数依赖和传递函数依赖

20 一样的

这是不是一家公司出的笔试啊

 一般可将数据库结构设计分为四个阶段,即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设计。

逻辑结构设计的任务是把概念模型,例如E-R图转换成所选用的具体的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 在设计关系模型时,为了将来查询统计的需要,也有些是为了标准化的需要,对于某些属性要采用代码。

 对一个给定的逻辑数据模型求取与应用需要相适应的物理结构的过程称为数据库物理设计。这种物理结构主要指数据库在物理设备上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对于关系数据库系统,数据的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由DBMS决定并自动实现,我们物理设计主要考虑的是在网络环境下数据库的分布及索引结构。

 逻辑结构设计。根据已经建立的概念数据模型,以及所采用的某个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的数据模型特性,按照一定的转换规则,把概念模型转换为这个数据库管理系统所能够接受的逻辑数据模型。不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了不同的逻辑数据模型,如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等。

以上就是关于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这三个阶段要完成的任务全部的内容,包括: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这三个阶段要完成的任务、数据库原理、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sjk/93444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7
下一篇 2023-04-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