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数据库的定义

GIS数据库的定义,第1张

数据:是通过数字化并记录下来可以被识别的符号,用以定性或定量地描述事物的特征和状况。

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空间数据:也就是地理数据。它以点、线、面等方式采用编码技术对空间物体进行特征描述及在物体间建立相互联系的数据集。(其最根本的特点就是:每一个地理实体都按统一的地理坐标进行记录)

空间数据库:也就是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或地理数据库。是某一区域内关于一定地理要素特征的数据集合,为GIS提供空间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方法。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用于管理综合的和共享的数据库的一套计算机程序,能完成数据输入、查找、检索、 *** 作、和输出等任务。

(百度百科:是一种 *** 纵和管理数据库的大型软件,是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简称dbms。它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关系数据库:是建立在关系模型基础上的数据库,借助于集合代数等数学概念和方法来处理数据库中的数据。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实体以及实体之间的各种联系均用关系模型来表示。(关系模型:是基于谓词逻辑和集合论的一种数据模型)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就是管理关系数据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将数据组织为相关的行和列的系统。比如:SQL

Server

是一个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指能够对介质上存储的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语义和逻辑上的定义,提供必需的空间数据查询和存取功能,以及能够对空间数据进行有效的维护和更新的一套软件系统。(实际上就是在常规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上,提供特定的针对空间数据的管理功能)

地理空间

简介:地理空间是物质、能量、信息的数量及行为在地理范畴中的广延性存在形式。特指形态、结构、过程、关系、功能的分布方式和分布格局同时在“暂时”时间的延续(抽象意义上的静止态),讨论所表达出的“断片图景”。地理空间的研究是地理学的基本核心之一。

主要内容:

①地理空间的宏观分异规律与微观变化特征;

②地理事物在空间中的分布形态、分布方式和分布格局;

③地理事物在空间中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特点;

④地理事物在空间中所表现的基本关系以及此种关系随距离的变化状况;

⑤地理事物的空间效应特征;

⑥地理事物的空间充填原理及规则;

⑦地理事物的空间行为表现;

⑧地理空间对于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再分配问题;

⑨地理事物的空间特征与时间要素的耦合;

⑩地理空间的优化及区位选择的经济价值。

参见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QtDJfjYq66HpISgEOUBuZVLibWLHFRD9FZupL48RF4Pc9-0yt8R55QibPOnc3fXUunPPJNHk2ls5R7Gi-wdLOa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sjk/94122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