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是谁的,乐视的钱从哪来,乐视的钱到哪去

乐视是谁的,乐视的钱从哪来,乐视的钱到哪去,第1张

乐视的钱来自何方

1)IPO 及增发。其中 IPO 发生在 2010 年,募集资金为 6.8 亿人民币;而定增的规模也在 100 亿人民币级别,而且随着乐视的影响力增大,定增将成为常规的融资渠道,根据市场行情向证监会申请并发行。

2)CEO 贾跃亭卖过老股,然后以无息贷款的形式借给乐视母公司,规模在 100 亿人民币级别。贾跃亭的原话为,“在全世界没有一个公司的创始人,把自己的股票卖出去上百亿,长期五年免息借给上市公司。”确实挺创新的,这个回答有部分提及:中国都有哪些公司资本层面比业务层面的能力还要好?都有哪些具体的事迹?

3)股权质押向民间金融机构或者正规银行借款,之前看到新闻乐视从招行获得 100 亿人民币的贷款

4)拆分子公司的过程中卖老股(以上三条均有公开的报道,此处纯属猜测)。乐视已经拆分了乐视体育等公司,每次都是高估值,拆分过程中完全有机会通过卖老股来向母公司输血。

5)私募及 PIPE。乐视在上市前获得过深创投 5200 万人民币的投资,但是这个阶段已经过去了。

6)大力降低资金流出的周转速度,比如:延缓对供应商的付款速度以及对被投企业的投资款等等。

以上四条加起来,乐视融到的钱总计在几百亿人民币左右。可是既然乐视这么能融钱,这么多钱又去哪里了呢?简言之,花在了人、内容、投资及硬件四大方面。

“恳请大家给乐视一些时间,给乐视汽车一些时间,我们会把金融机构、供应商以及任何的欠款全部还上。”7月6日,乐视网、乐视控股创始人、董事长贾跃亭在题为《贾跃亭——我会尽责到底》的公开信中回应目前乐视的资金链危机。

早在去年11月份,乐视就已经深陷资金链困境,虽然有“中国好同学”以及山西老乡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150亿元资金的驰援,但显然还不够。

乐视网自上市以来已累计募集资金300亿元,其中直接融资92.8亿,间接融资207.8亿。除了乐视网,乐视非上市体系的公司中,乐视体育、乐视影业、乐视汽车等吸金能力同样惊人,融资总额也有数百亿。

不完全统计显示,乐视汽车、乐视手机、版权投入等等,是乐视系近年来的烧钱大户。

超级汽车板块投入超百亿

乐视系真正的烧钱大户还是汽车业务。

2015年11月5日,美国新能源汽车公司法拉第未来宣布投资10亿美元在内华达州建厂,时任乐视控股董事长的贾跃亭为这家公司的投资人。不过,受制于资金链紧张的局面,其在内华达州的工厂已经停工,多名员工已先后离职。

2016年8月10日,乐视宣布投资200亿元在浙江湖州建设超级汽车工厂。2016年11月6日,贾跃亭在一份内部信中表示,“乐视汽车前期投入巨大,陆续花掉100多亿的自有资金”。

即便如今资金链紧绷,但贾跃亭并未放弃他的造车梦。

7月6日发声辞任乐视网所有职务之前,贾跃亭已经悄然离开中国到达美国洛杉矶,据称此行正是为敲定汽车业务的新一轮融资。

体育赛事版权全球“买买买”

高达近300项全球顶级赛事版权曾经是乐视体育引以为傲的一件事,在体育版权的购买上,乐视也从不吝惜投入。

其中,乐视体育斥巨资拿下中超版权的交易备受争议。

为造“生态”大举并购

体育只是冰山一角,在本轮资金链危机爆发前,乐视各大“生态”普遍都在买买买。

这其中,尤以乐视在手机和电视的布局收到关注。

按照贾跃亭此前对外披露的信息,本轮乐视系资金链危机,烧钱最严重的板块是汽车,排名第二的就是手机业务。这其中,乐视本身的手机业务投入不少,而收购酷派也让它背负了沉重的财务负担,此番贾跃亭及乐视系12亿元资产被查扣,据说也有收购酷派的贷款问题。

频繁挖角,许以高薪、股权

在手机、影视、体育、汽车等业务多点开花的乐视,对人才的追逐从不手软,除了许以高薪,还会给出诱人的股权。

全国各地拿地2万多亩

作为风头强劲的互联网企业,乐视也曾被各地方政府视为座上宾,买地置业、建设“生态城”也成为乐视一大笔开销。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乐视还与深圳市、张家口市、北京市朝阳区和临汾市、上海、贵阳等多个地方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有媒体报道称,乐视以产业基地,生态城,生态产业园等多种方式,拿下了超25000亩土地。

随着这轮房地产价格的暴涨,这批土地储备如今已经成了贾跃亭手中最有价值的资产之一。

大家都在拭目以待,看你贾跃亭怎么度过资金难关。

这两天有关“乐视”的新闻上了热搜,网传乐视的400多名员工过上了没有“老板”的神仙日子。

没有内卷,没有加班,公司更不会拖欠工资和社保,这种996的工作方式引起了小伙伴们的极度羡慕。但是也有小伙伴发声说“乐视不是已经倒闭了吗,怎么还会有员工?乐视哪里来的钱去支付员工工资的?”

首先要说一点,那就是乐视一直都没有倒闭。其次乐视目前主要的盈利方式包括之前高端电视会员日活收入、专利收入,还有一些电影、电视剧(比如甄嬛传)的版权收入,同时广告运营、也都在赚钱。

这些收入足够支付乐视几百名员工的工资了。而且据传乐视还把办公楼出租了一部分,这也给他们带来了相当可观的收益。

虽然乐视现在的收益比起那些互联网大厂不值一提,但是曾经它也是一方霸主。乐视成立于2004年,并于2010年上市,在2012年确定其生态内容、商业模式(内容+应用+平台+终端)也逐渐成熟。

从2012年到2016年4年间,乐视发展飞速,市值从50亿飙升到了3000多亿,营收也实现了从2.38亿到220亿的过度,在当时可谓是“风头无两”。但是在2016年却被曝出拖欠供应商的事情,随后“墙倒众人推”,乐视至此深陷财务危机,一蹶不振。

回顾乐视的发展史,我认为乐视之所以会走到如今这个地步,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的:

01、战线拉得太长,资金运转不过来

当时的乐视涉及的业务面太广了,手机、电视、体育、视频、汽车、文娱,可以说日常生活中有的,他们都想“伸一脚”。

乐视在很多领域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却并没有“深耕”,这就导致它是“行行有,但是行行都不能做到精益求精”。如果乐视能够有足够的精力、资金像做电视那样投入,我想它肯定是能够有所成就的,不至于处于如今的窘境。

02、后期配置不科学,面对信任危机时公关不到位

乐视在大面积扩展业务战线的同时,并没有能够合理分配资源以及人员的使用。这也使得内部矛盾加大,工作开展不够科学。同时当乐视出现信任危机的时候,它们没有及时能够做好公关,让大众重拾对乐视的信心,最终导致市场对乐视失去兴趣。

除此之外,终端内容的低价格出售、非上市板块内部“输血”过多等原因也都是导致乐视进一步衰退的主要原因。在乐视出现问题后,公司也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员,如今的400多名员工可以说都是“幸存者”,当然也是“幸运儿”。

在当下这个大的社会背景下,能够拥有一份工作已经很不容易,更何况还是“钱多事少”的活,理应懂得珍惜。在这里,也默默期盼自己在接下来能够遇到这样的“好事”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tougao/60334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2
下一篇 2023-03-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