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E怎样画斜齿轮

ProE怎样画斜齿轮,第1张

第一步 新建一个文件

File >New... >出现新建文件对话框 >输入新文件名:gear >OK

第二步 建立第一条曲线

>Sketch | Done>选择绘图平面:FRONT>OK>Top >选择参考平面:TOP

>绘制剖面

>>OK>完成第一条曲线的绘制

第三步 修改曲线的名称

Set Up >Name >Feature >在模型树选择曲线

>输入新的名称:PITCH_DIAMETER>Done >回到PART菜单

第四步 修改尺寸的名称

Modify >在模型树选择曲线 >在零件窗口出现尺寸,如图

>DimCosmetics >Symbol >选择尺寸,如图

>输入新的名称:PCD>Done>Done>回到PART菜单

第五步 建立两个参数

Set up >Parameters >Part >Create >Real Number

>输入第一个参数名称:m

>直接回车(由于这个参数的值是由方程控制的,所以这里不用输入数值)>Real Number

>输入第二个参数名称:no_of_teeth>输入数值:25>Done/Return>Done

>回到PART菜单

第六步 输入方程式

Relations >Add >输入方程式:m=PCD/no_of_teeth >回车>再一次回车以结束方程式的输入>Done>回到PART菜单

第七步 绘制第二条曲线

>Sketch | Done>Use Prev>Okay>绘制剖面

>>OK>完成第二条曲线的绘制

第八步 修改第二条曲线的名称

Set Up >Name >Feature >在模型树选择第二条曲线 >输入新的名称:ADDENDUM_DIAMETER>Done >回到PART菜单

第九步 修改第二条曲线尺寸的名称

Modify >在模型树选择第二条曲线 >在零件窗口出现曲线的尺寸

>DimCosmetics >Symbol >选择第二条曲线的尺寸>输入新尺寸名称:ADD_DIAMETER>Done >Done>回到PART菜单

第十步 输入第二条方程式

Relations >选择第二条曲线 >这时零件窗口显示零件尺寸的名称,如图

>Add >输入方程式:ADD_DIAMETER=PCD+2*m >回车>再一次回车以结束方程式的输入>Done>回到PART菜单第十一步 绘制第三条曲线

>Sketch | Done>Use Prev>Okay>绘制剖面

>>OK>完成第三条曲线的绘制

第十二步 修改第三条曲线的名称

Set Up >Name >Feature >在模型树选择第三条曲线 >输入新的名称:DEDDENDUM_DIAMETER>Done

>回到PART菜单

第十三步 修改第三条曲线尺寸的名称

Modify >在模型树选择第三条曲线 >在零件窗口出现曲线的尺寸,

>DimCosmetics >Symbol >

>输入新尺寸名称:DED_DIAMETER>Done >Done>回到PART菜单

第十四步 输入第三条方程式

Relations >选择第三条曲线 >这时零件窗口显示零件尺寸的名称,

>Add

>输入方程式:DED_DIAMETER=PCD-2*(m+(3.1415*m/20)) >回车

>再一次回车以结束方程式的输入>Done>回到PART菜单第十五步绘制第四条曲线

>Sketch | Done>Use Prev>Okay>绘制剖面

>>OK>完成第四条曲线的绘制

第十六步 修改第四条曲线的名称

Set Up >Name >Feature >在模型树选择第四条曲线 >输入新的名称:BASE_DIAMETER>Done

>回到PART菜单

第十七步 修改第四条曲线尺寸的名称

Modify >在模型树选择第四条曲线 >在零件窗口出现曲线的尺寸,如图

>DimCosmetics >Symbol >

>输入新尺寸名称:BASE_DIAMETER>Done >Done>回到PART菜单

第十八步 建立一个参数

Set up >Parameters >Part >Create >Real Number>输入参数名称:pressure_angle>输入数值:20>Done/Return>Done

>回到PART菜单

第十九步 输入第四条方程式

Relations >选择第四条曲线 >这时零件窗口显示零件尺寸的名称

>Add >输入方程式:BASE_DIAMETER=PCD*cos(pressure_angle) >回车>再一次回车以结束方程式的输入>Done

>回到PART菜单

第二十步 建立第五条曲线

>Sketch | Done>Use Prev>Okay>绘制剖面

>>OK>完成第五条曲线的绘制

第二十一步 修改第五条曲线的名称

Set Up >Name >Feature >在模型树选择第五条曲线

>输入新的名称:TOOTH>Done >回到PART菜单

第二十二步 修改第五条曲线尺寸的名称

Modify >在模型树选择第五条曲线 >在零件窗口出现曲线的尺寸

>DimCosmetics >Symbol >分别将对应的尺寸改成所示的名称

>Done >Done>回到PART菜单

第二十三步 建立方程式

Relations >选择第五条曲线 >这时零件窗口显示零件尺寸的名称

>Add

>输入方程式:TOOTH_RAD=PCD/8 >回车>HALF_TOOTH_TK=3.1415*m/4 >回车>TIP_RAD=3.1415*m/8 >回车

>再一次回车以结束方程式的输入>Done>回到PART菜单

第二十四步 建立两个参数

Set up >Parameters >Part >Create >Real Number>输入参数名称:helix_angle>输入数值:15

>Real Number>输入参数名称:face_width>输入数值:100>Done/Return>Done、

>回到PART菜单

第二十五步 复制曲线

Feature >Copy >Move | Select | Independent | Done>选择TOOTH曲线 >Done

>Translate >Plane >选择FRONT平面 >Flip | Okay

>输入数值:face_width*cos(helix_angle)/3

(注:这里可以用方程式代替,这里为了简便,就不写出来了,但我已给出完整的公式,

你只需将公式代出相应的尺寸名称就可以了。例如,这里的尺寸名称是d21,

那么,在完成该步骤后,加入公式d21=face_width*cos(helix_angle)/3就可以了,

后面有多处也是如此)

>Rotate >Csys>选择坐标系统PRT_CSYS_DEF>Z axis>Flip | Okay>输入数值:helix_angle/3>Done Move>Done>OK

>Done >回到PART菜单>View >Default>转为3D视图

第二十六步 复制曲线

Feature >Copy >Move | Select | Independent | Done

>选择第二十五步建立的曲线 >Done>Translate >Plane >选择FRONT平面 >Flip | Okay

>输入数值:face_width*cos(helix_angle)/3>Rotate >Csys>选择坐标系统PRT_CSYS_DEF>Z axis

>Flip | Okay>输入数值:helix_angle/3>Done Move>Done>OK>Done >回到PART菜单

第二十七步 复制曲线

Feature >Copy >Move | Select | Independent | Done

>选择上步建立的曲线 >Done>Translate >Plane >选择FRONT平面

>Flip | Okay>输入数值:face_width*cos(helix_angle)/3>Rotate >Csys

>选择坐标系统PRT_CSYS_DEF>Z axis>Flip | Okay>输入数值:helix_angle/3>Done Move>Done>OK>Done >回到PART菜单

>

第二十八步 建立一条曲线

>Sketch | Done>选择绘图平面:TOP>OK>Bottom >选择参考平面:FRONT

>绘制如图剖面

>>OK>完成曲线的绘制>View >Default>转为3D视图

第二十九步 建立Swept Blend特征

Feature >Create >Solid >Protrusion >Advanced | Solid | Done

>Swept Blend | Done>Select Sec | NrmToOriginTraj | Done>Select Traj>One By One | Select >选择曲线 >Done

>Pick Curve | Sel Loop >选择曲线位置 >Done

>Pick Curve | Sel Loop >选择曲线位置 >Done

>提示栏出现:Continue to next section? (Y/N):>输入:Y

>Pick Curve | Sel Loop >选择所示曲线位置 >Done

>提示栏出现:Continue to next section? (Y/N):>输入:Y

>Pick Curve | Sel Loop >选择所示曲线位置 >Done

>提示栏出现:Continue to next section? (Y/N):>输入:N>在对话框中单击OK>完成Swept Blend

第三十步 复制实体

Copy >Move | Select | Independent | Done>选择Swept Blend实体 >Done>Rotate >Csys

>选择坐标系PRT_CSYS_DEF>Z axis>Okay>输入旋转角度:360/no_of_teeth

>Done Move>Done>OK>Done >回到PART菜单

>完成实体的复制

第三十一步 镜像齿轮

Pattern >选择复制出来的实体 >Done>General | Done

>选择尺寸

>输入旋转角度:360/no_of_teeth>Done>输入镜像个数:24

注:这里使用方程式时为:no_of_teeth-1,但现在这里不能直接使用公式

第三十一步 建立实体

Create >Solid >Protrusion >Extrude | Solid | Done

>One Side | Done>选择绘图平面:FRONT>Flip | Okay>Top >选择参考平面:TOP

>绘制如图平面

>>UpTo Surface | Done>选择如图的面为终止面

第三十二步 隐藏曲线,

齿轮内部特征比较简单,可以自己制作完成。

斜齿圆柱齿轮的啮合条件是:两个齿轮的法向模数相等,齿廓角相等,螺旋角相等,螺旋方向相反。

两个机械零件之间的传动关系称为啮合传动。齿轮传动是最典型的啮合传动,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传动形式。根据传动原理不同,有直齿轮啮合传动和斜齿轮啮合传动。

斜齿圆柱齿轮的优点如下:

1.啮合性能好:斜齿圆柱齿轮轮齿间的啮合过程是一个过渡过程,轮齿受力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逐渐减小。斜齿轮适用于高速重载。

2.重合度大:重合度的增加可以提高齿轮的承载能力。从而延长齿轮的使用寿命。重合度主要取决于啮合时间,而斜齿轮啮合时间长,接触面积大,降低了应力。传输稳定,经济性提高。

3.结构紧凑:最小齿数越少,结构越紧凑。直齿轮和斜齿轮的比较:直齿轮的啮合线是平行的,优点是加工简单,没有轴向分量。斜齿轮的啮合线为斜线,稳定性好,振动小。

去传动比的中间值4.5

可得小齿轮节圆半径为du40.5/5.5=7.36,周长约23

小齿轮一般正变位,可取法面模数为1.5,在粗选一个螺旋角,计算端面模数,正推节圆直径。

螺旋角还缺一个条件,所以没法计算,因此齿顶圆直径也无法计算:

分度圆直径:D1=21*3=63 D2=22*3=66

齿根圆直径:Df1=D1-1.25*3=59.25

Df2=D2-1.25*3=62.25

其它也不能计算

扩展资料:

螺旋角是斜齿轮所特有的特征,在正齿轮即直齿齿轮中不存在。一般来说下平时所指的斜齿轮的螺旋角,指的是分度圆柱面上的螺旋角。

螺旋角越大,则重合度越大,越有利于运动平稳和降低噪声,任何事物都是两面的,增大螺旋角虽然带来了诸多优点,但工作时产生的轴向力也增大,所以的大小应该取决于工作的质量要求和加工精度,一般取8-25如若对噪声有特殊要求时,可根据情况取较大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斜齿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tougao/115874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7
下一篇 2023-05-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