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的数据表中一行称为什么

数据库的数据表中一行称为什么,第1张

数据库的数据表中一行称为记录。根据表字段所规定的数据类型,我们可以向其中填入一条条的数据,而表中的每条数据类似类的实例对象。表中的一行一行的信息我们称之为记录。

没有数据表,关键字、主键、索引等也就无从谈起。在数据库画板中可以显示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表(即使不是用PowerBuilder创建的表),创建数据表,修改表的定义等数据表是数据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对象,是其他对象的基础。

数据表(或称表)是数据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数据库只是一个框架,数据表才是其实质内容。如“教学管理系统”中,教学管理”数据库包 含分别围绕特定主题的6个数据表:“教师”表“课 程”表、“成绩”表、“学生”表、“班级”表和 “授课”表。

用来管理教学过程中学生、教师、课程等信息。这些各自独立的数据表通过建立关系被联接起来,成为可以交叉查阅、一目了然的数据库。

扩展资料:

关系数据库的数据关联:

1、单一的数据结构----关系(表文件)。关系数据库的表采用二维表格来存储数据,是一种按行与列排列的具有相关信息的逻辑组,它类似于Excle工作表。一个数据库可以包含任意多个数据表。

在用户看来,一个关系模型的逻辑结构是一张二维表,由行和列组成。这个二维表就叫关系,通俗地说,一个关系对应一张表。

2、元组(记录)。表中的一行即为一个元组,或称为一条记录。

3、属性(字段)。数据表中的每一列称为一个字段,表是由其包含的各种字段定义的,每个字段描述了它所含有的数据的意义,数据表的设计实际上就是对字段的设计。

创建数据表时,为每个字段分配一个数据类型,定义它们的数据长度和其他属性。字段可以包含各种字符、数字、甚至图形。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4、属性值。行和列的交叉位置表示某个属性值,如“数据库原理”就是课程名称的属性值

5、主码。主码(也称主键或主关键字),是表中用于唯一确定一个元组的数据。关键字用来确保表中记录的唯一性,可以是一个字段或多个字段,常用作一个表的索引字段。

每条记录的关键字都是不同的,因而可以唯一地标识一个记录,关键字也称为主关键字,或简称主键。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6、域。属性的取值范围。

7、关系模式。关系的描述称为关系模式。对关系的描述,一般表示为:关系名(属性1,属性2.....属性n)。例如上面的关系可描述为: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任课老师)。

但是关系模型的这种简单的数据结构能够表达丰富的语义,描述出现实世界的实体以及实体间的各种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数据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关系数据库

表是由行和列组成的,行也可以称为记录,列可以称为字段。

在关系数据库模型中,二维表的列称为属性或者说是字段,二维表的行称为记录或者说是元组。

关系数据库,是建立在关系数据库模型基础上的数据库,借助于集合代数等概念和方法来处理数据库中的数据。

关系数据库分为两类:一类是桌面数据库,例如Access、FoxPro和dBase等;另一类是客户/服务器数据库,例如SQLServer、Oracle和Sybase等。一般而言,桌面数据库用于小型的、单机的应用程序,它不需要网络和服务器,实现起来比较方便,但它只提供数据的存取功能。

扩展资料:

行存储和列存储的应用场景

行存储的适用场景:

(1)适合随机的增、删、改、查 *** 作;

(2)需要在行中选取所有属性的查询 *** 作;

(3)需要频繁插入或更新的 *** 作,其 *** 作与索引和行的大小更为相关。

列存储的适用场景:

(1)查询过程中,可针对各列的运算并发执行,在存中聚合完整记录集,降低查询响应时间;

(2)在数据中高效查找数据,无需维护索引(任何列都能作为索引),查询过程中能够尽量减少无关IO,避免全表扫描;

(3)因为各列独立存储,且数据类型已知,可以针对该列的数据类型、数据量大小等因素动态选择压缩算法,以提高物理存储利用率;如果某一行的某一列没有数据,在列存储时,就可以不存储该列的值,这将比行式存储更节省空间。

在多数数据库系统中,数据表中的列称为字段,有的也称为域。

每个字段包含某一专题的信息。就像“通讯录”数据库中,“姓名”、“联系电话”这些都是表中所有行共有的属性,所以把这些列称为“姓名”字段和“联系电话”字段。

但是有时候,字段也不是表中的列,比如用as将列的内容经计算,“存入”另一个字段。如:一个表"T”中只有列"ID”,内容为"int"值"1"。

运用"selectid,id*5asabcfromT",得出的结果为:idabc15。

扩展资料:

元组也是一种序列。元组使用括弧“0”来界定;元组中各元素之间用逗号隔开。

元组不支持修改或删除其所包含的元素。如果要修改,则可以使用list函数把它转化成列表,然后在列表上进行修改创建元组的方法有三种:

1、使用括弧“0”来创建,例如,a=(1,2,3);

2、使用逗号来创建,例如,b=2,4;

3、使用tuple0函数把其他种类的序列转化为元组,例如,c=tuple(“Good!”)。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sjk/95654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