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硅谷工作的码农,有什么工作上的烦恼?

在美国硅谷工作的码农,有什么工作上的烦恼?,第1张

估计大家都认为在硅谷做软件工程师是非常幸福的事情,拿着令人艳羡的高薪、享受着各种各样的免费福利,不过这些福利的背后要付出的努力却是大家不知道的。

那些令人艳羡的高薪和福利

作为世界 科技 之都的硅谷自然拥有着令人艳羡的高薪,很多人可能觉得国内的互联网行业薪资待遇已经非常高了,可是跟硅谷比起来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

在过去的2018年,美国硅谷众多的 科技 公司中,Google以24.7万美金的中位数年薪高居榜首,Facebook则以23万美金的中位数年薪屈居第二,Twitter是17.3万美金,square、英伟达等企业也都超过了15万美金,地处西雅图且拥有非常大物流员工比例的Amazon的中位数年薪都达到了2.9万美金,折算成人民币已经是国内互联网行业除了一二线企业之外较高的收入。

硅谷的 科技 公司管理模式也比较开放,大家知道的OKR管理方式,相对自由的工作时间。就拿谷歌北京来说,免费餐饮、员工及其家人可以享受30万左右的医疗保障,女员工超过5万的生育保险费用,男员工12周的陪产假,至少15天的带薪年假等等。这样的宽松管理政策成就了今天伟大的谷歌,成为全世界最知名的 科技 公司之一。

令人艳羡的背后是超于常人的压力

就拿谷歌来说,身处硅谷的谷歌周围都是知名的大城市,洛杉矶、旧金山、奥克兰等等,湾区本来就是美国西部大开发之后甚至要比东海岸更繁华的地区。

湾区附近拥有着Google、Apple、Facebook、Twitter、Intel等众多高 科技 公司,这里还拥有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理工学院等众多世界顶尖名校,这里还有大名鼎鼎的好莱坞。

可以说这里聚集了全世界最聪明、最有钱的一群人。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强大的竞争压力以及超高的房价,大家只想到谷歌福利好,可是没有想过你进入谷歌意味着你要跟来自世界上最顶尖高校的一群人的竞争,这种竞争压力可想而知。很多时候即使公司没有规定你要加班,可是下班回到家你也往往要主动加班到10点以后,毕竟这样你才能在跟其他人的竞争中逐渐拉开差距,反之你就要被别人拉开。

湾区的房价低位数达到了60万美金,而稍微好一点的地方比如洛杉矶基本上房价都在150万美金以上,在硅谷平均更是高达170万美金以上,这换算成人民币相必不用我多说,这基本上已经是天价了,比靠着房地产撑起经济的天朝有过之而无不及,你年薪超过20万美金在硅谷买房也是压力巨大的。

除此之外在硅谷孩子的教育成本、医疗成本等等众多方面都是非常高的,也就是说你得花掉大部分的钱用在孩子的培养上,这还不算高昂的生活成本,买车你得买吧,你不可能一天24小时都在公司吃饭吧。

程序员,俗称码农,是互联网时代的中流砥柱。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硅谷显然不是孤独的。

从我的观点来看,我认为在硅谷工作的码农(即程序员、网络工程师、计算机工程师)在工作上可能面临以下烦恼:

一、大多数码农在高企的房价面前,依旧会感觉鸭梨山大。 硅谷坐落于旧金山湾区狭长的25英里的谷地,伴随着风投资本的到来,区域内聚集了超过1500家的高 科技 公司,越来越多的追寻梦想的人开始涌入淘金,房价也随之水涨船高。

其次,尤其硅谷特殊的地理环境( 湾区三面环山,一面傍海 ),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有限,造成住宅供应不足,更加推高了房价。目前,硅谷地区一套住宅的 平均价格已经超过160万美元 ,据权威机构调研,2017年硅谷地区的码农 平均年收入14.2万美元(美国人平均年收入4.35万美元) ,意味着在房价不涨、收入不减的前提下,要 不吃不喝工作11.26年 才能负担起一套房子,想必在美国硅谷其除住房之外的其他生活成本也不会低,

这就造成了包括苹果、谷歌员工在内的 近60%的硅谷码农表示他们感到工资过低,尽管有六位数的工资却仍然买不起房子 。为解决住房问题,硅谷街头甚至出现了众多的房车。

二、面对高强度、高烧脑的工作,精神压力大。 不论是在国内国外,在“用户体验至上”的今天,码农的工作强度都是非常大的,“996”加班熬夜工作模式是常态,尤其是在项目推进的关键时期,要时刻准备面对程序上的未知的BUG、用户反馈的问题,都必须要及时解决。谷歌的一名网站稳定工程师每天上午九点钟开始上班,每天下午七点钟离开公司,回家后再加班到晚上十点钟。他需要随时保持警惕,因为他必须在5分钟内对出现问题的网页做出回应。“每天下午七点钟带着背包和充满电的笔记本电脑回家。如果我在路上接到了网页出故障的消息,我必须立即靠边停车,在5分钟内登录系统开始排除故障。所以,尽管程序员拿着高昂的薪水、诱人的福利,但是面临的精神压力也是比较大的。

其次,程序员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因此大多都比较理性,整天对着机器,与外界的联系交流比较少,因此他们在排遣压力方面也不占优势,很容易形成一种非良性循环。

任何工作都不容易,都值得尊重,开心就好,与诸君共勉!

大家觉得程序猿这个工作怎么样,欢迎留言评论。。。。。。

我说说好地方吧 没有明目张胆的性别年龄歧视 996也没有被堂而皇之的摆在桌上 没人敢说:能加班是你的福报

学会融入美国人的生活,不要只在某个圈子

小杨本科毕业后顺利入职深圳一家不错的企业,然后就开始了每天挤早高峰地铁里去上班,晚上一身疲惫回到出租屋,想玩会手机放松一下,却总是不知不觉就凌晨两三点了。更加不知不觉的是一晃两年多过去了,之前的读研的同学们已经纷纷毕业并拿到大厂高薪offer,或之前工作不如自己的同学也跳槽大厂工资翻了几倍。

小杨有些恍惚,这两年多自己都做了什么,日复一日重复的工作,空余时间完全被游戏和手机吞噬。面对家里催婚和大城市的压力,小杨知道这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却拿着手机想要逃离。

时间像是魔法师,它能给那些珍惜时间的人想要的人生,也能摧毁荒废时间的人曾经的骄傲。

胡润研究院曾调研500多名身家过亿的富豪们的作息时间,发现这些大佬们平均睡眠时间为6.6个小时,并且日程规划极其严格。真的是越是优秀的人,越是勤奋努力,大佬们也都是熬出来的。

曾经一张万达董事长王健林的行程单刷爆了朋友圈,四点起床健身到五点,一天两趟飞机,晚上七点多仍到办公室。

苹果现任CEO库克,他每天早上3:45起床,4:30处理邮件,5点开始健身,上班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从来没有休过年假。

百度公司董事长李彦宏坚持每天五点多就起来做事,一天时间安排为20%休息时间、25%业余时间、55%工作时间。

创造企鹅帝国腾讯的马化腾也是个工作狂,腾讯的员工说他是个“邮件狂人”,凌晨一两点给他发的邮件,都能及时得到回复。

马云说:“我起床比较晚,因为有了阿里巴巴的这么多员工,我每天就不用做具体的事情。但是我可能散步洗澡做梦厕所都在想事情,我去西湖,看着我是在锻炼,其实我的脑子一直没有停过。因为这是一个责任,也是一个热爱。”

陆奇被称为打工皇帝,从普通程序员一路晋升到“硅谷地位最高的华人高管”,网传过他的作息时间表如下:

每天3点起床,先查邮件,回复邮件。

4点跑步,跑上5公里。

5点至6点,就到办公室上班。

7点前,处理完所有邮件。

8点前,做好当天工作计划。

9点前,和姗姗来迟的老外开晨会。

22点下班,学习一个小时。

23点上床休息。

在各大公司有这样一个传说:每天睡4小时的人,年薪基本是400万以上,以此为基础,多睡1小时,薪水就要除以4。

当然睡眠时间因人而异,真正的自律并不是一味地牺牲睡眠时间,追求工作时长。大佬们的自律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作息规律,并日复一日的坚持下去。

网上曾有一段话总结人不快乐的原因,大致是:你总是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既无法忍受目前的状态,又没有能力改变这一切,可以像只猪一样懒,却无法像只猪一样懒得心安理得……

假期里跟朋友聊天,她说,窝在沙发看着视频却很焦虑,而打开书本时却很心安。

真的是这样的,自律能带来安全感,尤其是当你的坚持与努力让自己的人生逐渐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时,那种满足感是窝在沙发里看剧体会不到的快乐。

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曾说:“自由从自信来,而自信则是自律来的。只有学会克制自己,用严格的日程表控制生活,才能在自律中不断磨练出自信。”

你要相信 自律与不自律,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而自律的关键是执行。

有个网络词是“积极废人”,指的是那些很爱立flag,但永远做不到的人,这类人心态上积极向上,行动上却宛如废人,并且时常为自己的懒惰自责。

你可能也列了像大佬一样的日程清单,却在第二天清晨一遍遍关了闹钟睡到快要迟到;或者是想要减掉肚子上的赘肉,却忍不住买了一杯奶茶并要了微糖,以减少罪恶感;或者是想要学习英语并买了课程,只上了一节课后就没再坚持。

蔡康永说: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如果你也想要变得自律,却缺少一点坚持的毅力,那么不妨想一下三年或五年后的人生 ,如果那时候有一个很好的出国交流机会,你会不会因为现在放弃学英语而错失悔恨;如果那时候你相中一件特别漂亮的裙子,你会不会遗憾因为没有做好体型管理而穿不下。

越是优秀的人越是勤奋自律,并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你要相信你也可以,想要翘臀马甲线、想要升职加薪、想要站在颁奖台上落落大方、想要……那么为了想要的未来,现在行动起来吧, 相信自律能给你想要的未来 。

硅谷,坐落于美国,与中国的中关村类似,起初借助地域优势依靠斯坦福大学输送人才,后来成为了世界著名的高新创业园,来自世界的人才汇聚在硅谷,为硅谷的科技创性提高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那么,硅谷为何会对高新技术人才如此具有吸引力,归根结底在于其文化魅力。随着时代的进步,硅谷文化也不断在更新,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竞争意识更加强烈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高新技术产品的要求不断在提高。而在高新技术产业中,产品的更新迭代亦是非常快的,每一代产品的存在周期十分短暂。正因为如此,作为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园地的硅谷对于员工有了更高的要求,形成了一套特有的竞争体系,员工们须不断创新,提出新想法,创造出新产品,才能在硅谷团队中立足,不被淘汰。团队在相互竞争中碰撞出新的火花,对产品进行完善,增强了硅谷的竞争力。

工作环境更加灵活自由

与朝九晚五的工作方式不同,在硅谷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没有打卡,给予了员工充分可调节的时间,工作地点亦没有限制,员工们不用担心迟到的问题,充满人道主义关怀。位于硅谷园的众多公司对于其员工来说,不单单是一个为其服务的工作单位,而是一个包容宽和开放的大家庭。这或许是硅谷文化的魅力所在。硅谷不仅为员工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其人文关怀的文化让员工对硅谷产生了归属感,留下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

硅谷,作为世界闻名的科技创新园,其创新能力不单体现在其科技产品,不单体现在来自世界的顶尖创新人才,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变化丰富的文化内涵。因为其富有生命力的文化,使得硅谷在竞争激烈的高新技术领域依旧傲然独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tougao/60902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4
下一篇 2023-03-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