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近感冒发烧,咳嗽痰多,用布地奈德激素做儿童雾化好不好

孩子最近感冒发烧,咳嗽痰多,用布地奈德激素做儿童雾化好不好,第1张

先上结论:不要轻易使用,除非特别严重。

查阅循证医学数据库Uptodate和2016年中华医学杂志发表的《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需要雾化吸入疗法的疾病包括: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症、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和囊性纤维化,一些传染病如卡氏肺囊虫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肺部真菌感染。

其中,儿童常见的一些可能需要雾化治疗的疾病包括: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感染后咳嗽、婴幼儿喘息(如毛细支气管炎)、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等。

感染后咳嗽是儿童就诊的最常见症状之一,其定义为当呼吸道感染的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嗽仍然迁延不愈,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粘液痰,通常持续3-8周,胸部X线检查无异常。

其中已病毒性感冒引起的咳嗽最为常见,因此感染后咳嗽又称“感冒后咳嗽”。

感染后咳嗽常为自限性,多能自行缓解,不必使用抗菌药物。但当持续性咳嗽影响生活质量时可以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ICS)进行治疗,具体药物可选用“吸入性布地奈德混悬液”

老年人吃夜宵的危害

老年人吃夜宵的危害,吃夜宵对胃的伤害非常大,因为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寿命很短,约2~3天就要再生一次,再生过程一般是在夜间胃肠道休息时进行,那么老年人吃夜宵的危害是什么?

老年人吃夜宵的危害1

1、老年人经常吃夜宵很容易导致身体堆积脂肪,从而造成肥胖,对老年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2、另外老年人经常吃夜宵,会不利于肠胃的健康,容易损伤胃肠道,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胃病。

3、老年人经常吃夜宵还会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从而影响大脑神经的健康。

老年人夜宵吃什么好

1、奶类:老年人夜宵可以选择营养丰富的奶类,比如热牛奶、或者是恒温的酸奶,不仅能提升饱腹感,还可以提供营养。

2、粥类:另外老年人的夜宵还可以选择一些粥类,比如百合粥、燕麦粥、小米粥等等,也非常富含营养,并且好消化。

老年人吃夜宵的注意事项

1、老年人吃夜宵首先要注意量少,夜宵的份额,不能超过全天进食的份额的五分之一,夜宵吃太多不利于老年人的睡眠。

2、另外老年人吃夜宵还需要注意不能吃的味道太重,最好以清淡为主,以免不利于身体的代谢。

3、最后老年人吃夜宵还要计算好时间,夜宵不能和睡眠时间离得太近,以免影响睡眠质量。

老年人吃夜宵的危害2

晚上吃夜宵的危害

晚上吃宵夜,这就会增加我们的肠胃的负担,因为要在晚上进行肠胃蠕动消化。这样肠胃就不能够得到好好的休息。紧张忙碌的工作状态,很多人下班之后都会来个宵夜,殊不知,常吃宵夜对人体危害不小。

第一,经常吃夜宵,吃得太饱,胃部得不到休息,晚上睡觉会加重肠胃的负担,进一步影响休息,影响到胃部的营养吸收。也会影响到身心健康,经过一天不辞的辛苦也是需要休息的。如果不休息。各方面的抵抗力会有所下降的。

第二,经常吃夜宵,加重肠胃的负担。会影响消化系统的,从而导致肥胖,身材变型。增加体重,肚子容易变大,变大就不好了。有些不怎么喝酒的,肚子容易大的,又不是啤酒肚咧,是过度肥胖造成的,有些人为什么无端端就的胖了呢,而且平时吃得又少,这就是夜晚进食太饱,要不就没有好好注意休息,内分泌失调,消化系统形成的。所以夜晚没必要就不要进食了,晚上真的要吃的`话,吃一些清淡一些食物。

第三,过度肥胖,正是心脑疾病来临,等慢性疾病,夜宵就不要经常吃了,有时候吃夜宵,吃饱了。就回去睡觉了,什么也没消化掉,对自已身体不好,造成血液充足,血液黏度过高。也会导致高血压的疾病的。当心吃得过饱哦

第四,夜宵其实真的没必要吃,因为晚上身体各个方面逐渐进去休息状态,宵夜吃的太多,或者吃的太油腻。会造成胃涨,胃黏膜不能新生,长期下去容易得胃痛的,

第五,长期熬夜超过一两点才睡觉,差不多都是上班族或者学生,长期吃熬夜宵夜,人的免疫系统会下降,疾病容易入侵。比较容易生病。

第六,要是真的要吃的话,吃宵夜总结两个字,味清,尽可吃一些易消化,比较有营养的食物,比如牛奶,糖水,汤水之类。!少量就可以了,不宜进的太多。这些比较营养价值比较高了。

第七,不宜进太多浓茶,咖啡之类的。因为这些可以提神,刺激人的神经。会导致失眠,也会弄成身体的自律失调的。

第八,为了自身健康,请尽量不吃,或者少吃夜宵。吃的太多夜宵不好的。对身体的伤害很大。请注意合理饮食。

老年人吃夜宵的危害3

夜晚太晚进食往往被认为会“伤胃”、“使胃得不到休息”,甚至还被认为是胃癌发生的罪魁祸首。

在新闻报道中,“年轻白领常年加班吃夜宵患胃癌”这样的标题也不时出现。然而,即使在一些个例中“常吃夜宵”和“胃癌”真的先后出现,这也不能说明它们之间存在联系。

胃黏膜要在夜晚修复吗?

流言中提到,夜晚是胃黏膜细胞休息恢复的时间,这时候不能刺激它蠕动,要让它好好“睡一觉”。而如果这个时候进食,会对它们造成严重的损伤,甚至可能致癌。

和身体其他部位的黏膜或者皮肤一样,胃黏膜平时的修复依靠的是上皮细胞不断地更新换代。胃肠黏膜是体内增生最迅速的组织之一,增生和生长与表面细胞剥落所致的细胞丢失之间保持平衡状态。

新生细胞从增生区向表面移动,并逐步分化为表面上皮黏膜细胞,与此同时衰老的上皮细胞从表面剥落,并被周围上皮细胞吞噬而得以清除。

胃黏膜大约3~5天就会完全更新一遍。黏膜细胞这种更新换代的过程是持续进行的,并没有研究发现它与昼夜节律之间存在相关性。因此,流言中提到的胃黏膜要等到夜间休息时才能修复、夜间进食会阻碍修复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吃夜宵患胃癌?

流言中提到的理论解释没什么道理,那么又有没有研究数据提示吃夜宵和胃癌风险有关呢?答案也是没有。在Pubmed等医学数据库中检索可以发现,目前还没有研究将进食时间晚(以及进食到睡眠之间的时间间隔短)与胃癌风险联系起来。

在提及胃癌的风险因素时,英国癌症研究所(Cancer Research UK)、美国癌症学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循证医学数据库UpToDate等权威机构和各个诊疗指南也均未将进食时间纳入其中。

虽然各个专业机构都认为饮食是影响胃癌发病的重要因素,但他们所强调的是“吃什么”而非“何时吃”:过多的盐和腌渍食品摄入才是真正与胃癌有关的风险因素。

吃饭太晚,食管可能受伤

并没有证据表明吃夜食与胃癌发病存在相关性,不过如果吃饭时间太晚,并且吃完就去睡觉,确实也可能给消化系统带来一些麻烦。

一些研究显示,进食到睡眠的间隔时间太短会增加胃食管返流的发生风险。而胃酸返流不仅会带来“烧心”的不适感觉,而且也会损伤食管。食管黏膜如果长期处于胃酸的刺激下,就有可能产生所谓的“不典型增生”,逐渐发展为癌前病变,进而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风险。

有研究显示,进食到睡眠间隔时间短确实是食道癌发生的潜在风险因素。在2014年8月刊登于《肿瘤外科年鉴》期刊的一篇论文也指出,这一因素与胃与食管交接处发生的贲门癌也有关联。不过好消息是,这些研究也发现,只要避免吃完夜宵就睡觉的情况,并在餐后散散步,就可以降低这一风险了。

预防胃癌,应该怎么吃?

胃癌究竟与哪些因素相关呢?我们不妨先看一看专业的答案。耶鲁大学综合癌症中心的德维塔(Vincen T。 DeVilta)和他的同事在2011年所编著的第9版《癌症——肿瘤治疗原则与实践》中罗列了一系列有证据支持的胃癌高发因素。

除了遗传以外,影响胃癌发病率的几个重要因素包括饮食、职业、吸烟、幽门螺杆菌感染、肥胖和放射线暴露等等。在饮食方面,高盐摄入、过多的腌制食品摄入和维生素A、C摄入不足都与胃癌风险的增加有关。

从这里可以看出,要想减少胃癌风险,“吃”确实是需要重点注意的方面。不过比起吃饭时间,“吃什么”更值得关注。此前已有一系列研究发现,高盐摄入、高腌制食品摄入与胃癌发病有关,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的缺乏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不少人会选择高盐的腌制肉类、香肠或是烧烤作为夜宵,如果说吃夜宵真的增加了胃癌风险,这些“重口味”的食谱恐怕要承担主要责任。

此外,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因素当属幽门螺杆菌。目前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胃溃疡的发生,在胃黏膜反复受损和修复的过程中,胃黏膜上皮细胞可能会突然出现“变异”,转化为癌前病变,这样就增加了发展成为癌症的可能。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合并溃疡的患者,需要进行规范的幽门螺杆菌根治治疗。

而要想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注意饮食卫生条件很重要。如果选择卫生条件不好的大排档作为夜宵,也可能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风险。

此外,远离烟草、多吃蔬果并保持健康的体重,也对预防胃癌有所帮助。

经常失眠,你知道哪些舒缓神经、助眠的好方法?

睡不好不仅仅是健康。 晚上睡不好的话,第二天的精神状态必然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所以,面对睡不好的情况,该如何改善呢? 这三个可能对你有用,但试试看,有助于恢复睡眠。远离手机手机是现代人睡不好的主要原因。 很多人有睡前玩手机的习惯。 结果,越晚,玩得越多,就会越兴奋,大脑越兴奋,睡不着。 另外,很多人喜欢把手机放在枕边,手机的辐射也会影响睡眠质量。 因此,要恢复睡眠,首先要远离手机。

不开灯睡觉很多人因为害怕和习惯的问题,经常开着灯睡觉,影响睡眠质量。 人脑中存在一个叫做松果体的器官,在黑暗的环境中为了促进睡眠,会分泌更多的褪黑素。 因此,开着灯睡觉会影响褪黑素的分泌,有可能睡不着,所以为了让室内光线变暗,建议一定关灯睡觉。不计算时间睡觉生活中失眠的人很多。 面对失眠时,为了让自己更早睡觉,会养成数时间睡觉的习惯,但做过的人会深有体会。 那是因为越数越睡不着觉。 这是因为你在数数的时候,无形中给自己带来了心理压力,更加焦虑,失眠更严重。 因此,计时睡觉的坏习惯一定要改掉。

睡眠是指修复身体一天劳累导致的损伤,长期熬夜会给身体带来负担,各器官不恢复会导致免疫力下降,身体进入亚健康状态,时间久了就会生病。 特别是对肝脏损伤影响最大的是正常的排毒效果,眼睛昏花、食欲消失、便秘容易烦躁、失眠增多、梦想增多、精神恍惚的记忆减退。 11点之前不睡觉的话,很难睡好。 如果不马上调整的话,会因为失眠而神经衰弱,所以为了继续吃药维持正常的睡眠,必须咨询医生。 睡眠好的人不要变老,请在健康快乐的时期冷静下来。

全国医疗事业单位每日招考 丨 事业单位每日一练 丨 广东医疗课程 丨 备考QQ群:1048385330

一、杜紫明课题组介绍:

杜紫明博士,中山大学 “百人计划” 引进人才,现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分子诊断科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获得中山大学医学博士学位(肿瘤学专业)和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哲学博士学位(医学科学专业),2013年至2020年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附属不莱根妇女医院以及哈佛大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所任博士后,Research Specialist & Research Pathologist,Research Associate等职。迄今为止,发表国际学术论文26篇,共被引用1000余次。其中,以(并列)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 Protoc,Ann Oncol,Neuro Oncol,JCO Precis Oncol,Cancer Res,Int J Cancer等国际知名杂志发表论文12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首次建立了t-CyCIF为核心的分析肿瘤组织免疫微环境的高维组织成像技术平台,以及创新性地发现脑膜瘤免疫治疗和分子病理学的分子基础,并报道了世界上第一例经单纯免疫治疗后完全缓解的恶性复发脑膜瘤病例。相关研究成果被欧洲神经肿瘤协会脑膜瘤诊疗指南(2016年版),美国罕见癌症教科书(第五版),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教科书(2018年版),UpToDate循证医学数据库等多次正面引用。

杜紫明博士课题组主要从事高维组织成像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及结合高通量二代测序和FISH等分子诊断技术进行肿瘤分子诊断&分子病理学研究。现因课题组科研工作需要,公开招聘博士后若干名,具体要求及招聘程序如下:

二、招聘单位及分子诊断科简介: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四所肿瘤医院之一,是全国规模最大、学术力量最雄厚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肿瘤学基地之一,承担国家肿瘤防治重任,在全国尤其是华南地区及港澳台的肿瘤防治工作中发挥着龙头作用,学科地位、综合实力居全国领先水平。中心建有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肿瘤资源库、肿瘤代谢与干预研究中心等平台,为临床医学及转化医学研究提供支持。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分子诊断科为广东省重点学科、广东省临床核酸扩增实验室示范单位、全国病理质控中心(PQCC)示范单位、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分子诊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卫计委首批肿瘤基因测序临床应用试点单位。建有GMP临床核酸扩增实验室、测序实验室、芯片分型实验室、FISH实验室、高通量测序实验室等专用实验室;利用上述技术平台成功实现由单基因向多基因、乃至全外显子的全方位分子水平检测及研究的覆盖,并实现由传统组织学向脱落细胞学及肿瘤游离DNA(ctDNA)等多种生物学样本的覆盖。

此外,2020年中心黄埔院区将投入使用,新增实验空间12000平方米,并新增模式动物中心等创新型平台,中心拥有良好的科研平台、完善的学科结构和雄厚的经费支持,可为研究员和博士后提供优厚的福利待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欢迎有志于肿瘤防治研究事业的优秀人才加入!

三、招聘条件:

1)具有(或即将具有)肿瘤学、生物信息学、病理学或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

2)年龄不超过35周岁,博士毕业不超过3年,身心健康。

3)具有较好的论文发表和在合作导师指导下独立开展课题研究基础,以第一作者(含共同一作)发表英文SCI论文至少1篇;

4)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良好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

四、在站待遇:

1) 按照最新颁布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博士后管理暂行办法》,博士后年薪30万元起 (税前,含五险一金),并根据业绩发放绩效奖励。在站期限为2-3年,主要依据课题进展情况。在站期间业绩优秀,可申请本中心专职科研人员职位。在站期间发表高水平论文、主持一项国家级课题,可根据岗位需要,申请事业编制调入。

2)鼓励并协助申请申报国家、广东省以及广州市的人才项目及相应福利补助。

3)鼓励并协助申请国家、广东省以及广州市的科学研究基金。

五、招聘程序:

1)有意向者请将中英文个人简历、过去研究内容、未来研究计划及研究兴趣、发表文章(5篇以内的科研代表作)、三封推荐信(或推荐人姓名与****)及博士学位证书及相关获奖、论文证明材料打包发送至以下 邮箱:duzm1@sysuccorgcn ,邮件主题请按如下样式填写:“应聘杜紫明课题组博士后_(姓名)”。

2)单位及课题组将根据应聘者履历情况、研究成果、研究计划及发展潜力等各方面进行初筛评估;

3)初审后,将以邮件形式通知符合条件者面试的具体时间、地点及相关事项;

本次招聘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长期有效,欢迎海内外志同道合的科研工作者加入。

本篇题纲:

01什么是玻璃酸钠?

02为什么膝关节疼痛要打玻璃酸钠?

03玻璃酸钠到底管不管用?

04玻璃酸钠就是封闭吗?

05打玻璃酸钠一定要把五针全打完吗?

06打玻璃酸钠有什么副作用呢?

07打玻璃酸钠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01什么是玻璃酸钠?

玻璃酸钠也叫透明质酸钠,它是我们人体本身就有的一种成分,关节滑液当中就有玻璃酸钠的存在,主要起到润滑作用。

02为什么膝关节疼痛要打玻璃酸钠?

通过示意图我们可以看到,在膝关节骨骼之间,充填着一些滑液,这种滑液是一种非常黏滑的液体,在膝关节的反复屈伸、摩擦过程中起到润滑、吸收震荡等作用,我们人体吃进来的所有营养成分,也是通过膝关节周围的血管渗透到滑液里,起到营养软骨的作用。所以,正常的滑液对于膝关节的日常活动至关重要。

随着年龄的增加,膝关节的衰老,关节滑液逐渐减少或者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包括透明质酸钠含量改变),造成关节软骨之间磨损加快,加重了关节退变。

于是,从鸡冠等外源性物质中提取玻璃酸钠,注射到关节腔内,改善关节滑液的质量,就成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关节疾病的一种治疗手段,期望当然是,既然关节滑液里玻璃酸钠成分少了,那我们从外界给他补充进去一点不就好了吗?

03玻璃酸钠到底管不管用?

这个真的是说法不一,各种研究结果结论差别很大,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

先让我们来看看权威的指南等怎么建议:

《玻璃酸钠在骨科和运动医学相关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17年修订版)》中的结论是:外源性玻璃酸钠可增加滑液非牛顿流体的特性和黏d性。当关节处于低撞击频率时,玻璃酸钠发挥润滑功能,减少摩擦;当关节处于高撞击频率或负重时,滑液由黏性特征转换为d性特征,缓冲应力对关节的撞击。可见,2017版的这个关于玻璃酸钠的国内专家共识,对于这个药物的作用是认可的。

我们再看看中华医学会的《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18年版)》怎么说:

玻璃酸钠:可改善关节功能,缓解疼痛,安全性较高,可减少镇痛药物用量,对早、中期OA患者效果更为明显。但其在软骨保护和延缓疾病进程中的作用尚存争议,建议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应用。也就是说,2018版骨性关节炎的指南是肯定了玻璃酸钠对关节的好的左右,但是同时也明确指出,要说玻璃酸钠能营养软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论证。

那么,国际上对于玻璃酸钠又是什么观点呢?我们来看看著名的循证医学数据库UpToDate关于玻璃酸钠的观点:

“目前没有有力的证据表明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制剂是有效的,,关于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治疗症状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一直都存在争议,不同的临床实验,但是,大型的,高质量的双盲实验的证据表明,与关节内注入安慰剂相比,注射透明质酸,仅有较小的一处,但无临床意义,此外,注射透明质酸花费较高,且可能有副作用,如疼痛发作和关节感染,虽说副作用较为罕见,”

可见,从严谨的循证医学证据来看,玻璃酸钠注射治疗有症状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还是缺乏有力说服力的。

说完了指南和循证症状,再说说自己的临床观察。

大多数注射玻璃酸钠的患者,膝关节的疼痛症状有所改善,患者的描述多为“打完膝盖轻巧一些了”,大概就是舒服一些了。这个比例有多少呢?我自己的观察是,有改善的约有7成的病人。由于我本人基本不给重度骨关节炎的患者打玻璃酸钠(自认为没什么用,指南也没说重度骨关节炎是玻璃酸钠注射的适应症),所以上述是针对轻中度的关节炎患者来说。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是,我在给他们打过玻璃酸钠半年后(3-5针/人)随访了大约30多个患者,其中能在半年时还觉得症状持续改善的不到一半。而其中有十人左右,感觉打完很快症状又回到从前,甚至还在进展。

当然,这仅仅是我自己的不严格的临床观察,并非严格设计的研究试验。但也反映了,玻璃酸钠注射可能对于一部分人,没有很好的效果,或者说,效果不持久。

除此之外,必须要指出的是,最近三年内,接诊的因为在各级医院因为打玻璃酸钠、打封闭而造成膝关节感染的患者约10人。也就是说,往关节腔里打玻璃酸钠,有一定的风险造成关节感染,而一旦感染,对关节功能将造成严重影响。

综上,我个人的建议是:

①玻璃酸钠仅作为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的一种辅助手段、尝试性治疗措施。当您尝试了休息、运动康复、口服消炎止痛药等保守治疗措施后,症状仍没有明显改善,可以尝试性的进行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如果没有改善或者效果不持久,那么以后也就别打了。

②我一般建议患者先打一针,如果第二天感觉关节轻松了一些,可以继续注射后续的3-4针(每周一针),如果效果不明显,则建议作罢。

③重度膝关节炎,膝关节都严重变形了,走路都费劲的,建议就别打了。

④严格消毒。消毒不过关的,还不如不打。

广告炒股入门知识学习_炒股入门课程:股票知识,股票术语,k线图,炒股技巧,投资策略,^^大盘解析,精品课程免费学习,轻松玩转

04玻璃酸钠就是封闭吗?

所谓封闭疗法,通常就是将一定浓度和数量的强的松龙注射液和盐酸普鲁卡因混合注射到病变区域。所以,并不是往关节里打针就是“打封闭”。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因为太多患者提到打封闭就害怕,经常有人会问,打玻璃酸钠是不是就是打封闭,或者问,这个是不是激素,等等。打封闭虽然不建议经常打,但是也是一种正规疗法,不应该一棍子打死。不管怎么说,打玻璃酸钠和打封闭,是两回事。

05打玻璃酸钠一定要把五针全打完吗?

建议是这样,不过我自己的观察是,如果打完第一针没什么缓解的,基本全部打完也没太大变化。所以我一般让患者先打第一针试下,没什么感觉就算了。供各位参考。

06打玻璃酸钠有什么副作用呢?

①关节感染。这是因为我们膝关节的疼痛再重,但我们的关节腔是一个密闭的“房间”,是无菌的环境,关节炎也是无菌性的炎症。而一旦往关节里穿针打药,就有一定的几率把外界的细菌带到关节腔内。打玻璃酸钠或者打封闭的很多病人都是老年人,本来抵抗力就不咋地,再带细菌到关节腔内,就有可能导致关节感染。关节感染,那可以算是对关节功能“毁灭性”的打击啊!如果打完回家后出现关节的红肿热痛,而且有发烧的情况,及时就医。

无菌 *** 作就不多说了,这是医生的事情,就强调一点,碘伏要30-60秒才能发挥完全的杀菌作用,因此消毒完立刻注射,是有风险的。

②没注射进关节腔。打玻璃酸钠这活吧,很多时候不会是主任这一层的医生来 *** 作的,主治都不怎么打,大多数是年轻医生来 *** 作。这就难免会有打的位置不正确的几率。我刚工作的时候,打玻璃酸钠每次都额头冒汗,生怕注射的位置不对加重病人的疼痛,可谓战战兢兢。后来少说打了几百上千个膝盖,已经驾轻就熟了,当然,现在这活也已经交给更年轻的医生去做了。如果注射位置不对,可能打到肌腱、肌肉、滑膜、脂肪中,造成患者酸痛,甚至立刻就瘸了,走不了路。不过不必害怕,一般两三天就可以吸收掉,恢复如常,只不过,这一针玻璃酸钠,算是浪费了。

③过敏。这个只是在资料上看到过,现实中自己还真没遇到过。

④影响做关节置换。很多重度关节炎的患者,到了做关节置换的地步。关节置换对于无菌要求特别高,三个月内有关节注射史的,这个关节都不建议做置换,要等注射过后三个月才行。如果您膝盖疼的厉害,打了玻璃酸钠,还是不行,想换关节?那还是乖乖的忍受三个月再说吧!

总之,玻璃酸钠甭管作用大不大,至少还算比较安全,副作用很少。我唯独担心的一个就是消毒,不过,消毒也是正规医生的基本功,如果消毒都做不好,那还做个屁外科医生。

新冠肺炎疫情刚有好转

还没来得及放松心情

又蹦出来「出血热」

“听说是被老鼠传染的”

“啥?!”

“难道是鼠疫”

紧张到搓手手

内心OS

还能不能出去玩耍了

今年的目标

——活着

其实,出血热并不是像新冠肺炎那样新出的疾病,而是一直存在的。

根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官方网站上公布的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2019年12月全国上报流行性出血热病例1364例,死亡7例。

一年12个月算下来,我国每年通告的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数为16,000+以上,出血热危害不容忽视。

为此,医邦网整理了大家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一起看看吧:

1、什么是出血热

出血热,医学专业术语叫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这是一种以发热、出血、肾损害为主要症状表现的严重急性传染病。

这次新闻报道的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

接触啮齿动物(最常见就是老鼠)是汉坦病毒传播到人类的一个重要因素。

2、什么是汉坦病毒

汉坦病毒并不是一种新出现的病毒。

它是一类可以由啮齿类动物传染给人的病毒,可以引起两种严重的急性发热性疾病,分别是「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和「汉坦病毒心肺综合征」(HPS)。

其中,「肾综合征出血热」死亡率达 6% 至 15%。

3、哪些老鼠会传播

在我国,致病型汉坦病毒主要为黑线姬鼠(野鼠)所携带的汉坦型病毒和褐家鼠所携带的首尔型病毒。

       黑线姬鼠(野鼠)       

       褐家鼠

流行性出血热是自然疫源型传染病,是在自然界中长期存在的,我国是主要流行区之一。

我国除青海外,其他省份均有病例报告,东北三省、山东、陕西、河北、湖北等省发病率较高。

在我国,流行性出血热主要暴发于春、秋两季,近年来,疫情显著下降,但仍存在周期性波动。

4、人是怎么被感染上的?

汉坦病毒可在感染鼠类的尿液、粪便和唾液中存在,在肺中浓度最高,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虫媒、气溶胶等传播

► 当含有汉坦病毒的鼠尿液和粪便被搅起,漂浮到空气中时,人就会通过呼吸吸入含病毒的气溶胶而感染。

► 通过接触含有病毒的鼠尿液、粪便或鼠窝,再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等粘膜而感染。

► 通过被鼠咬伤而感染,或者通过被鼠类体表螨类等寄生虫叮咬而传播。

► 怀孕的女性感染后,也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

5、会人传人吗?

根据临床数据库 Uptodate :「汉坦病毒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较为罕见」,仅阿根廷南部曾经报导过一例。

6、汉坦病毒出血热是「鼠疫」吗

不是。鼠疫是特指由鼠疫杆菌(一类细菌)引起的感染。

在我国,鼠疫属于甲类传染病,传染性和致死率都极高。部分患者因为血液过度凝结,导致血管堵塞,最终因凝血因子用尽而引发出血,肢体发生坏疽并变黑。因此,人们也称之为「黑死病」。

但目前,鼠疫在我国已经较少见,若及时发现,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疗。

7、如何判断是否感染?

人感染汉坦病毒后潜伏期通常为7-14天,也偶有短至4天或长至2个月的。

流行性出血热典型病例发病期有如下症状:

►发热(初期易被误认为感冒发烧)

►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

► 三红(脸部、颈部、上胸部发红)

►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

► 皮肤粘膜、眼结膜充血,重者似酒醉。

► 口腔粘膜、胸背、腋下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瘀斑,或呈条索状、抓痕样的出血点。

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退烧后症状却逐渐加重,继而出现低血压、休克、少尿、无尿及严重出血等症状。

如遇以上症状,一定尽早隔离,尽早就医。

8、如何就医

就诊科室:要去综合医院感染科或直接的传染病专科医院就诊。

相关检查:主要依靠典型发热、出血和肾损害等特征性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同时参考流行病学史等进行诊断。

常规检查有: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检查、血清学和病毒核酸的检测、病原学检查;

其他检查包括:心电图、胸片、彩超等。

9、汉坦病毒能被治疗吗?

本病治疗原则为“三早一就”,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就地治疗。

病人做到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可显著降低病死率。

10、汉坦病毒能被预防吗?

可以。

防鼠灭鼠,是预防该病的主要措施。

做好家居清洁、使用有盖的垃圾桶等,能够预防老鼠进入室内。如果家里已经有老鼠,清理老鼠的尸体、排泄物等污染物时,避免直接接触,带上手套、对其喷洒消毒剂。

另外,我国的流行性出血热疫苗已经上市 20 多年。并且 2008 年开始,国家对高发地区的 16 至 60 岁人群进行常规疫苗接种。

我国目前用于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疫苗是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

全程接种为三针,其中基础接种为两针,间隔14天,也就是在第1天(当天)和第15天各接种一此疫苗,基础接种一年后,再打一针加强针。

三针要按时全程接种,没有按时接种或者没有全程完成三针,都会影响免疫效果。

10、还能养仓鼠吗?

可以。

现在家养仓鼠一般都是作为家养宠物陪伴在我们身边,这一类宠物仓鼠没有接触过外界,携带致病型汉坦病毒的可能性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自疫情爆发以来,无论是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问题折磨得崩溃的人,还是在线下和线上辛勤忙碌的医生,都在面对一个灵魂拷问:

究竟什么样的体温才是正常的呢?

客户端 :腋温、耳温、额温、口温,水银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红外线测温仪,不要挤,大家排好队,一起上啦

咨询者A:医生,我早上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的体温是366℃,中午吃完饭又量了体温,水银温度计是371,耳温q量的是373℃,刚刚我把家里清洁做完,又量了一个耳温是376℃ 我的体温越来越高,我是不是发烧了?

咨询者B:我量了耳温,也量了口温, 然后发现耳温和口温是一样的,都是374℃,我是不是低热了?

咨询者C(孕早期妈妈):我今天早上用水银温度计量的腋窝温度是372℃,我是发烧了吗?我是不是得了新冠肺炎?我好害怕呀!

医生端 :医生群里围绕体温也进行了严肃认真的讨论,请围观

T医生:一个朋友说为啥我的腋温和耳温一样,我说今天25度C,你穿两件毛衣一件外套就会这样的……

L医生:我昨天开车顶着太阳回小区,保安给我测额温是378℃, 就开始呼叫同事了……我被他整懵了?怎么滴还得抓我去医院么?我说你们大中午测额温有啥意义,他顺手再测就是381℃,吓得脸都紫了。我说你让我在背荫处等一分钟再测,复测额温368℃,这才放我回家。

Y医生:今天我吹了一路冷风,测体温356℃,很惊慌我是不是吃退热药了?

以上情况,相信不少读者也碰到过。那么,这些例子中的体温能算正常吗?下面是无奖竞答时间:

请问上面提到的6位朋友,有几位有发烧嫌疑呢?

答案是:零。

什么是发热?

发热,是指人体核心温度(core temperature )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我们 通常测的腋温、耳温(鼓膜)、口温和额温都是体表温度,不是核心温度。

体内监测法(肺动脉导管、膀胱、食管和直肠测温)测出的温度能反映核心温度,但日常不方便 *** 作。耳温与核心温度接近。

推荐阅读:体温测量方式有几种,而到达几度才算发烧呢?

体温的正常范围应该在多少?

为了找正常范围,我查了不少资料,最后发现并没有统一的指标。

第九版《诊断学》上给出的正常范围如下表,但关于发热的诊断标准,书中只给了口腔温度373-38℃为低热,并没有清晰阐述其他测量方法的发热诊断标准。

而数据库UpToDate则引用了一个小规模的研究给出结论:上午口温高于372℃或下午口温高于377℃可考虑为发热。

一般来说,腋温比口温低02-05℃,耳温比口温高02-05℃。

以下是美国伟伦体温计提供的不同部位体温的正常范围:

为什么给出一个正常值这么难?

因为正常人体温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受机体内、外因素的影响,也和测量方法有关。

受昼夜节律影响。正常体温清晨低、傍晚高,一天中相差05-1℃。

随女性周期而变动。处于月经周期的女性中,排卵前2周内上午体温一般偏低,排卵后至下次月经来潮前这段黄体期内,体温升高约06℃。(见下图)妊娠早期体温和黄体期体温类似,所以咨询者C孕早期早上体温372℃是非常正常的。

进餐后升高。这是食物的热效应,进食的热量越高,热效应越强。高蛋白食物的热效应更强,进食高蛋白食物后1小时体温开始升高,2-3小时达到峰值,如果食物很合胃口,热效应也会加强。

剧烈运动、劳动后体温也可略升高。上面咨询者A的体温升高就是由于进餐和活动所致的生理性升高。

老年人体温相对低于青壮年,老年人的食物热效应也减低。

自主神经功能也会影响体温。精神紧张会引起生理性低热,所以有些人体温升高真的是吓出来的。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导致核心温度轻微上升。

有些药物通过阻止出汗或血管舒张干扰体温调节,也会引起核心温度升高。这些是人体本身的原因导致核心温度变化。

另外,体表温度检测也受当时的环境因素和检测方法的影响。如前面的咨询者B,以及医生们提到的体温测量结果都是由于受当时环境因素影响。

医生,我这个体温是不是发烧了?

我们儿科采用最多的发热的诊断标准是: 直肠温度或耳温380℃以上,口腔温度378℃以上,腋温375℃以上。而成人的体温要稍低于儿童。

我们以数据库UpToDate的口温范围作为成人发热标准,即 上午口温高于372℃,或下午口温高于377℃,则判定为发热。

那么,大家在测体温时:

■如果测的是腋温,加上03℃,换算成口温,再和上述标准对比。

■如果测的是耳温,减去03℃,换算成口温,再和上述标准对比。

大家是不是觉得这样算起来有点费事,为什么不直接用腋温或耳温作为判定标准呢?这是因为腋温和耳温虽然简便安全,但是不够准确和稳定。

测体温的时候,我们将得到以下三种结果:

1 在上述判定标准以下,为正常体温。

2 结果在38℃以上,达到中等发热或高热标准,这个时候往往伴有症状,明确为发热。

3 刚达到判定发热的标准,但是又不到38℃,这个时候容易困惑、纠结和担心。

在第三种情况下,我们要结合症状,即自己的感受、全天体温波动情况、测量时间和测量方法来考虑。

主观感受:如果没有乏力、难受、头晕、畏冷等不舒服,那考虑这个体温是正常的。

发热的人,体温波动范围会增加。如果全天体温波动在1℃之内,说明体温调节功能是好的。

结合以上引起生理性体温波动的因素,若是在进餐、剧烈运动、劳动后,或女性处于黄体期,妊娠早期,这个时候的体温升高属于生理性发热,也无需担心。

测体温时有没有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比如刚刚洗了热水澡、泡了脚,穿很多衣服、被窝里测腋温,都会导致结果偏高。

测腋温时体温计有没有夹紧?腋窝汗液有没有擦干?测口温前10分钟有没有喝热水或冷水? 体温计插入 的深度是否达体温计长度的一半?测量耳温时有没有耳垢或弯曲的小耳道?这些因素也会干扰准确性。

与自己以往的体温相比:若以往健康时测过体温也偏高,说明可能属于代谢比较快的人群,体温处在正常偏高或稍高于正常范围。

推荐阅读:发烧咳嗽要不要隔离?居家隔离怎么做?这9个问题要记牢

总结

要给出一个确切的指标,什么温度就是发热,这个确实好难。多数时候,体温升高,可能只是生理性发热,虽然叫发热,但属于正常,而且和新冠病毒肺炎没有关系。

如果由于测了体温生理性增高,而紧张害怕,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还会真的升高。

这段时间线上义诊,就碰到不少每天量十几次体温的客户,最后越测越高,这是吓得体温高了,不仅吓了自己,还吓倒了医生。

总的来说,如果没有主观上感觉到不舒服,只是体温在正常和低热范围之间波动的话,首先考虑生理性波动。

毕竟,数据是死的,人是活的。

以上就是关于孩子最近感冒发烧,咳嗽痰多,用布地奈德激素做儿童雾化好不好全部的内容,包括:孩子最近感冒发烧,咳嗽痰多,用布地奈德激素做儿童雾化好不好、老年人吃夜宵的危害、经常失眠,你知道哪些舒缓神经、助眠的好方法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sjk/94924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