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实务--容器的安装技术

工程实务--容器的安装技术,第1张

2H312090 容器的安装技术

复习要点:

1、掌握容器的安装方法

2、熟悉容器的检验和试验要求

2H312091 掌握容器的安装方法

一、压力容器的分类及施工许可

(一) 压力容器的分类

1.按用途分为反应容器、传热容器、分离容器和储运容器。

2. 按设计压力分

 容器按压力分级 级别名称 设计压力P(MPa) 级别名称 设计压力P(MPa)

低压 0.1≤P<1.6 高压 10≤P<100

中压 1.6≤P<10 超高压 P≥100

3.按危险性和危害性分为三类,即第一类压力容器、第二类压力容器、第三类压力容器。

4.按压力容器内介质的危害程度分为极度危害(Ⅰ级)、高度危害(Ⅱ级)、中度危害(Ⅲ级)、轻度危害(Ⅳ级)没庆。

(二) 施工许可

1. 第三类压力容器、容积大于10m3的压力容器、蒸球、成套生产装置中同时安装的各类压力容器、液化石油气储存容器和医用氧仓等六类压力容器在安装前,安装单位或使用单位应向压力容器使用登记所在地的安全监察机构申报,办理报批手续。

2. 需在安装现场完成最后环焊缝焊接工作的压力容器和需在现场分片组焊的压力容器,不属于压力容器安装许可范围,此类压力容器的安装应当由该设备的制造单位或者具备A3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的单位承担。

3.具备压力容器制资格的单位,可以安装其制造的许可范围内的压力容器。

4.具备A3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的单位,可以安装所有的压力容器。

5.承担压力容器安装的单位,应当对压力容器的安装质量负责,并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书面告知设备所属区县的质量技术监督局。

6. 对于目前不具备压力容器制造资格或A3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的单位,在国家质检总局压力容器安装许可工作开展之前,如具备2级(或以上)锅炉安装许可证或GC1级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证的单位,可以从事压力容器安装工作(需要在现场完成最后环焊缝组焊的和容积大于或等于50m3以上的球形压力容器现场组焊除外)。

二、球罐安装方法

(一)钢制球形储罐的构造

球罐由球罐本体、支柱及附件组成。

(二)球罐常用的组装方法

散装法、分带法和半球法

(三)球罐焊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先焊纵缝,后焊环缝。

2.先焊赤道带,后焊温带、极板。

3.先焊大坡口侧,后焊小坡口侧。

4.焊工均匀对称分布,并同步焊接。

(四) 球罐整体消除应力热处理

现场球罐整体热处理方法是把球罐本身作为炉膛,外部敷设保温材料,在内部进行加热的方法。目前国内球罐整体热处理方法主要有内燃法和电热法两种。

三、钢制储罐的安装方法

(一)常用钢制储罐的种类

拱顶储罐、内浮盘拱顶储罐、浮顶储罐、无力矩罐和气柜。

(二)安装组焊方法

正装法、倒装法、气顶法和水浮法。

(三)常见钢制储罐的焊接方法

1.手工电弧焊

2.钢制储罐的半自动焊接

3.钢制储罐的物察袜自动焊技术

2H312092 熟悉容器的检验和试验要求

一、压力容器产品焊接试板的检验要求

(一)压力容器产品焊接试板的要求

1.为检验产品焊接接头和其他收押元件的力学性能和弯曲性能,应制做纵焊缝产品焊接试板,制取试样,进行拉力、冷弯和必要的冲击试验。

2.现场组焊的球形储罐应制作立、横、平加仰三块产品焊接试板。

3.产品焊接试板的材料、焊接和热处理工艺,应在其所代表的受压元件焊接接头的焊接工艺评定合格范围内。

(二)产品焊接试板的焊接要求

(三)产品焊接试板的检验

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要求

(一)球罐强度试验前应具备的条件

(二)球罐的沉降试验

(三)罩激储罐的充水试验

三、几何尺寸检验要求

(一)球罐焊后几何尺寸检查内容

(二)储罐罐体几何尺寸检查内容

四、焊缝无损检验方法

(一)焊前检验

(二)焊中检验

(三)焊后检验

1、根据《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0004—2009和《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TSGR3001—2006等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应当取得国家质检总局或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许可证。

2、取得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资格的单位(A3级注明仅限球壳板压制和仅限封头制造者除外),可以从事制造许可范围内的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工作,不需要领取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资格。

3、取得GC1级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资格的单位,或取得2级(含2级)以上锅炉安装资格的单位可从事1级许可资格中的压力容器安装工作,不需要领取压力容器安装许可资格。

4、国质检特函〔2007〕402号《关于进一步完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的通知》的第七条第5款规定:已取得GB级或GC2级压力管道神档冲安装许可证的单位,配备相应数量起重工后,可以安装与其相联接的游歼D级压力容器,不再领取压力容器安装许可证。

扩展资料:

危害种类

压力容器爆炸是指极其迅速的物理的或化学的能量释放过程。压力容器破裂分为物理爆炸现象和化学爆炸现象。

所谓物理爆炸现象是容器内高压气体迅速膨胀并以高速释放内在能量。

化学爆炸现象还有化学反应高速释放的能量,其爆炸危害程度往往比物理爆炸现象严重。容器破裂时的危害,通常有下列几种:

1、碎片的破坏作用。高速喷出的气体的反作用力把壳体向破裂的相反方向推出。有些壳体则可能裂成碎块或碎片向四周飞散而造成危害。

2、冲击波危害。容器破裂时的能量除了小部分消耗于将容器进一步撕裂和将容器或碎片抛出外,大部分产生冲击波。冲击波可将建筑物摧毁,使设备、管道遭到严重破坏,远处的门窗玻璃破碎。冲击波与碎片的危害一样可导致周围人员伤亡。

3、有毒介质的毒害。盛装有毒介质的容器破裂时,会酿成大面积的毒害蠢行区。有毒液化气体则蒸发成气体,危害很大。一般在常温下破裂的容器,大多数液化气体生成的蒸汽体积约为液体的二、三百倍。如液氨为240倍,液氯为150倍,氢氰酸为200~370倍,液化石油气约为180~200倍。

有毒气体在大范围内导致生命体的死亡或严重中毒。如一吨液氯容器破裂时可酿成8.6×104m3的致死范围,5.5×106m3的中毒范围。

4、可燃介质的燃烧及二次空间爆炸危害。盛装可燃气体、液化气体的容器破裂后,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遇到触发能量(火种、静电等)在器外发生燃烧、爆炸,酿成火灾事故。其中可燃气体在器外的空间爆炸,其危害更为严重。

液态烃气化后的混合气体爆炸燃烧区域,可为原有体积的6万倍。例如一台盛装1600m3乙烯的球罐破裂后燃烧区范围可达直径700m、高350m。其二次空间爆炸的冲击波可达十余公里。这种危害绝非蒸汽锅炉物理爆炸所能比拟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二三类压力容器

1、压力管道、容器、地下维护室合沟道内的检修工作,应办理工作票。工作人员应熟悉系统的连接方式及各阀门和配件的用途和检修方法。

2、在许可检修前,运行值班人员应做好一切必要的切换工作,放去相关管道、容器内部的气、水、油或瓦斯,保证检修的容器管道、容器、工作区域与其他部分安全隔断。各有关阀门应上锁,并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对动力 *** 作的阀门应隔断动力源,并挂安全标示牌。

3、开始工作前,检修工作负责人应会同工作许可人共同检查,确认需检修的管道、容器、工作区域确已可靠地与运行中的设备隔断,没有汽、水、油或瓦斯流入的可能。

4、管道检修工作前,检修管段的疏水门应打开,以防止阀门不严密时漏泄的水或蒸汽积聚在检修的管道内。

如果检修的管段上没有法兰盘而需要用气割或电焊等方法进行检修时,应开启该管段上的疏水门;必要时,还应小心地慢慢松开疏水门上的法兰,证实内部确无压力或存水后,方可进行气割或焊接工作。

5、检修工作完毕后,检修工作负责人应会同运行值班人员检查工作确已完结,加装的堵板已经拆除,管道已恢复常态,工作场所已经清理完毕,所有检修人员已经离开,然后才可取下警告牌和锁链。拆除堵板时,必须先把堵板的另一侧积存的汽、水放尽。

6、不准在有压力的管道上进行任何检修工作。对于运行中的管道,可允许带压力紧阀门盘根和在管道上打卡子予以消除轻微的泄漏,但应经相关领导批准并取得值长同意,并由相关负责人指定熟练的人员,在工作负责人的指导和监护下进行。在工作中还要特别注意 *** 作方法的正确性(如螺丝不要紧得过度,紧度要均匀,注意 *** 作位置,防止汽、水烫伤等)。

7、安装管道法兰和阀门的螺丝时,应用撬棒校正螺丝孔,不准用手指伸入螺丝孔内触摸,以防轧伤手指。

8、在可能有瓦斯的地方进行检修工作前,应遵守下列各项:

(1)应戴防毒面具,并尽可能在上风位置上工作。

(2)工作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其中一人担任监护工作。

(3)在管道内部或不易救护的地方工作,应使用安全带,且安全带绳子的一端紧握在监护人的手中,监护人随时与管道内部工作人员保持联系。

(4)应使用铜制的工具,以避免引起火花(必须使用钢制的工具时,应涂上黄油)。禁止穿有铁钉的鞋。

(5)工作人员感到不适时,应即离开工作地点,到空气流通的地方休息。

(6)应准备氧气、氨水、脱脂棉等急救药品。

9、禁止在油管道上进行焊接工作。在拆下的油管上进行焊接时,必须事先将管子冲洗干净。

10、地下管道

(1)在地下维护室内对设备进行 *** 作、巡视、维护或检修工作,不得少于二人。

(2)开闭地下维护室的人孔盖,应使用适当的工敬颂具,不准用手直接开闭。

(3)打开地下维护室的人孔进行工作时,应在打开人孔周围设置遮拦,夜间还应在遮拦上悬挂红灯。在人孔盖下面应装有上下用的脚蹬(间距30~40cm)或固定的铁梯。

(4)进入有水的地下维护室及沟道内进行 *** 作或检修,工作人员应穿橡胶靴。

(5)在地下维护室和沟道内工作时,应用12~36V的行灯。在有有害、易燃气体的地下维护室和沟道内工作时,应使用携带式的防爆电灯或矿工用的蓄电池灯。

(6)地下维护室及沟道内需保罩备持清洁,出入口不准堆积任何物品。

(7)在地下维护室和沟道内使用汽油机或柴油机时,应把汽油机或柴油机的排气管接到外面,并有良好通风,否则不准使用。

(8)进入有有害气体或温度高的地下维护室之前,应至少打开维护室的二个人孔,并在每个人孔上面放置通风筒或导风板,其中一个正对来风方向,另一个正对去风方向,以加强通风。

(9)在地下维护室内进行工作前,工作负责人应检查室内有物稿毁无有害、易燃、有害气体。检查的方法是可用仪器测量,也可使用绳子吊下专用的矿灯或小动物作试验,但禁止用燃烧着的火柴或火绳等投入地下维护室内来检查,以防止发生爆炸。在有有害、易燃气体的维护室内不准吸烟。

(10)有关人员应掌握可能存在有害气体的场所,并在图表资料上注明。

(11)在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地下维护室或沟道内进行工作的人员,除应戴防毒面具外,还应使用安全带,且安全带绳子的一端紧握在上面监护人手中。如果监护人必须进入维护室作救护,应先戴上防毒面具和系上安全带,并应另有其它人员在上面作监护。

预防一氧化碳、硫化氢及煤气中毒,应戴上有氧气囊的防毒面具。

(12)在有有害气体的地下维护室内工作,工作人员应轮班倒换工作。

地下维护室和沟道内的温度超过50℃时,不准进入工作;在40~50℃温度内工作,也应适当地轮换工作和休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tougao/123946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5
下一篇 2023-05-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