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p架构数据库有哪些

mpp架构数据库有哪些,第1张

MPP的代表产品有:Vertica/Redshift(Paracel,被Amazon买买下了源码的license后变成Redshift)/Greenplum。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三者其实有非常很多相同点:

1全部基于PostgreSQL

2都是基于列的存储(Columnar Storage)

3 *** 作都是以Scan为基础,依赖Compression来提供性能的优化

轻松找回Windows XP原账户密码

忘记Windows XP账户密码时,我们可以进入Windows的控制台进行账号及密码重置。但这种“暴力”破解的方法,会把原密码置换为空或为新密码,那又该怎样真正的“找回”原密码呢?就把这个看似不能完成的任务交给Proactive System Password Recovery(以下简称PSPR,即以前的 Advanced Windows Password Recovery)来完成吧。

PSPR是一款Windows系统密码恢复软件,用于恢复所有Windows系统登录口令,包括进入系统时的身份确认、屏幕保护程序密码、上网及拨号的密码等,密码破译速度快,准确率高。它不但可以运行于Windows XP的正常模式下;还可以运行于Windows PE环境下。

不过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在Windows PE环境运行PSPR绿色版来找回Windows系统登录密码。而制作它的绿色版很简单,首先安装PSPR到Windows XP正常模式下,安装后把它的安装目录复制出来,即成为了PSPR绿色版。接下来把制作好的PSPR绿色版存放到可以启动到Windows PE环境的启动闪存中备用。

一、从本地“找回”Windows XP账户密码

把电脑的启动首选项设置为闪存启动,进入Windows PE环境后,运行闪存上的PSPR。

单击PSPR界面左侧的“主菜单”,选择“恢复 hashes”按钮,勾选“手动解密”,接下来手工指定破解的需要Win XP的 SAM注册文件、系统注册文件、安全注册文件所在盘符及路径,一般Windows XP安装在C盘,就需要分别指定C:WINDOWSsystem32configSAM、C:WINDOWSsystem32configSYSTEM、C:WINDOWSsystem32configSECURITY 这三个文件(如图)。

运行界面

要查看并找回所有的用户账号及密码,就需要单击“选项”项下的“NT hash 选项”按钮,在出现的右侧界面下把“仅查看恢复 hashes”项前的对勾取消掉,因为在默认情况下PSPR不会显示全部用户密码,而只能看到非管理员用户,再单击“应用”按钮(如图)。

选项

设置好后,再次单击“主菜单”回到“恢复 hashes”界面,这下就可以单击其右下角的“手动解密”按钮了,很快就可以得到Win XP的所有账户及密码了(如图)。

接下来重新启动电脑,输入得到的用户账号及密码,就可以顺利的进入Windows XP了。

二、异地“找回”Windows XP账户密码

如果一时没有找到能启动到Windows PE环境的启动闪存,可以使用一般的启动闪存启动忘记登录密码的电脑,启动成功后,复制出系统盘中SAM、SYSTEM、SECURITY这三个文件到闪存中,再复制到一台能正常运行XP的电脑中,接下来运行PSPR,在图2的界面中把这三个文件的路径指向刚复制到的文件夹,再单击“手动解密 ”按钮,很快就能得到Windows XP账户及密码了,这样是不是更方便?

以上 *** 作是用Windows XP试验成功,其实PSPR对于Windows 95/98/ME/NT4/2000/XP/2003等系统的登录密码都可以找回,还拥有查看Windows系统的安装时间、ID及序列号等信息、微软Office和其它微软的安装软件的D及序列号(如图),找出屏保护密码、NET 护照密码、RAS 和拨号密码、共享资源密码、SYSKEY 启动密码、存储在缓存的凭证密码、无线 (WEP 和 WPA-PSK) 加密键等功能。同时也能显示出隐藏在星号下的密码。功能十分强大,是我们维护电脑的好助手。

是传统的mpp数据库

南大通用自主研发的GBase8aMPPCluster是能够支撑PB级行业大数据分析类应用的国产新型数据库产品。

GBase8aMPPCluster是南大通用自主研发的国产MPP数据库集群产品,主要应用于行业大数据的分析场景。所采用的MPP技术,代表着大规模并行计算,具备高性能和高扩展性等特点。

您好,分布式数据库和神经网络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分布式数据库是一种数据库技术,它能够将数据分布在多台服务器上,从而提高数据的存储和处理能力。而神经网络则是一种人工智能技术,它可以通过模拟人脑的神经元网络来进行学习和思考,从而实现自动化的学习和决策。因此,分布式数据库和神经网络之间的差异在于:分布式数据库是一种数据库技术,它能够将数据分布在多台服务器上,从而提高数据的存储和处理能力;而神经网络则是一种人工智能技术,它可以通过模拟人脑的神经元网络来进行学习和思考,从而实现自动化的学习和决策。

问题 如何通过触发器实现数据库的即时同步?

解答 具体的解决方法请参考下文

即时同步两个表的示例如下:

测试环境如下:SQL Sever 数据库 远程主机名:xz 用户名:sa 密码:无 数据库名:test

创建测试表 请注意不能用标识列做主键 因为不能进行正常的更新

然后在本机上创建测试表 注意远程主机上也要做同样的建表 *** 作 只是不写触发器

if exists (select from dbo sysobjects where id = object_id(N [test] ) and OBJECTPROPERTY(id N IsUserTable ) = )

drop table [test]

create table test(id int not null constraint PK_test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 ))

go

创建同步的触发器

create trigger t_test on test

for insert update delete

as

set XACT_ABORT on

启动远程服务器的MSDTC服务

exec master xp_cmdshell isql /S xz /U sa /P /q exec master xp_cmdshell net start msdtc no_output no_output

启动本机的MSDTC服务

exec master xp_cmdshell net start msdtc no_output

进行分布事务处理 假如表用标识列做主键 你可以使用下面的这个方法

BEGIN DISTRIBUTED TRANSACTION

delete from openrowset( sqloledb xz ; sa ; test dbo test)

where id in(select id from deleted)

insert into openrowset( sqloledb xz ; sa ; test dbo test)

select from inserted

mit tran

go

插入数据测试

insert into test

select aa

union all select bb

union all select c

union all select dd

union all select ab

union all select bc

union all select ddd

删除数据测试

delete from test where id in( )

更新数据测试

update test set name=name+ _ where id in( )

最后显示测试的结果

select from test a full join

lishixinzhi/Article/program/Oracle/201311/17111

在使用JDBC实现连接GBase8aMPP数据库时,由于GBase8aMPP数据库是分布式数据库,那么在通过JDBC实现连接高可用的情况下,还希望能够实现连接级别的负载均衡,需要如何实现呢?这就需要使用到GBase8aMPP数据库JDBC驱动自带的负载均衡功能。

如果我们希望把数据库连接请求平均分布到各个节点的上话,我们可以使用JDBC 高可用负载均衡功能。

假设有如下场景,部署有一个GBase 集群,三个节点IP如下:

19216811;19216812;19216813;

String dbUrl =

“jdbc:gbase://19216811:5258/testuser=gbase&password=gbase20110531&failoverEnable=true&hostList=19216812,19216813&gclusterId=gcl1”;

failoverEnable:是否开启高可用。

hostList:集群节点的IP列表,以逗号分隔,hostList中不需要包含url中的主IP。

gclusterId:不同的gclusterId会创建不同的列表,用于区分被连接的集群,要求必须以a-z任意字符开头的可以包含a-z、0-9所有字符长度为最大为20的字符串。

高可用负载均衡功能是将url中的IP和hostList中的IP放入一个列表中,当应用获取连接的时候,JDBC会从列表表中顺序获取IP创建连接,每个IP获取一个连接,从而实现连接的负载均衡,同时,当列表中的IP不可连接时,JDBC会顺序获取列表中的下一个IP,获取连接,如果无可用连接时,将抛出异常。也就是说高可用负载均衡功能既实现了连接负载均衡功能,也实现了高可用功能。

1、如果是windows的登陆密码可以用这个方法 1重新启动计算机,在出现启动菜单时按f8键进入高级选项菜单,选择安全模式”进入系统; 2打开控制面板”,找到用户和密码”选项,看看是不是账户中包括administrators?好,现在将administrators账户删除,重新创建一个administrators,或是更改原来的administrators账户密码; 3重新启动计算机后,只有输入新的密码才能登录windowsxp 进入安全模式,设置administrators密码,将自己提升为真正的administrators!当然,这次设置的密码要记牢了,否则下次你就真的无法进入windowsxp了! 如果是cmos的如下 cmos密码”就是通常所说的开机密码”,主要是为了防止别人使用自已的计算机,设置的一个屏障,(本文只作忘记时使用,不得用于恶意目的) cmos密码”破解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更改硬件配置 当丢失cmos密码时,你可以先试着改动机器的硬件后再重新启动,因为启动时如果系统发现新的硬件配置与原来的硬件配置不相同,可能会充许你直接进入cmos重新设置而不需要密码。改动硬件配置的方法很简单比如拔去一根内存条或安装一块不同型号的cpu(当然要主板支持)、更换一块硬盘等。 二、建立自已的密码破解文件 a 当系统自完毕,准备引导windows时按下f8键,选择safe mode command prompt only”(安全命令模式)后在dos提示符下输入copy con ykcom,回车后在编辑环境里输入 alt+179、alt+55、alt++136、alt+216、alt+230、alt+112、alt+176、alt+32、alt+230、alt+113、alt+254、alt+195、alt+128、alt+251、alt+64、alt+117、alt+241、alt+195后按f6保存。注意,输入以上数据时是先按下alt键,接着按下数字键盘里(按键盘上面那一排数字键是没有作用的)的数字键,输完一段数字后再松开alt键,然后再按下alt键输入下一段数字…… 输入过程中,每松开一次alt键屏幕上都会出现一个乱字符,我们不必管它。 保存退出后,我们直接运行ykcom这个文件,屏幕上应该没有任何提示信息,然后重新启动计算机即可清除cmos里的密码,当然,cmos里的其它设置也会同时被清除,这就需要我们重新设置了。 b启动时选择安全命令模式后,输下copy con ykcom,然后在编辑环境里输入 alt+176、alt+17、alt+230、p、alt+176、alt+20、alt+230、q、alt+205、空格 后按f6保存后运行这个文件,重新启动计算机即可。 三、debug法 在dos提示符下,运行debug后输入 —o70 18 —o71 18 —q 或—o70 21 —o71 21 —q 退出到dos提示符后重新启动计算机便将cmos密码完全清除了。请注意,70和71是cmos的两个端口,我们可以向它们随意写入一些错误数据(如20、16、17等),就会破坏cmos里的所有设置,有时间的朋友不妨多用几个数据试试。 四、万能密码 如果有人将coms里的安全选项设为系统,那么当你每次开机时都必须输入正确密码,否则别说进入windows,就连dos也进入不了,这样我们就只能靠万能密码来解决问题了。 ami 的bios ami ;sysg award的bios award ; syxz; h996; wantgirl;ebbb ; dirrid 。 以上万能密码在386、486、奔腾主板上破解cmos口令几乎百发百中,而对pii级或以上的主板就不那么灵光了,能破解pii以上的新主板的万能密码很少,几乎还没有听说过,不过小弟找到一个口令——abaubjao,已成功破解了承启6ata4(piii)、伟格mvp4(k6—2)、奔驰160a、160a+(piii)等十余块主板上的cmos口令,不敢独享,在此献给大家。 五、使用工具软件 在网上你会发现能破解cmos密码的软件比比皆是,俺认为最好用的软件要数biospwds,它是一个德国人做的小软件,使用时只需轻轻一点get passwords”(获得密码)按钮,你的cmos密码便尽显于屏幕之上了,此外你还可以看到bios版本、时间等信息。有条件者可在 的名字换掉的用户,十分方便。下载地址(镜像 >

以上就是关于mpp架构数据库有哪些全部的内容,包括:mpp架构数据库有哪些、如何破解系统密码、gbase数据库是传统的mpp数据库吗(gbase数据库优缺点)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sjk/95346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