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中对亮暗相差大时,测光位置怎么选择?

摄影中对亮暗相差大时,测光位置怎么选择?,第1张

测光位置一般放在中间亮度部位。

你只要知道大概就行,不必很精确,现在的相机,拍完可以立即浏览。你必须查看直方图,看看整体的曝光情况,不行立即调整。

如果有时效性,无法重拍,那么,就用多张连拍加曝光补偿,就是包围曝光。也可以用HDR多张拍摄合成。

我们使用不同的测光点测光会使得画面存在不同的亮度变化。简单来说,使用暗部区域的暗部测光,那么此暗部数值下的亮度值就会曝光准确,比它亮度区域就会出现曝光过度或者高亮的区域会出现死白的情况。使用亮度区域的亮度测光,那么此亮部数值下的亮度会曝光准确,比它暗的区域就会出现曝光不足或者更暗的区域会出现死黑的情况。

那么讲到这里,正确选择测光点需要我们区别画面中的亮部和暗部区域,这就延伸到了我们需要对画面中的光源进行分析。我们来看下面这一张照片

我们从这张图片中可以看到,画面中光线透过窗户照射到人身上形成不同的光影变化。人物的脸部存在亮部区域、额头部分存在高光区域、人物背后的墙体是暗部区域、其余部分为纯黑区域。从光影的分布分析,我们知道这张照片是高反差照片,也称为硬调的照片。我们大致分析下摄影师选取的测光点在哪里?看暗部区域存在很多死黑部分,人物额头又存在高光过曝的区域,只有脸部透光区域属于曝光准确。我们就知道摄影师选取的测光点在人物面部部分。

这张照片是人像摄影写真,我们看图中曝光过度的部分,首先窗户外曝光过度、人物小腿曝光过度、人物背部曝光过度,我们从影调的划分来说,这张照片就是属于高调的照片,画面中存在很多高亮的区域,而且失去了亮部的细节。我们大致分析下,这张照片的测光点。画面中整体曝光准确的部分是人物的脸部,由于人物处于逆光方向拍摄,相机在选择人脸测光的同时,人物脸部区域得到准确的曝光,比它亮的区域就会更亮,甚至过曝。

人像摄影一般采用点测光,而测光点通常选在脸部皮肤上,这样做的目的是皮肤曝光准确。

人像摄影选择眼睛作为对焦点是基本原则(特殊拍摄意图除外),即针对眼部合焦。如果眼部没有合焦(跑焦或失焦),那么整张照片就会显得软绵绵的,缺少关键点。

其他注意

当然,测光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如果摄影者的构图只是表现脚或胸部,那当然就把测光点对在这些地方的皮肤上,一句话,就是摄影者想拍什么,想让哪部分曝光最正确,就把测光点对在哪部分上。

有些题材适合深而浓的色彩,比如要表现一种老年人沧桑的感觉或者周围压抑的气氛时,曝光就适当欠一些。而有些题材则适合色彩淡一些,就好像拍少女的时候,用光线冲淡一些缺陷,让皮肤更白晰可人,曝光就适当过一些。

所以欠曝和过曝也都有其特殊的应用场景,具体欠过多少取决于对效果的要求。实际经验是,拍摄时最好先欠1/3EV,后期再调整自己喜欢的效果,欠曝比过曝好,过了就调整不回来了。

理论上,无论被拍摄者摆出什么造型,从什么角度拍摄,都必须针对眼部精确对焦。

但是在实际中对于焦点的选择要分情况,近距离拍摄时通常选择模特离自己最近的一只眼睛作为对焦点,即所谓画龙点睛,这样能令人物眼睛最清晰明亮;远距离拍摄时对脸部(或头部)对焦就可以了(眼睛太小看不清)。

扩展资料

人像摄影注意事项

1、位置

选择拍摄人像的位置时,请确保模特儿的位置不在阳光直射底下,最好选择在阴凉或阴暗的环境当中。此外,当拍摄时亦应避免拍摄到复杂的背景,而应选择一个简约而不会令观众分心的背景。

别选择过于猛烈的阳光底下拍摄,建议寻找阴凉或阴暗的环境。

2、光线

留意光线质量,例如在中午强光下拍摄是否是理想的光线?相反,试试利用靠近门或窗户的地方,捕捉轻轻地进入房间的光,均匀又有较少的阴影。当然,多善用反光板填充有阴影出现的地方。

3、角度

对于拍摄一般的人像,摄影师建议尝试几镜头与主题角度相同,例如从较高的角度拍摄会传达一种「无辜」的感觉,而较低的角度会令人感觉「威武」(像超级英雄电影海报般效果)。如果拍摄的方法是比较商业化,这些效果其实可取的,否则应适当地选择角度。

4、相机设置

当使用大光圈拍摄时,建议避免使用比f / 2.8更大的光圈,特别是当拍摄「大头像」。原来他的目的是以确保主体眼睛保持锐利,避免太大光圈产生失焦错误,因为眼睛永远是观众的第一眼看到的焦点。

5、裁图

这一点可能跟一些摄影师的人像拍摄要求不相同,但其实适当裁剪可以为你节省很多麻烦,无需避免拍摄环境周围刻意去「避重就轻」,实际上,摄影师可于拍摄时预留些微空间以供后期裁剪之用。

6、做足准备再拍摄

拍摄者于拍摄前确保准备好所需的器材,计划一个镜头清单,甚至预先到拍摄地点,进行侦察,熟悉地形;

在前一天仔细检查装备并及早到达。这些不单是作为拍摄者的基本要求,更是负责任的表现,准备是重要的,不仅会让你和你的模特儿放心,而且对于你拍摄出来的成果,也是能够看得出你当中的准备功夫是否足够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tougao/60772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3
下一篇 2023-03-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