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渠道有哪几种类型,营销渠道的特点介绍

销售渠道有哪几种类型,营销渠道的特点介绍,第1张

销售渠道有哪几种类型,营销渠道的特点介绍 任何商品,不同渠道来源,其成本、价格、品质及附加服务都会有所区别。


自从1992年友邦保险把保险代理人制度带到中国大陆以来,经过将近30年的发展壮大,截至2019年底,我国共有在职个人保险代理人900万人。


以保险代理人为保险销售主导渠道的市场环境下,过往我们接触到的保险推销大多来自于保险代理人,也称保险业务员、营销员。


但随着互联网保险渠道的兴起,尤其是在支付宝、微信这样的国民必备app平台上上线蚂蚁保险、微保等保险网销平台后,保险不再只依靠庞大的代理人群体快速进入广大群众的视野。


虽然互联网保险已经经历过多年的快速扩张,但仍有许多人对这一渠道存怀疑态度。


就我所接触的一些客户而言,他们一般会有以下疑虑:互联网平台卖保险专业吗?如何发生理赔,通过平台进行赔付容易吗?万一多年后销售平台消失了怎么办?。












因此,我觉得有必要再次强调保险“产销分离”的特点,以及普及保险销售渠道知识。


一般来说,保险公司一款产品只会在一种渠道投放销售(或更名销售)。


目前保险销售渠道主要有以下5种:个人代理人渠道根据《保险法》相关规定,保险代理人分为个人代理及机构代理。


我们这里所说的是个人代理。


个人代理人与保险公司签订代理合同,在银保监保险中介系统上登记并取得职业资格,根据保险公司的委托,在其授权范围内代办保险业务。


说白了,个人代理人是保险公司通过代理协议(合同)搭建的销售渠道,只能代理销售一家保险公司为其授权的产品。


由于人员架构庞大,个人代理人仍然是保险公司创费的主要来源,也是我们最常接触的保险销售渠道。


个人保险代理人在代为办理人寿保险业务时,不得同时接受两个以上保险人的委托。


优势:由于仅代理所挂职保险公司的产品,且一家保险公司主推产品有限,产品更新也较慢,因此通过了公司专门的训练,代理人对其代理产品的熟悉程度一般会比较高。


同时保险产品涵盖医学、法律、金融等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非行内人士想要深入了解需要花费很多时间。


而代理人则可以面对面接触客户,并仔细地讲解产品。


客户有专人一对一服务,可以节省时间成本。


这是代理人最大的优势,也是其它渠道无法取代的优势。


资深的代理人更是熟悉公司核保核赔相关政策制度,具有丰富的从业经营及很强的专业度。


劣势:选择代理人渠道购买产品,则相当于选定了某一家公司的产品,不能选择其它公司的产品。


而且代理人通常也不会给客户提供很多选择,他们一般只会推荐公司主推产品。


这对于客户而言,无形中丧失了选择的权利。


而且自2015年6月13日取消保险代理人资格证考试后,大大降低了从业门槛,千军万马涌入保险代理人行业,导致代理人队伍良莠不齐。


部分代理人素质不高,可能会对客户造成销售误导,同时行业留存率低导致为客户服务的销售人员随时会变更。


多次变更服务人员无疑会影响客户的服务体验。


银行保险渠道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银行是银行,保险是保险,证券是证券,金融业的“三驾马车”分业经营,互不干涉。


但其实银行与保险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2003年,监管机构允许一家银行与多家保险公司开展业务合作,银行保险渠道迅速成长为重要的保险销售渠道。


银行保险,顾名思义,就是在银行销售保险。


然而在“保险姓保,回归本源”的趋势下,近年来,重理财性质的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占比呈现下滑趋势,未来的发展将存在一定挑战。


优势:银保渠道许多产品定位最初考虑的是弥补银行息差收窄的状况,本质上和银行理财产品类似,结构比较简单,收益清楚,客户投保方便。


背靠银行信用,同时可以享受银行客户经理(一些网点柜员确定客户购买意向后会推荐到客户经理继续跟进)一对一的专业服务,而且银行网点覆盖广,经营稳定,客户有需求可以直接到银行网点寻求帮助。


劣势:银保渠道主营具有理财性质的年金保险,并不主推意外险、健康保险等人身险产品,客户可选择产品较少。


前些年有些银行客户经理为完成业绩,会将年金保险包装成银行官方理财给客户销售。


普通客户缺乏辨别能力,原本去银行存钱,最终却买了保险,因此产生了纠纷。


团体保险渠道团体保险是集体单位与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合同,以单位为投保人支付总的保险费,承保单位内多位工作人员。


公司选择投保团体保险,一方面为了转移企业的风险,另一方面作为员工福利吸引及稳定人才。


目前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企业投保团体保险是比较常见的。


优势:一张保单最多可覆盖成千上万员工的保障,而且保障内容比较简单易懂。


对机构客户而言是非常适合的渠道产品。


同时保险公司和集体单位作为双方当事人,简化了沟通成本。


劣势:由于只承保公司客户,团险渠道基本没有面向个人的保险产品。


统一的合同标准,缺乏针对个人的个性化保障设计,保额及保障内容不能满足每一个员工的需求。


而且捆绑在职条件,如果员工离开公司,将无法继续享受前单位的团体保险保障。


部分职工因一直享受公司团体险福利,对个人自身保险保障不重视,会错过最佳投保年龄,导致上年纪后缺乏长期的重疾、医疗等保障。


经纪代理渠道这里涉及两个概念,分别是保险经纪人和保险代理人。


个人保险代理人前面已经介绍,这里描述的是机构保险代理人。


根据《保险法》规定:保险代理人是根据保险人的委托,向保险人收取佣金,并在保险人授权的范围内代为办理保险业务的机构或者个人。


保险经纪人是基于投保人的利益,为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提供中介服务,并依法收取佣金的机构。


通过专业的保险代理/经纪机构,保险公司可以把工作重点放在售前产品研发,及售后保单服务上。


目前国内著名的代理/经纪公司有泛华、大童、永达理、明亚等。


优势:保险经纪渠道产品种类及价格的优势都非常明显。


经纪公司通过多家保险公司业务合作授权,可以销售多家保险公司提供的授权产品。


因此可以站在客户的立场,给到客户选择的权利,为客户定制最适合的保险计划。


劣势:属于第三方渠道,客户信任度是有待提高的。


且小型经纪公司存在一定经营风险,如果倒闭了,那客户的售后服务将直接对接回给保险公司,影响服务体验。


网上一些文章会将互联网保险单列为一种渠道。


我们查阅公开信息发现,其实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背后也是一家保险经纪/代理公司。


只不过和线下经纪人业务员不同的是,这些公司通过互联网技术,将保险当作普通产品一样,上挂网站进行销售,线下业务员转型为平台客服为客户提供相关服务。


比如我们常听说的:微信微保,公司全称为:微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小雨伞保险,公司全称为:小雨伞保险经纪有限公司电话销售渠道我们这里说的电话销售,不是一般的业务员通过电话盲打进行推销,而是保险公司专门成立电话销售部门开展保险业务。


但由于最近几年经营寿险电销业务的公司逐年减少,保险老大中国人寿也于今年正式退出电销市场。


预计未来几年,更多保险公司会退出电销渠道。


优势:电话销售通过电话沟通,无需面见客户即可促成交易。


劣势:显然在互联网的冲击下,电话销售渠道仅存的一点优势已不复存在。


为第一时间打动客户,电话销售员通常会采用专业话术吸引客户注意,通过公司活动等吸引点促成客户完成交易。


因此很多客户并不太清楚自己购买的是什么保障的产品。


并且在目前的网络环境下,人们对电话销售的信任度降到历史新低,电销创费也是愈发艰难,这也是许多公司退出电销渠道的重要原因。


本文小结本文介绍了常见的5种保险销售渠道。


正如本文开头所说的,不同渠道,保险产品种类、价格、保障内容及附加服务都会有所区别。


但我们无需担心的是,只要我们在上述正规渠道购买保险产品,最终客户购买信息都会流转到保险公司。


我们是在和保险公司签订合同,保障内容都是根据合同描述来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tougao/6059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4-14
下一篇 2022-04-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