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数据库结构

什么叫数据库结构,第1张

数据库结构是指在计算机的存储设备上合理存放的相关联的有结构的数据集合的结构。一个数据库结构含有各种成分,包括数据库、数据表、字段等。

数据库(Database)

VisualBasic中使用的数据库是关系型数据库(RelationalDatabase)。一个数据库由一个或一组数据表组成。每个数据库都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磁盘上,即对应于一个物理文件。不同的数据库,与物理文件对应的方式也不一样。对于dBASE,FoxPro和Paradox格式的数据库来说,一个数据表就是一个单独的数据库文件,而对于MicrosoftAess、Btrieve格式的数据库来说,一个数据库文件可以含有多个数据表。

1、数据表(Table)

简称表,由一组数据记录组成,数据库中的数据是以表为单位进行组织的。一个表是一组相关的按行排列的数据;每个表中都含有相同类型的信息。

表实际上是一个二维表格,例如,一个班所有学生的考试成绩,可以存放在一个表中,表中的每一行对应一个学生,这一行包括学生的学号,姓名及各门课程成绩。

2、记录(Record)

表中的每一行称为一个记录,它由若干个字段组成。

3、字段(Field)

也称域。表中的每一列称为一个字段。每个字段都有相应的描述信息,如数据类型、数据宽度等。

扩展资料:

数据库结构的其他组成结构:

1、索引(Index)

为了提高访问数据库的效率,可以对数据库使用索引。当数据库较大时,为了查找指定的记录,则使用索引和不使用索引的效率有很大差别。

索引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表,其中含有关键字段的值(由用户定义)和指向实际记录位置的指针,这些值和指针按照特定的顺序(也由用户定义)存储,从而可以以较快的速度查找到所需要的数据记录。

2、查询(Query)

一条SQL(结构化查询语言)命令,用来从一个或多个表中获取一组指定的记录,或者对某个表执行指定的 *** 作。当从数据库中读取数据时,往往希望读出的数据符合某些条件,并且能按某个字段排序。使用SQL,可以使这一 *** 作容易实现而且更加有效。

SQL是非过程化语言(有人称为第四代语言),在用它查找指定的记录时,只需指出做什么,不必说明如何做。每个语句可以看作是一个查询(query),根据这个查询,可以得到需要的查询结果。

3、过滤器(Filter)

过滤器是数据库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把索引和排序结合起来,用来设置条件,然后根据给定的条件输出所需要的数据。

4、视图(view)

数据的视图指的是查找到(或者处理)的记录数和显示(或者进行处理)这些记录的顺序。在一般情况下,视图由过滤器和索引控制。

-数据库结构

1 数据库定义: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2 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3 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 *** 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主要功能:1,数据定义功能。2,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3,数据 *** 纵功能。4,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5,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6,其他功能。4 什么是数据模型及其要素 (设计题):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中用来对现实世界进行抽象的工具,是数据库中用于提供信息表示和 *** 作手段的形式构架。一般地讲,数据模型是严格定义的概念的集合。这些概 念精确地描述系统的静态特性、动态特性和完整性约束条件。因此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 *** 作和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1)数据结构:是所研究的对象类型的集合,是对系统的静态特性的描述。 (2)数据 *** 作:是指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型)的实例(值)允许进行的 *** 作的集合,包括 *** 作及有关的 *** 作规则,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 (3)数据的约束条件:是完整性规则的集合,完整性规则是给定的数据模型中数据及其联系所具有的制约和依存规则,用以限定符合数据模型的数据库状态以及状态的变化,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有效、相容。最常用的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积对象模型,对象关系模型。5常用的数据模型有哪些(逻辑模型是主要的),各有什么特征,数据结构是什么样的。答:数据模型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地数据和信息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第二类是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其中逻辑模型主要包括层次模型、层次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和对象关系模型等。它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主要用于DBMS的实现。物理模型是对数据最低层的抽象,它描述数据在系统内部的表示方式和存取方法,在磁盘或磁带上的存储方式和存取方法,是面向计算机系统的。物理模型是具体实现是DBMS的任务,数据库设计人员要了解和选择物理醋,一般用户则不必考虑物理级的细节。层次数据模型的数据结构特点:一是:有且只有一个结点没有双亲结点,这个结点称为根结点。二是:根 以外的其他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双亲结点。优点是:1层次 数据结构比较简单清晰。2层次数据库的查询效率高。3层次数据模型提供了良好的完整性支持。缺点主要有:1现实世界中很多联系是非层次性的,如结点之间具有多对多联系。2一个结点具有多个双亲等 ,层次模型表示这类联系的方法很笨拙,只能通过引入冗余数据或创建非自然的数据结构来解决。对插入和删除 *** 作的限制比较多,因此应用程序的编写比较复杂。3查询子女结点必须通过双亲结点。4由于结构严密,层次命令趋于程序化。可见用层次模型对具有一对多的层次联系的部门描述非常自然,直观容易理解,这是层次数据库的突出优点。网状模型:特点:1允许一个以上的结点无双亲2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于一个的双亲。网状数据模型的优点主要有:1能够更为直接地描述现实世界,如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个双亲。结点之间可以有多种上联第。2具有良好的性能,存取效率较高。缺点主要有:1结构比较复杂,而且随着应用环境的扩大,数据库的结构就变得越来越复杂,不利于最终 用户掌握。2网状模型的DDL,DML复杂,并且要嵌入某一种高级语言中,用户不容易掌握,不容易使用。关系数据模型具有下列优点:1关系模型与非关系模型不同,它是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的基础上的。2关系模型的概念单一。。3关系模型的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从而具有更高的数据独立性,更好的安全保密性,也简化了程序员的工作和数据库开发的建立 的工作。。主要的缺点是:由于存取路径房租明,查询效率往往不如非关系数据模型。因此为了提高性能,DBMS必须对用户的查询请求进行优化。因此增加 了开发DBMS的难度,不过用户不必考虑这些系统内部的优化技术细节。6三级体系结构,外模式,模式 ,内模式定义是什么?模式也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牲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它是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 ,是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它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7两级映像和两级独立性,为什么叫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当模式改变时由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的映像亻相应改变,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从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生,简称数据的逻辑独立性。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了,由数据库管理员对模式、内模式映像作 相应改变,可以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也不必改变。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简称数据的物理独立性。8数据库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 (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和数据库管理员构成。9关系的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三部分内容,其中前二者是系统自动支持的,DBMS完整性控制子系统的三个主要功能?:提供定义完整性约束条件的机制,提供完整性检查的方法,违约处理。16SQL的定义;即结构化查询语言,是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是一个通用的、功能极强的关系数据库语言。分类(交互式和嵌入式)17group by 和having子句的作用20视图的概念:视图是从一个或几个基本表导出的表。及相关 *** 作:定义视图,查询视图,更新视图。视图更新有什么 *** 作:插入,删除,和修改。22数据库规范化的方法函数依赖的定义什么叫1NF2NF3NF BCNF定义: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是要满足一定要求的,满足不同程度要求的为不同范式。满足最低要求的叫第一范式,简称1NF。在第一范式中满足进一步要求的为第二范式,其余以此类推。各种范式之间的联系有:5NF(4NF(BCNF(3NF(2NF(1NF。25数据库设计的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常用的方法和简要的内容:六个阶段: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罗织结构设计、物理设计、数据库实施、数据库运行和维护。28事务的概念?事务有哪些基本属性commit roll back含义:事务:是用户定义的一个数据库 *** 作序列,这些 *** 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单位。四个特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续性。Commit(提交:提交事务的所有 *** 作) rollback(回滚:在事务运行的过程中发生了某种故障,事务不能继续执行,系统将事务中对数据库的所有已完成的 *** 作全部撤销,回滚到事务开始时的状态。 29什么叫数据库系统的可恢复性?: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把数据库从错误状态恢复到某一已知的正确状态的功能,这就是数据库系统的可恢复性。数据库故障的种类:事务内部的故障,系统故障(软故障),介质故障(硬故障),计算机病毒。30不进行并发控制可能产生的问题?:多个事务对数据库并发 *** 作可能造成事务ACID特点遭到在破坏。如何解决(三个):1,丢失修改 2,不可重复读 3,读“脏”数据。31三级封锁协议?能解决什么问题?:一级封锁协议:事务T在修改数据R之前必须先对其加X锁,直到事务结束才释放。事务结束包括正常结束(COMMIT)和非正常结束(ROLLBACK)。一级封锁协议中,如果是读数据不修改,是不需要加锁的,可防止丢失修改。二级封锁协议:在一级封锁协议基础上,加上事务T在读数据R之前必须先对其加上S锁,读完后即可释放S锁。在二级封锁协议中,由于读完数据后即可释放S锁,所以它不能保证可重复读。三级封锁协议:一级封锁协议加上事务T在读取数据R之前必须先对其加S锁,直到事务结束才释放。三级封锁协议除了防止了丢失修改和不读“脏”数据外,还进一步防止了不可重复读。上述三级协议的主要区别在于:什么 *** 作需要申请封锁,以及何时释放锁。一般采取哪三种措施?插入呢?删除呢?:1,拒绝执行(不允许该 *** 作执行),2,级连 *** 作(当删除或修改被参照表的一个元组造成了与参照表的不一致,则删除或修改参照表中的所有造成不一致的元组),3,设置为空值(当删除或修改被参照表的一个元组时造成了不一致,则将参照表中的所有不造成不一致的元组的对应属性设置为空值)。38视图对数据库安全性的作用?:1,视图能够简化用户的 *** 作,2,视力使用户能以多种角度看待同一数据,3,视图对重构数据库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逻辑独立性,4,视图能够对机密数据提供安全保护,5,适当的利用视图可以更清晰的表达查询。数据库:储存在计算机内,永久存储、有组织、有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阶段:1人工管理阶段:数据不保存,应用程序管理数据,数据不共享,数据不具有独立性。2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可以长期保存,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数据共享性太差,冗余度大,数据独立性差。3数据库系统阶段:出现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结构化(本质区别);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数据有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数据库管理系统:1定义:DBMS,是位于用户与 *** 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2功能:数据定义功能;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 *** 纵功能;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通信功能、数据转换功能、互访和互 *** 作功能。数据库系统:1概念:DBS,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2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3分类:集中式,C/S式,并行式,分布式。数据模型:1定义: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2组成,三要素:数据结构、数据 *** 作、数据的完整性约束。两类数据模型为1)概念模型2)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数据结构:描述数据库的组成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联系,主要描述与对象的类型、内容、性质有关的对象和与数据之间联系有关的对象。常用的数据模型:1层次模型,用树形结构表示各类实体以及实体间的联系。2网状模型,允许一个以上的结点无双亲,允许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于一个的双亲。3关系模型,包含单一数据结构

SQL是StructuredQuevy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的缩写。SQL是专为数据库而建立的 *** 作命令集,是一种功能齐全的数据库语言。在使用它时,只需要发出“做什么”的命令,“怎么做”是不用使用者考虑的。SQL功能强大、简单易学、使用方便,已经成为了数据库 *** 作的基础,并且现在几乎所有的数据库均支持SQL。

##1二、SQL数据库数据体系结构

SQL数据库的数据体系结构基本上是三级结构,但使用术语与传统关系模型术语不同。在SQL中,关系模式(模式)称为“基本表”(basetable);存储模式(内模式)称为“存储文件”(storedfile);子模式(外模式)称为“视图”(view);元组称为“行”(row);属性称为“列”(column)。名称对称如^00100009a^:

##1三、SQL语言的组成

在正式学习SQL语言之前,首先让我们对SQL语言有一个基本认识,介绍一下SQL语言的组成:

1一个SQL数据库是表(Table)的集合,它由一个或多个SQL模式定义。

2一个SQL表由行集构成,一行是列的序列(集合),每列与行对应一个数据项。

3一个表或者是一个基本表或者是一个视图。基本表是实际存储在数据库的表,而视图是由若干基本表或其他视图构成的表的定义。

4一个基本表可以跨一个或多个存储文件,一个存储文件也可存放一个或多个基本表。每个存储文件与外部存储上一个物理文件对应。

5用户可以用SQL语句对视图和基本表进行查询等 *** 作。在用户角度来看,视图和基本表是一样的,没有区别,都是关系(表格)。

6SQL用户可以是应用程序,也可以是终端用户。SQL语句可嵌入在宿主语言的程序中使用,宿主语言有FORTRAN,COBOL,PASCAL,PL/I,C和Ada语言等。SQL用户也能作为独立的用户接口,供交互环境下的终端用户使用。

##1四、对数据库进行 *** 作

SQL包括了所有对数据库的 *** 作,主要是由4个部分组成:

1数据定义:这一部分又称为“SQLDDL”,定义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包括定义数据库、基本表、视图和索引4部分。

2数据 *** 纵:这一部分又称为“SQLDML”,其中包括数据查询和数据更新两大类 *** 作,其中数据更新又包括插入、删除和更新三种 *** 作。

3数据控制:对用户访问数据的控制有基本表和视图的授权、完整性规则的描述,事务控制语句等。

4嵌入式SQL语言的使用规定:规定SQL语句在宿主语言的程序中使用的规则。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

##2(一)数据定义

SQL数据定义功能包括定义数据库、基本表、索引和视图。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SQL所提供的基本数据类型:(如^00100009b^)

1数据库的建立与删除

(1)建立数据库:数据库是一个包括了多个基本表的数据集,其语句格式为:

CREATEDATABASE

其中,

例:要建立项目管理数据库(xmmanage),其语句应为:

CREATEDATABASExmmanage

(2)数据库的删除:将数据库及其全部内容从系统中删除。

其语句格式为:DROPDATABASE

例:删除项目管理数据库(xmmanage),其语句应为:

DROPDATABASExmmanage

2基本表的定义及变更

本身独立存在的表称为基本表,在SQL语言中一个关系唯一对应一个基本表。基本表的定义指建立基本关系模式,而变更则是指对数据库中已存在的基本表进行删除与修改。

数据库系统一般由有关的硬件、软件、数据库和人员四个部分组合而形成的,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系统。

硬件:是数据库系统的物理支持,包括 CPU 、内存、外存及输入 / 输出设备。由于数据库系统承担着数据管理的任务,它要在 *** 作系统的支持下工作,而且本身包含着数据库管理例行程序、应用程序等,因此要有足够大的内存开销。同时,由于用户的数据、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都要保存在外存上,所以对外存容量的要求也很高。

软件: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类。系统软件主要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应用系统的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系统、应用系统开发的工具软件等。它们为开发应用系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其中数据库管理系统是连接数据库和用户之间的纽带,是软件系统的核心。应用软件是指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础上由用户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自行开发的应用程序。

数据库:是指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可共享的数据的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学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的冗余,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人员:数据库系统的人员是指管理、开发和使用数据库系统的全部人员,主要包括数据库管理员、系统分析员、应用程序员和用户。不同的人员涉及不同的数据抽象级别,数据库管理员负责管理和控制数据库系统;系统分析员负责应用系统的需求分析和规范说明,确定系统的软硬件配置、系统的功能及数据库概念设计;应用程序员负责设计应用系统的程序模块,根基数据库的外模式来编写应用程序;最总用户通过应用系统提供的用户接口界面使用数据库。常用的接口方式有菜单驱动、图形显示、表格 *** 作等,这些接口为用户提供了简明直观的数据表示和方便快捷的 *** 作方法。

SQL 语句中, asc是指定列按升序排列,desc则是指定列按降序排列。

排序子句语法:order by 列名 asc/desc

例表格:tt

1、按列n2的升序排列

select  from tt order by n2 asc;

2、按列n2的降序排列

select  from tt order by n2 desc;

3、复合排序,先按列n1升序排列,再按n2降序排列

select  from tt order by n1 asc,n2 desc;

数据库的存取控制机制是定义和控制用户对数据库数据的存取访问权限,以确保只授权给有资格的用户访问数据库并防止和杜绝对数据库中数据的非授权访问。存取权限是由(数据对象)和( *** 作类型)两个要素组成。

数据库保护信息的方法采用任意存取控制来控制全部用户对命名对象的存取。用户对对象的存取受特权控制。一种特权是存取一命名对象的许可,为一种规定格式。Oracle使用多种不同的机制管理数据库安全性,其中有两种机制:模式和用户。模式为模式对象的集合,模式对象如表、视图、过程和包等。数据库有一组模式。每一Oracle数据库有一组合法的用户,可存取一数据库,可运行一数据库应用和使用该用户各连接到定义该用户的数据库。当建立一数据库用户时,对该用户建立一个相应的模式,模式名与用户名相同。一旦用户连接一数据库,该用户就可存取相应模式中的全部对象,一个用户仅与同名的模式相联系,所以用户和模式是类似的。

用户的存取权利受用户安全域的设置所控制,在建立一个数据库的新用户或更改一已有用户时,安全管理员对用户安全域有下列决策:是由数据库系统还是由 *** 作系统维护用户授权信息。设置用户的缺省表空间和临时表空间。列出用户可存的表空间和在表空间中可使用空间份额。设置用户资源限制的环境文件,该限制规定了用户可用的系统资源的总量。规定用户具有的特权和角色,可存取相应的对象。每一个用户有一个安全域,它是一组特性,可决定下列内容:用户可用的特权和角色;用户可用的表空间的份额;用户的系统资源限制。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叫数据库结构全部的内容,包括:什么叫数据库结构、数据库系统的构成是哪些、SQL的简单介绍(基本的sql语句)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sjk/93955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7
下一篇 2023-04-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