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中的column

数据库中的column,第1张

每种数据库语言并不完全一致,大致如下:

SQL ALTER TABLE 语法

如需在表中添加列,请使用下列语法:

ALTER TABLE table_name

ADD column_name datatype

要删除表中的列,请使用下列语法:

ALTER TABLE table_name

DROP COLUMN column_name

注释:某些数据库系统不允许这种在数据库表中删除列的方式 (DROP COLUMN column_name)。

要改变表中列的数据类型,请使用下列语法:

ALTER TABLE table_name

ALTER COLUMN column_name datatype

数据库应用系统中的数据以二维表的方式直接存储目标数据。

一个表由行和列组成的,行数据代表具体的生活中的实体数据,列经常被称作是域,也就是行的某个特性,从实体对象本身出发就是对象的属性。

表中的第一行通常称为属性名,表中的每一个元组和属性都是不可再分的,且元组的次序是无关紧要的。

扩展资料

行存储和列存储的应用场景

行存储的适用场景:

(1)适合随机的增、删、改、查 *** 作

(2)需要在行中选取所有属性的查询 *** 作;

(3)需要频繁插入或更新的 *** 作,其 *** 作与索引和行的大小更为相关。

列存储的适用场景:

(1)查询过程中,可针对各列的运算并发执行,在内存中聚合完整记录集,降低查询响应时间;

(2)在数据中高效查找数据,无需维护索引(任何列都能作为索引),查询过程中能够尽量减少无关IO,避免全表扫描;

(3)因为各列独立存储,且数据类型已知,可以针对该列的数据类型、数据量大小等因素动态选择压缩算法,以提高物理存储利用率;如果某一行的某一列没有数据,在列存储时,就可以不存储该列的值,这将比行式存储更节省空间。

传统情况

我们先回顾一下,在没有 "立刻加列" 功能时,加列 *** 作是怎么完成的。我们也借此来熟悉一下本期的图例:

当进行 加列 *** 作 时,所有的数据行 都必须要 增加一段数据(图中的 列 4 数据)

如上一期图解所讲,当改变数据行的长度,就需要 重建表空间(图中灰蓝的部分为发生变更的部分)

数据字典中的列定义也会被更新

以上 *** 作的问题在于 每次加列 *** 作都需要重建表空间,这就需要大量 IO以及大量的时间

立刻加列

"立刻加列" 的过程如下图:

"立刻加列" 时,只会变更数据字典中的内容,包括:

在列定义中增加 新列的定义

增加 新列的默认值

"立刻加列" 后,当要读取表中的数据时:

由于 "立刻加列" 没有 变更行数据,读取的行数据只有 3 列

MySQL 会将 新增的第 4 列的默认值,追加到 读取的数据后

以上过程描述了 如何读取 在 "立刻加列" 之前写入的数据,其实质是:在读取数据的过程中,"伪造" 了一个新列出来

那么如何读取 在 "立刻加列" 之后 写入的数据呢 过程如下图:

当读取 行 4 时:

通过判断 数据行的头信息中的instant 标志位,可以知道该行的格式是 "新格式":该行头信息后有一个新字段 "列数"

通过读取 数据行的 "列数" 字段,可以知道 该行数据中多少列有 "真实" 的数据,从而按列数读取数据

通过上图可以看到:读取 在"立刻加列" 前/后写入的数据是不同的流程

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总结 "立刻加列" 之所以高效的原因是:

在执行 "立刻加列" 时,不变更数据行的结构

读取 "旧" 数据时,"伪造" 新增的列,使结果正确

写入 "新" 数据时,使用了新的数据格式(增加了instant标志位 和 "列数" 字段),以区分新旧数据

读取 "新" 数据时,可以如实读取数据

那么 我们是否能一直 "伪造" 下去  "伪造" 何时会被拆穿

考虑以下场景:

用 "立刻加列" 增加列 A

写入数据行 1

用 "立刻加列" 增加列 B

写入数据行 2

删除列 B

我们推测一下 "删除列 B" 的最小代价:需要修改 数据行中的instant标志位或 "列数" 字段,这至少会影响到 "立刻加列" 之后写入的数据行,成本类似于重建数据

从以上推测可知:当出现 与 "立刻加列"  *** 作不兼容 的 DDL *** 作时,数据表需要进行重建,如下图所示:

扩展思考题:是否能设计其他的数据格式,取代instant标志位和 "列数" 字段,使得 加列/删列 *** 作都能 "立刻完成" (提示:考虑 加列 - 删列 - 再加列 的情况)

使用限制

在了解原理之后,我们来看看 "立刻加列" 的使用限制,就很容易能理解其中的前两项:

"立刻加列" 的加列位置只能在表的最后,而不能加在其他列之间

在元数据中,只记录了 数据行 应有多少列,而没有记录 这些列 应出现的位置。所以无法实现指定列的位置

"立刻加列" 不能添加主键列

加列 不能涉及聚簇索引的变更,否则就变成了 "重建" *** 作,不是 "立刻" 完成了

"立刻加列"不支持压缩的表格式

按照 WL 的说法:"COMPRESSED is no need to supported"(没必要支持不怎么用的格式)

总结回顾

我们总结一下上面的讨论:

"立刻加列" 之所以高效的原因是:

在执行 "立刻加列" 时,不变更数据行的结构

读取 "旧" 数据时,"伪造" 新增的列,使结果正确

写入 "新" 数据时,使用了新的数据格式 (增加了 instant 标志位 和 "列数" 字段),以区分新旧数据

读取 "新" 数据时,可以如实读取数据

"立刻加列" 的 "伪造" 手法,不能一直维持下去。当发生 与 "立刻加列" *** 作不兼容 的 DDL 时,表数据就会发生重建

回到之前遗留的两个问题:

"立刻加列" 是如何工作的

我们已经解答了这个问题

所谓 "立刻加列" 是否完全不影响业务,是否是真正的 "立刻" 完成

可以看到:就算是 "立刻加列",也需要变更 数据字典,那么 该上的锁还是逃不掉的。也就是说 这里的 "立刻" 指的是 "不变更数据行的结构",而并非指 "零成本地完成任务"

数据库:清空表中某列中的数据何 *** 作方法:

1、如果说清空表数据可以选择delete或者truncate命令。

2、但是针对某列,只能update 表名 set 列明=null。

3、或者alter table 表名 drop column 列名。

4、然后再alter table 表名 add 列名 类型 ,如果这个列没用的话可以不加回去。

下面的sql语句就可以:

update

set

字段=replace(字段,'picadd/','pic/')

有的数据库replace语法有一点差异,你查一下手册进行确认

第一种:利用ResultSet的getRow方法来获得ResultSet的总行数

Statement stmt = concreateStatement(ResultSetTYPE_SCROLL_INSENSITIVE,ResultSetCONCUR_UPDATABLE);

ResultSet rset = stmtexecuteQuery("select from yourTableName");

rsetlast();

int rowCount = rsetgetRow(); //获得ResultSet的总行数

第二种:利用循环ResultSet的元素来获得ResultSet的总行数

ResultSet rset = stmtexecuteQuery("select from yourTableName");

int rowCount = 0;

while(rsetnext()) {

rowCount++;}rowCount就是ResultSet的总行数。

第三种:利用sql语句中的count函数获得ResultSet的总行数

ResultSet rset = stmtexecuteQuery("select count() totalCount from yourTableName");

int rowCount = 0;

if(rsetnext()) {

rowCount=rset getInt("totalCount ");}rowCount就是ResultSet的总行数。

数据库是没有列的概念的

只有表TABLE 才有列的概念

表的列就是表的字段

CREATE TABLE A

(COL1 INT

COL2 CHAR(10))

COL1 COL2就是表A的列(column)

网站。

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一个DBMS通常接管多个数据库,因为网站需要,你不可能只有一个数据库。。

数据库的表。

数据库的表的行和列。它们只存在于关系型数据库中。你可以把列看成是特定对象的属性,而行则代表了每个特定对象。矩阵学过吧,类比理解那个行列。数据库的行和列是密不可分的。

举个例子:ni = {"name":"Xiaoming", "age":100}

这里,你就是一个对象,代表一行。这一行的 每一列都代表了你的 一个属性,分别是 name, age

以上就是关于数据库中的column全部的内容,包括:数据库中的column、数据库应用系统中的数据是以表还是行还是列还是特定的形式储存的、想在mysql数据库中的表中插入一列,怎么做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sjk/95340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