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三大范式之间的关系

数据库三大范式之间的关系,第1张

作用嘛,主要是规范数据库设计,且视你自己实现的功能而定。满足范式要求的数据库设计是结构清晰的,同时可避免数据冗余和 *** 作异常。这并意味着不符合范式要求的设计一定是错误的,在数据库表中存在1:1或1:N关系这种较特殊的情况下,合并导致的不符合范式要求反而是合理的。 关系数据库的几种设计范式介绍 1 第一范式(1NF)在任何一个关系数据库中,第一范式(1NF)是对关系模式的基本要求,不满足第一范式(1NF)的数据库就不是关系数据库。 所谓第一范式(1NF)是指数据库表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基本数据项,同一列中不能有多个值,即实体中的某个属性不能有多个值或 者不能有重复的属性。如果出现重复的属性,就可能需要定义一个新的实体,新的实体由重复的属性构成,新实体与原实体之间为一对多关系 。在第一范式(1NF)中表的每一行只包含一个实例的信息。例如,对于图3-2 中的员工信息表,不能将员工信息都放在一列中显示,也不能将 其中的两列或多列在一列中显示;员工信息表的每一行只表示一个员工的信息,一个员工的信息在表中只出现一次。简而言之,第一范式就是 无重复的列。 2 第二范式(2NF)第二范式(2NF)是在第一范式(1NF)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即满足第二范式(2NF)必须先满足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要 求数据库表中的每个实例或行必须可以被唯一地区分。为实现区分通常需要为表加上一个列,以存储各个实例的唯一标识。如图3-2 员工信息 表中加上了员工编号(emp_id)列,因为每个员工的员工编号是唯一的,因此每个员工可以被唯一区分。这个唯一属性列被称为主关键字或主 键、主码。 第二范式(2NF)要求实体的属性完全依赖于主关键字。所谓完全依赖是指不能存在仅依赖主关键字一部分的属性,如果存在,那么这个 属性和主关键字的这一部分应该分离出来形成一个新的实体,新实体与原实体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为实现区分通常需要为表加上一个列,以 存储各个实例的唯一标识。简而言之,第二范式就是非主属性非部分依赖于主关键字。 3 第三范式(3NF)满足第三范式(3NF)必须先满足第二范式(2NF)。简而言之,第三范式(3NF)要求一个数据库表中不包含已在其它表中已包含的非主 关键字信息。例如,存在一个部门信息表,其中每个部门有部门编号(dept_id)、部门名称、部门简介等信息。那么在图3-2的员工信息表中 列出部门编号后就不能再将部门名称、部门简介等与部门有关的信息再加入员工信息表中。如果不存在部门信息表,则根据第三范式(3NF)也 应该构建它,否则就会有大量的数据冗余。简而言之,第三范式就是属性不依赖于其它非主属性。

关于范式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范式可以提高数据库的效率

B使用范式可以消除数据冗余

C范式可以用来检验数据库设计的是否合理,规范数据库

D范式可以消除插入异常,删除异常,更新异常

正确答案:BCD

第一范式定义是指数据库表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基本数据项,同一列中不能有多个值,即实体中的某个属性不能有多个值或者不能有重复的属性。

第二范式定义是属性完全依赖于主键,要求数据库表中的每个实例或行必须可以被唯一地区分。为实现区分通常需要为表加上一个列,以存储各个实例的惟一标识。

第三范式定义是要求一个数据库表中不包含已在其它表中已包含的非主关键字信息。

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的要求

第一范式要求消除拆分字段至原子字段,即不可再拆分;第二范式要求消除部分函数依赖,实现完全函数依赖;第三范式要求消除传递函数依赖。

每个属性不可再分。相近或一样的属性要尽量合并在一起确保不会产生冗余数据。是对关系模型的基本要求,不满足第一范式的关系,不能称之为关系型数据库。符合第一范式的关系,每个属性都不可以再分割。

1、 第一范式是最基本的范式。如果数据库表中的所有字段值都是不可分解的原子值,就说明该数据库表满足了第一范式。第一范式的合理遵循需要根据系统的实际需求来定。比如某些数据库系统中需要用到“地址”这个属性,本来直接将“地址”属性设计成一个数据库表的字段就行。但是如果系统经常会访问“地址”属性中的“城市”部分,那么就非要将“地址”这个属性重新拆分为省份、城市、详细地址等多个部分进行存储,这样在对地址中某一部分 *** 作的时候将非常方便。

2、 第二范式在第一范式的基础之上更进一层。第二范式需要确保数据库表中的每一列都和主键相关,而不能只与主键的某一部分相关。也就是说在一个数据库表中,一个表中只能保存一种数据,不可以把多种数据保存在同一张数据库表中。

3、 第三范式需要确保数据表中的每一列数据都和主键直接相关,而不能间接相关。

以上就是关于数据库三大范式之间的关系全部的内容,包括:数据库三大范式之间的关系、关于范式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数据库的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是什么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sjk/97690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1
下一篇 2023-05-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