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数据库采用的数据结构是什么?

关系数据库采用的数据结构是什么?,第1张

单一的数据结构-关系(表文件)。

关系数据

的表采用

二维表

格来存储数据,是一种按行与列排列的具有相关信息的逻辑组,它类似于Excle工作表。一个数据库可以包含任意多个数据表。

在用户看来,一个关系模型的逻辑结构是一张二维表,由行和列组成。这个二维表就叫关系,通俗地说,一个关系对应一张表。

扩展资料

关系型数据库

按照结构化的方法存储数据,每个数据表都必须对各个字段定义好(也就是先定义好表的结构),再根据表的结构存入数据,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由于数据的形式和内容在存入数据之前就已经定义好了,所以整个数据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都比较高,但带来的问题就是一旦存入数据后,如果需要修改数据表的结构就会十分困难。

关系型数据库为了避免重复、规范化数据以及充分利用好存储空间,把数据按照最小关系表的形式进行存储,这样数据管理的就可以变得很清晰、一目了然,当然这主要是一张数据表的情况。如果是多张表情况就不一样了,由于数据涉及到多张数据表,数据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随着数据表数量的增加,数据管理会越来越复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关系型数据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关系数据库

关系数据结构、关系 *** 作集合和关系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的。具体如下:

1、在关系型数据结构中,数据是用二维表格的形式来组织的。这里的数据具有更严密的定义,如数据类型一致、数据不可再分割、两行数据不能相同等。关系数据结构具有简单、灵活、存储效率高等特性,所以在结构化数据组织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关系 *** 作的的特点是集合 *** 作方式,即 *** 作的对象和结构都是集合。这种 *** 作方式也称为一次一集合(set-at-a-time)的方式。相应地,非关系数据模型的数据 *** 作方式则为一次一记录(record-at-a-time)的方式。

3、关系模型允许定义三类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其中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是关系模型必须满足的完整性约束条件,体现了具体领域中的语义约束。

关系数据模型优点

1、数据结构单一

关系模型中,不管是实体还是实体之间的联系,都用关系来表示,而关系都对应一张二维数据表,数据结构简单、清晰。

2、规范化,并建立在严格的理论基础上

构成关系的基本规范要求关系中每个属性不可再分割,同时关系建立在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的严格数学概念基础上。

3、概念简单, *** 作方便

关系模型最大的优点就是简单,用户容易理解和掌握,一个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格,用户只需用简单的查询语言就能对数据库进行 *** 作。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关系数据模型

关系数据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是指关系数据模型的数据结构、关系数据模型的 *** 作集合、关系数据模型的完整性约束。

1、关系数据模型的数据结构。主要描述数据的类型、内容是目标类型的集合。一般分两类数据类型、数据类型之间的联系。

2、关系数据模型的 *** 作集合。主要描述在数据结构上的 *** 作类型和 *** 作方式,包括若干 *** 作和推理准则。

3、关系数据模型的完整性约束。主要描述数据结构内数据间的语法、词义联系,以及数据的规则,用以限定符合数据的数据库状态变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sjk/99249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3
下一篇 2023-05-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