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营销入门基础理论和必备技能,带你了解新媒体营销的概念

新媒体营销入门基础理论和必备技能,带你了解新媒体营销的概念,第1张

媒体营销入门基础理论和必备技能,带你了解新媒体营销的概念 自媒体运营感受当我们感觉营销做不动、内容不走心的时候,可能是我们离群体的距离还很遥远。


大多数人在做运营新媒体的时候都遇到过如下的情形:“虽然我们正在做新媒体推广,但业绩不是很理想”“这篇文章明明很棒,为什么读者无感?”“我们公司要开通所有的主流新媒体平台账号!”当我们以激动的心情进入了新媒体领域,正是期望大展拳脚之时,甚至因为想到一个好点子彻夜难眠,但每次总是激动的开始,失望的收场,这已是如今新媒体运营的“新常态“。


像是互联网从业人员都认同的一个不是段子的段子:做自媒体的比看的还多!可见竞争的激烈程度。


转化率低、阅读量低、活跃度不足,是新媒体营销遇到的“新问题”。


即便是微信、微博成为了刷粉刷量的“重灾区“,可依然抵挡不住大大小小的公司跳进去“摸鱼”,每天仍然有很多人在经营着”僵尸号“,有种杀敌1000自损800的节奏。


“流量红利“是一个具有洗脑效果的名词(专家们常常制造这样的名词),真实的红利周期实际上很短暂。


大家都在说的时候已经成为了过去式。


但是,难道你没有做好新媒体、自媒体、产品滞销,真的是因为红利没有了吗?在“所谓的”红利期就可以一定做得很好?答案是否定的,现实就是:即便在红利鼎盛期内,80%的人仍然做不好,看“攻略”的时间多于实际探索的时间。


无论何时,拼的是仍然是营销思维、运营思路、产品素质,红利来了顺势而飞,红利没走路依然逐步向上。


那么,在寻求新的营销方法论之前,我们都应该仔细想想以往为什么做不起来?炒作是营销的常用手法,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曾经使用过这个方法。


如小米先圈地圈人,再推广,再限量,这个手法一方面稳固了小米的地位,另外就是极大的调动了人们的追逐、从众、猎奇、站队的心理,以至于后来者极速模仿小米。


再比如2013年的“中国大妈炒黄金“,是典型的被营销案例,从众心理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当很多人都认为它是机会的时候,时机肯定过去了。


为什么道理谁都懂,可就是管不住自己?正如我们进入新媒体领域,大多数的营销方式、运营思路完全是雷同的,然而,当我们按照“攻略”去运营新媒体的时候,其时间、空间早已发生了变化,成效也必然低落。


长期模仿一件事物,很容易让人的意识陷入狭隘之中难以自拔、失去创造力、判断力,因为模仿最容易处于舒适区。


如大家都像手捧圣经般的集中在晚上10点左右或是早上7点左右发布微信推文。


根据腾讯发布的数据来看,这个时段确实是阅读量最大的节点,但是我们在做自己的内容时,有没有考虑过人群?可以说很少有人考虑过特定人群的特点,如夜班守前台的、夜间保安、两班倒的、做直播与看直播的、就爱在1点睡觉的、深夜飙车的富二代等等。


做销售的都会划定自己的好客户与烂客户,好客户——认同自己,容易沟通,自己也乐于服务对方;烂客户——百般哀求,哭天抢地就是不应。


总之,新媒体营销、运营、推广,同质化、特色缺乏是其中一个因素,虽然天然喊着细分、小众,但真正去做的还是少数,谁也不舍得放下消费者最多的那个市场,那个蛋糕看起来更大。


如我们常见的微信文案都是无病呻吟、伪原创、抄袭的形式,总结起来,新媒体营销做不起来跟下面两点因素相关。


用户的差异性:小众经济时代,用户并没有站在最拥挤的地方。


内容的匮乏:多数运营者发布的内容基本没差别。


其他原因还有很多,如文案水平、设计风格等等,作为基本功一类不再此做延伸讨论。


用户的差异性用户细分、小众经济、碎片化,这些概念和思想并不是这两年才出现的。


比如我们做微信公众号,如果大家都在同一个时间点推送,那么在同一时间用户会收到非常多的内容,而用户打开的内容,一定是关注了很久的,对他有强烈吸引力的公众号,其他家的自然就没有机会。


如果不是一个运营了很长时间的“老品牌”和有粉丝沉淀数量的平台,即便是在10点推送,阅读量也不能发生质的变化,因为用户的特定性是一样的,大家抢夺的都是同类型的用户,一些小平台、小运营团体自然不敌。


如何界定用户的差异性呢?这个问题就类似于首先要弄明白,大池塘里的小鱼和小池塘里的大鱼的关系。


小众经济这几年逐渐被大家熟知,但是从具体的营销对象和方式来看,真正这样做的还是不多,都想抢占大市场,真正能够放下”大”和“舍”的没几个。


如何对企业的规划进行更改?在2008年到2010年相信那些国际品牌店的衣服销量都是非常的可观的,直到2017年你会发现这些品牌店逐渐在消失,在那时非常被人接受的品牌店,如果不进行改变就会逐渐被小众群体慢慢替代。


小众平台怎样开始兴起?如今最火的就是线上公众号推广自己的产品,从而让更多人去了解自己的产品。


有人就会问了,一个小众品牌是如何来推广的,后来经过调查发现一种叫共享电子秤的项目来为公众号增加粉丝。


之前不知道怎么联系就在微信关注了一下公众号 共享身高秤 找到了他们推广的渠道觉得非常不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tougao/6016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4-13
下一篇 2022-04-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