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数据库信息主要来源

病例数据库信息主要来源,第1张

病例的主要信息来源来自于病人本人。

通过病人的主诉、对病人的观察及体检等所获得的资料。间接来源来自于病人的家属及其他与之关系密切者,如亲属、朋友、同事、邻居、老师、保姆等。

其他卫生保健人员,如与病人有关的医师、营养师、理疗师、心理医师及其他护士等。目前或既往的健康记录或病历。

1医疗性体检

由于出现疾病症状而到医院相应科室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是以疾病诊治为目的的体检。

2社会性体检

即入学、入职、出国、入伍或从事某种特殊行业所进行的体格检查,是以某项特定工作或行为的体检。

3健康体检

针对未病、初病或将病的健康或亚健康人群的体检,或称之为“预防保健性体检”。

健康体检可以了解受检者健康状况,明确身体有无异常体征,从而早期发现疾病线索和健康隐患。有些异常体征属于生理性变异(不同于病理性变异,正常人也可以出现, 不算是疾病),定期复查就可以;有些异常体征可能是疾病危险因素,需要通过健康促进手段去干预和纠正;而有些体征则就是疾病的诊断依据,需要进一步检查和确诊。

80%恶性肿瘤未能早期发现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类罹患某些疾病的几率会成倍增加。一些特殊行业还要承受“职业病”的风险,生活压力的增大导致许多疾病也已蔓延到更加年轻的群体。 这些疾病大都是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但往往有严重的后果。而对于很多疾病来说,能否早期发现并且及时治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

目前我国每年死亡率排在第一位的疾病是恶性肿瘤。依据现在的医学技术,80%-90%的恶性肿瘤如能早期发现是可以治愈的,大多数早期癌通过手术可以根除,并长期存活。例如:早发现的一期食道癌5年存活率是90%~95%,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在91%以上,早期乳腺癌治愈率达95%以上,早期发现宫颈癌存活率可达到90%,80%的早期肠癌可被治愈 。

但遗憾的是,目前几乎80%的恶性肿瘤都未能在早期被发现。这不是由于我们医学技术和医疗水平的问题,而是由于某些疾病在早期没有症状,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

国家癌症登记数据库报告,我国癌症死亡患者中约60%可预防和避免(659%男性、428%女性);发达国家约30-40%。其中一部分可以通过防止诱发癌症的因素例如吸烟、喝酒、感染等来避免。通过定期体检也能发现很多早期隐匿的疾病,可进行早期干预并控制疾病发展。

体检无用还伤害身体?

许多专家及科研机构对健康体检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体检不仅对降低死亡率没有作用,无用的体检项目还会损伤正常人的身体健康。

中国科学院韩启德院士在2014年的报告《疾病危险因素控制和疾病筛查》中提出了颠覆性的观点——"除老年人外,人们做不做健康体检,对最终死亡率并没有多大影响。"

前不久还有一篇文章《体检无用还损害身体?为什么美国建议不要随便做体检 》指出:“没有特别原因而定期安排的普通体检,包括‘保健’在内的年检,在减少发病率、死亡率或住院率方面显示并无作用,但不必要的检查却引发了潜在的危害”。

但仔细研究过以上观点可以发现,他们的落脚点更多的是针对我国现今的健康体检体系现状提出建议,并不是说普通人群不需要进行健康体检。

事实上,只有有效的体检才能发挥作用,否则频繁的检查和过多的体检项目只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并且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人体健康。例如因过度体检而接受过多的CT强辐射会提高患癌风险,某些检查如子宫颈抹片检查对21岁以下、65岁以上女性是多余的,但拍胸片作为非儿童、非孕妇的常规体检项目则对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

在体检过程中,有时还存在某些良性结果被夸大,体检机构或医疗机构利用知识的不对称性从中牟利,引导病人做昂贵且具侵害性的手术,结果却没发现任何严重的问题,反而给受检人带来恐慌,损害身心健康。因此体检报告最好依靠专业医生进行深度解读,获得可靠的健康状况评估及建议。

以上就是关于病例数据库信息主要来源全部的内容,包括:病例数据库信息主要来源、什么是体检有几种体检、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sjk/94985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