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数据库信息主要来源

病例数据库信息主要来源,第1张

病例的主要信息来源来自于病人本人。

通过病人的主诉、对病人的观察及体检等所获得的资料。间接来源来自于病人的家属及其他与之关系密切者,如亲属、朋友、同事、邻居、老师、保姆等。

其他卫生保健人员,如与病人有关的医师、营养师、理疗师、心理医师及其他护士等。目前或既往的健康记录或病历。

按照规范的设计方法,一个完整的数据设计一般分为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数据库物理设计、数据库的实施、数据库运行与维护六个阶段:各阶段的任务如下:

1、需求分析:分析用户的需求,包括数据、功能和性能需求;

2、概念结构设计:主要采用E-R模型进行设计,包括画E-R图;

3、逻辑结构设计:通过将E-R图转换成表,实现从E-R模型到关系模型的转换;

4、数据库物理设计:主要是为所设计的数据库选择合适的存储结构和存取路径;

5、数据库的实施:包括编程、测试和试运行;

6、数据库运行与维护:系统的运行与数据库的日常维护。:数据库设计(DatabaseDesign)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地存储数据,满足各种用户的应用需求(信息要求和处理要求)。在数据库领域内,常常把使用数据库的各类系统统称为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库设计是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的技术,是信息系统开发和建设中的核心技术。由于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复杂性,为了支持相关程序运行,数据库设计就变得异常复杂,因此最佳设计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只能是一种\"反复探寻,逐步求精\"的过程,也就是规划和结构化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以及这些数据对象之间关系的过程。

1、若是一对多或多对一的对象存到数据库表,原则上应该先观察对象的基本属性,然后设计一个数据表保存此对象的基本数据,并在数量关系多的一方,加外键描述数据之间的关系;

2、若是多对多对象的数据库表,原则上也是观察该对象的基本属性,然后设计一个表来保存此对象的基本数据,且需要加一个中间表来描述数据的关系;

3、若是一对一的对象的数据库设计, 除了上述 *** 作,还因为一对一的对象有主从关系,因此可加入自连接表进行设计。

以上就是关于病例数据库信息主要来源全部的内容,包括:病例数据库信息主要来源、数据库的设计一般经过哪几个阶段、数据库表的设计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sjk/93502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7
下一篇 2023-04-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