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分析数据库结构的独立性及其意义。(若回复十分感谢)

请分析数据库结构的独立性及其意义。(若回复十分感谢),第1张

数据独立性是指建立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分离的基础上,用户以简单的逻辑结构 *** 作数据而无需考虑数据的物理结构,转换工作由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 数据独立性分为数据的物理独立和数据的逻辑独立。

1数据的物理独立

意义:数据的存取与程序分离。实现方法:利用文件管理系统建立数据文件。产生效果:数据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的改变不一定要求修改程序。使初步数据共享成为可能,只要知道数据存取结构,不同程序可共用同一数据文件。

2数据的逻辑独立

意义:数据的使用与数据的逻辑结构相分离。

实现方法

1、建立对数据逻辑结构即数据之间联系关系的描述文件。

2、建立基于上述全局逻辑结构的子结构的描述文件,具体为应用程序服务。

产生效果:当全局数据逻辑结构改变时,不一定要求修改程序,程序对数据使用的改变也不一定要求修改全局数据结构,使进一步实现深层次数据共享成为可能。

视图可以使应用程序和数据库表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如果没有视图,应用一定是建立在表上的。有了视图之后,程序可以建立在视图之上,从而程序与数据库表被视图分割开来。视图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使程序与数据独立:

1 如果应用建立在数据库表上,当数据库表发生变化时,可以在表上建立视图,通过视图屏蔽表的变化,从而应用程序可以不动。

2 如果应用建立在数据库表上,当应用发生变化时,可以在表上建立视图,通过视图屏蔽应用的变化,从而使数据库表不动。

3 如果应用建立在视图上,当数据库表发生变化时,可以在表上修改视图,通过视图屏蔽表的变化,从而应用程序可以不动。

4 如果应用建立在视图上,当应用发生变化时,可以在表上修改视图,通过视图屏蔽应用的变化,从而数据库可以不动。

数据独立性包括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和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物理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数据是相互独立的。即,数据在磁盘上怎样存储由DBMS(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用户程序不需要了解,应用程序要处理的只是数据的逻辑结构,这样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了,应用程序不用改变。

逻辑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即,当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时,用户程序也可以不变。

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把数据的定义从程序中分离出去,加上数据的存取又由DBMS负责,从而简化了应用程序的编制,大大减少了应用程序的维护和修改。

数据(data)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是用于表示客观事物的未经加工的原始素材,如图形符号、数字、字母等。或者说,数据是通过物理观察得来的事实和概念,是关于现实世界中的地方、事件、其他对象或概念的描述。在计算机科学中是指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介质的总称。 数据库是依照某种数据模型组织起来并存放二级存储器中的数据集合。这种数据集合具有如下特点:尽可能不重复,以最优方式为某个特定组织的多种应用服务,其数据结构独立于使用它的应用程序,对数据的增、删、改和检索由统一软件进行管理和控制。从发展的历史看,数据库是数据管理的高级阶段,它是由文件管理系统发展起来的。 数据库的基本结构分三个层次,反映了观察数据库的三种不同角度。 (1)物理数据层。它是数据库的最内层,是物理存贮设备上实际存储的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是原始数据,是用户加工的对象,由内部模式描述的指令 *** 作处理的位串、字符和字组成。 (2)概念数据层。它是数据库的中间一层,是数据库的整体逻辑表示。指出了每个数据的逻辑定义及数据间的逻辑联系,是存贮记录的集合。它所涉及的是数据库所有对象的逻辑关系,而不是它们的物理情况,是数据库管理员概念下的数据库。 (3)逻辑数据层。它是用户所看到和使用的数据库,表示了一个或一些特定用户使用的数据集合,即逻辑记录的集合。 数据库不同层次之间的联系是通过映射进行转换的。数据库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实现数据共享。数据共享包含所有用户可同时存取数据库中的数据,也包括用户可以用各种方式通过接口使用数据库,并提供数据共享。 (2)减少数据的冗余度。同文件系统相比,由于数据库实现了数据共享,从而避免了用户各自建立应用文件。减少了大量重复数据,减少了数据冗余,维护了数据的一致性。 (3)数据的独立性。数据的独立性包括数据库中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应用程序相互独立,也包括数据物理结构的变化不影响数据的逻辑结构。 (4)数据实现集中控制。文件管理方式中,数据处于一种分散的状态,不同的用户或同一用户在不同处理中其文件之间毫无关系。利用数据库可对数据进行集中控制和管理,并通过数据模型表示各种数据的组织以及数据间的联系。 (5)数据一致性和可维护性,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主要包括:①安全性控制:以防止数据丢失、错误更新和越权使用;②完整性控制: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③并发控制:使在同一时间周期内,允许对数据实现多路存取,又能防止用户之间的不正常交互作用;④故障的发现和恢复: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一套方法,可及时发现故障和修复故障,从而防止数据被破坏

物理数据独立性:为了实现数据库系统模式与内模式的联系和转换,在模式与内模式之间提供了映像,即模式/内模式映像。

通过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像把描述全局逻辑结构的模式与描述物理结构的内模式联系起来。由于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也只有一个内模式,因此,模式/内模式 映像也只有一个。

通常情况下,模式/内模式映像放在内模式中描述。有了模式/内模式映像,当内模式改变时,如存储设备或存储方式有所改变,只要对模式/内模式映像做相应的改变,使模式保持不变,则应用程序就不受影响,从而保证了数据与程序之间的物理独立性。

扩展资料:

物理数据独立性说明在数据物理组织发生变化时一个应用的独立程度,例如不必修改或重写应用程序。现今的系统,可以提供以下几个方面的物理数据独立性:

(1) 改变存储设备或引进新的存储设备。

(2) 改变数据的存储位置,例如把它们从一个区域迁移到另-个区域。

(3) 改变物理记录的体积。

(4) 改变数据物理组织方式,例如增加索引,改变Hash函数,或从一种结构改变为另一种结构。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数据独立性

以上就是关于请分析数据库结构的独立性及其意义。(若回复十分感谢)全部的内容,包括:请分析数据库结构的独立性及其意义。(若回复十分感谢)、数据视图的逻辑数据独立性、什么是数据独立性 数据库系统如何实现数据独立性数据独立性可以带来什么好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sjk/93696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7
下一篇 2023-04-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