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运营先行

学会运营先行,第1张

学会运营先行 但现实就是,各种原因,让自己的运营策略,得不到回馈,得不到实时响应。


进一步来说,会导致错过好的运营时间,错过一个增长的机会。


​小年哥自己以前工作室的时候,这一方面还未体会最深,不少朋友却经常抱怨资源跟不上。


有的不负责任就说,都怪PM和RD;有些朋友就找我讨论,这个方案为什么会被砍掉。


当然咯,处事方法如何,我不好判断,但以我个人角度思考,还是要做分析,自己的需求为什么会被取消,砍掉。


首先我们要理解一个点,产品和运营的节奏是不一样的。


这东西,有点像领兵打仗,后勤跟作战的,真还得配合好,但也有各自的节奏。


产品自己的规划,节奏,可能是预估计在未来一个月,实现什么功能,工程师们都在抓紧开发什么产品;核心功能优化是什么,优先级等等。


偏偏运营也会有几个分支出发,一些数据,活动,去推动一个项目的进展,实现什么目的等等。


往往要实现这个无缝配合过程,需要一个评分表格,理解一个事情的优先级是怎么样,解决谁优先的问题。


其次,需求收益是不确定的。


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跟需求一样,也是过剩的。


今天你帮用户实现了坐个办公,明天就想躺着,后天就想自动化不用 *** 作。


这也导致,开发资源有限,我们运营也要从结果出发,这个功能解决的需求,带来的效益如何。


说收益小,我们就延后,不确定也同样如此。


公司很现实,资源很有限,公司肯定是最先满足靠谱、收益明确的需求。


这两点基本上都是我们想运营法被砍掉的原因。


同样的作为运营,我们也要理解,公司的想法和决策原则。


才能更好把控资源,更好规划资源。


到这里,就顺延到了我们文章的主题,运营先行。


公司没有证据,不会放资源给你,也就产品资源支持,作为运营我们,难道真的要做无米之炊?显然不是的。


反观我们运营的思路,是目的出发,希望某个功能出来,达到某个目的、效果。


所以我们不要脑子一热,就认为,这个方案可行,我们要去做。


而是在一定核心用户群体中测试,看可靠程度,预估计收益和数据都达到一定程度后,再推动产品。


是不是有点蒙蔽,举例这么一个知乎大平台的案例给大家:知乎在早期,是没有专题的,当时大家都是一个帖子置顶这种。


显然在我们看来,这是不利于用户更多内容消费的。


所以知乎就出现一个现象:汇总贴。


这个贴顾名思义,就是汇总一些行业的所有话题。


这就很有趣了,我们要知道,当时信息匮乏,网速不快的情况下,大家都经常喜欢逛贴吧。


这么一个汇总贴,你看完一个链接,自然而然就想看下一个同类型链接,获得更多信息,对吧。


也慢慢的就诞生了专题栏目。


我们现在回头看来,这就是典型的运营先行,并且,也没占用网站的资源,也没占用产品、开发。


小年哥最后想说的是:假设我们身在用户运营或者社群运营岗位,那么我们需要定义一套完整的用户生命周期体系(表格)。


给与其中不同等级的用户不同的特权,用户理解等级体系,感受到进阶的“魅力”(成就感)。


同时,我们也能分层去对待,去理解运营先行,针对不同的群体,测试方案,最后得出准确运营数据,推动产品的落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tougao/6255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4-16
下一篇 2022-04-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