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一个行业,该怎么进入这个行业?

我喜欢一个行业,该怎么进入这个行业?,第1张

只要是新认识的人,当得知我从事的行业和自己所学的专业无关的时候,他们几乎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你是怎么做到进入自己想从事的行业的?

问这样问题的人,如果是一个年龄较大的人,我还能多一分理解。毕竟受时代限制,过去几十年里他们接受的教育观念就是学什么做什么,大学学的是电力专业,毕业后就从事电力行业,大学里学习的是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后就从事市场方面的相关工作。经济的发展程度保证了他们在自己所学的行业专心做好就足够吃饱饭。

偏偏奇怪的是很多和我同龄的同龄人还抱着这样的心态。每次面对这样的同龄人,在他们开始给我抱怨生活的无趣、迷茫的时候,我都会尝试着问他们三个问题:

第一,你喜欢自己的专业吗?第二:你的专业成绩怎么样?第三:你究竟喜欢什么?

问这三个问题是有原因的,并且它们是循序渐进的。

第一个问题的原因:大学所学的专业是在你高考毕业的时候选择的。在中国,高中毕业的绝大部分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做出了一个不恰当的选择。

第二个问题的原因紧扣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如果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喜欢。那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专业成绩排名专业前三。一个人如果是真正地喜欢什么,他在这个行业做出来的成绩绝对不是平庸,只能是优秀甚至是非常优秀。一个人喜欢上一个行业,会像找了魔一样去学习,去研究,最终很自然得到好的成绩。

第三个问题的原因是紧扣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如果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成绩一般,我就会很自然地接上第三个问题。

在我接触的人群里,大部分的人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到了第二个问题继续淘汰了一部分人。在我碰到的仅有的几个第一个问题回答喜欢,第二个问题答案也是专业前三的人种,他们也不是因为迷茫和无趣来找我,而是给我分享一些知识。

说完这三个问题,有些朋友就能理解我潜在的话语:就是要去从事自己喜欢的行业。

这个时候问题再一次回到了开始,怎样才能去从事自己喜欢的行业?自己学习的专业知识该不该丢掉?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如果你真正喜欢一个行业,就放手去尝试就好了。如果你喜欢广告专业,每天看足够多的优秀广告应该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在有广告大赛的时候,你应该用尽全力去交出第一份自己设计的广告。

如果你喜欢当作者,一年写上几百万字应该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一年看上几百本书应该是一种生活常态。

当你有了喜欢的行业,你就会去努力尝试,你会慢慢进入你喜欢的行业圈子,认识圈子里的牛人,观察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模仿并坚持学习。甚至,如果你还在读大学,你就可以在大学里针对这个行业开始尝试性地进行一些活动,比如举办一个广告创意大赛,比如去参加写作大赛。

等这个行业开始招聘的时候,你可以去实习,毕业后进入这个行业几乎就没有大问题。

我看到的优秀的人中,绝大部分都是看到机会就去做的人,去不断的尝试,根本就不考虑什么失败。人生本来就是起起伏伏,失败一次就是下坡了,接下来就该上坡了。

这些我都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你真正喜欢一件事儿,就马上去做,并且坚持个100天再说。

那自己学习的专业知识该不该丢掉?

问这个问题的人可能从来没有理解过学习究竟在学习什么。学习的核心其实是学习看待事物的思维,面对一个陌生的问题如何分析。这才是学习的本质。

为什么?因为世间万物的逻辑是如此相通,不同学科之所以不同仅仅是因为研究的事物不同,内在逻辑都是相通的。

我大学里读的是土木工程。这个专业和所有的理工科一样,在研究一个问题的时候要先界定范围,对于某些事物要有基本定义,将大问题化解为小问题,将陌生概念转化为熟悉的概念。

这个思维是如此地广泛存在于生活中。比如你遇到一个不会用的软件,你首先要界定它是一款什么样的软件,然后对于此类软件的基本功能搞清楚,然后再理解同类软件都是怎样 *** 作的。那么对于一款新软件很快就能学会 *** 作。

再比如炒菜做饭,会炒一道菜,其他菜基本上就都会,只是控制火候和时间。再比如需要你策划一项活动,你首先要界定人数和地点,再搞清楚参与人群和相关特征。在查看类似活动是否有参与过,再研究每一个大环节,将大环节细化为小问题逐一解决。

这也是我一直学习的动力。

那专心做自己的行业有问题吗?

我觉得没有任何问题,除非你那个行业要被时代淘汰了。

但是我希望你能更进步一些。

计算机中有一个二叉树原理,多元化的人能够从一个很底端的点看到全局,而思维非常狭窄的人就抱着一根筋放不了。

在几年前我就有判断:单一行业下思考的人已经远远不满足于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需求,除了你在你的行业做到前三,那你的生活很可能是极其平淡,很容易充满无趣。

最后,我由衷地希望你能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行业,父母的话很好,但是你的生活是你自己的,和父母无关。如果你真正爱你的父母,就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行业,一开始他们不会支持你去冒险,可是当你做出成绩后,他们会支持你。

我觉得活出我自己很开心,并且我还在努力让我活得更像自己。

不为别的,只为生命的短暂。

谁也不知道明早醒来,谁又离开了这个世界。

①构建出新行业或新领域的整体框架,哪怕是最粗颗粒度的框架

②将知识和经验提炼为更本质的一般性的内容

③根据工作需要,先学基础性和急用的内容

五个学习步骤为:

1、建立一个整体框架

这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局部、细节的内容

2、对照整体框架做迁移,比对知识和技能,而非能力和素质

3、知识和技能可以先留在你的框架中,等以后再学(功利性学习)

4、确定优先学习的内容和深度

5、根据实践结果做出改进,找出适用于自己的方法,以便下次应用的更好

推荐你阅读这本书看看

都知道要做一个业务,一定要先找个圈子,这样可以帮助自己快速从0到1了,避免很多坑,很多坑其实同行都已经试过并且有成熟的解决方案,如果是自己摸索解决,很可能费力不讨好成本高。所以做互联网这类的业务,高质量圈子就很重要了。

怎么快速找到高质量的圈子呢?

有很多种方式,且听我细细道来。

1.批量找同行并交流。

还记得阿国老师的三五法则,其中就有一点,每天加50个同行去研究,如此反复不到一个月,整个行业的玩法基本上就都了解了。

所以任何行业找同行是最快的方式,聊的多了,自然而然就会有一批人愿意跟自己玩,有啥问题也可以随时交流沟通。前期所有遇到的问题同行都遇到过,摸熟练了,就可以快速入行了,这就是破圈最快的方式。

2.释放信号,找到行业内顶层付费社群。

这种属于花钱买服务,效率特别高,就是经常会遇到割韭菜的,进去不但没有干货,反而给你误导拖累你的进度。时间成本也是挺高的成本,所以价格低于100的几乎都是不靠谱的,还浪费你的时间,一定要找到行业内顶层的圈子,哪怕费用高一点,后期价值特别高。

因为你的信息差就会比别人快一点,哪怕快一天,这个也足够你去挣到其中的红利,信息差也是财富差,在很多地方是适用的,但是一定要有价值的信息才行。

3.反过来,从提供服务转到需求服务,然后找到靠谱的圈子。

比如最近我们做产粉,很多时候产不出来,不妨直接先收粉,从这个切入后,再慢慢融入这个圈子,自然而然就很容易摸到产粉的顶层圈子。再开始切入产粉圈子,这时候反而会比较容易,因为信任感这块建立没那么快,想找到高质量的圈子还真没那么容易。

4.抖音直播连麦,多种方式尝试。

现在直播是主流,就是因为直播很容易建立信任感,所以几乎每个业务直播都可以产粉了,最近我经常去直播间找他们聊天,很多都可以直接聊。有敏感词的,就加微信去聊,聊的多了真的能知道太多信息了,都是别人躺过的坑,

所以直播最直接,直接聊起来就行,注意分寸和塑造价值,别人才会有跟你聊下去的动力。所以如果还找不到高质量圈子的,可以去尝试一下找同行的直播间,特别是可以连麦的那种,直接去聊,各种方式去找去尝试,完全可以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tougao/60934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4
下一篇 2023-03-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