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系统的安装与配置

麒麟系统的安装与配置,第1张

简单介绍一下麒麟系统(服务器版本)的安装,以下均是在VMare Workstation上进行 *** 作 一、虚拟机环境的配置 1、首先创建新的虚拟机 2、创建新的虚拟机选自定义(高级),点击下一步 3、我的VMare Workstation是15版本的,所以我想选择如下,大家可根据自己的VMare Workstation版本来选择,选好后点击下一步 4、我们选择稍后安装系统,点击下一步 5、由于麒麟系统所使用的内核版本比较高,这里我们 *** 作系统选择选择Linux,版本选择其他Linux4.x 64位,点击下一步 6、虚拟机名称命名看自己喜好,虚拟机的位置安装一定要选择好,我自己会安装许多的虚拟机,有专门的目录,点击浏览,选择自己电脑虚拟机安装的目录,新建一个麒麟系统的文件夹,如图,选择好点击下一步 7、设置麒麟系统虚拟机的处理器,看自己喜好,一般自己虚拟机设置的话2-4CPU都可以,生产上多少看需要,设置好点击下一步 8、设置麒麟系统虚拟机的内存,我设置了2G,一般自己虚拟机设置的话2-4G都可以,生产上多少看需要,设置好点击下一步 9、我电脑上的VMare workstation我设置成了NAT模式,所以本次网络及等于在我提前设置好的大的网络架构里面了,也可以选择桥接网络,到时候看自己的电脑设置,设置好点击下一步 10、SCSI控制器选择推荐,默认配置,点击下一步 11、磁盘类型选择SCSI,默认配置,设置好点击下一步 12、选择磁盘这里,选择创建新虚拟磁盘,设置好点击下一步 13、磁盘大小我这里自己的环境就选择了30G,将虚拟磁盘拆分成多个文件,这样可以让磁盘使用多少就占用多少,千万不能选择立即分配所有磁盘空间,选了以后会直接占用磁盘30G,造成浪费。设置好点击下一步 14、磁盘文件这里默认就好了,设置好点击下一步 15、都设置完成,点击完成 二、 *** 作系统的安装 1、这时候可以在VMare workstation中的左框看见我们创建的虚拟机,双击它,可以看见详细信息,点击编辑虚拟机设置 2、找到CD/DVD,点击使用ISO映像文件,再点击浏览找到我们麒麟系统的镜像的位置,设置好点击确定 3、点击开启此虚拟机 4、进入开机加载系统界面,选择第一个安装系统,回车 5、安装语言选择中文,设置好点击继续 6、安装的信息我们要设置如图所示红框中的四个 7、第一个安装位置,我们选择自定义,点击完成 8、会出现设置系统分区界面,点击如图所示的“+”,进行分区的划分 9、我自己的设置划分如下,点击完成 10、点击接受更改,这样分区就创建好了 11、第二个软件选择,我们这里选择最小化安装,勾选上如图所示的;如果有别的需求,可以自行选择,设置好点击完成 12、第三个网络和主机名,我们先点击配置 13、看到网卡名称ens33,点击常规,勾选第一个所有用户都可以连接这个网络 找到IPv4设置,方法下拉选择手动,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设置,DNS服务器,勾选需要IPv4地址完成这个选择,设置好点击保存 14、保存完以后,以太网按钮选择开启,配置主机名,必须点击应用,否则主机名设置不生效,设置好点击完成 15、第四个ROOT密码,麒麟系统对密码设置比较严格。要求8位以上。数字、字母大小写、特殊字符必须包含其中三种,设置好点击完成 15、剩下的选项基本上都是默认,也没创建用户,直接开始安装吧 16、进入系统安装验证阶段 17、开始安装系统所需插件 18、等了一会之后,所有插件都安装完,看到界面上出现完成的字样,点击重启系统 19、进入开机启动界面,从这个内核开始启动 20、进入设置界面,根据提示输入1 21、我们之前配置过ens33,但是还要有一些设置,输入2 22、再输入7和8,把7和8选项都勾选上 23、看到7和8都勾选上之后,输入r刷新配置 24、配置刷新后再输入c继续 25、输入3,看到我同意许可协议,输入2 26、看到许可证已接受,输入c继续 27、看到需要输入root用户名,到此为止,我们系统已经安装好了 28、使用连接软件测试也连接好了 配置远程连接服务开机自动启动 [root@Kylin ~]#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root@Kylin ~]#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麒麟系统最小化安装,默认没有network.service,修改完网卡配置需要重新reboot服务器 到此为止系统已经最小化安装完成

方法如下:

*** 作设备:戴尔笔记本电脑

*** 作系统:win10

*** 作程序:银河麒麟系统2.0

1、进入“中标银河麒麟”系统引导区,选择“安装”。

2、配置分区,选定系统安装的磁盘分区,可以选择自动和手动分区两种方式。

3、安装配置,在所选择的引导扇区内安装引导装载的程序。

4、配置root用户密码以及创建新用户名和密码。

5、完成安装。

首先,我们需要更新系统安装包列表,然后像下面这样安装 VSFTPD 二进制包:

一旦安装完成,初始情况下服务被禁用。因此,我们需要手动开启服务,同时,启动它使得在下次开机时能够自动开启服务:

接下来,如果你在服务器上启用了 UFW 防火墙(默认情况下不启用),那么需要打开端口 20 和 21 —— FTP 守护进程正在监听它们——从而才能允许从远程机器访问 FTP 服务,然后,像下面这样添加新的防火墙规则:

让我们进行一些配置来设置和保护 FTP 服务器。首先,我们像下面这样创建一个原始配置文件 /etc/vsftpd/vsftpd.conf 的备份文件:

接下来,打开 vsftpd 配置文件。

把下面的这些选项添加/改成所展示的值:

使用vi新建/etc/vsftpd.allowed_users文件

保存vi打开的文件命令是 :wq , 注意有一个冒号

以下配置也在 vsftpd.conf 中,有需要的可以继续配置,没需要就不用配置了

重要的是,当用户登录 FTP 服务器以后,他们将进入 chrooted 环境,即当在 FTP 会话时,其 root 目录将是其 home 目录。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两种可能的途径来设置 chrooted(本地 root)目录,正如下面所展示的。

这时,让我们添加/修改/取消这两个选项来将 FTP 用户限制在其 home 目录

选项 chroot_local_user=YES 意味着本地用户将进入 chroot 环境,当登录以后默认情况下是其 home 目录。并且我们要知道,默认情况下,出于安全原因,VSFTPD 不允许 chroot 目录具有可写权限。然而,我们可以通过选项 allow_writeable_chroot=YES 来改变这个设置

修改保存完毕后需要重启 VSFTPD 服务从而使上面的这些更改生效:

新建用户uftp并设置密码

/home/uftp 是将要共享的文件夹

然后,我们需要像下面这样使用 echo 命令和 tee 命令来明确地列出文件 /etc/vsftpd.allowed_users 中的用户 uftp:

验证用户是否加入ftp

如果已登录,无法列出目录,请增加以下配置,并开放10000:20000端口,端口范围可自定义

结束,接下来就可以用ftp工具连接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tougao/60553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3
下一篇 2023-03-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