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数据库里是否可以通过视图更改表中的数据

SQL数据库里是否可以通过视图更改表中的数据,第1张

对于没有复杂处理的 单表 视图, 是可以 UPDATE 的。

例如这样的视图:

CREATE VIEW v_1 AS SELECT FROM 某表。

但是假如你的视图, 是单表的, 带统计的, 那恐怕是不能 直接 UPDATE 了。

例如这样的视图:

CREATE VIEW v_2 AS SELECT id, COUNT() as num FROM 某表--前面是单表的, 下面说多表的 ---

对于2张表的,假如你的查询里面, 这2张表是 一对一的关系。 且视图里面, 包含了主键,那么是可以 UPDATE 的。

例如下面这样的视图:

CREATE VIEW temp_view AS

SELECT

t1name AS t1Name,

t1age AS t1Age,

t2name AS t2Name,

t2age AS t2Age

FROM

t1, t2

WHERE

t1name = t2name

然后直接更新视图。

UPDATE temp_view SET t1Age = t2Age;

完整的例子, 可参考:

>

但是假如你的视图里面的 2个表, 不是一一对应的。

或者是带了 SUM / COUNT 等统计函数的, 那么可能是没办法更新了。

数据表视图

视图是从一个或几个基本表(或视图)中导出的虚拟的表。在系统的数据字典中仅存放了视图的定义,不存放视图对应的数据。

视图是原始数据库数据的一种变换,是查看表中数据的另外一种方式。可以将视图看成是一个移动的窗口,通过它可以看到感兴趣的数据。视图是从一个或多个实际表中获得的,这些表的数据存放在数据库中。那些用于产生视图的表叫做该视图的基表。一个视图也可以从另一个视图中产生。

视图的定义存在数据库中,与此定义相关的数据并没有再存一份于数据库中。通过视图看到的数据存放在基表中。视图看上去非常像数据库的物理表,对它的 *** 作同任何其它的表一样。当通过视图修改数据时,实际上是在改变基表中的数据;相反地,基表数据的改变也会自动反映在由基表产生的视图中。由于逻辑上的原因,有些视图可以修改对应的基表,而有些则不能(仅仅能查询)。

数据库报表的视图共有四种:报表视图、打印预览视图、布局视图和设计视图。

1、报表视图用于显示报表的实际效果,但不分页。

2、打印预览视图用于显示报表的分页打印效果。

3、布局视图用于显示报表的实际效果,可直接进行修改。

4、设计视图用于创建或修改已有的报表。

视图是原始数据库数据的一种变换,是查看表中数据的另外一种方式,可以将视图看成是一个移动的窗口,通过它可以看到感兴趣的数据。

视图是从一个或多个实际表中获得的,这些表的数据存放在数据库中。那些用于产生视图的表叫做该视图的基表,一个视图也可以从另一个视图中产生。

扩展资料:

视图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使程序与数据独立:

1、如果应用建立在数据库表上,当数据库表发生变化时,可以在表上建立视图,通过视图屏蔽表的变化,从而应用程序可以不动。

2、如果应用建立在数据库表上,当应用发生变化时,可以在表上建立视图,通过视图屏蔽应用的变化,从而使数据库表不动。

3、 如果应用建立在视图上,当数据库表发生变化时,可以在表上修改视图,通过视图屏蔽表的变化,从而应用程序可以不动。

4、如果应用建立在视图上,当应用发生变化时,可以在表上修改视图,通过视图屏蔽应用的变化,从而数据库可以不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数据库视图

一般来说,视图创建可以分为五步走:

第一步:先考虑select语句的编写。我们知道,视图其实就是一个select语句的集合,所以,我们建立视图的第一步,就是考虑这个select语句 的如何编写。这个select语句编写的是否合理,执行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这个视图的性能,在Select语句中,可能还会有格式的控制、内容的编排等 等。如在Select语句中,可以把一些字段合并成一个字段;也可以把相关的内容进行倒置等等。这些功能都是Select语句完成的。所以可以这么 说,Select语句的编写是视图建立的基础。

第二步:对这个Select语句进行测试。当我们编写好Select语句之后,就需要在数据库中执行这条语句,看其能否查询到我们想要的值。在对 Select语句进行测试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个问题,有时候Select查询语句可以查到准确的数据,但是在以这条语句建立视图的时候,可能就会通不过。 如在一些表之间的连接查询的时候,如果两个表中有个字段名相同,是可以的。因为他们除了字段名字之外,还有表名一起来定义这个字段。如Aname与 Bname。这是不算重名的。但是,若在建立视图的时候,这就会被认为是重复的列明,需要对其中的一个列名进行重定义。这一点在数据库视图建立的时候, 要特别的注意。

第三步:考虑查询结果的准确性。通过查询语句把我们想要的结果查询出来后,我们就需要看看这个结果是否满足我们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主要注意两 点。一是形式字段是否齐全。在一些应用系统中,若数据库的视图要能够被前台的应用程序调用的话,则必须包含一些形式字段。如笔者以前在设计一个 ERP系统的时候,若前台系统要调用数据库中的视图的时候,必须包含记录更新时间、更新者、记录创建时间、创建者等相关信息。若缺乏这些信息的话,则前台 调用这张视图的时候,就会出现错误。故在考虑查询结果准确性的问题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前台应用程序的需要,看看这些形式字段是否齐全。二是实体内容的完整 性。我们到底需要显示表中的哪些字段呢,这个我们在这里要确认清楚。若显示内容太多的话,则会影响视图的执行效率,而且也会降低视图的安全性作用;但是, 若字段内容显示不足的话,则以后要添加字段的话,会比较麻烦,有一定的工作量。所以在这个检验的时候,需要根据视图的实际功用,确定视图需要显示的内容。

第四步:视图的修饰。有时候,为了阅读的方便,我们需要对查询结果进行一些修饰。如现在有两张表,一张是员工基本信息表,这表中有员工姓名、员工职位编号 等等;另一张表是职位基本信息表,在这表中有职位编号、职位名称。我们希望在视图中能够如下显示:“职位:员工名字”,如数据库工程师:Victor。也 就是说,把两个字段合并起来,并且在中间加入一个冒号。这些格式性的内容都是在查询的时候实现的。所以,我们确认查询的结果没有错误之后,接下来就要确认 格式问题。若能够在视图中规范这些格式问题,则前台的程序设计就会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第五步:建立视图。等到上面四步都确认无误后,我们就要根据上面的查询语句来建立视图了。不过在这一步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一是视图名字的命 名规格。我们除了遵循数据库的强制命名格式之外,如不能以数字开头等等,还需要遵循一些软规则。如视图最好能够以V开头,跟基础表进行隔开;另外在视图命 名中,能够根据应用模块的不同,来进行分类,并体现在视图的名字中。这对于我们后续视图的查找都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二是虽然可以在视图中直接更新基础 表,不过,为了安全与数据统一的考虑,我们这些过来人一般都不建议通过视图来直接更新基础表中的数据。虽然数据库提供了类似的功能。若要更改相关数据的 话,则直接去更改基础表的内容为好。在建立视图的时候,默认情况下是不能够通过视图直接更新基础表。

有的可以,有的不可以,视图与表是两个概念,UPDATE视图,实际就是修改了视图对应的表中的数据,自己可以测试一下!但如果视图中没有表(因为有的视图并不一定有表),则不能更新!比如:

create view ass (a, b, c) AS select 0, 's', 0 就不依赖表,当然不能更新,如果在生成视图的SQL语句中有UNION关键字时,也不能更新,其它很多视图是可以更新和修改的,修改的列是对应的表中的列。

以上就是关于SQL数据库里是否可以通过视图更改表中的数据全部的内容,包括:SQL数据库里是否可以通过视图更改表中的数据、标题如果要修改数据表中的某一条记录,应该在什么视图下进行修改、数据库报表的视图有几种每种视图的功能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sjk/95039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