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的ULED是什么?优点和缺点有什么?

海信的ULED是什么?优点和缺点有什么?,第1张

ULED 的U系Ultra缩写,意为极致、超高,寓意为更好的LED。与OLED自发光原理不同,ULED应用新型背光技术对LED液晶显示进行改善,在图像色彩饱和度、对比度表现和OLED不相上下。

1、ULED本质上是采用了LED背光的LCD电视,海信官方宣称ULED采用多分区独立背光控制和Hiview 画境引擎技术,在画面对比度,画面层次感,暗场细节,色彩精准还原和画面流畅度方面较传统LED显示有大幅提升。

2、ULED为直下式LED,目前市面上的直下式背光模组普遍应用于各品牌中低端型号,其机身厚至4cm,边框宽1cm,后壳采用普通的塑料材质,在时下以薄为美的审美趋势之下,无论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还是电视,都在追求极致轻薄,ULED却反其道而行之,后壳还采用的是廉价的塑料材质,摆在客厅当中怎么都凸显不出高端品味。

3、ULED采用软屏,画面拖尾、色彩表现力弱等问题较为凸显,ULED采用的画质增强技术是通过软件控制以提升参数,这并非创新技术,市面上已存在多年,从这一点来看,ULED并不像厂家宣称的那样对画质进行革命性提升,更多是概念的重新包装。

4、ULED代表产品上发现芯片采用的是MTK5327,其架构为双核CPU+双核GPU,不支持H.265,不能解码真正的4K视频资源,这种芯片在目前市场上属于中低端配置,以这种芯片应用在厂家宣称的高端产品上面。

ULED电视也就是量子点电视,也有QLED不同的名称。从本质来看,仍然属于LCD液晶电视,但量子点电视所使用的背光源则有所不同。它和普通的LED电视的区别是:

1、中文名:

ULED,即Ultra,中文名“多分区布光独立控制发光二极管”,ULED电视也是量子点电视。LED电视其实是LCD电视(Liquid Crystal Display),译作“发光二极管”,是由含镓(Ga)、砷(As)、磷(P)、氮 (N)、硅(Si)等的化合物制成的二极管。

2、显色原理:

ULED电视与OLED电视的区别,就在于其使用的电视面板的发光机理不同。OLED电视不需要背光源,但ULED仍然需要。

ULED采用蓝光芯片激发红色和绿色荧光粉或量子点,通过数百种LED背光光谱和数十种彩色滤光片的光谱分布研究,建立起一套液晶模组色域的仿真模型,并通过数千组实验数据优化,设计出相对不错的彩色滤光片和高色域LED背光光谱。

LED由含镓(Ga)、砷(As)、磷(P)、氮 (N)、硅(Si)等的化合物制成的二极管,当电子与空穴 复合时能辐射出可见光 ,因而可以用来制成发光二极管。

3、用途:

ULED是面向电子医疗显示和液晶电视研发的显示画质技术处理引擎,采用多分区独立背光控制和Hiview 画境引擎技术,在画面亮度、画面对比度、画面层次感、暗场细节、色彩精准还原和画面流畅度以及响应速度方面较传统LED显示具有大幅提升。

LED 被称为第四代光源,具有节能、环保、安全、寿命长、低功耗、低热、高亮度、防水、微型、防震、易调光、光束集中、维护简便等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指示、显示、装饰、背光源、普通照明等领域。

4、缺点

OLED虽然画质十分优秀,但由于技术难关尚未被攻克,因此仍有价格高昂、使用寿命短等缺陷。

LED缺点:起始成本高、显色性差、大功率LED效率低、恒流驱动(需专用驱动电路)。 相比之下,各种传统照明存在一定的缺陷。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Led电视

百度百科-ULED

ULED是海信推出的液晶电视技术,ULED 的U系Ultra缩写,意为极致、超高,寓意为更好的LED。

通过多分区独立背光控制和HiView画境引擎技术,ULED较传统LED可实现10倍以上的对比度和30%以上的色域范围提升;而在亮度、技术成熟度方面,则较OLED更具优势。

ULED技术研发最初阶段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项目支持,项目名称为《液晶显示用LED背光及其关键材料研发和产业化》,也获得2014工信部专业(医疗)显示模组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创新重大专项支持。

扩展资料

ULED和OLED的区别有:

1、发光原理不同

ULED需要通过背光源发光,液晶分子自身不能发光,LED指的是背光源。而OLED是有机发光二极管,能够自发光,因此不需要背光源。

2、技术上的不同

OLED是下一代显示技术,而ULED只是一个优化技术,这两个技术并不在一个层面。

3、画面显示上的不同

相较OLED电视基于液晶原理的ULED提供了优于其4倍的白场、2倍对比度,同时提供了两倍的亮度可视范围,画面细节层次更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ULED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tougao/60356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2
下一篇 2023-03-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