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种类有哪些

书的种类有哪些,第1张

按内容划分:小说;儿童读物;非小说类;专业书;工具书;手册;书目;剧本;报告;日记;书集;摄影绘画集。

书籍(英文:Book;拼音:shūjí;注音:ㄕㄨㄐㄧ_)是指装订成册的图书和文字,在狭义上的理解是带有文字和图像、纸张的集合。中国古代纸张推广前,书籍多用以火焙干的竹子编成。

《三国志·魏志·王粲传》:"_蔡邕_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

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是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56-1939923)

我们就拿他为例子比较和分析一下。

弗洛依德是奥地利的一位精神科医生,他的心理学又称为「精神分析学」(Psycho-analysis)其特征在注重下意识及潜意识的探讨,这在西方心理学的历程中,可说是一项重大的突破。弗洛依德把人类的心理状况分成两个层次:

一、「意识」层(Consciousness ) ,

二、「下意识」或是「潜意识」层(Subconsciousness)

在表面这一层的称为「意识」,指一般的言行举止、思维等;「潜意识」则位于意识层下,是意识的一种积存体,亦是其原动力的来源。弗洛依德认为下意识形成的主体是Ego(自我) 此字原是拉丁文,现在之所以能如此普遍,完全是拜弗洛依德之赐。Ego等于英文的第一人称代名词I中文译成「自我」。Ego有一个很大的储藏室称为Id。Id也是拉丁文的人称代名词,是第三人称中性的「它」,中文译成「以德」。依照弗洛依德所说,以德是人类精神的大储藏室,也是一切「动力」的泉源,是与生俱来的。在这泉源的背后,有个中心,弗洛依德把它叫做「力比多」系原始状态的一种「性动力」,为主司「性」的部门,它与「以德」都是属于潜意识的范围。潜意识处于意识底部,平常它是潜伏不动的。 「自我」(Ego)之上有一个“超我”(Super Ego), *** 纵着「自我」,这个名词也是弗洛依德创造出来的专名,代表社会习俗、道德、政治、习惯、 文化等等一切外在的因素与环境的总合,这些「超我」从我们一出生之后,父母、邻居及社会就一直不断地填塞给我们,日积月累,等时问久了,便把原木在最上层的「自我」一路压到潜意识层下去。此外,我们的一些不合法的想法,或不合习俗、超乎寻常的、 甚至不道德的意念等等,也全都被「超我」压抑住,沉积到意识层底卜去,因而成为所谓「下意识」、或「潜意识」。这些被压到潜意识的东西,常在我们睡觉、作梦的时候,会偷偷地浮现出来。然而这些经过压抑的影象,并不一定是很忠实地「再现」,亦非原原本本、一五一十地表露出来,它通常都会先改头换面一下,或移花接木一番,再以种种新的面貌呈现出来;有时甚至还会编个情节,如同小说戏剧一般。这些「情节再现」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内在深沉的欲望,或为抒发潜在的恐惧、忧虑等种种压抑的情绦。

以上是弗洛依德心理学的一个简单的架构。我们现在来看看弗洛依德心理学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是什么?二十世纪初弗洛依德学说兴起之前,一切心理学乃至于整个社会习俗、以及西洋哲学方面,都是「理性主义」的天下,都只承认「意识」的存在― 因为意识所呈现与认知的东西,比较容易解释、 容易明了― 而在意识范围以外的,就绝然予以否定,尤其是像「梦」这种属于不合理性认知、控制的层面,便认为那根本是无关紧要的事,可以完全置之不顾。此种观念一庐延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由于人类空前未有地疯狂大屠杀,这时西洋的人文科学家、哲学家、 学家、思想家及宗教家才开始反思:「人真的是理性的动物吗?」他们开始对这行之已久的理念产生怀疑,人类的思潮逐渐转变,渐渐地演变成否定传统的理念,结果变成矫枉过正,直到现在还有人走入偏风,而断定「人类是非理性的动物」,完完全全否定以往「正统的」观念(例如:虚无主义及存在主义者,就是如此),而促成如此的反思与转变的转折点,其催化剂就是弗洛依德心理学。从此以后,西洋人一反其近三千年来的传统,开始正视人类「非理性」的一面,不再盲目地抹杀它,亦不逃避,甚至起而研究、 深人探讨,而且越来越时麾。至于梦与潜意识,也觉得它跟人类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而且是整体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至认知了梦在人类精神及心理方面,皆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于是而有所谓「梦的解析」之学术研究及临床技术流行于世

『意识流』与『自由联想』弗洛依德对于人类的儿童期非常重视,他认为一个人人格的成长,及心理的构成,儿童期占有相当重要的分量。当一个人长大之后,通常对于自己儿童期的事情,大部分都已忘掉,以至于这一个时期的许多束西,无形中都被挤压到意识层底下,形成整个人格的背景,这些背景因素虽然是看不到的,但每个人其冥之中,都身不山己地在受其支配着。有个众所周知的名词「补偿作用」,在现代心理学中使用得相当频繁,这也是出自于弗洛依德心理学。补偿作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我们若有些愿望在小时候达不到,而且一直引以为憾,不能释怀,长大之后就会想尽办法去弥补这「缺憾」。如果自己实在无法实现,常常会转嫁到下一代,即成为所谓的「寄望于下一代」,这其实是补偿作用的「合理化」借口。譬如:以前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学钢琴,现在就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学。弗洛依德心理学的另一个新名词是「自由联想」。现在的心理医生在治病时,通常都是让病人舒舒服服地躺着,让病人无所顾忌地把心中所想要倾诉的,尽量全部吐露出来,这种医疗方式在学理上称为「自由联想」。不仅医学界有此新的转变,乃至十九、二十世纪文学家所称的「意识流」及文学作品中所采用的「意识流」技巧,也都是脱胎于弗洛依德心理学的临床经验。其中有许多所谓新潮派的现代诗、现代小说,让人看了,总是看不出个名堂来,真个是不知所云;甚至许多现代绘画、 现代音乐,都大量应用自由联想、 意识流的方式,随作者自己想到什么,就把心中所想的,原原本本地写出来、画出来、d出来,搞得读者、观众、 听众糊里胡涂的,不知其所欲表达者为何?换个角度来看,这些光怪陆离的手法,却正好是现代艺术用来呈现当代人类心理与生活的实貌之绝佳门径,其学理上的始作俑者,就是弗洛依德。对于精神病患者的处理,在以前,西洋人采用的方法是用铁链将患者铐起来,甚至于受中古神学的影响,而认为是患者有撒旦附身之故,所以每当病人发作时,便施以鞭打,想把魔鬼打走。待弗洛依德心理学行世之后,医界始认为精神病也应是可以治疗的,其方怯最具代表性的是运用「自由联想」或其它种种方法,把病人潜意识里的挫折、压抑、忧幻、苦恼等引发出来,有如儿童以小草钓出地洞中的虫一般,一旦患者心中抑积之众多苦恼中有一件上了钩(被钩了出来),其它压抑也就跟着流泄而出,病也就渐渐好了。近代流行的催眠术亦是以此为褴觞,此种「不治而治」的方法,确是很妙的一招。在宗教方面,由于自由联想的兴起,基督教会受到很大的冲击;人在精神上或心理上有问题时,原本是上教堂找牧师、 找神父告解忏悔的,现在则转而求之于心理医生;也幸好如此,否则当此西洋宗教信仰式微之际,恐怕将有更多的人要精神错乱,而投告无门了。总而言之,在弗洛依德心理学所研究的范围中,最有贡献的是潜意识,而其潜意识学中,最幽隐深广的部门是梦;而「梦」依佛法来看,也是属于人生的一部分,因为人生有一大半时间是在睡眠状态中:你不能说醒着的时候是人生,睡着的时候便不是人生。由此看来,弗洛依德能针对这方面作较有深度的探讨,是相当理性而「进步」的, 只是比佛陀所说的法晚了两千四百年,且浅略得多。弗洛依德心理学所作的贡献是正向的多,而且几乎没有什么负面的效果,这在世间学上是很难得的一点。

佛教心理学概说、「心」与「识」现在来谈谈佛教心理学。佛教心理学又称为「唯识学」,这个「识」是指「心识」。「识」的原意为认识、 认知、了别,能够有认知能力的是心,所以称之为「心识」。佛教中有所谓「观心」法门,有人于此法门误解其意,以为所要观的心是心脏,结果观到后来,觉得胸口好像有一样东西,硬硬的,到后来甚至有些发痛。其实,「心」根本不是指那一颗心脏,心脏在佛法中叫「肉团心」是物质的,佛法中所要观的「心」是精神的;而众生精神的心,依佛所说,是在心脏附近,所以佛就方便称之为「心」。楞严经的「七处征心」中,对「心的所在」有深入详尽的探讨,由阿难尊者先提出假设,再由佛一一为之破解。譬如:「若心在身中有一固定的处所,并不遍于全身,则我们应只有在那个固定处所才会有感觉产生,而身中其它部位应无知觉的作用才对;但事实并非如此,因此不能说心有固定方所。然面,反过来,若说心是遍全身存在的话,当我们揪身体任何一处时,则全身各处也都应随之面有知觉才对,但实际上当我们焰左手时,右手并不觉得痛,拾右腿时,左腿也并不觉得有何反应,因此,『心是遍全身存在的』 也是不对。所以,结论是『遍』 与『不遍』 皆不成立」这其中的奥妙,只有学者自己好好去参究,才能有所体会。

二、八识与根、尘

A 、前五识佛教所谓的「心」是由八种识所构成。八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及阿赖耶识。其中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者合称为「前六识」,第七识名为「末那识」,第八识名为「阿赖耶识」。从我们常用的词句诸如「用脑筋思考」、「让我动动脑筋,仔细想一想」、「脑袋瓜子都想破了,也想不出什么好主意」、「他的头脑(思想)有问题」、「他的头脑很好,很会读书」等等,可以看出一般人都把人的思维、记忆、分辨等能力看作是从头脑产生的,但若仔细分析起来,其实脑只是个开关,或是分电盘而已,真正产生动力的「发电厂」是「心」。当我们家里的电源短路时,通常只须修开关即可,如果是完全停电,则只有发电厂才能解决。发电厂停止供电时,若只在自己家里修理,任凭你怎么修也是无济于事的。是故当知:世人一切心理及生理,真正的原动力来自于「心」,亦即:一切都是心的作用。心如何作用呢?以眼识来说,我们的眼睛称为「眼根」,眼根所见的束西称为「色尘」。当眼根吸收色尘,将之集中在网膜上时,就如同照相机拍照的原理一般,外在的色相即因此而得以留存在心一畏的底片上,这个过程在佛法中称为「摄取外尘」。事实上我们并没有真正的「摄取」到什么外尘,因为「心」所摄取到的,充其量,只不过是外物的影子而已,所以佛法称这些我们所摄取到的外尘为「尘影」。简单地说,眼根摄取尘影放在心里面,而促成眼识的形成。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当我们看花时,眼光与花(色尘)相接时,便采集花的色相之影,入于心版,接着我们便会起心去分别这些所采集到的影像,由是产生认知而判定「这是花」。此时,这个了别与认知的本身即是「眼识」的作用。同理,当「耳根」接触到「声尘」时,几乎不须要用心去「想」,立刻便能大略地分别及认知,而判定出这是哪一类的声音,是人声,还是车声,这就是「耳识」的形成与作用。余如鼻识、舌识、身识,其作用亦是如此,当可比照而知。

B 、第六识接下来谈「意识」(第六识),意识比较难了解。什么是「意识」呢?意识被称为是「分别的中心」,但「意识」所作的分别与「前五识」所作的粗略判别有所不同,前五识的判别比较粗浅,是属于初步大略的判别;意识所作的工作,则是「前五识」分别之后的「后续工作」,也就是根据前五识送来的「原始数据」,再进一步加以主观地处理一番,而产生的成品就是许多个人的分析、判断与意见。譬如:当眼识得知是白人或黑人时,意识在采集这些资料后,即关始加以分析。若是白人,则认为他们比较勤奋、 高傲一些;若是黑人,则认为比较懒惰、随和一点等等;接着,其它种种更多的联想、分别、与意见,就不断地产生。这便是第六意识的作用。又,假如眼识所接收到的讯息是一朵花,意识就会跟着在一刹那间,用很多数据去分析它,譬如:此花是属于那一种类的?我对它喜欢的程度如何?此花所象征的意义是什么?等等。再由分析这些数据,又可产生更多的联想与种种分别;再由此等分别,更产生种种爱憎的心理。假如是喜欢的,就想办法去取得它、 拥有它;若是讨厌的,就想办法去除掉它、排斥它,或逃避它、远离它。想占有的,若得不到,便会产生痛苦,这就是「所求不得苦」;想甩掉的,偏偏又无法逃避,也会产生苦恼,这就是「怨憎会苦」。归结起来,人类一切烦恼的根源就在这「爱」「憎」二法上,而这爱憎二法皆是由「分别」而来,此「分别」则是由「摄取外法」而来;这些「摄取」、 「分析」、 「判辨」、 「执取」等烦恼生起的过程,就是「唯识学」所要探讨的内容,其实这也是佛法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c 、阿赖耶识(第八识)为了使大家容易了解起见,我们在此暂且跳过第七识,先谈第八识― 「阿赖耶识」,之后再谈第七识。什么是阿赖耶识呢?阿赖耶识又称为「藏识」,我们无量劫来所造的「业习」均收藏于此处,它好比一座巨大的储藏室,只要是我们曾经做过的事情、说过的话、动过的念头,全都会往那一畏面堆放、 贮存。因此一袅面的陈设并不是井然有序、分门别类的,而是随意乱塞,这从我们于梦境中之所见,便可略知。大部分人所做的梦,都是支离、 破碎、片断、且没有次第的,绝少是如小说般,有头、 有尾、 前后连贯、 有完整的情节等。梦里的境界多半都是从阿赖耶识或第六意识中现起的。若是己经开始修行的人,有时其所梦就有如短篇小说.样,有主题、 有内容,比较不杂乱无章(因为他的心比较不那么杂乱了);甚至有的人从睡着到醒来,其所梦见的是一整篇连续的故事;但是等修行更深入时,梦就开始减少,乃至可达长期「睡而无梦」之境界。所以由梦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心乱不乱、清不清净。

D 、末那识现在回过头来讲第七识,「末那识」。末那识位于阿赖耶识上层,被称为「我执的中心」,为什么称它为「我执中心」呢?浅显的讲,就是它往内攀缘其后的阿赖耶识,当做是「我」的本体,往外攀缘前六识,认为这眼、耳、鼻、舌、身、意都是「我所」(我所拥有的)。亦即:末那识执阿赖耶识为「我」,执前六识为「我所」。举个例说:当生气时,有人常会说:「我一想起来,心中就有气」,这「心中有气」就是「我执」在做祟,也就是:末那识正在执着那个气头,当做是属于「我的」东西,而执着不放― ,任何东西,既然是属于我所有的,就很难割舍,会把它视同汽车、 房子、儿女、 工作等这些有形的东西一样,好好地珍惜、好好地保存;身外之物尚且如此难以剖舍、放下,更何况是「自心」中物!再者,执着内心中的贪爱,更是微妙难解,譬如说:我很爱一样东西,到后来演变成并不是爱那个东西,而是爱「我心中的那个感情」,亦即:爱那个「爱心所」。「心所」是「心所有法」的简称,「心所有法」是八识「心」王「所」拥「有」的功能或作用,爱、 恨、嫉妒等都是心所拥有的功能、作用,故皆是「心所」;而这些「心所」都是由「我执中心」(末那识)在控制着,因此特别难割舍、放下;若想要令这些我执所产生的「心所」能够放得下,唯有靠修行一途:于修行中懂了(解了)道理之后,或许有朝一日会恍然大悟:自己其实并没有真正「拥有」那个愤怒、 或是「拥有」那个僧恨― 自心之中,实无此物!实在只是「我执」在作祟而已。前面曾提到「意识」是主掌「分别」的功能,然而,其实并非意识本身在主导「分别」的业务,而是其背后有末那识在暗中指使着。这末那识所行有如垂廉听政一般,完全站在幕后 *** 纵,从不亲自露面,因此末那识非常隐密微细。这就是为什么一切世问凡夫人以及外道,都无法察觉到它的存在,而且也唯有佛世尊的大智慧才能如实了知。弗洛依德心理学有个突破,就是霄。(自我)的发现。霄类近于第七识(末那识),只不过弗洛依德对「自我」,除了有一个笼统与模糊的概念之外,并未能进一步发挥。因此,至于「自我」到底是什么,则完全付之阙如。然而即使如此,在世问法中,也属于难能可贵的了。总括来说,八识的生起,第一步是由「五根」收集「五尘」转成「五识」再由第六「意识」向内攀缘第七「末那识」,亦即以末那识为「老板」,依其指示而行事,作成种种分别、判断、甚至合理化的借口等。这整个极其繁复的过程,都是在一刹那之间、或是比一刹那还短的时问之内,即告完成。

如来藏与八识之生起现在来谈谈「如来藏」,如来藏即是我们的「真如本性」。真如本性与阿赖耶识原本是同一体的,只因一念迷执不悟,使真如本性受了染污,才转而成为阿赖耶识。如来藏好比是平静无波的止水,一但风动、浪起,即转清净的如来藏海为染污的、浪涛汹涌的阿赖耶识。接着又因迷的缘故,更产生其它变动;阿赖耶中一有变动,「七转识」便随而生起。「七转识」指的是第七末那识加上前六识― 前六识生起之后,末那识也从中生起,互相熏染、影响,最后再把前六识所收集的业,全部储存到阿赖耶识里。阿赖耶识是业力的储藏室,其中的结构也随着新存入的「业」而有所改变,并非一成不变的。我们都是一直不停地在造业,所以阿赖耶识的构造也是不断地在改变着。它可以变得比较好,变得比较清净一点;也可以变得比较坏,比较污浊一点,端视我们自己的所作、所为面定。当我们所造的业比较清净一点时,睡眠便会安稳一些,睡眠的时间也会减少一些,而不会像以前一样那么昏忱。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比较不会像以前一样那么胡涂,当有这些现象出现时,就表示由于修行净法的关系,己经使八识田中的业力产生变化或重新组合了。虽然说阿赖耶识是个储藏室,但它也可说是「总供应站」,支持前七识:它先把前七识所收集的讯息数据往下储存,加以吸收消化,而令整个业力结构改变之后,再回馊出去。譬如:修行佛法之后,「我执」减少,这种好的「业」存进第八识之后,每当前五识再吸收外尘进来,第六意识要作分析之前,便再求于第七识,第七识即往储存室(数据库)― 第八识去「找数据」,这时由于第八识中的「我执」之业减少,因而第六识据以分析出来的结果,就会和往常有所不同,或许是比较客观一点、 或比较不那么贪爱,或瞋心也变小了等等。这就是第八识及其它各识之问的染净彼此互动、互相影响的情形。人若不修行,便不断地造恶业或不美口业,八识也就越来越污染,年纪越大,其所积聚的染污情况就越严重,到后来成为积重难改,便有儒家所说的「老而不死谓之贼」之虞,这是八识之问「本息相资」恶性循环的结果;不过如果开始修行,那就不样了,人的年事虽越长,但由于久修的关系,通常道力也跟着增长,这也是八识之间「木利相资」,茎一闷性循环的结果。存进去的业是善的,领出来的自然也是善的,善上加善;本金加利息,所获越来越多,如同善于理财、投资一样,资产日增。 唯识学与弗洛依德心理学之比较 知道了八识如何生起之后,现在便以唯识学来和弗洛依德心理学作个比较。弗洛依德心理学中,没有「前六识」,只有一个「意识」,他并不知道「意识」的上面还有「前五识」的存在,而且对「意识」本身也没有详细深入的探讨。至于「意识」的下面,也只有一个笼统的「下意识」面已;佛法中,则除了意识 之外,下面还有「末那识」、「阿赖耶识」及「如来藏」。弗洛依德心理学最大的贡献是发现Ego(「自我」),Ego虽相当于末那识,但是弗洛依德对于它如何生起,它与第六识、第八识之问如何互相串联、互相作用,则完全毫无所知;佛法于此却有很详尽、很清楚的探讨、分析、阐发。再者,弗洛依德心理学中,也没有提到意识的相状及如何生起;事实上,弗洛依德心理学可说是几乎完全忽略了「意识」的探讨,而只着重在「潜意识」、或「下意识」方面,其所提出的「力比多」在佛法虽也是被承认的,但并不是那么的重要,它当然是动物生生不息的原因之一,但并不是人类所有的、切活动,都由它来发动。相对的,佛法则指出人类有五种欲望(也就是说:人生有五种主要动力):财、色、名、食、睡;而「色欲只是五欲中的一项,不能概括其它诸欲。兹将五欲略述于后:

1 .「财欲」是想要发大财、赚大钱。

2 .「色欲」是对性的贪恋。

3 .「名欲」是为求得出名,所谓「人死留名、虎死留皮」、「三不朽」等等,这些都是名利心在作祟,而且成为追求名利的「合理化」借口。我们一般人虽不见得都想追求所谓的「不朽」,但大多数的人往往都是为了「名」而活,却丝毫不自觉知― 事实上我们对物质的需求都不是很大,一旦人生基本的需求满足之后,大多是「在别人的意见底下求生活」:为博得别人的赞赏、尊重、恭敬、服从、 宠爱等等。以穿着来说,其实能够穿得暖、 不受冻并非难事,但除了有衣穿、不受冻之外,我们都还要穿各种不同的款式,选种种不同的颜色、种种不同质地的衣料,同时还要讲求时尚,衣服款式稍旧便认为不能再穿了,免得被人笑落伍― 「被人家笑」是不堪忍受的事!至于住的房子以及所有用具、装沟也是一样,一定不能比别人家差太多;隔壁人家有钢琴,我们也非要添置一台才行;别人家的儿予在学小提琴,我们家的孩子不管他有没有音乐天分,也就非学一种乐器不可,绝对不能比不上别人。这些其实都是「名心」在作怪,而其根源,在于「第六意识」的虚妄分别,加上「末那识」所执着的「我」,两者配合起来,便形成欲极力维护「我」的「尊严」之局面(「我」为末那,「尊严」为意识的分别),不能在这些事情上,有损「颜面」

4 .「食欲」是对食物方面的欲望,世人在饮食方面种种的讲究,于量求多、于质求好等等,皆是食欲之业力在推动。

5 .「睡欲」:睡觉也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欲望,故称「睡欲」我们这个世界之所以被称为「欲界」,就是因为有此五种欲望。我们修学佛法的人若欲达清心寡欲,第一要务就是要了解这五欲,并且要能觉知它,不被它迷惑而牵着鼻子走。罗素曾着了一本书叫『权利论』 ,把人类动力的泉源,全部归结为权利欲,其实这是以偏概全,并不正确;这和弗洛依德的把一切生命之动力皆归之于性欲,同属偏之见。罗素所说的权利欲其实是属于「名欲」所摄(依佛法而言,在「名」之下有「权」「位」、威、势、尊重、恭敬、服从、 控制、主宰等等,皆是「名欲」的变体),盖人在吃饱穿暖、衣食富足之后,就会想「出名」,而且名欲是很难超越的,因为它非常微细奥妙,但也并不是仅此「名」的欲望便可涵盖一切。归结起来,弗洛依德对人类心理的探求是有其贡献的,但把一切都解释为以性为出发点,这一点是很偏颇、很不正确的。

如是拿世法与佛法比较的结果,令人觉得:为佛弟子,如果越了解世间的学问,再回头来看佛法,并拿世法与佛法一比较,则越令人讶异,越令人深深地惊讶于佛法的精深、博大、殊胜与超绝,觉得佛法非但不如一些人所误解的「落后」,而且是非常非常「进步」的。在两千五百多年前,佛法中就已架然大备的东西,于今两千五百年之后弗洛依德才能有些微的发现,而且弗洛依德在当时却被认为十分前卫「先进」。因此,越是深入了解世间法的东西,越能肯定佛法的价值无穷,对佛法的信心越是坚定。也发现:这个世界目前的趋势,是越来越走向佛法所说的境界,譬如说:在心理学方面,佛法早就提出了潜意识、下意识,并且予以详尽的解说与开发;在天文方面,近代天文学,许多人不顾一切禁忌,乃至牺牲生命,打破了基督教的武断迷信,才发现宇宙是无穷的;然而佛法早就提出有三千大千世界,而且有无量的三千大千世界;现在天文学也证明,地球不但不是宇宙的中心,而且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小行星而己,并且发现无量的太阳系才构成一个「银河系统」,无数的银河系统才构成一个「岛宇宙」,无量无数的岛宇宙才构成一个「星云」,无量无边的「星云」才构成一个「宇宙」。这在佛经一袅面早就详尽地讲过,而天文学到现在才开始有所发现。在生化方面,早在佛陀的时代,就知道有微生物、有细菌;在政治方面,近代才开始提倡人类应是平等的,佛法早就说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因为一切众生皆具有佛性;以经济学来讲,现在渐趋向于均富说,强国常常救济弱国,这就是已经开始实施均富的观念,因为如果不均富的话,这个世界就不能保持平衡,不平衡就会引起战争;而佛法早就提倡人应多行布施,以财施人,则己得福更多,进而以福德资粮而修慧,趋向菩提。由上观知,佛法不但是「进步的」,而且可说是「最进步的」,甚至可说是「超进步的」,因为它永远走在时代的前面,无论与世间任何一法相比,都是「超越独步」的。何以如此?因为世俗法皆是凡人之智慧发展而来,无论如何进步,都跳不出俗智的范畴,而佛法则为佛智之流露,为从「一切智人」之真实智慧而来,凡圣悬殊,是故不可相比,比则益显佛智之殊胜独到而已。

一、识神元神

识神并非后天意识,而是意识的根源。无论是显意识还是潜意识,都只是识神的一些表现而已。

一切特殊能力都因识神而产生出现。大多数人连潜意识都没有把握到,更别谈识神了。

真能把握到识神就不得了,立刻就成超人了。又称为神境通,一切神通境界皆因识神而起用。

不可能完全放弃识神,只能升华。完全不思考就丧失了生物的资格。

识神继续倒退就是元神(逆向进化)。元神为根本,识神为个体外显。一如你上学是小明,上班是小李,回到家中你是李明,撇开外部一切,你只是你。

另,如果硬往佛教八识上套的话,目前认为识神相当于末那识包含意识的功用,元神相当于阿赖耶识(如按九识论,阿摩罗识也包含)。

不体道算不得证到元神。可不体道不修行,元神也始终在。只在于一个认知。

没有元神出窍这个概念。我们在上网泡论坛挂QQ,其实我们根本不在网上,论坛QQ上都没有我们。可我们同时又在论坛上QQ上。

未悟之前,识神为体,妄我为形;体道之后,元神为本,幻有为身。

识神是生命个体,元神是生命本来。

烦恼,在一般人的观念中,通常是指内心的烦闷苦恼或焦虑不安。不过,在佛教中所指的烦恼,包含的范围要大得多,它不单指烦躁、苦闷、焦虑,还包括贪婪、执着、自私、傲慢、虚荣、妒忌、吝啬、错误的见解、怀疑、猜忌、生气、愤怒、憎恨、残酷、反感、愚昧、无知、麻木、散乱等等。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负面情绪、不好的心理状态。

修学佛教的最根本目标就是要去除这些烦恼。如果一种方法不能断除烦恼,那就不是佛陀的教导!

佛陀不是叫你去求长生不老,不是叫你去求升天成仙,也不是叫你去求财、求名、求利、求官、求子、求对象、求升学、求保佑、求平安……不是这些,这些都不是佛教!

佛陀教导我们要真正认识自己的身心,去除自己的烦恼,这才是佛教!

虽然烦恼多种多样,但都可以归结为贪、嗔、痴三大类。

什么是贪?贪就是指想得到东西,心黏着对象。

什么是嗔?嗔就是心厌恶对象,不喜欢、讨厌、反感。从愤怒、凶狠、残酷,到忧郁、烦躁,都属于嗔。

什么是痴?痴是心对目标的愚昧、盲目、无知。

这些烦恼是怎样产生的呢?

根据佛教,我们所谓的世间不外乎两大类:一类是自己的身心,一类是外境。自己的身心是什么呢?是指眼、耳、鼻、舌、身和意。眼睛所看的是颜色、光等。耳所听的是声音;鼻所嗅的是气味;舌所尝的是味道;身体所碰触的是触觉,如软的、硬的、滑的、粗的、轻的、重的、冷的、暖的,还有痛、痒等。意(心识)所思维的是各种各样的现象。

离开了眼、耳、鼻、舌、身和意,离开了颜色、声音、气味、味道、触觉,以及所想的东西,就无所谓的身心,无所谓的外境,也无所谓的世界。

生活在这个世界,不外乎是自己的身心和外界的互动。眼睛看到好看的、美丽的东西,会产生愉悦的感受,认为对象是好的、是美的,接着会喜欢、爱着。若这种喜欢的心理进一步加强,会产生想要得到、拥有对方的心理。这种心理就是贪。

同样的,当我们听到悦耳的音乐、别人的赞美,闻到清香、吃到美味的食物、触摸到异性细滑的皮肤等等时,贪欲很容易就生起。

当一个人见到不喜欢的东西,听到难听的声音,闻到很臭的气味,吃到难吃的食物,或者天气酷热难耐的时候,就会产生厌恶的感受(苦受),认为对象是不好的、是坏的,内心会排斥、反感。若这种排斥的心理进一步加强,就会生气、恼怒,甚至会想要以粗暴的方式来对待。这种心理就是嗔。

然而,无论贪也好,嗔也好,都包含了痴。痴就是无知、不了解,不了解事物、身心、世间的真相。因为有痴,贪、嗔才会产生。

总之,贪婪、追求、执着、痴迷,还有邪见、傲慢、虚荣等,都是属于贪。发脾气、烦躁、妒忌、焦虑、憎恨等,都属于嗔;麻木、愚蠢、无知、恍惚等,属于痴。所有的烦恼都可归类为贪、嗔、痴。

贪、嗔、痴三种烦恼,佛教称为三不善根,即一切烦恼的根本。

所谓的烦恼,其实都是基于内心和外境这两方面的关系产生的。光有心而无外境,烦恼不会产生;光有外境而无心,烦恼仍然不会产生。这是一对的关系——内心与外境的关系。贪嗔痴三种烦恼简单来说都是这一对的关系:

当心黏着外境,喜欢对象,想拥有、占有对象时,叫做贪。

当心不喜欢外境、排斥对象时,叫做嗔。

因为不了解外境的本质,认为对象是好的,是可以得到快乐的,是可以满足自己的,这叫做痴。

当我们明白了这一层关系——见到好的就想得到,见到不好的就想排斥——烦恼就这样产生了。

烦恼又可依其表现的轻重程度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面叫做违犯性烦恼。违犯性的烦恼是一个人不良心理已经表现在他的行为上了。比如一个人暴怒到要杀人或者杀生;由于贪心而去偷别人的财物,去抢劫;打架,骂人、骗人、搬弄是非;为了往上爬而不择手段打压别人;沉迷于追求异性、玩弄感情、吃喝嫖赌。心里的烦恼已经显露在身体的行为、语言上,称为违犯性烦恼。这种烦恼是最粗的烦恼,已经在燃烧人的身心了。

第二个层面叫困扰性烦恼,即一个人的烦恼只浮现在心里,还没表露出来,还没有付诸行动。这包括贪婪、执着、傲慢、自负、憎恶、烦躁、散乱、沮丧、麻木等。例如你很讨厌一个人,恨死他,但既没有采取行动,也没有说出来,只是在内心憎恨、厌恶他。又如你感到很焦虑、烦躁不安,但还不至于做出冲动的事情来。虽然在语言和行为上并没有表露出来,但内心已经被不良的心理、不好的情绪所占据,这叫做困扰性烦恼。

第三个层面叫潜伏性烦恼。潜伏性的烦恼是指没有表露于行动、语言和内心的烦恼。也即是说,现在没有烦恼,但并不等于说已经完全没有烦恼了,它们只是以潜伏性的状态存在着。例如:当大家在做一件好事、善事时,生起的心称为善心。生起善心、做善事时可能不会感到烦躁,没有烦恼,但是只要遇到适合的条件,烦恼立刻就跑出来了。譬如现在大家很欢喜地坐在这里听佛法开示,暂时将工作放在一边,没有烦恼;但听完之后,一回到办公台,看到一大堆还没有完成的文件,立刻又心烦了,是不是?有些修行人可以静止不动地坐在那里入定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几夜,他的心很快乐地安住在定中。在他入定的期间,入定多长久就享受多长久的禅定快乐,完全没有杂念,更不用说烦恼了。但是当他出定后,当他看到了漂亮的东西、听到悦耳的声音、吃到美味的食物等等,内心难免会产生贪爱,这证明他的烦恼还没有完全被断除,只是在定中被定力镇伏住而已。就好像草一样,到了冬天,所有的草都死了,干枯了;但只要根还在,一到春天,它又开始发芽了。又好像拔草一样,只把草拔出来,但根没有被拔掉,有机会它还是会生长出来。烦恼只要没有被连根拔除,它就以潜伏性的状态存在着,叫做潜伏性烦恼。

作为佛教,即觉悟者的教导,目的就是为了断除这三个层面的烦恼。

烦恼根深蒂固,想要断除烦恼不是说想断就断、轻而易举的,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烦恼由粗到细分三个层次,而修行也是由低到高分三个阶段。修行的三个阶段分别可以去除三个层次的烦恼,即:

1通过持戒去除违犯性烦恼;

2通过修定去除困扰性烦恼;

3通过修慧去除潜伏性烦恼。

一、想要去除违犯性烦恼,必须持戒,培育道德品行。道德品行很重要。道德品行虽然不能防范一个人的心,但能规范一个人的行为:有些事情不可以做,就不去做;有些事情可以做,就应该去做。

道德品行,佛教称为戒。许多人将“戒”片面地理解为消极的禁戒,认为有了戒就不自由了,这个不能做,那个也不能做。

然而,“戒”的巴利语为sla,含有行为、习惯、品质、本性、自然等意思,通常也指道德规范、好品德、良善的行为、佛教的行为准则等。是从“戒”的原意来看,它是主动地培育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善的品德、素养。

一个人只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就不会去做损人利己,甚至是伤天害理、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有道德、有戒行的人,就不会做对他人会带来伤害、对自己会受到良心谴责的事情。

总之,当一个人想要完善自己、提升自己,首先要有德行。有了品德、戒行,就不会在言行上做出伤害他人、危害社会的行为,就不会成为违犯性烦恼的奴隶。通过持戒、培育品德,可以去除违犯性的烦恼。

二、想要去除困扰性烦恼,去除内心的烦乱,就应该修定。定是什么意思呢?定就是内心的平静。佛陀曾教导我们很多让内心平静的方法,叫做“业处”,即心工作的地方,让心通过专注于单一的目标来达到内心的平静。

为什么让心专注于单一的目标就能够达到内心的平静呢?

举个例子来说:假如一个人没有工作,他就可能游手好闲,甚至到处惹事生非。如果帮他找一份工作,让他安下心来上班;只要他有工作做了,就不会无所事事、不务正业了。我们的心也是这样,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引导方向,它就会随顺着自己的喜好,追逐欲乐、飘浮不定。让它专注于一个特定的目标,它就能够逐渐平静下来。这就是培育定力的原理。佛教是从事心灵工作的,教我们如何引导这颗心、善用这颗心,让它朝好的方向、善的方向发展。

在这里,我想教大家两种修定的方法,让我们的心专注于特定的目标来培育平静。

第一种方法叫入出息念,即通过专注呼吸来培育定力。当你回到家之后,可以抽一个时间段,半个小时、四十五分钟或者一个小时都可以。在这个时间段里,不要看电视,不要开电脑,把手机、电话都关掉,找个安静的地方,例如自己的房间、书房坐下来。找一个舒适的坐垫坐着,垫大约高四指,或者更高一点,把臀部垫高一点,这样的话可以保持身体重心的平衡,而且容易坐得久。然后保持上身正直,不要弯腰、驼背,也不要绷得太直,要自然地平直。

轻轻地闭上眼睛,然后全身放松,让身体处于轻松、自然、舒服、适合禅修的状态。这个时候,应当暂时放下公司的事务,暂时放下生活的烦扰,暂时放下家庭的琐事,把妄念纷飞的心收回来,不要追忆过去,也不要计划未来,把所有跟禅修无关的东西、外缘都先放下,决意回到当下,回到这一刻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当身心都处于自然、轻松、舒适的状态之后,再把心念确立在鼻头、人中或嘴唇上方这一带区域,尝试去觉知自己的呼吸。

不要跟着呼吸进到体内,也不要跟着呼吸出到体外;不要注意呼吸的柔软、细滑、轻盈、流动、热、冷、推动等感觉,也不要用眼睛去“看”呼吸,只是让心觉知进出于鼻端、人中这一带区域的呼吸就行了。

觉知呼吸其实是很简单、很单纯的一件事情。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呼吸,呼吸无时无刻都在,只是我们一直都忽略它而已。要觉知呼吸,无须造作,无须刻意,只须尝试去知道、去关心一直都在这里的呼吸就行了。

这是通过专注呼吸来使内心平静的方法,叫做入出息念。只要你能经常学习关注你的呼吸,你将会发现:你的情绪更容易控制了,你的内心更容易平静了。

三、想要去除潜伏性烦恼,根除内心的烦恼,就应该修慧、培育智慧。唯有通过智慧,才能把烦恼连根拔除。

这里所说的智慧,并不是指脑瓜转得快,理解能力强,记忆力好;也不是指在商场、官场、战场能打败对手,青云直上。这些能力只能叫才华或聪明,不是佛教所说的智慧。佛教所指的智慧,是能够了知人生真相、洞察世间本质的智慧。

包括身心在内的世间所有现象都不是永恒的,一切都在刹那刹那地生灭变易着,这称为“无常”。万物都在遭受生灭的逼迫,所以是“苦”。因为无常、苦,其中根本不可能有一个所谓的“自我”、“灵魂”、“实体”、“本体”存在,这称为“无我”。

如此用无常、苦、无我的智慧来观照一切的世间,包括自己的身心,他人的身心,无论过去、现在、未来,一切都是无常、苦、无我的。通过观智如此透彻地观照,当他的智慧成熟时,就可以断除烦恼、解脱一切苦。

问题一:人类的来源是怎么来的人是怎么演变过来的 主要有下面两个说法 进化论 根据进化论,人类起源是查尔斯・达尔文提出进化论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认为人类起源于类人猿,从灵长类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一步一步发展而来。这一理论得到一些生物学家及考古学家的支持。和其它由演化理论发展出来的理论一样,这一理论同样面对很多挑战和难以解释的现象。 创造论 创造论是一种理论,认为宇宙起源、生命起源、人类出现等都出于超自然的神,或造物主,所创造。世界各地不同种族都有其形形 不同的创造论。创造论也得到一些科学家的支持,但这理论因被视为宗教味道太重,所以人们普遍都较认同进化论。

补充:

补充一下进化论的观点当今演化学绝大部分以查尔斯・达尔文的演化论为主轴,已为当代生物学的核心思想之一。达尔文的演化论以天择说和地择说为理论基石。达尔文晚年将演化论加入性择,有别于天择,以强调交配竞争对于演化的重要性。天择指生物的遗传特征在自然环境的限制下,物种在生存竞争中,若某种特征性状具有优势或劣势,劣势者不利于生存而被环境淘汰,优势者得以繁殖而将优势性状遗传后代。这就是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地择说则说明了同一物种受到地形障碍分隔,比如地壳大陆移动或海洋隔开的岛屿,在够长时间之后,物种产生了性状特征的差异,比如亚洲象和非洲象。以天择的定义来说,一般中文大众经常将演化等同于进化,其实是错误的,因为性状特征的优势或劣势取决于地球当时期的客观环境,比如冰河时期的生物的厚毛皮和高体脂肪可能利于生存,但一旦到了冰期气候转温的时候,这些性状可能不利于调节体温。因此漫长时间演化,并非朝进步的方向演进,而是决定哪种性状特征是环境的“适者”。达尔文演化论提出的当时,很可惜的是,孟德尔的遗传学发现并未受到世人注意。因此达尔文演化论的实质基础,并没有遗传科学做为支持,仅为生物现象观察的总结。1930年代,部份科学家将达尔文的演化论与孟德尔遗传学合而为一,即现代综合理论,成为当代生物演化学的完整理论。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演化学的内涵,从原先对“性状特征”的天择,推展为“基因”的天择。当代演化学和生物分类学,诸多物种之间的同源关系,用演化树来表示,其鉴定方式皆采取DNA定序结合统计学来建构。物种间的演化树建立为电脑数据库之后,对于其他学科甚有帮助,比如,在蛋白质体学中用以分析蛋白质之间的关系,或是利用已确知结构之物种的蛋白质,来协助建立另一物种之蛋白质结构。

问题二:人类的演化过程究竟是怎么样的?最初最初的人从哪里来? 进化论说人是猿猴进化来的,天主教和基督教说人是上帝创造的,佛经说人是光音天的天人下凡的,相信飞碟的人说地球人是外星人改造的,也有人说人是外星人眷养在地球上的,到底那个说法对? 或统统错了?

一、追寻达尔文的足迹

一八叁五年,生物学家达尔文来到加拉巴哥群岛(Galapagos), 看到每个小岛间的生物,不论是鸟类、蜥蜴、象龟等,大都相同但也都有小异之处,达尔文疑惑了,开始思考,於是认为各岛间生物的差异是由於觅食环境的不同而产生的变化,回国之后,他提出影响生物界一百多年的「物种源始」假说。

一百五十二年后,一九八七年叁月底到四月初,我和摄影师潘建宏先生来到加拉巴哥群岛,也许这是台湾人第一次登上这个群岛的记录。五天的行程,靠着渔船一个岛接一个岛的穿梭,我经历生平第一次如此长的渔船生活,吐得整个胃像被捏皱要翻过来的塑胶袋,也经历了在赤道正下方,中太平洋群岛上被炽阳烧烤的滋味,我们的双腿被炽阳灼伤后,无法穿长裤,因为一碰就疼痛万分。

在这里,我观察着当地的各种生物,一面思考着达尔文的想法。同样的观察,却产生不同的结论。达尔文认为原本燕雀全是相同的,现在有些岛上的燕雀的喙较大较短,其它岛上的较长较尖,是因为它们啄食种子、植物的不同,慢慢的,一代一代的,使喙部产生变化,才有今日各种大同小异的燕雀,在这过程当中,不能适应环境而不变化的燕雀会活不下去,这就是「天择」,就是「适者生存」。但我同样观察,却产生怀疑,如果真按进化论所说,那麽长颈鹿是因为矮草吃光了,要伸长脖子去吃高处的树叶,於是脖子愈来愈长。可是,当长颈鹿的脖子愈长,到河边要低下头喝水时,却愈不方便,它们要将双脚分开如八字,降低高度,好让脖子能碰到水面,此种危危颠颠的姿势并不舒服,而且易受动物的攻击,因此长颈鹿也可因为颈子长而灭种,反而是颈短的可以生存下来。我跟随达尔文的足迹之后,深深觉得他的观点全然错误,这一位不经科学严格检视,以个人片面观点,却让后世生物学家一厢情愿的奉为「生物学圣旨」,实在不知如何形容那些信奉进化论的科学家。从此我对进化论的谬误更加肯定,因此我坚信:地球人不是猿类进化来的!

二、为何要相信进化论

主张进化论的人说,高等动物是由低等动物进化而来,生物界全体的关系好比是一棵大树,同出一源,低等的生物好比树根,高等的种类好比树枝,如此这般,进化是连续不断的,渐渐改进的。这是生物学上有名的「进化树」,如果真是这样,从一种简单低等生物进化到另一种复杂较高等生物,中间必须经过无数代具有微小差异的不同形态的生物,但是,迄今为止,考古学并没有这样的发现,任何种类的生物都是「各从其类」,找不到任何中间生物。

进化论说动物演化过程是这样的:原始的单细胞微生物、多细胞微生物、海中低等生物、有壳生物、鱼类、两栖类、爬虫类、鸟类、哺乳类、灵长类、猿、人类。考古从来就没有发现介於两类之间的生物,那麽从一类进化到高的另一类,是如何慢慢进化的?考古学上说这些是「失落的环节」,其实根本就没有这些环节,所以地壳中找不到,原本各类就是各自存在的才对。

进化论又认为,生物的基因基本上很固定,但偶然间会产生突变,会产生与上一代略异的个体,并且此种特性又可以传给下一代,因此代代相传,差异性就愈来愈大,因此突变就是进化论的证据。然而,根据统计,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突变都是不正常的、有害的、有缺陷的,甚至是致命的,并不是有益的、合适的、积极性的变化,而且突变后的个体常常在自然环境中活不久,所以生物的突变只是少数,不是多数,突变是退化而不是进化。生物会有突变,然而也只是在大小、颜色等方面的改变,其基本构>>

问题三:人类来源的传说 女娲造人

--------------------------------------------------------------------------------

天地开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鸟兽虫鱼了,可是单单没有人类。这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做女娲。据说,她一天当中能够变化七十次。有一天,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荒凉的土地,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走啊走的,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

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合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

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活了起来,并且开口就喊:“妈妈!”

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

人的身体虽然小,但据说因为是神创造的,相貌和举动也有些像神,和飞的鸟、爬的兽都不同。这样,看起来似乎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的气概。

女娲对于她的作品,感到很满意。于是,她又继续动手做她的工作,她用黄泥做了许多能说会走的可爱的小人儿。这些小人儿在她的周围跳跃欢呼,使她精神上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

她一心要让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意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

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入一个泥潭里,搅成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这么一挥洒,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模样一般无二。“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

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工作,果然简单省事。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人出现,不久,大地上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大地上虽然有了人类,女娲的工作却并没有终止。她又考虑着:人是要死亡的,死亡了一批再创造一批吗?这未免太麻烦了。怎样才能使他们继续生存下去呢?

后来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那些小人儿分为男女,让男人和女人配合起来,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

女娲创造了人类之后,许多年来平静无事,人类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日子。

不料有一年,宇宙忽然发生了一场大变动。

半边天空坍塌下来,天上露出些丑陋的大窟窿,地面上也破裂成了纵一道横一道的黑黝黝的深坑。在这大变动中,山林燃起了熊熊的大火;洪水从地底喷涌出来,波浪滔天,使大地成了海洋。人类已经无法生存下去,同时又遭受到从山林的大火里逃窜出来的各种恶禽猛兽的残害。

女娲看见她的孩子们受到这麽可怕的大灾难,痛心极了。她没工夫去追究锅乱的成因,赶忙亲自动手,辛辛苦苦地来修补天地的残破。

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拣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把苍天上一个个丑陋的窟窿丹填补好。仔细看虽然还有点不一样,远看去也就和原来的光景差不多了。

她怕补好的天空再坍塌,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只脚,用来竖立在大地的四方,当作天柱,把人类头顶上的天空,像帐篷似地撑起来。柱子很结实,天空再也没有坍塌的危险了。

那时,中>>

问题四:人类的起源是什么时候来的 一、生命的起源:46亿年前,刚刚形成的地球是一个没有生命的世界。那时,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溢。从火山中喷出的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包围在地球表面,形成了原始大气层。原始大气与现在的大气成分完全不同,没有氧,也没有臭氧层,太阳的紫外线直射到地面上。在紫外线、宇宙射线、闪电、高温等巨大的自然条件长期作用下,原始大气中的各种成分不断发生合成或分解反应,形成了多种简单的有机物,这就为原始生命的产生创造了物质条件。

后来(大约在39亿年前),地球的温度逐渐降低,但火山的喷发仍然很频繁,地壳也发生了变化,有些地方隆起形成高原和山脉,有些地方下降形成洼地和山谷。同时,大气中的水蒸气不断增多。当水蒸气达到饱合状态,冷却以后,便成为雨水降落到地面,汇入洼地,形成原始海洋。原始大气中的简单有机物也随着雨水进入原始海洋。在原始海洋中,这些简单的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不断地进行反应,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

小结:由此可知,原始生命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的。

科学家们还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验来研究生命的起源。1965年我国生物学家首次人工合成了简单的蛋白质分子一一结晶牛胰岛素。1953年,美国学者米勒首次模拟原始大气成分,合成出了简单的有机物。这些实验对人们认识生命起源的过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目前人们对生命起源的详细过程知道的还不多,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手段的提高,人类总有一天会揭开生命起源的全部秘密。

二、生物进化的历程:

原始生命的产生,揭开了生物进化发展的新纪元。原始生命产生后,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原始生命进化为具有叶绿素的进行自养生活的原始藻类;一部分原始生命进化成为没有叶绿素、靠摄取现成有机物为生的原始单细胞动物。这些原始藻类和原始单细胞动物,再各自进化成为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

这是一棵动物进化历程树。从树干基部到树梢表明了动植物进化的历程。越靠近树干基部的植物或动物,出现的时间离现在越久远、越低等;越靠近树梢的植物或动物出现的时间离现在越近、越高等。树干上有两个大的分枝,左边的表示动物的进化历程,右边的表示植物的进化历程。在每个分枝上又有许多小的分枝,这些小分枝依次表明了各个类群的动物和植物的进化顺序,以及进化地位。

1植物进化的历程:自然界的植物有四个主要的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1)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有单细胞和多细胞的,结构比较简单,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提问:各个生物类群的特征反映了它们在进化历程中的地位,根据藻类植物的特征,我们应该把它放在生物进化历程树的什么位置?

答:藻类植物的特征表明了宏观世界是低等的植物类群,所以应该位于进化历程树的最下边的分枝上。

(2)苔藓植物一般具有茎和叶,但是茎叶里没有输导组织,受精过程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环境中。

(3)蕨类植物具有真正的根、茎和叶,并且根、茎和叶里具有输导组织和比较发达的机械组织,植株较高大,受精离不开水,大多生活在阴湿环境中。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是由原始藻类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但是,从二者的特征来看,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能够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因此,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高等。

由于苔藓植物在结构和生殖上的特点,限制了苔藓植物进一步向陆生生活发展,而蕨类植物由于能更好地适应陆生生活,一部分原始蕨类植物逐渐进化成为种子植物。

提问:种子>>

问题五:为什么佛教里边不谈人是从哪里来的人类的起源是什么 谈了,你不知道而已。小乘的经典里,你可以看《起世因本经》等,阿含的经典里也有。大乘的经典里从根本上讲世界、万法的来龙去脉,比如《大佛顶首楞严经》。好好研读就是了。

问题六:人类最早起源于哪里?为什么总有人说我们的祖先是从非洲来的? 所谓的专家都是一群胡说八道的家伙。应该是各个洲有梗个洲的最早起源。怎么可能中国人的祖先从非洲迁徙过来的呢。

净因法师:什么是人间佛教?

人间佛教的定义

人间佛教由太虚大师提出,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那么经过赵朴初居士、星云大师、印顺法师等等的推动,已经成为香港、台湾、大陆、澳门佛教界等等华人地区推崇的佛教的重要实践形式之一。

人间佛教的研讨会、论文已经无数,换句话说,对人间佛教的研究是相当多的,其中对人间佛教的定义也相当不少——

具有代表性的认为,佛教等于人间佛教,人间佛教就是佛教。

净因法师对这种定义有所保留,他认为佛陀的教化不仅是对人间的,也可以对天人、地狱、大菩萨。

对不同类型众生的教化,它的内容、方法、侧重点应该是不同的:对人的教化可以叫人间佛教;对天人的教化不应该叫人间佛教,应该叫天人佛教;对鬼神的教化可以叫鬼神佛教。

什么叫人间佛教?就是对人的教化。

人间佛教的定义必须搞清楚,在这个定义的基础上,我们才会转移第二个、第三个进行讨论,就是说什么叫人间佛教的“体”和“用”,只有“体”和“用”把它结合起来,才能就是说更好地全面地了解人间佛教。

人间佛教的“体”

“体”就是“本体”,或者是它本质性的东西。

净因法师认为“体”应该是人间佛教非常重要的一个佐证,把各种各样人间佛教表述的现象去除,不管你用什么手段,个人修行也好、社会服务也好,那么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无论是什么样的形式、实践,人间佛教最终要的就是“离苦得乐”,这种人间佛教的形式,从某种严格意义上讲,不仅仅是太虚大师所提倡的现在的人间佛教,其实从释迦牟尼佛就已经开始了。

佛陀在不同的场合反复的强调,他说他一生的教化是围绕两个方面来进行的:

第一个,就是让人们了解生命是痛苦的,所以你不要抱怨,勇敢地面对。

第二个,生命的痛苦是可以解脱的,也就是说生命痛苦的解脱,也就是解脱以后就是“离苦得乐”,其他的都是围绕这两个方面来进行的,所以说早期佛陀在世的时候,其实他强调的就是对人间的教化,解决的是人的问题。

在中国古代的时候,难道就没有人间佛教了

净因法师不认同这个观点并以《六祖坛经》为案例来解释。

六祖惠能大师说: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觅兔角。”

这一偈颂是说,你要修习佛法,必须在人间,换句话说,佛法它是针对人间的教化,通过人间来体验佛法的教化,它的伟大,所以在禅宗里面,最能体现人间佛教的概念。

南传佛教有没有人间佛教?

净因法师认为,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问题,有问题的地方就需要佛的教化,最后达到“离苦得乐”的目的。

中国之所以在一百年前提倡人生佛教,是因为佛陀的教法与人的生活离得太远,然后整天注重于经忏、做佛事,为死人服务。

不是鬼神的佛教,而是为死人服务,没有为活人服务,那么这个已经远离,佛陀的本怀——“离苦得乐”。

它的主体是活着的人,南传佛教它的教化就已经在社会上,所以它不需要提倡。

因为我们缺少,所以我们要提倡,所以我们提倡人间佛教,不代表说我们人间佛教已经做好了,却是做的不够,人家不提倡是因为人家已经有,不需要提倡,它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规律。

所以总的一句话,无论佛陀时代,还是中国的古代,还是南传佛教,还是当下我们强调的人间佛教,它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以人为本,解决人的问题。

最终让人们离苦得乐,这应该是人间佛教的本怀,也是说人间佛教的终极目标,也可以说人间佛教的“体”。

在这种大的前提之下,然后我们对人间佛教再去了解,用什么方法达到离苦得乐,这一个应该说是人间佛教的“用”,就是表象。

人间佛教的“用”

“用”,它就是一种针对不同的问题,你用什么方法去化解。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和文化,他们化解问题的方法可能也不同。

比如说,古代人有问题,然后由于文化的差异,他可能有一套方法,形成了我们祖师大德的一种佛教。

今天的人跟古代的人面对的问题,基本的问题贪嗔痴是一样的,但是还有很多人的心理的问题,比如说,忧郁症、各种情绪、压力,工作压力等等。

现在的人是比较特殊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所谓的人间佛教,实有一种问题解决的功能,也就是说佛陀的句话,讲的是教化众生的方法 ,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方法可能有所不同。

古人教化的方法一上来就是“听闻”后来可以用写字、写书,后来敦煌用艺术、壁画,再到后来,元朝、明朝的时候,运用的是戏剧、唱颂等。

今天教化人们的方法根据我们的特点,可能应充分利用网络、手机,那么网络、手机传播的方式不同,内涵、表现形式就应该不同。

宝莲禅寺针对这样的一个问题,近年来已经开始重点转向手机弘法、网上弘法,致力于开发有关这种沙画、动画、动漫等等之类的这一种弘法的新的形式。

那么人间佛教的“体”就是希望人们能够真正的了解佛陀的本怀,或者佛陀的知见,或者说“离苦得乐”——这种最核心的要素。

要了解佛陀教化的本旨,就是要求人们直接地切入到佛陀所说经论里面去,也就是回归佛教的原典,然后向原典学习,深入经藏。

为了鼓励人们深入经藏,宝莲禅寺现在就是做“精品课程”,“精品课程”的制作是个佛典数据库,就是把从古到今对某一部经,某一部论,古人、现人最新的研究成果,用最好的表述方法,汇集到一个网上,供人们参考。

所谓的精品,它不但是最齐全的、集大成的知识,而且它的表述是准确的,在海量的资料中选出最有效的方法,然后供人们去学习,这应该是了解佛陀的本怀,使人们最后尽快的离苦得乐。

用现在高科技的方法,这样的话,净因法师认为,人间佛教,其实它本身表现了一个最终的目的——

一个是终极的目标——“离苦得乐”,然后是达到“离苦得乐”的方法。

第二点人间佛教其实还饱含一种时代性,古人要想了解这种佛陀的本怀,可能会有一些方法,在今天,化解烦恼的方法,可能又有点不同,因为烦恼的表现形式不同,那么化解之道应该有所不同,这恐怕是人间佛教的时代性,恐怕也应该涵盖在人间佛教里面。

所以净因法师认为,人间佛教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发展的概念,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从这种意义上来讲,今天我们谈“实践佛教”的过去跟现在,我们的立足点应该是未来,对过去跟现在进行检讨,那么讲法的内核(体)跟它的表现形式(用)有所了解。

然后用适应现代化的或者适应时代的手段,方法去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这一种佛陀的教化,与化解人们的烦恼,达到离苦得乐的目的。

 从释迦牟尼佛最初宣布的“十四无记”(于学佛无益的十四个问题不予回答)到号召广泛博学的“勤学五明”(积极学习佛教知识及其他社会技能),佛教经历了从最初的单纯追求解脱到后期的正确处理学佛与增长社会知识、利用科学技术成果的关系的过程,反映出崇尚智信的宗教不压制、干预科技的发展,在必要时补科学之偏,同时对最新的科技成果加以应用的积极态度。《瑜伽师地论》指出,菩萨应当求一切菩萨藏法、声闻藏法、一切处论、一切世间工业处论。其中,菩萨藏法和声闻藏法属于五明中的内明,一切处论指声明、因明、医方明,一切世间工业处论即工巧明。工巧明的范围比较广泛,内容涵盖了与人民物质生活密切相关的工艺、农、牧、纺织、建筑等应用技术。《华严经》强调,菩萨若不能通彻世间的一切工巧技术,不能证入第五地。因此,从大乘佛学的教义来看,佛教不但不反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相反还积极提倡在增长社会知识、利用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学佛修炼效果。。近代高僧太虚大师更是直截了当地提出,“菩萨于佛智当于何求?即当于科学中求也。”由此可见佛教对于科学的态度是何等的积极而肯定。

在对待现代科技问题上,基因研究者早已预言:“信息技术使世界变小,而基因技术将改造世界”。“世界变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越来越密切,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将越来越突出,解决矛盾是科学技术所无法完成的事业,而法律有时又无从介入,这时候就需要宗教劝诫、伦理说教来发挥作用,佛教在这方面非但能够治标,而且能够治本,它所提供的不是单纯的说教、武断的禁止、极端的恐吓,而是细致的分析、适时的引导,让人们从缘起规律中自己寻找出解决矛盾的办法。“改造世界”必然涉及到一个观念的问题:为什么要改造世界?怎样去改造世界?这都是掌握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的人必须思索的问题。倘若一味地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设计、去行动,不顾及他人与社会的利益,那么改造世界的结果必然是毁灭世界。虽然社会可以为改造世界的秩序建立一系列规则,但这些规则又能有多少约束力?因而,宗教在辅助“规则”发挥最大效用方面大有可为。积极倡导佛教主张的“贪、嗔、痴乃阻碍人类自由和平之‘三毒'”的理念,对于维护世界秩序、倡导科学技术的健康稳定发展有着永恒的现实意义。去贪,就不会有对资源的无限制攫取、对非己所有的财产的掠夺、对基因技术的无道德利用;去嗔,就不会家庭矛盾、民族冲突、地区战争;去痴,就不会有邪教的流行、迷信的泛滥。倘若人人怀有慈悲之心、个个皆能行于“八正道”,则世界将秩序井然、人类将和睦共存、科技将健康发展。

佛教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也在不断适应社会的需要,但是客观上往往以滞后于社会潮流的面目出现。一般佛教徒对社会的许多新颖新奇的东西兴趣不大,反对者更是大有人在。但是社会的发展不会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当代佛教徒应当承认科学在求实精神、精密程度、研究方法、检测手段等方面有其独具的优点。紧跟时代的节奏,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原则,随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模式以适应当代,这是佛教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在佛教的弘化过程中,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单就计算机技术和处理手段而言,光电版大藏经的编纂以及大藏经数据库的建立,为佛经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捷径。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弘法与交流也逐步成为佛教教职人员的首选,在受众面、信息量、方便度、灵活性等方面都有着传统手段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同时,对于现代管理而言,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佛教与社会的接触面不断增多,单靠传统的办公手段已无法适应现代寺庙管理的需要。数据处理、财务审批、文件批阅、信息资源共享、网络的管理和更新、网络化教学的推广应用等等,无不涉及到信息管理与办公自动化问题。因此,提高寺庙现代化管理水平,提高教职人员的电脑技术技能正日益受到寺庙管理者的重视。

传统并不拒斥现代,拒斥现代的传统是凝固僵化的传统,只有适应现代的传统才具有无穷的生命力。这是历史的经验,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佛教在坚持传统的同时,正在逐步加快自己适应社会现代化的步伐。

编者按:数月前我就听说,只要是世界上稍微有点影响的灾难,发生后第一个赶到灾区展开救助的,往往不是某个 或官方组织,而是一个来自中国台湾的民间救助组织。当被救助者因感动而对他们表达万分感谢之时,他们往往会说:「不不,应该表示感谢的是我们,因为你们给了我们一个做功德的机会……」这个组织早已经在全世界如雷贯耳,令所有 非 组织尊重,令所有佛教非佛教团体钦佩,她就是——释证严佛教慈济功德会,其创始人和领导者是一位女尼,人称「东方德蕾莎」「人间观世音菩萨」的证严法师——在全球有一千多万她的志愿者,每天有近100万的义工在世界各地为大众服务。三十多年来,她一共筹集了上百亿台币的善款(全部亲身实施救助而不假手任何 或组织),而台湾几乎五分之一的人口也就是说有四百多万人都或多或少地参与了她的慈善活动。

一位创造「慈善王国」的法师——记台湾慈济功德会创始人证严法师

险峻的台湾太鲁阁风景区出口附近,台东纵谷平原的顶端,处处平畴绿野,其中,可以见到一排房屋,白墙灰瓦,静穆清雅,它,就是闻名遐迩的佛教道场 :慈济功德会的「静思精舍」。在台湾,只要提起它,人们都会带着崇敬和骄傲的口气。在这幕后,则是证严法师与她发起和主持的慈济功德会,堪称台湾的良心存底,台湾的大慈大悲。

一、台湾最大的民间慈善机构

慈济功德会是台湾乃至亚洲最大的民间慈善机构。它在世界五大洲都设有分会和联络处。至2003年12月底为止,慈济已有委员16000多人,慈诚队员6000多人,正式会员80万人。它已经帮助了困难家庭27073户,每逢水、火、风、震以及空难、车祸等意外变故时,慈济人总能紧急动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前往灾区救助,奋斗不息直到灾民安顿,家园重建。

30多年,慈济人不但在台湾和祖国大陆留下深深足迹,而且徧布全球,南非、蒙古、阿富汗、朝鲜、车臣、科索沃、土耳其、象牙海岸以及东南亚和中南美各国和地区,救援项目包括展品、衣物、房屋修建、义诊以及敬老院、儿童福利院、中小学校的援建。付出的资金在20亿元新台币(下同)以上。单是1989年,救济一项就支出2亿4千万元,而当年台北市 支出的救济款总数是3千多万元。

除了慈善事业外,慈济还有医疗、教育和文化事业方面的贡献。在医疗方面,创立了现代化的花莲慈济医院、大林慈济医院和新店慈济医院,成立了「儿童发展复健中心」「骨髓移植病房」「骨髓捐赠中心」,建构起慈济医疗网,并时常组织医疗团队往世界各国义诊。在教育方面,创立了慈济技术学院和慈济大学(包括医学院、人文社会学院、护士专科以及附设的幼稚园及中小学校);并且成立了慈济大专青年联谊会和慈济教师联谊会,通过这些组织和举办各种营队,让学生得到爱心熏陶和修行精进;在文化事业上,创办了《慈济道侣》(半月刊)《慈济月刊》(发行量都在十万以上)和《经典》等刊物,并在海外各地发行它们的英文版和日文版。同时还创办了「慈济文化出版社」「静思文化公司」「慈济世界」广播节目和慈济大爱电视台……这么复杂且有效的运作,这么巨大又不凡的贡献,这么长远而精密的规划,都是由慈济的「上人」一手促成。「上人」就是我们下面要说的证严法师。

二、顿悟人间的苦难

证严法师,俗名锦云,卢沟桥事变那一年生在台湾中部,离海边不远一个叫清水的小镇。幼年过继给叔父,随养父移居台中丰原。自有记忆起,她就经常背着弟妹去防空洞,躲避飞机轰炸。她时常奔走在伤亡的人群中,目睹了房屋的焚毁,世事的无常,顿悟了人间的苦难。八岁那年,她和母亲各自跑入了不同的防空洞,轰炸后相逢时,她抱紧母亲大哭道:「妈,我以为今生今世再见不到你了。」

锦云十五岁时,母亲因胃穿孔需要开刀,在五0、六0年代,开刀是很危险的。因此,她向天祝祷并发愿「愿减少自己十二年的寿命、茹素,为母亲增寿祈福」,也许是孝心感天,母亲的病奇迹似的不必开刀,服药而痊愈。

锦云家旁边就有一座寺庙,自幼时她就见到虔诚祈祷的盛大场面,印象深刻。19岁时,她的父亲因脑中风去世,无常的人生让她更加一心向佛。

悟道的锦云决心出家,不久她被佛学大师印顺长老收为弟子,法名「证严」。自此,她不但苦修读佛经,并在寺院中为信众讲经,招收徒弟。

三、一个病例遂成慈济

1966年,证严法师与弟子到某家医院,去看一位因患胃病而住院开刀的信徒,当法师从医院出来,看到地上有一摊血,但是没有看到病人,证严法师问:「地上怎么有那么多血呢?」有人告诉法师说:「是一位原住民女子难产,他们听说住院开刀要缴八千元的保证金及医疗费,因为缴不起所以又把那妇人抬了回去。」法师听了这句话极为心疼,当时也无从进一步了解——究竟那位妇人是死是生?法师自忖:倘若能及时发现,也需有钱适时发挥救人的功能,于是一个济世的团体的雏形——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就在四位弟子和30位信徒的愿心下组织起来了。

最初的做法,是由4名弟子和两位老人家,每人每天各加工一双4元的婴儿鞋,一天增加24元,一个月平均多720元;而30位信徒,则是在不影响生活的情形下,每天节省五毛菜钱,以作为急难的救助金。

最初法师利用屋后的竹子,锯了30根存钱筒,发给信徒一人一根,且坚持要他们每天存进五毛钱。信徒觉得奇怪,为什么不干脆每个月缴15元呢?法师说:「不奇怪,我要你们每天临出门前,就有一颗救人的心,节省五毛钱,即是培养节俭的心与爱人救人的心,两个心存一筒,力量是很大的。」

于是这30个人,每天提起菜篮到菜市场,逢人便欢喜地宣扬,「我们每天要存五毛钱!我们有一个救济会,我们要救人!」「五毛钱也可以救人?!」消息不胫而走,参与的人愈来愈多。就这样,在一个28岁无名僧尼的引导下,一群手挽菜篮的小镇主妇,写下了中国当代最辉煌的佛教慈善事业的第一页。

四、富可敌国的「苦行僧」

后来,证严法师发起成立了「慈济功德会」。她说,「慈」就是给众生快乐,让社会祥和;「济」就是弥补人间缺陷,使人在物质精神上都能摆脱困窘体会富足。

她发扬了传统的苦修精神,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早年苦修时,她的身体就一直犯病,有时犯心绞痛痛得几乎要晕过去。但她总是奋不顾身地工作,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她每年都要去台湾各地,看望灾民病人和慈济干部和会员;每年要接待近百批世界各地前来静思精舍参观拜访的各界人士以及作家、记者,同时还要筹划慈济的四大志业,深谋远虑详加规划,甚至四方奔波。比如,在筹建慈济医院时,不但要选地、购地,还要募款,更重要的是证严法师认定必须为慈济医院聘请世界第一流的医疗干部,多方努力,选定了台湾最著名的医院台大医院前任院长杜诗绵来担任慈济医院的院长。为此,证严法师三度亲自登门去说服杜院长,最后一次,终于感动了他,同意来到慈济医院共襄盛举。

慈济现在已经堪称「富可敌国」了,但依然坚持诚正信实,专款专用的原则总还是把募得的款项专门用于赈灾,而常住的生活均由自己双手劳动所得来维持,他们自己剪裁衣服,自己种菜,做蜡烛,还做豆粉和爆米花出售。他们依然勤勉俭朴,证严法师自己就是模范,她每一张纸都要用四次,铅笔写一次,蓝色钢笔写一次,红色笔再写一次,最后用来写毛笔。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是慈济人共同的行为准则,从创会之初的做婴儿鞋加工、打毛衣到后来为慈济医院工地平整土地,以及今天的义诊志工,自费前往灾区发放救济物品,慈济人几十年坚持不懈。

五、积土聚沙终成大业

证严法师和慈济僧尼的行为也延续到慈济志工,当人们来到静思精舍参观时,会看到许多的志工,他们来自社会各阶层,有大富豪、政要、教授、医生,有白领也有贫民。都热忱地从事劳作,有时他们会在法师的带领下,为捐赠的物品分类打包,并在每一包裹贴上标签;有时他们会去护理病人;有时他们自费前往世界各地灾区发放物品……在筹建慈济医院时,预计需要建筑费用8亿新台币,但募款的数额历经三年才只得了三千万元。这时有一位日本人提出愿意为建设医院捐款两亿美元。这是一笔多大的数目啊,只要有其中的十分之一便可以建成这座现代化的医院,其余的投入银行,利息就足够每年的开支。但是证严法师没有接受这笔捐赠。她不希望医院由外国团体掌握,她更希望台湾每个人都有机会为建设美好人间出力,积土成佛庙,聚沙为佛塔。在她那瘦削的肩头上,有气魄不凡的入世担当和嶙峋风骨。

慈济开始在台北等地举办建院募款义卖会,全台湾各地的慈济委员都在奔走出力,许多社会人士捐出物品,甚至传家宝及首饰。妇女们利用工作之余去做清洁工、洗碗工,把工资全部捐出,她们说,每挥动一次扫帚,就像是为医院多出了一片瓦;每洗一个碗,就像是为医院赚进了一块砖。

愿有多大,力就有多大,到这年年底,慈济功德会为建医院募得善款7亿新台币。

六、庙虽小慈善事却大

慈济的事业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不但在民间,也在社会高层。1980年,蒋经国到静思精舍拜访证严法师,当了解到慈济的事业与历史,他连连称赞,你们真了不起,为社会做了那么多事,「我走遍大江南北,没见过一个寺庙那么小,做的慈善事业却是那么大的。」

随着国际信息快速交流,国际急难信息通过屏幕映入眼帘身为『世界地球村』一员的慈济人,对世间苦难有着一分不忍之心和责无旁贷的表示。从一九九一年起,慈济便积极参与国际急难救援事务,在物质与精神上,给予各国受灾受难者最适切的帮助与关怀,点燃她们希望的火炬,鼓舞大无畏的信心与勇气,祈愿她们走出伤痛,迎向未来。

基于「尊重生命」理念,法师不忍心血癌病患及家属苦候亲属间骨髓配对相符的煎熬与失落,1993年,在卫生署及各大医学中心的殷殷期盼下,成立了骨髓库。如今慈济的骨髓数据库,已累积捐赠者数据的人数达二十三万四千七百多人了(二○○二年七月底止),是亚洲最大、全世界第三大的骨髓数据库,也是志愿捐髓比例最高、拒绝率最低的骨髓库。而至二○○二年七月为止,配对成功且已进行移植的实例已高达四百二十九例,其中台湾一百四十九例,送海外两百八十例,而中国大陆即占了一百五十六例,可谓成效斐然。

二○○二年四月三十日,慈济骨髓库已转型为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除了持续加强骨髓库功能外,也将发展干细胞研究、基因治疗,并筹组脐带血库,预定三年内募集一万笔脐带血,作为骨髓配对的第二道防线,万一骨髓配对不符,还可进行脐带血干细胞配对。

现在她的慈善事业几乎遍步全球,每天有近100万的义工在世界各地为大众服务。

人生生命是短暂的,但时空是天长地久的;几千年来人事的变迁频仍,但人间的需要却从不断。慈济的志业是应苦难众生而设。证严法师一念悲悯,以慈悲喜舍、教富济贫直接救渡众生,她的出世是比一般人更入世的出世。

不但在台湾,在大陆乃至世界,慈济人总是让人刮目相看,证严法师得了许多荣誉,有香港中文大学的荣誉博士,有「社会服务奖」,有「麦格塞塞社会领袖奖」,「国际和平奖」,「医疗奉献奖」。证严法师的言行举止影响也日益深远。她著有佛学著作及讲演集共二十余种,其中的《静思语》自1989年初版后发行量已经超过60万册,并有简体字版,日文版,英文版以及著名漫画家蔡志忠精心绘制的漫画版。

静思精舍,历尽几十年的风雨,依然是那样的简朴浑厚如同大地;证严法师,也依然一副瘦弱女子身材,然而和她所居的精舍一样,无数的内力蕴含其中。一个女人,在繁华红尘的世间,聚集了信众,以凡夫血肉做菩萨事业,以精卫填海的方式建构起宏伟的济世工程,这是何等的不凡。

1995年,证严法师荣获「亚洲最杰出女性奖」。她以她母性的光辉为台湾妇女树立了榜样。

以上就是关于书的种类有哪些全部的内容,包括:书的种类有哪些、现代心理学与佛教唯识学的 "根本差异" 何在 、元神和识神分别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sjk/94608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