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是指什么?

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是指什么?,第1张

生态系统是指在自然界中,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形成一个统一整体,并且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那么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是指什么呢?1、 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是指湿地、森林和海洋。 2、 湿地。通常是指陆地和水域的交界处,且水位要接近或处于地表,湿地通常有三个特点:底层土壤主要为湿土、每年生长季节底层会被水淹没、周期性植物优势种是以水生植物为主。 3、 森林。通常是指以乔木为主体的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非生物环境组合的生态系统,特点是:层次结构丰富、生物种类多样、食物链多且复杂、光合效应高,森林生态系统还拥有保持水土、滋养水源、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等功能。 4、 海洋。全球最大生态系统,其中还包含许多不同等级的生态系统,下属生态系统一般是按区域和生物来划分,如大洋生态系统、沿岸生态系统,藻类生态系统、红树林生态系统等等,其中又包括深海生态系统。 以上就是给各位带来的关于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是指什么的全部内容了。

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包括森林、海洋、 湿地。

森林:森林是包括了千木林、灌木林地以及竹林,是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一个生物群落,集中了千木和各种的动植物、土壤以及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以及相互的制约,还跟环境相互影响,从而形成了生态系统的一个总体。

海洋:海洋是地球上最为广阔的水体的统称,地球上的海洋总面积大约是3.6亿平方米,占据了地球表面的百分之七十。

湿地:湿地指的是地表过于湿或者是经常积水,而且还生长湿地生物的一个地区,湿地具有各种功能,有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提供旅游资源等。

基本理论:

随着生态学的发展,生态学家认为生物与环境是不可侵害的整体,以至后来欧德姆认为应把生物与环境看作一个整体来研究,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科学,研究一定区域内生物的种类、数量、生物量、生活史和空间分布。

环境因素对生物的作用及生物对环境的反作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规律等,他的这一理论对大学生态学教学和研究有很大的影响,他本人因此而荣获美国生态学的最高荣誉是泰勒生态学奖,也是首次提出生态系统概念的人。

按成份:生态系统包含一定区域内的生物及其周围的无机环境,例如:一片草原上的动物

植物微生物等以及周围的空气、阳光、土壤、水等无机环境。

按种类划分: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地球,地球上又有很多不同种类的生态系统。

先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两大类

陆地生态系统,又可以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

水域生态系统,又可以分为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tougao/60457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2
下一篇 2023-03-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