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环保”还有多远

“智慧环保”还有多远,第1张

环境保护工作严峻的形式给环境监管带来更高要求。当前环保监控系统中,移动执法和污染源、河流、水质、空气质量等环境要素的控均有各自的系统,分别有不同的 *** 作步骤,系统间难以兼容、 *** 作繁杂;各系统接口的不同导致无法实现系统间的信息共享;现场执法人员无法实时掌握污染源排放情况;诸多不足给环境监控人员工作带来很大不便。在此大背景下,“智慧环保”应运而生。

一、“智慧环保”是互联网技术与环境信息化相结合的概念

智慧环保借助物联网技术的数字环保平台,将在线监测监控网络、环境应急指挥系统融合,结合物联网、云计算、多网融合等多种技术方案,通过实时采集污染源排放因子、环境质量、环境生态、环境风险、企业信息管理等信息,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全覆盖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构筑感知测量更透彻、互联互通更可靠、智能应用更深入的智慧环保物联网体系,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实现环境管理和决策,从而实现环境保护智慧化。

二、智慧环保建设思路

1、建设思路

结合当前环境保护工作实际需求,按照“服务需求、应用主导;统筹规划,统一标准;整合资源、协同共享”的原则,提出一种“智慧环保”项目建设思路:包括大气环境综合监测系统、水环境综合监测系统、网格化监管系统、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系统、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系统、排污许可证管理系统、三同时验收系统、环境监测业务管理系统等,形成覆盖主要生态要素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动态监测网络,实现环境信息统一监管、统一应用、统筹规划、生态环境数据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具体归纳为:

(1)一张网:建设加密监测网+网格化监管网。通过“线上千里眼、线下网格员”的综合布局实现环境监管的天罗地网,通过线上监控和线下监管联动,促进环保执法溯源明确、反应及时、处理快速、监督有效。

(2)一张图:采用多维GIS融合技术,将污染源分布、环境质量实时监控、污染趋势变化,网格员分布等在一张地图上显示出来,真正实现“物联网前端感知、应用时态分析、管理虚拟仿真、多维GIS空间分析”一体化的GIS可视化应用创新模式,实现对环境质量和管理直观把控,对环保决策及监督进行有力支撑。

(3)一张表:将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网格化监管、企业信用评分等进行排名,有利于增强环保意识,强化各级属地责任、环保部门综合监管责任、行业部门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等,促进治污有效落实,从而使环境质量整体好转。

(4)一个库:将大气、噪声、固废、污染源、移动执法等不同业务信息集成于一个数据库,实现数据统一存取,信息共融共通,方便各种环境保护相关的工作应用。

(5)一个平台:通过整合原有业务系统,建立健全网格化监测监管系统及移动办公系统,促使工作程序化,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及社会服务效能。进而实现工作过程可监控、全程可追溯、公众可监督,实现综合、动态、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打造一个全方位、多层次、规范化的信息化监控平台。

2、建设模式

智慧环保基于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架构,其网络架构主要包括智能感知层、网络传输层、服务层和系统应用层。智能感知层包括对水质、空气、噪声、固废、土壤、污染源核辐射、移动执法等环境要素的感知监测设备;网络传输层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高速传输网络,如移动网络、卫星网络、互联网络和自组网络等;服务层包括支撑平台和环境云数据中心,支撑全局的环境数据资源和业务应用;系统应用层提供环境在线监控平台主要的功能――水质监测、大气监测和污染源、固废、噪声、生态监测,对数据、业务进行集成,形成完整的集成系统,实现日常办公应用、环保电子政务、环境管理和监控及决策支持等功能。

智慧环保项目涉及层面较广,实际构建中需要与多个技术方沟通对接,依据“优先解决突出问题”、“避免重复建设”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原则,将大气环境网格化监测、水环境监测和网格化环境监管纳入建设重点,噪声、医废、固废、放射源可后期跟进;视频追踪和可与当地公安部门的综治系统结合,实现视频信息资源共享。

3、智慧环保发展前景

智慧环保是当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也为新时期环境保护科学发展提供了崭新之路。通过智慧环保,使得搭建一套综合信息基础架构成为可能,从而实现对环境的有效管理。通过部署完善的感测网,运用现场实地监测的感测系统,达到环境监管与预防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效果。

智慧环保提高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能力,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环境保护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三、智慧环保网格化环境监管平台

搭建网格化环境监管平台,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深化环境监管体制改革,建立条块结合、责权利相统一的环境管理新模式,推进安全社区创建,保障城市安全稳定,打造“平安城市”,实现城市环境监管管理资源的横向共享和业务的整合,立足城市科学管理,为城市发展服务。

网格化环境监管系统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环境管理部件、事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应用、整合多项智慧环保技术,实现环境监管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动态化;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无缝对接、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以政府为责任主体,明确相关部门环境监管职能,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环境综合监管平台,明确职责分工,促进管理流程再造,落实管理职能逐步,建立起发现迅速、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安全管理和监督的长效机制,保证环境监管运行使用中管理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解决。

网格化环境监管平台采用“三级管理、三级网络”的模式以村居为单位,以村居网格为基本单元,区县、乡镇结合,集合区县级管理,建立全区统一编码,实现区、镇街、村居三级网格管理层面信息资源共享。一级网格是全区级别,由环保局负责;二级网格是各个镇街级别的,由各个镇街环保责任人负责;三级网格是各村(社区)构成,主要是由警务助理级区域责任人负责。金鹏信息智慧环保解决方案

『壹』 读环境保护与管理要学什么

这专业不好找工作的!千万别去

1、环境管理与工企管理

课程设置: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专科

特色专业课:环境管理学、环境学基础、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质量监测、环境保护与治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2、环境管理与工企管理

课程设置: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本科

特色专业课: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评价与管理、环境工程与造价管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环境模型、数据库与信息管理。

3、环境工程与计算机应用

课程设置:同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专科

特色专业课:环境工程学、水处理工程技术、环境保护与治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机动车排放污染控制、计算机与环境科学。

4、环境工程与计算机应用

课程设置:同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本科

特色专业课:水处理工程设计、环境工程与造价管理、城市环境建设与规划、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环境模型、数据库与信息工程。

5、环境经济与法律

课程设置:同法律专业专科

特色专业课:环境经济学、环境保护与治理、区域与城市经济学、市场经济与环境保护、建筑项目与环境评价。

6、环境经济与法律

课程设置:同法律专业本科

特色专业课:环境投融资战略、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环境影响的经济分析、数据库与经济分析、环境模型、环境保护法。

『贰』 请问下本科课程《环境保护与管理》是属于工科类的课程吗

不是,没有工程类的内容,基本是理科,说到管理,管理学也不是工科的课程

『叁』 高校为什么要开设《环境保护概论》课程

本书主要是针对高等院校面向非环境专业开设的“概论性”环保课程编写的,本着实用和适度详尽的原则,力求体现科普性、趣味性、系统性、可参考性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并结合背景知识点介绍和实际案例分析来加深读者对环保的认识与理解。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环境与环境科学、环境保护、环境与健康、重大环境问题、环境污染防治技术、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环境管理与环境法等。 本书可作为大中专院校环保课程必修或选修的教材,也可供广大环保工作者学习参考。

『肆』 环境保护专业知识 里会学哪些课程

1、首先基础知识与其他专业大部分是相同的。一般化学内容、流体力学通常偏多些。

2、专业课还分那些方面的,比如侧重的有水处理、工业废水、噪声、固体废弃物、大气污染、核辐射等。

3、主要课程可参考如下:环境生态学,噪声控制、给水及排水工程、废水处理、建筑给排水、泵与泵站、固体废弃物处置、大气污染控制、化工原理、环境监测等等吧。

『伍』 农业环境保护课程的收获是什么

农业环境保护课程的收获是应该合理使用农药,做到农药瓶回收集中处理,不乱扔入水沟污染水源。

『陆』 环境保护课程有哪些环保人士进

环境保护学院是致力于培养环境保护专门人才的学院,不仅注重学生在校期间的培养,更注重学生毕业后的安排,学院已与国家

环境总局达成共识,由环保系统进行择优录取就业上岗。并为学生赴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深造提供良好的条件。学院由青年学者

傅健军任院长,特聘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UUNZ)齐放教授任高级顾问。

1、环境管理与工企管理(专科)

课程设置: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专科

特色专业课:环境管理学、环境学基础、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质量监测、环境保护与治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2、环境管理与工企管理(本科)

课程设置: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本科

特色专业课: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评价与管理、环境工程与造价管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环境模型、数据库与信息管理。

3、环境工程与计算机应用(专科)

课程设置:同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专科

特色专业课:环境工程学、水处理工程技术、环境保护与治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机动车排放污染控制、计算机与环境科学。

4、环境工程与计算机应用(本科)

课程设置:同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本科

特色专业课:水处理工程设计、环境工程与造价管理、城市环境建设与规划、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环境模型、数据库与信息工程。

5、环境经济与法律(专科)

课程设置:同法律专业专科

特色专业课:环境经济学、环境保护与治理、区域与城市经济学、市场经济与环境保护、建筑项目与环境评价。

6、环境经济与法律(本科)

课程设置:同法律专业本科

特色专业课:环境投融资战略、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环境影响的经济分析、数据库与经济分析、环境模型、环境保护法。

『柒』 环境保护专业的主要课程

流体力学、有机化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系统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空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计算机、环境经济与管理等。

『捌』 环境保护概论 有哪些院校开设这门课程

兰州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开设的。应该几乎所有的高校只要开设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都会有这门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的。像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一流大学都设环境专业的。

『玖』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的课程都有哪些超级课程表里面添加“课程”里面都有哪些专业的

是根据你学校的教务系统导入的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环境统计管理,保障环境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以下简称《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环境统计的任务是对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工作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实行统计监督。

环境统计的内容包括环境质量、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生态保护、核与辐射安全、环境管理及其他有关环境保护事项。

环境统计的类型有:普查和专项调查;定期调查和不定期调查。定期调查包括统计年报、半年报、季报和月报等。第三条 环境统计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国务院统计行政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下,对全国环境统计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制定环境统计的规章制度、标准规范、工作计划,组织开展环境统计科学研究,部署指导全国环境统计工作,汇总、管理和发布全国环境统计资料。

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同级统计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负责本辖区的环境统计工作。第四条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环境统计能力建设,将环境统计信息建设列入发展计划,建立健全环境统计信息系统,有计划地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本部门及其管辖系统的统计机构,提高环境统计信息处理能力,满足辖区内环境统计信息需求。第五条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环境统计任务和本地区、本部门的环境管理需要,在下列方面加强对环境统计工作的领导和监督:

(一)将环境统计事业发展纳入环境保护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建立、健全环境统计机构;

(三)安排并保障环境统计业务经费;

(四)按时完成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法规、规章规定布置的统计任务,采取措施保障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不得随意删改统计数据;

(五)开展环境统计科学研究,改进和完善环境统计制度和方法;

(六)建立环境统计工作奖惩制度。第六条 环境统计范围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必须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如实提供环境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第二章 环境统计机构和人员第七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设置专门的统计机构,归口管理环境统计工作。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关司(办、局),负责本司(办、局)业务范围内的专业统计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确定承担环境统计职能的机构,设定岗位,配备人员,负责归口管理环境统计工作。第八条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统计机构(以下简称环境统计机构)的职责是:

(一)制定环境统计工作规章制度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建立健全环境统计指标体系,归口管理环境统计调查项目;

(三)开展环境统计分析和预测;

(四)实行环境统计质量控制和监督,采取措施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五)收集、汇总和核实环境统计资料,建立和管理环境统计数据库,提供对外公布的环境统计信息;

(六)按照规定向同级统计行政主管部门和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环境统计资料;

(七)指导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调查对象的环境统计工作;组织环境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

(八)开展环境统计科研和国内外环境统计业务的交流与合作;

(九)负责环境统计的保密工作。第九条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职能机构负责其业务范围内的统计工作,其职责是:

(一)编制业务范围内的环境统计调查方案,提交同级环境统计机构审核,并按规定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二)收集、汇总、审核其业务范围内的环境统计数据,并按照调查方案的要求,上报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口的相关职能机构,同时抄报给同级环境统计机构;

(三)开展环境统计分析,对本部门业务工作提出建议。第十条 环境统计范围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指定专人负责环境统计工作。

环境统计范围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环境统计职责是:

(一)完善环境计量、监测制度,建立健全生产活动及其环境保护设施运行的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和核算制度;

(二)按照规定,报送和提供环境统计资料,管理本单位的环境统计调查表和基本环境统计资料。

环境保护研究所一般需要以下条件:

1 资金支持:进行环境保护研究需要投入较高的资金,包括设备、人员、场地等。

2 科学技术支持:开展环境保护研究需要有相应的科学技术支持,包括先进的实验方法、数据处理技术等。

3 人才队伍:需要有一支专业的研究团队,包括科研人员和技术支持人员。

4 专业的设备和设施:进行环境保护研究需要有专业的设备和设施,如实验室、野外数据采集设备等。

5 充足的时间:开展环境保护研究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周期,需要长期投入。

6 研究资源:需要有充足的研究资源支持,如各类文献、数据库、实验样品等。

7 知识积累:需要积累一定的环保研究知识和经验,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绿色化学主要是关于环境的化学。绿色化学的12项原则:

1.防止——防止产生废弃物要比产生后再去处理和净化好得多。

2.讲原子经济——应该设计这样的合成程序,使反应过程中所用的物料能最大限度地进到终极产物中。

3.较少有危害性的合成反应出现——无论如何要使用可以行得通的方法,使得设计合成程序只选用或产出对人体或环境毒性很小最好无毒的物质。

4.设计要使所生成的化学产品是安全的——设计化学反应的生成物不仅具有所需的性能,还应具有最小的毒性。

5.溶剂和辅料是较安全的——尽量不同辅料(如溶剂或析出剂),当不得已使用时,尽可能应是无害的。

6.设计中能量的使用要讲效率——尽可能降低化学过程所需能量,还应考虑对环境和经济的效益。合成程序尽可能在大气环境的温度和压强下进行。

7.用可以回收的原料——只要技术上、经济上是可行的,原料应能回收而不是使之变坏。

8.尽量减少派生物——应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多余的衍生反应(用于保护基团或取消保护和短暂改变物理、化学过程),因为进行这些步骤需添加一些反应物同时也会产生废弃物。

9.催化作用——催化剂(尽可能是具选择性的)比符合化学计量数的反应物更占优势。

10.要设计降解——按设计生产的生成物,当其有效作用完成后,可以分解为无害的降解产物,在环境中不继续存在。

11.防止污染进程能进行实时分析——需要不断发展分析方法,在实时分析、进程中监测,特别是对形成危害物质的控制上。

12.特别是从化学反应的安全上防止事故发生——在化学过程中,反应物(包括其特定形态)的选择应着眼于使包括释放、爆炸、着火等化学事故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关于环保的调研报告1: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保法》)于2015年1月1日施行。为有力贯彻落实新《环保法》,5月中旬,区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在常委会副主任周鸿、副巡视余继国的带领下,对2015年我区的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实地察看了古溪镇苍栗养猪场、塘坝镇污水处理厂、寿桥镇观赏鱼养殖基地以及民丰化工、德邦防水、工业园区南区污水处理厂等,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区环保局、农委、经信委、工业园区等单位及古溪、塘坝、寿桥三个镇的工作情况汇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5年,我区认真贯彻执行新《环保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环保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环境监管能力有效提升,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环境保护目标全面完成,环保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在全市目标考核中首次被评为优秀。

(一)环保工作组织有力。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先后制定出台了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意见、分工方案、年度计划、督查检查等文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组织开展环保模范城市、生态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创建活动,成立了节能减排、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配合抓”的环保工作机制,初步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企业落实责任、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环保设施持续改善。区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修建镇级和农村连片整治污水处理厂54个,新建集中污水处理设施15套,大力实施镇级污水管网建设,着力加强水环境保护。二是建成大中型沼气5处,联户沼气171处,户用沼气42281处,安装太阳能杀虫灯15盏,修建垃圾池168个,配备垃圾箱(桶)2072个、垃圾收运车12辆、机动三轮车9辆,投入近2000万元实施畜禽养殖整治,有效改善了农村环境。三是积极对上争取,获国家节能技改奖励资金314亿元,节能专项补助551万元,增加节能专项资金投入,有力推动了企业节能减排。四是投入410余万元,完成污染源监控分中心、应急指挥平台、视频会议系统建设,有力提高了环境监管能力。

(三)污染防治扎实推进。环保工作以污染防治为重点,采取多种措施,全面加强污染防治。一是狠抓产业结构优化,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排放行业新上项目,进一步提高准入门槛,强化节能、环保、土地、安全等指标。二是完成炫吉中绸10蒸吨每小时燃煤烟气脱硫改造,督促重点企业安装废气在线监控设施,完成2家砖瓦企业烟气脱硫、除尘设施改造,完成16个场镇煤改气工作,实行“智慧工地管理”,切实改善空气质量,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59天。三是加强水资源保护,贷款203亿元,启动实施琼江流域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对全区27个集中饮用水源地建立基础数据库,设立保护标志100余块,城区饮用水质合格率达100%。四是制定噪声整治方案,环保、公安、建委、文化、市政等部门成立专项行动小组,开展不定期巡查,对噪声污染加强防治,进一步改善声环境。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全区森林覆盖率4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6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7平米,成功创建市级园林城市。

(四)监管力度不断加强。一是严把环评审批关。将环保准入作为招商引资的首要条件,从源头控制污染源。近两年,拒签污染重、环境安全隐患大的项目达24个,最为典型的就是拒签投资15亿的“金考拉”项目。二是严守环保跟踪关。注重日常监管,加强“三同时”制度的落实检查,利用环保投诉电话,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污染行为,一年来,共受理各类信访投诉案件838件,处理率100%。三是严格环保执法关。严肃查处各种环境违法行为,依法对60件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处罚款235万元。成功关停新华化工产生臭气的124车间,彻底解决10余年的城区臭气扰民问题;对新华化工等3家企业给予了限制生产、停产整治或搬迁的处理,对东安钾肥、中防德邦等12家未批先建的企业勒令停止建设,并予以行政处罚;大力争取环保部、市环保局支持,成功取缔琼江河上游安岳境内的网箱养鱼700余口;关闭米心镇碎石场,整治上和镇德利、宏运2家碎石场,取得了较好效果。

二、存在的问题

(一)全民环保意识有待提高。部分领导、干部环保意识薄弱,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重发展、轻环保的观念仍然广泛存在,在招商引资、项目推进等过程中没有将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企业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重效益轻环保,超标和违法排污现象时有发生。公众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在保护自身权益时有所体现,但缺少参与意识和“大环保”意识,自觉履行环保义务的意识比较淡漠。

(二)环保监管未形成合力。环境保护涉及环保、农业、水务、建设、市政、工业园区等多个职能部门,一岗双责、部门联动等制度不健全,尚未形成“大环保”管理机制,管理职能相互交叉,在处理具体环保问题上存在监管缺位、推诿扯皮现象。如噪音污染、水污染、粉尘污染等,因污染程度、污染位置、污染源不同,监管的部门也不同,这些复杂的分工,看似细致明确,实则“都管又都不管”,环保部门“单打独斗”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三)环保投入有待加强。近年来,我区镇级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快,但配套管网建设滞后,部分不能正常运行,污水收集率较低,收集率约40%。环保设施设备运行成本高,费用大,如垃圾转运处置费、污水处理费等,一个镇动则就上百万,但目前镇级财政资金紧张,导致环保设施运行状态不佳。

(四)地下管网现状不容乐观。我区城区地下管网普遍存在建设标准低、管网直径小、材质为水泥管道、易塌陷、雨污没分流等问题,污水收集处理难。据了解,工业园区南区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量20000方,目前园区正常排放污水量7000方左右,但每天收集处理的只有1500到2000方,下大雨后,收集处理量达10000方以上,说明存在管网雨污不分。相关部门在管网建设时统筹配合不够,各家建各家的,如老城东圣街,由于建设部门不同,建设管网口径大小不一致,位置高低不一致,管网形同虚设,导致污水横流。

(五)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突出。一是畜禽养殖污染问题依然严重。我区畜禽养殖总量大,养殖场多,且分散。虽然经过近年的养殖污染治理,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目前生猪规模养殖场还有325个,10000只以上家禽规模养殖场34个,部分养殖场环保设施不完善,粪便、粪水严重污染土壤、水体、大气,有的已经渗透地下污染井水,群众投诉多,反映大。二是种植业污染大。据了解,我区年使用化肥337万吨,农膜1458吨,农药377吨,其中主要是疏菜基地使用量非常大。大量农药、农膜、化肥不科学使用,以及废弃、腐烂的疏菜,造成农业污染大。三是农村垃圾和污水随意丢弃、堆积和排放,严重影响农村环境。

三、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民环保意识。进一步加大《环保法》宣传力度,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培训、考核,把环保知识纳入党校培训课程,强化领导干部环保法制意识,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综合决策能力,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环保的关系;把环保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做到环保从娃娃抓起,从身边抓起;深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宣传活动,建立常态化宣传机制,不断增强全社会环境保护的国策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扩大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进一步形成各方密切协作、群众广泛参与,共同促进环保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加大保障力度,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加大镇街污水管网建设力度,提高污水收集和处理率;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有效整合建委、农委、环保、市政等涉及到农村环境整治、环保设施投入等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着手研究探索分片区建设垃圾压缩站、处理场等环卫设施,减轻城区垃圾处理压力,减少镇街垃圾处理成本;针对全区镇街污水处理、环卫设备运行经费大、镇级财政困难等问题,努力通过财政资金、社会资金、项目资金等渠道,保障环保投入;加大城区地下管网建设力度,按标准科学新建,逐步改建,严格雨污分流。

(三)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综合防治。按照“责权明确、监督有力、运转高效”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环保执法联动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区域之间的协作配合,增强部门环保意识,实现突击性检查和日常性监察有机结合,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加大对工业污染源的控制,推进能源企业技改,减少废水、废气和粉尘排放,对偷排偷放的加大处罚力度,提高环境违法成本;高度重视饮用水源保护,禁止人工运河周边洗衣、游泳、钓鱼等,确保饮用水源绝对安全;重视城区餐饮业、娱乐场所、建筑施工等油烟和噪声污染问题,采取切实可行措施予以控制和解决;转变农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引导科学使用农药、农膜、化肥等,最大限度减轻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要充分考虑环境承载能力和污染防治要求,对环保设施不健全、不达标的予以取缔。

(四)强化监督管理,提高监管水平。建立健全环保监督机制,实行“一岗双责”,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环保,形成部门分工,齐抓共管局面;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把好项目审批关、准入关,从源头上消除环保隐患;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对污染严重、问题突出的,要明确治理要求,加大督办力度,确保按时治理到位,严控污染源扩大;加大对工业“三废”、畜禽养殖等环保安全隐患较大的重点行业、重点污染源的监管。加强环境监察、监测队伍建设,切实提高环保监察队伍的执法水平;充分发挥环保监测站和环境监管网络的作用,不断完善环境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提高防范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

关于环保的调研报告2:

为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促进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近期,区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先后深入相关部门、街镇和园区及企业,通过实地察看、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调研了解了我区的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环境保护工作情况

(一)2015年我区环境质量状况

1区域环境质量主要指标稳中向好。全年城区空气质量Ⅱ级以上天数为332天,比2014年增加9天,完成了市下达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3天以上的目标任务。全年空气中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分别为0073毫克/立方米、0036毫克/立方米、0026毫克/立方米,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Ⅱ级标准(低于01毫克/立方米、006毫克/立方米、008毫克/立方米),较2014年分别减少110%、345%、103%。地表水符合水域功能要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总体安全,监测达标率为100%。綦河入境石门坎断面、出境北渡断面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标准,各主要污染因子全部达标,特别是国控北渡断面总磷浓度下降明显,由2014年均值0234毫克/升降至0114毫克/升。蒲河入境温塘断面为Ⅳ类,蒲河汇入綦河寨溪大桥断面基本保持Ⅲ类标准,蒲河在綦江境内污染程度减轻。城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为9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街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全覆盖;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进一步加强,生活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有了新进展。全年城区区域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总体质量较好,平均等效声级分别为564分贝、661分贝。全年未发生环境安全重特大事故。

2总量减排任务全面完成。全年累计完成减排项目42个,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2014年下降187%,比2010年下降809%;氨氮排放量比2014年下降477%,比2010年下降1194%;二氧化硫比2014年上升62%,比2010年下降413%;氮氧化物排放量比2014年下降311%,比2010年下降801%,全面完成市下达的年度减排和“十二五”减排任务。

(二)环境保护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1领导重视,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一是积极构建大环保工作格局。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为未来五年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确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制定《綦江区环境保护委员会议事规则》、《全区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全区环境保护执法联动机制》等文件,印发《綦江区生态文明建设督查考核细则》,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纳入街镇和部门的绩效目标考核,并配套建立季报制度、通报制度、联系制度,基本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工作的制度体系。二是完善工作机制,注重基层环保工作能力建设。区政府制发了《进一步完善街镇环境保护工作机制的意见》,明确了街镇机构职责和人员配置要求,为街镇统一配发环保执法设备,并采取协议委托的形式下放了部分环保监管和执法权,在街镇形成了有权有责、责权对等的管理机制。

以上就是关于“智慧环保”还有多远全部的内容,包括:“智慧环保”还有多远、环境保护类课程、环境统计管理办法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sjk/94900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