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sbase如何在UnixLinux下使用ODBC数据源

Essbase如何在UnixLinux下使用ODBC数据源,第1张

2链接库文件到系统目录/usr/lib/

切换用户到root,执行下面命令ln -s

/ni/essbase/Hyperion/common/ODBC/Merant/52/lib/libARicu22so

/usr/lib/libARicu22soln -s

/ni/essbase/Hyperion/common/ODBC/Merant/52/lib/libodbcinstso

/usr/lib/libodbcinstso

3测试ODBC驱动

切换当前目录到

/ni/essbase/Hyperion/common/ODBC/Merant/52/bin,使用下面命令测试驱动是否能够正常使用ivtestlib/ni/essbase/Hyperion/common/ODBC/Merant/52/lib/ARora22so

4配置ODBC数据源 (配置项目使用的数据库)

编辑文件/ni/essbase/Hyperion/common/ODBC/Merant/52/odbcini,例子如下

使用Oracle数据库

[ODBC Data Sources]

Oracle Wire Protocol=DataDirect 52 Oracle Wire Protocol

[Oracle Wire Protocol]

--- 修改以下数据库信息

HostName=数据库IP地址

PortNumber=1521

ServerName=<server_name in

tnsnamesora

SID= SID名称

TNSNamesFile= TNS名称

5链接文件odbcini到home

切换当前目录为用户home目录,执行下面命令

(大意是你可以把essabase想像成多张叠起来的excel表格,不仅仅在单张excel上可以进行表格之间的各种运算,在多张excel表格之间也可以做各种累计运算!) 这个大概是为什么essbase能够和excel工具深度集成的原因,因为essbase很多设计都是来源于excel等工具对于分析的限制和不足。但是excel不失为essbase的一个非常友好的前端,对于非常习惯使用Excel工具的业务人员,他们可以非常容易地使用和分析essbase里的数据,Oracle里关于Essbase卖点的一个经常使用的场景是:当业务人员把数据放在多种表格的时候,到了最后他都不知道哪张表格的数据是最新的,而如果把所有的数据都放在essbase里的时候,你可以轻易地得到最新的数据并且分析数据和数据之间的关系。 和传统的oltp类型的数据库不一样,oltp用实体和关系来描述对象,而多维数据库,则使用度量和维度来描述对象。在做多维设计的时候,其实就是考虑关于度量和维度的设计,比如销售额就是一个典型的度量,而销售地区就是一个典型的维度,但是在essbase里,度量也是一种特殊的维度,叫account维度,这个是和有些OLAP服务器概念上有所区别的,这样的定义方式能够很方便地使用维度的 *** 作方式访问度量,而且应该说在MDX这种标准多维查询语言里,度量和维度的确没有本质的区分。

Essbase的一般设计对于MOLAP数据库一个通常的观念是MOLAP不能存储很大的数据量,当essbase以BSO(块存储)来存储多维数据的时候(传统方式),则称之为Essbase Analytic module,这种传统方式对于维度数据非常多,数据量非常庞大的时候的处理性能一般,这个也是造成许多人认为MOLAP多维数据库不适合分析非常大量的数据的方式的缘由,但是BSO存储方式能够更好地支持大量回写的应用,如what-if分析,并且能够提供更好的分析功能。

当数据量很大或者多于10个维度的时候,essbase建议使用ASO聚合存储方式来压缩存储的数据(据说性能在这种方式下能够快几十倍,而存储量能减少几十倍),使用这种存储方式就称之为Enterprise Analytic Module,从而提供了修正这种MOLAP大数据量限制的很好的方式。这种存储方式用于分析维度数量比较多,同时并非每个维度的数据都很稠密的时候是性能会非常好,可以处理大量的数据,这两种不同的存储,对于上层应用透明,在同一个应用里可以混合使用。

多维数据库的设计(维度和度量)在essbase里称之为outline,以otl的后缀存储,一个典型的多维数据库设计过程是包括:先需要通过admin console创建一个outline。

(其实essbase提供了非常丰富的api接口,也可以使用api来创建和修改outline) 在outline里定义维度和层次和累计方式,然后就是通过admin console编辑数据加载规则来把外部数据按照设计好的outline加载到essbase数据库里。

加载规则基本上有三种方式:

一是通过文本文件加载。二是通过Open sql的方式从ODBC数据源加载。最后一种是使用ETL工具进行加载。 然后使用计算脚本计算生成立方体里的其他所需要的数据,就可以通过excel或者BI工具来访问和分析多维数据库里的数据了。

1 财务预算管理的思考 中石化应用案例分析

2000年10月,中石化经过重组分别在中国香港、美国纽约、英国伦敦成功上市,2001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上市以后,对中石化对外信息披露和加强内部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中石化必须以全新的经营理念、经营机制、管理模式、运作方式进行 *** 作,逐步与国际接轨。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也对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中石化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实践。

中石化的信息化建设于2000年上市后大规模展开,并与咨询公司进行ERP建设的规划。目前,SAP已在中石化下属24家单位上线运行,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在集团总部的应用,则主要包括生产计划部门牵头的KPI体系、财务部门牵头的成本控制体系,以及信息管理部门牵头的数据仓库(支撑KPI体系和成本控制体系的平台)。

具体到财务部门而言,中石化为了实现建立成本控制体系的目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对成本核算进行统一和规范,确保同类企业的核算口径相同;在这方面,中石化制定了统一的成本核算办法、设计了统一的标准代码体系、应用统一的软件平台。二是将收入、成本(费用)的预算落在实处,并选择了Hyperion Planning;完成损益预算后,又实施了资金预算。三是选择Hyperion Essbase产品,建立先进的、系统的、与国际初步接轨的财务分析体系。 截至目前,中石化所进行的各相关项目基本完成,运行情况良好,基本实现了项目的预期目标。

财务预算管理的起步

事实上,中石化在很早之前便有财务预算管理的意识,不过中石化也意识到进行财务预算管理离不开强大的系统支持,否则将流于形式。直接促动中石化加快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因素是海内外的成功上市,因为成功上市后不仅需要每年向外界披露财务报表,而且要实现内部管理从行业管理的模式向企业管理的模式转变。而在上市之初,中石化没有统一的内部会计制度和统一的核算成本办法,多种财务信息系统平台造成了汇总、合并处理的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中石化在启动ERP项目建设的同时,2000年开始实施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同年推广完成帐务和报表系统,2001年推广炼化企业成本核算和固定资产系统,然后逐步向企业应用靠拢,并与ERP的应用结合。

不过,当时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主要还是面向企业应用,且主要是核算层面的应用。而面向总部的应用,特别是管理层面的应用尚未全面展开。中石化选择了预算管理作为突破口,在进行成本控制体系的规划时,选用海波龙的财务预算管理解决方案Hyperion Planning。 中石化财务部信息处徐伟表示,中石化之所以选择海波龙的解决方案,主要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埃森哲的推荐,海波龙的财务预算管理解决方案在全球领先;另一方面是中石化高层赴国外考察时发现国外大型石油化工企业普遍采用海波龙的解决方案。

作者:tjhaojiejie 2007-1-2 13:51 回复此发言

2 回复:财务预算管理的思考 中石化应用案例分析

财务分析体系的实施

在实施财务预算管理系统的同时,中石化还进一步完善了其财务分析体系。

过去,中石化可以实现财务信息穿透查询的功能,即总部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网络登陆到各级单位的服务器中,查询相关的财务明细信息。这种查询模式只能解决“一查到底”的需求,但总部应用信息的模式更多是“先粗后细”、“横向对比”等,更多的是基于报表数据,这就遇到了一些难题:报表数量大,每年报表格式还经常发生变化。由于报表数量众多,做好分析还需要熟悉不同的业务背景(油田、炼化、销售、科研与贸易),所以过去主要精力都放在“复制”、“粘贴”等手工重复劳动上,分析体系也不成规范,分析手段比较原始,造成工作人员工作量大、疲于应付的局面。

为进一步提升财务分析的水平,中石化引入咨询公司普华永道,通过比较国外企业与中石化在分析体系上的差异,针对不同部门的需求特点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帮助中石化建立比较完善的分析体系,改变原有的以手工 *** 作为主的手段,充分应用IT工具,对明确的、重复的分析需求,最终用户鼠标一点就可生成相关的分析图表;对临时产生的分析需求,关键用户可通过图形化的方式自定义实现。并通过多维数据库旋转、切片、钻取、维度切换、WHAT-IF等手段进行分析,从而使管理人员能够真正将主要精力从“手工劳动”生成分析报表转移到应用先进的手段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来。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中石化采用了Hyperion Essbase解决方案,将过去以“报表”为基本存储单元变为以“报表数据项”为基本存储单元的多维数据库“元数据”存储模式。同时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前端展现问题,中石化还采用了Hyperion Analyzer和Hyperion Intelligence工具,通过图形化以及鼠标拖拽对数据进行穿透查询、处理和分析,进而改善中石化的财务分析体系,满足中石化报表式管理的需求。

中石化的成功经验

对中石化而言,企业的信息化应用包括两个层面的应用。一方面是下属企业的应用,它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在于流程、业务、订单、事务等实现信息化。而从总部的角度来看,关键应该考虑如何设计规范,实现下属企业在规范和标准下运作,对大型的集团性企业来说,这样做的难度较大,主要受方案设计、执行、监督等因素的影响,但必须这样做。同时,从管理的角度来看,预算管理相当的重要,要实现真正的预算管理首先必须在思想上意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完善财务预算体系,同时要有良好的业务解决方案和优秀的工具支持。

这是中石化在提高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海波龙解决方案也是发挥了很大的价值,这主要表现在首先满足了预算方案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变化、维护和更新的需求。其次是实现了预算编制流程透明、责任明确的需求。海波龙解决方案后端是Hyperion Essbase,是多维数据库架构,基于“元数据”的应用和管理,易于使用,加上良好的数据查询和分析工具Hyperion Analyzer和Hyperion Intelligence,轻松地实现了预算审核与分析、预算与实际结果的对比分析等功能。

徐伟指出,海波龙前后端结合的解决方案为中石化财务部门的财务预算、财务分析带来了诸多的变化。在应用海波龙之前,中石化财务预算比较粗放,现在财务预算可以做的更细致。大大缩短了中石化预算编制周期,年度与月度、损益与资金都纳入预算管理,这在过去是难于实现的。海波龙解决方案不仅有预算编制的结果还可跟踪预算编制的过程,更有利于分析预算偏差的原因和症结所在,明确相关责任,以便及时加以改进。实现预算的监督和分析对比,中石化总部可以实现每月的预算对比,下属分公司有的可以实现每天部分、每十天大部分的预算与实际的对比。

以上就是关于Essbase如何在Unix/Linux下使用ODBC数据源全部的内容,包括:Essbase如何在Unix/Linux下使用ODBC数据源、Hyperion essbase入门(二)什么是essbase、200分悬赏:中石化的案例分析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sjk/95296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