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是什么?

中国制造2025是什么?,第1张

中国制造,这个词语一度成为中国制造业的代名词。近些年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承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为世界经济的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制造”一词曾经成为了时代的代名词与中国人的骄傲。

工业4.0引进中国后改为“中国制造2025”,但其不能划为等号。这些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中国制造业现状:仍然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与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仍有较大差距: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和高端设备对外依赖度高,制造业的创新体系是不完善的;产品档次不高,缺乏世界品牌;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信息化水平不高,与工业化的融合不够深入;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企业全球化运营能力不足。“中国制造2025”计划应运而生施!

“中国制造2025”其本质是工业信息化的智能化,可以用一串数字概括它的内容:“一二三四五五十”。

一个目标: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

两化融合实现目标:信息化、工业化。

三步走:第一步,力争用10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四项原则: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全面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合作共赢。

五条方针: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和人才为本。

五大工程: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工程、强化基础的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和高端装备创新工程。

十大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个重点领域。

中国制造业该如何紧随全球工业进入4.0阶段实现“中国制造2025”计划:

企业需要转型升级,制造业要从大规模生产转向大规模定制。

其一,需要转变思想:从以产品为中心低价获取市场的方式,转向以客户为中心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方式

其二,在生产模式上:预测生产产品转向按客户订单安排生产

其三,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取得竞争优势,转向提供差异化的产品,满足客户特定需求快速提供服务

其四,在流程上要提供变成多样化、定制化生产等服务。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

《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围绕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提出了8个方面的战略支撑和保障。

2016年4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通过了《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要求对接《中国制造2025》。

7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专家指出,"中国制造2025"提至国家级,较以前城市试点有所升级。"7月19日部署的'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相当于此前'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的升级版,"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规划所副所长张洪国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此前是以工信部为主来批复"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在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指导下开展相关工作的今后将由国务院来审核、批复国家级的示范区,相关文件也将由国务院来统一制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tougao/120790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0
下一篇 2023-05-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