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宇科技的CEO很年轻啊,是做技术出身的吗?

柔宇科技的CEO很年轻啊,是做技术出身的吗?,第1张

柔宇科技创始人刘自鸿是一名“80后”,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读完本科和硕士后,又赴美国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攻读博士,后于2009年10月加入美国IBM公司后来,2012年在美国硅谷和中国深圳、香港三地同步创立了柔宇科技公司,也是技术出身的。

柔宇科技的CEO刘自鸿曾是高考状元考入清华电子工程系,26岁斯坦福大学博士毕业,成为IBM位于纽约的全球研发中心顾问级工程师及研究科学家。2012年,29岁的刘自鸿从IBM辞职创业,在美国硅谷和中国深圳同步创立柔宇科技。

当折叠屏成为手机市场竞逐热点,场内玩家高歌猛进之时,昔日高呼掌握“低成本、高良率”柔性屏技术的柔宇 科技 却“马失前蹄”。

视觉中国图

曾提出科创板上市申请

2020年最后一天,柔宇 科技 向上交所提交了科创板IPO申请。据招股说明书(申报稿),连年亏损的柔宇 科技 自身并没有“造血”能力。2017~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公司累计营收只有5.17亿元,累计亏损却达到31.95亿元。

2021年2月,柔宇 科技 撤回上市申请。此后,柔宇 科技 再未提交IPO申请,资金紧张问题开始显现。

2022年清明假期前,柔宇 科技 欠薪问题多次登上热搜榜,再度引发热议。而让李艳红没有想到的是:“3月31日下午,公司各个部门陆续通知,清明节之后就开始放假,时间是3个月。其中,4月按照全薪计酬,5月和6月按照深圳最低工资标准来计算,这两个月的社保也要按最低基数来调整。”

让包括李艳红在内的柔宇 科技 多数员工更感不满的是,柔宇 科技 始终没有发布关于放假3个月的正式通知。“公司担心这种消息被员工对外释放出去带来负面影响,但员工却很担心,如果公司不以官方名义发布正式通知,后续公司会不会将3个月时间解释为员工旷工?”

产品仍在市场拓展阶段

公开资料显示,刘自鸿出生于1983年,17岁以江西省抚州市理科高考状元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就读。2012年,刘自鸿开始在多地同步创立跨国公司柔宇 科技 。凭借柔性显示屏崭露头角的柔宇 科技 迅速成为投资圈的竞逐对象,IDG、深创投、松禾资本等头部机构纷纷下场。启信宝数据显示,2019年四季度柔宇 科技 完成3亿美元的F轮融资。

然而,不断融资的同时,柔宇 科技 却始终难以实现盈利。创立9年以来,柔宇的屏幕并未出现在任何一家主流手机厂商的产品中,自有品牌在公开渠道难觅踪影。其技术独创性、量产能力以及获客能力也开始遭到质疑。

目前,柔性屏幕主要有两种技术路线,一是京东方、TCL 科技 、三星等公司主要拓展的多晶硅(LTPS)技术,市面上主要的折叠屏手机等产品几乎都由这些公司供应;另一种则是柔宇自主研发的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ULT-NSSP)。

据刘自鸿此前介绍,上述两种技术有着本质的不同。“ULT-NSSP技术比LTPS在量产能力上更优秀,原因在于采用不同材料体系和不同制程工艺,整体生产流程大为简化,设备投资成本大幅降低,良率显著提高,产品弯折可靠性极强。相比而言,LTPS技术需要的温度比较高,工艺也比较复杂,导致全柔性屏可折叠屏幕的良率和弯折可靠性非常低,而且之前基本上只能做曲面,可折叠的次数很有限。”

由于采用自主研发的新技术路线,过去几年,柔宇 科技 始终难以打开市场。据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数据,2017~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柔宇 科技 营业收入分别为6472.67万元、1.1亿元、2.3亿元和1.2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亿元、-8亿元、-10.7亿元和-9.6亿元。对于持续亏损的主要原因,柔宇解释称:“产品仍在市场拓展阶段,销售规模较小且研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目前,华为、三星、小米等均未与柔宇达成合作,公开承认合作的只有中兴,但后续动作至今没有披露。除了手机之外,柔宇 科技 试图将柔性屏应用于消费、 体育 赛事、会议等B端行业客户中,但效果不太明显。

终于等来了战略合作方

2022年1月,资金链紧张的柔宇 科技 终于等来了“白马骑士”——深圳中智卫安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智卫安)。启信宝信息显示,中智卫安成立于2018年7月,法定代表人为钟翔宇。

2022年1月17日晚间,柔宇 科技 微信公众号发文称,1月16日,中智卫安与柔宇 科技 进行战略合作签约。基于合作协议,中智卫安将向柔宇 科技 批量采购柔性显示屏、柔性传感器及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用于公司全线商用机器人产品,自2022年起连续3年采购金额累计约30亿元。

签约现场,中智卫安董事长钟翔宇表示:“机器人产品本身是显示屏的重要载体,2021年,中智卫安机器人包括CIOT品牌机器人市场保有量突破7.5万台,在写字楼、酒店、餐饮、医院、商超、政务、展馆等50+个场景落地应用,这意味着中智卫安的智能商用服务机器人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柔宇 科技 第三代蝉翼柔性屏则为中智卫安机器人提供了更好的人机交互平台,让我们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独具优势。”

成立仅3年多的中智卫安目前处于B轮融资阶段,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那么,中智卫安能救柔宇 科技 吗?对此,李艳红称:“至少我作为员工没有看到特别实质性的推进。中智卫安的消毒机器人之类,起初对方表示消毒机器人‘面部’这块可以用柔性屏,据说做出了几台。但实际上,今年初的时候柔宇已经没钱了。后面才知道,这个战略协议对双方都没有实际约束。这种消费级的机器人真的需要一个造价更高柔性屏吗?”

在李艳红看来,柔宇 科技 “断粮”与刘自鸿及柔宇其他高管团队们的判断力有很大关系。“包括对融资的误判,为什么这么有把握,下月就会到?实际上多少个‘下个月’都没到,在这个过程中,难道不应该及早反省?最不理解一件事就是,正常(情况下)如果企业要继续经营,并且意识到自己账上钱不多了,是不是应该裁员或者业务上作出调整?但公司都没有。”

李艳红进一步表示:“公司内部也曾流传,有其他股东曾商议引入投资,据说会涉及到稀释创始人股权,也包括引入政府部门纾困资金,但都没有下文。也听到刘总在外边借了资金,借一两个亿还是多少(具体金额不明晰)。”

2022年是王淼在柔宇 科技 工作的第五年,按照她的理解:“刘自鸿不太愿意放权给职业经理人。公司的走向最后是这样的,说明在市场上经不起推敲。但是从个人角度,还是希望公司越来越好。”

柔宇招股书中曾披露:“公司采用特别表决权结构,根据公司章程(草案)安排,对于提呈公司股东大会的议案,A类普通股持有人每股可投4票,而B类股份持有人每股可投1票。目前,实际控制人刘自鸿持有公司38.61%的股份,且均为公司全部已发行的A类普通股,合计占公司投票权的比例为71.56%,实际控制人对公司的经营管理以及需要股东大会批准的事项起到决定性作用。受特别表决权结构影响,中小股东的决策能力将受到一定限制。”

李艳红表示对柔宇 科技 不再抱有期待,决定开始找工作。她也希望未来会有政府资金或有产业运作能力投资人能解救柔宇 科技 。

每日经济新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tougao/60349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2
下一篇 2023-03-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