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linux内核文件initrd.img

查看linux内核文件initrd.img,第1张

1、解包

2.6及以后内核中的initrd.img采用cpio压缩,不再是2.4内核使用的ext2格式,无法使用mount -o loop 挂载。需要使用gunzip解压缩,然后再使用cpio解包。以下作为示例:

2、压包

通过以上命令就将initrd.img解压了,现在就可以对其进行编辑,完成后使用以下命令重新压制。示例如下:

再将其改名拷贝至/boot目录,重启就可以观察修改后的效果。重启后 无法成功引导 。这是因为生成的initrd.img不对。解决如下:

3、重新生成initrd

initrd.img是一个用gzip压缩的文件,这主要是为了纳租制作启动盘,因为启宴颂动盘只晌茄郑有1.44M,这个文件的原始大小是几个M,压缩后大概3、4百K。这个文件使用mkinitrd命令产生。

在2.6以前版本中的Initrd.img采用的ext2经gzip压缩而成。要看到其里面的内容,首先是解压该文件,由于gunzip解压的文件有扩展名要求,所以:

管理类文件夹: /boot 该目录默认下存放的是Linux的启动文件和内核,例如LILO或GRUB的文件。 /initrd 它的英文含义是boot loader initialized RAM disk,就是由boot loader初始化的内存盘。在linux内核启动前,boot loader会将存储介质(一般是硬盘)中的initrd文件加载到内存,内核启动时会在访问真正的根文件系统前先访问该内存中的initrd文件系统。 /bin 该目录中存放Linux的常用命令。 /sbin 该目录用来存放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管理程序。 /var 该目录存放那些经常被修改的文件,包括各种日志、数据文件。如果做mail server,则需在Linux安装时将该目录设梁裂置为大空间。 /etc 该目录存放系统管理时要用到的各种配置文件和子目录,例如网络配置文件、文件系统、X系统配置文件、设备配置信息、设置用户信息等。如果做web server,则需在Linux安装时将该目录设置为大空间。 /dev 该目录包含了Linux系统中使用的纤携所有外部设备,它实际上是访问这些外部设备的端口,访问这些外部设备与访问一个文件或一个目录没有区别。例如在系统中键入“cd /dev/cdrom”就可以看到光驱中的文件。 /mnt 该目录默认下有2个分别对应光驱和软驱的文件夹cdrom和floppy。你可以临时将别的文件系统挂在该目录下,例如“挂载光驱mount/dev/cdrom /mnt/cdrom,查看光驱cd /mnt/cdrom”,养成良好习惯不使用时及时卸载“umount /mnt/cdrom”。 二、用户类文件夹: /root 如果你是以超级用户的身份登录的,这个就是超级用户的主目录。 /home 如果建立一个名为“xx”的用户,那么在/home目录下就有一个对应的“/home/xx”路径,用来存放该用户的主目录。

三、应用程序类文件夹: /usr 用户的应用程序和文件几乎都存放橡竖闭在该目录下。

Linux中的软链接类羡段似于windows中的快捷方式。

创建方式:ln -s oldfile newfile

例:文件软链接 (目录软链接也是一样的 *** 作方式)

1、tmp 目录下创建一个 test.txt 文件

2、ln -s test.txt test,为 test.txt 文件创建一个名为 test 的软链接

3、ll 查看详情会发现有一个蓝色的 test -->test.txt (test 指向衡派粗 test.txt)。同时文咐镇件类型是 l 开头,l 是指链接文件的意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tougao/122840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4
下一篇 2023-05-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