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食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日食的形成原因是什么,第1张

日食发生的原因,是因为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当月亮恰好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且太阳—月亮—地球几乎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遮蔽阳光,月球影子落在地球上,因而发生日食

因此,日食发生时间必定在农历初一(朔) ;但因白道(月球绕地球的公转面)与黄道(地球绕太阳的公转面)之间,平均有5°9'的夹角,故并非每逢朔都会发生日食,必须要朔时、且月亮离黄道与白道交点在15.4~18.5度以内时,才会发生日食,这个范围称为「日食限」。

由于月亮绕地球的轨道是椭圆,距离会有远近分别,会因月球远近引起的大小变化,以及在地球上的观测者所在位置不同,使得看到的日食现象不同。

扩展资料

日食种类

日全食 :月球离地球较近,完全遮掩太阳,月球本影内可见日全食;

日环食 :月球离地球较远,无法完全遮掩太阳,本影内可见日环食;

日偏食 :无论月亮远近,在月球半影中者均可见月亮遮掩部分日面;

复合日食 或全环食 :月亮位置恰介在全食与环食间,使地球上部分地区见全食,部分地区见环食。这种日食发生比例极低。

因为光沿直线传播,当它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它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这个黑暗的区域叫做阴影。日食是在地球上月球阴影区域观测到的一种现象。在太阳的一侧半影区域可以看到日偏食。在伪本影中可以看到日环食,在本影中,太阳被完全遮挡,形成日全食。月食是月球进入地球的阴影时,观测到的地球上的月食现象,进入半影区,称为半影月食,看到的月球是完整的,但亮度降低,没有观赏价值当部分月球进入本影时,可以观测到月偏食。

当全部进入本影时,就可以观测到月全食。由于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大小和距离,不能形成月环食。当月球从地球和太阳之间穿过,完全遮住太阳盘面,白天变成黑夜时,就会发生日全食。纵观历史,很少有自然现象能引起人们如此的敬畏。即使对于专业的天文学家来说,太阳的突然和戏剧性的变暗,伴随着大规模的壮观的光学效果,可能是一生的经历。

但是日食不仅仅是有趣的。它们还使我们能够研究太阳在其他时间不可见的特征。月球大约每个月绕地球一周,在每个轨道上,它会到达一个点,从地球上看,它大致与太阳的方向相同。正如你可能期望的那样,日全食将每月发生一次。但是我们知道它实际上是非常罕见的。

日偏食(当部分太阳被月亮遮蔽时)发生的频率很低,因此在大多数年份里,全世界只有2到4次日偏食,而日全食则更为罕见: 一个世纪的日全食很少超过70次。月食次数少的主要原因是月球绕地球轨道的倾斜度以及月球相对于太阳的大小。月球的轨道相对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倾斜了约5度,这意味着月球并不是每次在太阳和地球之间经过时都会完全挡住太阳。月球相对较小,这意味着它的阴影通常不会落到地球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tougao/60350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2
下一篇 2023-03-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