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纲五常是谁提出的

    三纲五常是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

    2023-2-2
    52 0 0
  • 兄谦弟恭还是兄恭弟谦?

    正确的应该是“兄友弟恭”,哥哥对弟弟友爱,弟弟对哥哥恭敬。孔子以知、仁、勇为三达德,在此基础上提出礼、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温、良、俭、让、诚、敬、慈、刚、毅、直、克己、中庸等一系列德目。孟子以仁、义、礼、智为四基德或母德

    2023-2-1
    182 0 0
  • 白灼是什么意思?

    白灼,为粤菜常用烹饪技法之一,即将汤或水浇沸,下原料烫至刚熟捞出,称为灼,因汤水中不加任何有色调味品,故叫白灼。白灼后的原料,经调味,即成为白灼菜肴。白灼莱肴的特点是:色泽素雅,脆嫩爽口,口味多样。要想做出高质量的白灼菜肴,必须掌握三要素,

    2023-2-1
    48 0 0
  • 易经和周易是一本书吗

    《周易》和《易经》是一本书,《周易》即《易经》。《周易》又称《易经》,分为经部和传部,经部之原名就为《周易》,是对四百五十卦易卦典型象义的揭示和相应吉凶的判断,而传部含《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

    2023-1-31
    22 0 0
  • 子欲养而亲不在 什么意思

    "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意思是:当你想赡养双亲,可能他们已等不及便过世了。1、此名源自古语原句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出处《韩诗外传》卷九·第三章。2、《韩诗外传》以儒家为本,因循损益、以传资政,从礼乐教化

    2023-1-31
    32 0 0
  •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呕心沥血中足不下楼的意思

    目不窥园: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足不下楼:脚不下楼,就是不出门兀兀穷年:比喻做事不辞劳苦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和精力考的《汉书·董仲舒传》:“﹝ 仲舒 ﹞少治《春秋》, 孝景 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

    2023-1-31
    40 0 0
  • 那五常是什么电视剧?

    那五常是电视剧《绝地q王1、2》中的男主角,由于毅(第一部)和徐洪浩(第二部)出演。在电视剧作品中,那五常是满族后裔,闻名长白山的神q猎手,是一个穿梭于林海雪原的猎人,国家危难,匹夫有责,他不断地接受历练,逐渐成为了一个有勇有谋的革命战士

    2023-1-31
    149 0 0
  • 一振夫纲什么意思啊?

    一正夫纲:意思是“丈夫由原先被妻、妾支配的地位,恢复为以丈夫为主导的支配地位”,发挥大丈夫应有的本色。“一正”,释义为谓统一法度政令;“纲”,统治者认为维持正常秩序的必不可少的行为规范:纲纪。纲常(“三纲”、“五常”的简称,是一种封建道德

    2023-1-31
    59 0 0
  • 三纲五常是谁提出的

    三纲五常是中国古代传统封建礼教中的道德规范,由西汉哲学家董仲舒在其著作《春秋繁露》中提出,那么三纲五常是谁提出的呢?三纲五常1、三纲五常起源于孔孟学说,董仲舒对此进行了概括,并且按照“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道德伦理观念做出了进一步的

    2022-12-28
    15 0 0
  • 西汉张汤简介

    酷吏张汤(汉代张汤简介) 提到酷吏,很多人的固有印象就是他们用严刑峻法来戕害百姓,用屈打成招来构陷忠良。这些,史书上也确有记载。而且许多人对他们用律法治国的思想多有贬抑。 例如孔子讲:“如果用法令刑罚

  • 司马迁有几个子女

    司马迁有二子一女,儿子,长子司马临,后改姓“冯“夏阳人(今陕西韩城);次子司马观, 后改姓“同”夏阳人(今陕西韩城);有一个女儿嫁给杨敞。扩展资料: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

  • 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谁提的

    是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提出的治国思想,在汉武帝时开始推行。《董仲舒传》中记载了董仲舒提议的原话为“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是由西

    2022-12-11
    24 0 0
  • 史圣是谁

    被称为史圣的是——司马迁,司马迁是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司马迁(前145年-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扩

    2022-12-10
    20 0 0
  • 三纲五常是孔子提出的吗

    三纲五常不是孔子提出的,目前被认为正式提出三纲五常的是汉时的董仲舒,而非是孔孟等先贤。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论。其后,董仲舒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胶西王

    2022-12-10
    17 0 0
  • 简述汉朝的春秋决狱与司法制度的特点

    春秋决狱是汉代时期儒学大家董仲舒便提出了的一种断案方式,春秋决狱是汉代也是我们中国法制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制度,春秋决狱作为一项制度也有好的影响和不好的影响.但是利大于弊,它的诞生给汉朝统治者提供了一种礼

    2022-12-10
    11 0 0
  • 春秋决狱的要旨

    春秋决狱的要旨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篇中对“春秋决狱”做了解说,其要旨是:必须根据案件事实,追究行为人的动机;动机邪恶者即使犯罪未遂也不免刑责;首恶者从重惩治;主观上无恶念者从轻处理。这强调审断时应重视

    2022-12-10
    23 0 0
  • 五常指的是什么

    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五常是指人为了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拥有的五种基本的品格和德行。孔子最早提出“仁、义、礼”,孟子扩充提出“仁、义、礼、智”,后董仲舒再次扩充为“仁、义、礼、智、信”,

    2022-12-10
    17 0 0
  • 行发于身不可掩也意思

    所谓的行发于身不可掩也,意思指的是:行动产生于自己的身体,不可能掩盖起来不使人看到。出自西汉的董仲舒所著《举贤良对策》一文。所谓的《举贤良对策》,也许大家会感到很陌生,其实这是董仲舒提出的政治主张,在

    2022-12-9
    22 0 0
  • 阳月是几月

    阳月是十月。阳月是出自于汉朝的董仲舒的《雨雹对》中:“月,阴虽用事,而阴不孤立。此月纯阴,疑於无阳,故谓之阳月。”农历十月是农历一年中的第十个月份(之前是没有闰月),这个时候已经进入了冬天,但现在有闰

    2022-12-9
    15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