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播之IGMP(2)

组播之IGMP(2),第1张

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互联网组管理协议负责组播组成员注册管理的协议,用来在接收者主机和与其直接相邻的组播路由器之间建立和维护组播组成员关系;

主机通过IGMP直接通知本地组播路由器想要接收特定组的组播流量或不再接收特定组的组播流量;

组播路由器根据已知的组播组成员存在与否决定是否转发组播流量;

IGMP有三个版本:IGMPv1、IGMPv2和IGMPv3,基本区别如下:

IGMPv1定义了基本的组成员查询和报告机制;

IGMPv2添加了查询器选举和组成员离开机制;

IGMPv3可以指定接收或不接收指定组播源的流量;

一、IGMPv1

IGMPv1只有普遍组查询和成员报告两种报文

主机通过成员报告报文,通知本地组播路由器希望加入哪个组播组;

路由器通过普遍组查询报文,周期性查询网段上是否仍有已知组成员存在;

1、version:IGMP版本,值为1;

2、Type:报文类型只有两种取值:

(1)0x1表示普遍组查询报文;

(2)0x2表示成员报告报文;

3、Checksum:IGMP报文的校验和;

4、Group Address:组播组地址;

(1)在普遍组查询报文中,该字段为0;

(2)在成员报告报文中,该字段为成员加入的组播组地址;

普遍组查询报文General-Query

普通组查询报文是组播路由器周期性(60s)向网段上所有主机及路由器(224.0.0.1)以组播形式发送的查询报文,查询报报文中组地址字段为0.0.0.0,代表查询的是任意组,本地网段上的所有路由器和主机都能识别和接收,任何组播组的成员都回应成员报告报文;

收到该报文的主机回应成员报告报文,告知路由器自己所属的组播组;

如果网段上同时有多台组播路由器R1和R2(都启用了PIM和IGMPv1),因为IGMPv1没有定义查询器,查询功能由PIM的DR负责,每60s发送普遍组查询报文;R1和R2在建立PIM邻居时,先比较DR优先级,若优先级一样,则IP地址大的路由器为PIM DR;

成员报告报文Report

组地址字段是D类非224.0.0.X地址,发送成员报告报文的两种情况:

(1)主机在加入组时会立即发送成员报告,告知路由器自己想要接收的组播数据;

(2)收到普遍组查询报文后,被动响应请求;

成员报告抑制机制

网段上存在同一组播组的多个接收主机,主机接收到普遍组查询报文后,启动定时器,定时器取值0-10s范围内的一个随机值;

定时器最先超时的主机发送针对该组的成员报告报文;

其他主机收到后,成员报告报文会被抑制,可以减少网段上的流量。

当主机主动离开组播组的时候,如用户关掉正在观看的发给组229.1.2.3的视频或者当主机突然离线时,主机不会产生任何离开组通知,组播路由器依然会转发组播数据到该网段;

IGMPv1只有加组的成员报告报文和查询报文,没有定义组成员的离开机制,只能依靠周期性发送普遍组查询报文,如果3个查询周期中没有收到成员报告报文,则认为成员不存在;

组成员关系超时时间默认130s,IGMP查询器在130s内没有收到任何指定组的成员报告报文,组播路由器删除接口上指定组的对应关系,组播数据不再转发到该接口;

组成员关系超时时间计算方法,IGMP普遍组查询报文间隔x健壮系数+最大查询响应时间;

igmp robust-count命令用来在接口上设置IGMP查询器的健壮系数,默认值为2;

igmp timer query接口命令或timer query全局命令用来在查询器路由器上设置普遍组查询报文发送间隔,默认值为60s,接口命令比全局命令优先;

IGMPv1没有查询器选举和组成员离开机制,在IGMPv2中实现;

二、IGMPv2

IGMPv2在IGMPv1基础上添加了查询器选举和组成员离开机制,除此以外其他机制和IGMPv1基本相似,IGMPv2变化如下:

1、查询器选举    不依赖组播路由协议选举查询路由器;

2、离开消息        主机告知路由器离开组播组

3、特定组查询     只查询指定组,而非查询网段上所有组

4、最大响应时间字段    

IGMPv2除了查询报文(增加特定组查询)、成员报告报文,还增加了成员离开报文;

(1)Type字段

IGMPv2将IGMPv1的version和type字段合并成Type字段,不再定义version字段,Type报文类型字段有以下四种取值:

0x11表示查询报文,包括普遍组查询报文和特定组查询报;

0x12表示IGMPv1成员报告报文;

0x16表示IGMPv2成员报告报文;

0x17表示成员离开报文;

(2)Max Response Time字段

在普遍组查询报文中,该字段默认值为10s;

在特定组查询报文中,该字段默认值为1s;

(3)Checksum字段    IGMP报文的校验和;

(4)Group Address字段

普遍组查询报文中,该字段设为全0;

特定组查询报文中,该字段为要查询的组播组地址;

在成员报告和离开报文中,该字段为想要加入或离开的组播组地址;

查询报文

普遍组查询和特定组查询的组地址字段、最大响应时间字段和报文头目的地址不同;

1、普遍组查询报文

普遍组查询报文是查询器周期性向共享网段所有主机及路由器以组播方式发送的查询报文,用于查询哪些组播组存在成员;

组地址字段为0.0.0.0,报文头目的地址为224.0.0.1;

查询器每60s发送查询报文,初次成为查询器时,前2次报文间隔15s,其他间隔60s;

2、特定组查询报文

特定组查询报文是查询器向网段上特定组播组成员发送的报文,用于查询该组播组是否存在成员;

组地址字段和报文头目的地址字段都是想要查询的组播组IP地址;

仅当查询器收到离组报文后,才发送特定组查询报文;

报告报文

成员报告报文是主机向组播路由器发送的报告报文,用于加入某个组播组或者应答查询的响应报文;

组地址字段和报文目的地址字段都是主机想要加入的组播组地址;

离开报文

离开报文是主机主动离开组播组时向组播路由器(224.0.0.2)发送的报文,用于宣告自己离开了某个组播组;

组地址字段要离开的组播组地址,报文目的地址为224.0.0.2;

查询器选举

接口IP地址最小的IGMPv2路由器将被选举为查询器;

如果非查询器在其他IGMP查询者的存活时间内,收不到查询者发送的查询报文,就认为当前查询器R1已失效,从而重新发起查询者选举,并认定自己是查询者;

igmp timer other-querier-present接口命令或timer other-querier-present全局命令用来设置其他IGMP查询器的存活时间,缺省情况下,其他ICMP查询者的存活时间=健壮系数xIGMP普遍查询报文发送间隔+(1/2)x最大查询响应时间,即125s;

igmp max-response-time命令在IGMPv2中用来调整最大响应时间,最大值25s;

离开机制

相比于IGMPv1,IGMPv2增加了一种离开组报告,允许主机告诉路由器它要离开组播组,这样当最后一个成员离开组时,离网延迟减少,路由器可以立即停止转发组播报文到该网段;

但是由于路由器一般不记录当前网段有多少相应组的组员,所以每收到一份离组报告,都会触发查询器发送特定组查询报文,确认是否还有其他成员;

如果该网段上还存在该组成员,主机收到特定组查询报文后,会在报文指定的最大响应时间内发送成员报告报文,组播路由器收到后,将继续维护该组成员关系;

如果该网段上不存在该组成员,查询器将不会在Timer-Membership超时前,收到改组的成员报告报文,在Timer-Membership超时后,查询器将删除接口和该组的对应关系;

Timer-Membership时长=特定组查询报文发送间隔x报文发送次数;

使用igmp lastmember-queryinterval接口命令或lastmember-query interval全局命令配置发送IGMP特定组查询报文的时间间隔,取值1-5,缺省1s;

使用igmp robust-count接口命令或robust-count全局命令配置查询器在收到离组报文后,特定组查询报文发送次数;

IGMPv2中,组播组最后一个主机正常离开时,组播路由器在2s后,停止转发组播流量;

但最后一个主机异常离线,则组播路由器在没有收到离组报文的情况下,仍需要使用130s来判定有没有必要再转发流量到当前网段;

三、IGMPv3

IGMPv3添加了对源过滤功能的支持,主机可以通告路由器仅接收来自特定源的组播流量;

IGMPv1及v2报告报文中仅通告加入的组播组,IGMPv3为实现组播源过滤功能,对成员报告报文做了修改,IGMPv3添加了一种能够表达组和源的组记录,通过三元组(组地址、过滤模式、源地址列表)来表达仅接收来自特定源的组播流量;

IGMPv1、v2的接口的数据结构也相当简单,IGMPv3开始,接口开始使用(组、过滤模式和组播源)这种表达,每个接口维护组播组、组播源和过滤模式;

IGMPv3仅有两种报文类型:

(1)类型为0x11的查询报文;

(2)类型为0x22的成员报告报文:

但出于兼容,支持并识别其他三种以前版本的报文:

(1)类型为0x12的IGMPv1成员报告报文;

(2)类型为0x16的IGMPv2成员报告报文;

(3)类型为0x17的IGMPv2离开组报文;

查询报文

(1)Type

0x11代表查询报文;

(2)Max Resp Code    最大响应时间

成员主机在收到普遍组查询报文后,需要在最大响应时间内做出回应;

(3)Checksum

ICMP报文的校验和;

(4)Group Address

在普遍组查询报文中,该字段设为0;

在特定组查询报文和特定源组查询报文中,该字段为要查询的组播组地址;

(5)Resv    保留字段

(6)S(suppress router-side processing)

该比特置1时,收到此查询报文的其他路由器不启动定时器刷新过程,但是此查询报文并不一抑制查询器选举过程和路由器的主机侧处理过程,默认未置位;

(7)QRV(Querier’s Robustness Variable)

查询器普遍查询的健壮系数,若该字段非0,非查询器收到后调整为该值,缺省2;

(8)QQIC(Querier’s Robustness Variable)

查询器普遍查询的查询间隔,若该字段非0,非查询器收到后调整为该值,缺省60s;

(9)Number of Sources

组播源数量,对于普遍组查询报文和特定组查询报文,该字段为0;对于特定源组查询报文,该字段非0;

(10)Source Address    组播源地址,数量受Number of Sources字段限制;

IGMPv3查询报文分为三种

(1)普遍组查询报文 General Query

普遍组查询报文是查询器周期性向共享网段内所有主机及路由器(224.0.0.1)以组播方式发送饿查询报文,用于发现组播组成员并维护组播组与源列表的对应关系;

组地址字段和Number of Sources字段都为0,报文目的地址为224.0.0.1;

(2)特定组查询报文 Group-Specific Query

特定组查询报文是查询者向网段上特定组播组成员发送的报文,用于查询该组播组是否存在成员;

组播组字段和报文目的地址都是想要查询的组播组IP地址,Number 0f Sources字段为0;

(3)特定组及源查询报文    Group-and-Source-Specific Query

特定组查询报文是查询器向网段上特定组播组成员发送的报文,用于查询该组成员是否接收特定源发送的数据;

组播组字段和报文目的地址都是想要查询的组播组IP地址,Number of Sources字段非0,Source Address字段为该组播组的源列表;

成员报告报文

IGMPv1及v2报告报文中仅通告加入的组播组,IGMPv3为实现组播源过滤功能,对成员报告报文做了修改,IGMPv3添加了一种能够表达组和源的组记录,通过三元组(组地址、过滤模式、源地址列表)来表达仅接收来自特定源的组播流量;

IGMPv1/v2一份报告报文只能携带一个组播组,IGMPv3一份成员报告可携带多个组记录,可同时通告多个组及源的对应;

(1)Type    0x22代表IGMPv3的成员报告报文;

(2)Checksum    IGMP报文的校验和;

(3)Number of Group Records    组记录数量;

(4)Group Record

每个组记录是一块字域,通过三元组(组地址、过滤模式、源地址列表)来表达仅接收来自特定源的组播流量;

组记录字域格式如下:

(1)Record Type    有两种记录类型,当前状态记录和状态变化记录;

当前状态记录包括MODE_IS_INCLUDE、MODE_IS_EXCLUDE;

状态变化记录包括过滤模式变化记录、源列表变化记录;

过滤模式变化记录又包括CHANGE_TO_INCLUDE_MODE、CHANGE_TO_EXCLUDE_MODE;

源列表变化记录又包括ALLOW_NEW_SOURCE、BLOCK_OLD_SOURCES;

(2)Aux Data Len    目前未使用该字段;

(3)Number of Sources    组播源数量

(4)Multicast Address    组播组地址

(5)Source Address    组播源地址

(6)Auxiliary Data    目前没有使用该字段;

六种记录类型如下:

(1)MODE_IS_INCLUDE

(2)MODE_IS_EXCLUDE

(3)CHANGE_TO_INCLUDE_MODE

表示过滤模式由EXCLUDE转换到INCLUDE,开始接收源地址列表包含的新组播源发往该组播组的数据;如果源地址列表为空,主机将离开组播组;

(4)CHANGE_TO_EXCLUDE_MODE

表示过滤模式由INCLUDE转换到EXCLUDE,不接收源地址列表包含的新组播源发往该组播组的数据;

(5)ALLOW_NEW_SOURCE

表示在现有基础上,需要再接收源地址列表包含的组播源发往该组播组的组播数据;

(6)BLOCK_OLD_SOURCES

表示在现有基础上,不再接收源地址列表包含的组播源发往该组播组的组播数据;

查询响应机制

IGMPv3中查询响应机制及查询者的选举机制与IGMPv1/v2相同;

加入机制

在IGMPv1/v2中,用户加入到某组播组G后,能够接收到所有组播源发往该组播组的数据;

如果采用IGMPv3,用户可以选择仅接收特定组播源发送到给组播组的数据;

组播路由器会在每个接口维护组播组、组播源和过滤模式;

如果多个接收者都发送加入报告,Report(G,IS_INCLUDE,(S1))和Report(G,IS_INCLUDE,(S2)),则路由器接口维护组对应关系:G,过滤模式INCLUDE,源列表(S1,S2);

如果路由器收到多份加入同一个组的组记录,只要有一个组记录的类型为EXCLUDE模式,路由器接口对应的G组的过滤模式就是EXCLUDE,不论收到多少INCLUDE模式组记录;

离开机制

在IGMPv2中添加的离开组报文在IGMPv3中不再使用,IGMPv3主机会发送带有特定含义组记录的成员报告来表达离开组播组或不希望再收到组播组中来自特定源的组播流;

离开组播组

如果不希望收到组播组G的任意流量,主机发送(G,TO_IN,NULL)

当查询器接收到离开某组播组的报告(G,TO_IN,NULL)时,发送指定组查询消息,判断网段中是否还存在该组成员;

如果当前网段上没有其他组成员,修改接口的组和成员对应关系,相应接口被从相应的组播路由表的下游接口移除;

如果当前网络仍有其他主机是该组的成员,则成员会响应等(G,IS_IN,S1)当前状态报告;

不再接收组播组中来自特定源的组播流

当查询器接收到改变组播组与源列表对应关系的报告(G,BLOCK_OLD_SOURCE,SOURCE),发送特定源组查询报文,查询特定组及源的的成员是否存在;

如果该源的组成员存在,将响应成员报告报文;

如果没有接收者响应,则在查询两次后,每次间隔1s,从源列表中移除该源;

细聊上海贝尔路由器设置方法

上海贝尔为运营商、企业和行业客户提供端到端的信息通信解决方案和高质量的服务,其产品覆盖有线和无线方案、光接入方案、端到端LTE方案、光网络、IP网络、网络核心及应用、网络管理及服务等诸多领域。接下来由我分享上海贝尔路由器的.设置方法。

一、设置调制解调器

1.在ie中输入192.168.1.1(默认网关),密码和帐户一样都是admin.

2.左边的”高级设定”下的”WAN”,选VPI/VCI是0/35(北京的参数,各地区不一样的),点”编辑”

3.”服务种类”选”UBR WITHOUT PCR”,点”下一步”进行下去.

4.选择”PPP over Ethernet (PPPoE)”,其他不改,下一步

5.填入ADSL帐户和密码,服务名不用填写,认证方法为AUTO,下面的”按需拨号(使用空闲时间计时器)”和”PPP IP扩展”可不用打钩.

6.启用IGMP组播和WAN服务,”启用IGMP组播”和”启用WAN服务”都打勾,直接点下步.

7.最后”保存”就OK了

最后再重启MODERM后来激活设置.

二、设置本地连接(用集线器连接的,不使用uplink端口)

ip:192.168.1.x

子网掩码:255.255.255.0

默认网关:192.168.1.1

DNS主服务器:202.106.0.20

DNS副服务器:202.106.46.151(北京的,各地区不一样的)

问题一:怎样改变个人防火墙设置啊 启动瑞星个人防火墙软件主程序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

进入【开始】/【程序】/【瑞星个人防火墙】,选择【瑞星个人防火墙】即可启动(如图10);

第二种方法:

用鼠标双击桌面上的【瑞星个人防火墙】快捷图标 即可启动。(

四、界面及菜单说明

1、防火墙主界面

瑞星个人防火墙主界面包括【日志】、【选项】和【帮助】等选项,此外,还有方便快捷的 *** 作按钮(如图12):

菜单栏:用于进行菜单 *** 作的窗口,包括【日志】、【选项】和【帮助】三个菜单;

设置标签:【当前日志】、【应用程序】、【游戏保护】通过选择标签,列表将显示具体的设定记录或程序列表;

*** 作按钮:防火墙的基本 *** 作按钮,包括【断开连接】/【连接网络】,【启动】/【停止】,【选项】按钮。

状态栏:在此状态栏中显示了当前防火墙的状态;

网络状态显示:『拒收』、『收到』、『拒发』、『发出』,4种网络连接的状态的显示。

在主界面中,按下【断开连接】按钮,那么您的计算机将完全与网络断开,就好象拔掉了网线或是关掉了Modem一样。其他人都不能访问您的计算机,但是您也不能再访问网络。这是在遇到频繁攻击时最为有效的应对方法(譬如有人频繁的变换形式对您的计算机进行攻击时,这样做往往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注意:改变规则设置后,只有重新启动服务才能使最新的防火墙规则生效。重新启动服务的方法是:在主界面中,先选择【停止】,再选择【启动】。

(1)【日志】菜单(如图13)

【显示】:显示日志;

【清除】:清除日志;

【导出】:导出日志;

(2)【选项】菜单

【设置】:可进行安全级别设置、IGMP设置、警告设置、以及普通选项和启动选项的设置;

【规则设置】:选择此项后可进行防火墙规则的添加和修改;

【恢复缺省规则】:选择此项可将现有的规则恢复到初始规则。

【日志设置】:可进行日志记录自动保存设置

【语言设置】:可选择中文简体、日本语、English和中文繁体四种界面语言;

【外观设置】:考虑到不同用户使用的计算机的差异,以及不同的使用习惯,此功能为用户提供了多种界面;

问题二:如何设置WINDOWS防火墙或者个人防火墙 win个人防火墙设置方法一

1.常规选项卡

在Windows防火墙控制台“常规”选项卡中有两个主选项:启用(推荐)和关闭(不推荐),一个子选项“不允许例外”。如果选择了不允许例外,Windows防火墙将拦截所有的连接用户计算机的网络请求

包括在例外选项卡列表中的应用程序和系统服务。另外,防火墙也将拦截文件和打印机共享,还有网络设备的侦测。使用不允许例外选项的Windows防火墙简直就完全“闭关”了,比较适用于“高危”环境,如餐馆、宾馆和机场等场所连接到公共网络上的个人计算机。

2.例外选项卡

某些程序需要对外通讯,就可以把它们添加到“例外”选项卡中,这里的程序将被特许可以提供连接服务,即可以监听和接受来自网络上的连接。

在“例外”选项卡界面下方有两个添加按钮,分别是:“添加程序”和“添加端口”,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手工添加例外项。如果不清楚某个应用程序是通过哪个端口与外界通信,或者不知道它是基于UDP还是TCP的,可以通过“添加程序”来添加例外项。例如要允许Windows

Messenger通信,则点击“添加程序”按钮,选择应用程序“C:\Program Files\

Messenger\Messenger\m *** sgs.exe”,然后点击“确定”把它加入列表。

如果对端口号以及TCP/UDP比较熟悉,则可以采用后一种方式,即指定端口号的添加方式。对于每一个例外项,可以通过“更改范围”指定其作用域。对于家用和小型办公室应用网络,推荐设置作用域为可能的本地网络。当然,也可以自定义作用域中的IP范围,这样只有来自特定的IP地址范围的网络请求才能被接受。

3.高级选项卡

在“高级”选项卡中包含了网络连接设置、安全记录、ICMP设置和还原默认设置四组选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置。

网络连接设置

这里可以选择Windows防火墙应用到哪些连接上,当然也可以对某个连接进行单独的配置,这样可以使防火墙应用更灵活。

安全记录

新版Windows防火墙的日志记录与ICF大同小异,日志选项里面的设置可以记录防火墙的跟踪记录,包括丢弃和成功的所有事项。在日志文件选项里,可以更改记录文件存放的位置,还可以手工指定日志文件的大小。系统默认的选项是不记录任何拦截或成功的事项,而记录文件的大小默认为4MB。

ICMP设置

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ICMP)允许网络上的计算机共享错误和状态信息。在ICMP设置对话框中选定某一项时,界面下方会显示出相应的描述信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配置。在缺省状态下,所有的ICMP都没有打开。

默认设置

如果要将所有Windows防火墙设置恢复为默认状态,可以单击右侧的“还原为默认值”按钮。

win个人防火墙设置方法(端口)二

在Windows 2000/XP/Server 2003中要查看端口,可以使用Netstat命令:

依次点击“开始→运行”,键入“cmd”并回车,打开命令提示符窗口。在命令提示符状态下键入“netstat -a

-n”,按下回车键后就可以看到以数字形式显示的TCP和UDP连接的端口号及状态。

关闭/开启端口

在介绍各种端口的作用前,这里先介绍一下在Windows中如何关闭/打开端口,因为默认的情况下,有很多不安全的或没有什么用的端口是开启的,比如Telnet服务的23端口、FTP服务的21端口、SMTP服务的2......>>

问题三:电脑连不上网,说是设置了个人防火墙,应该怎么取消掉 打开网络设置,在控制面板那里

问题四:如何开启个人防火墙的私人信息提交功能? 用瑞星防火墙・

问题五:你的电脑上所安装的个人防火墙软件拦截了你的验证信息,系统无法验证你是否合法! 请开启个人防火墙的私 20分 电脑的防火墙打开方法(以WIN7为例): 1、打开控制面板,打开防火墙点击; 2、防火墙页面中左边,点击打开或关闭防火墙; 3、选择开启防火墙即可;

问题六:手机上怎样开启个人防火墙的私人信息提交功能或者暂时屏蔽防火墙 在短信拦截选项的设置中禁用即可。

问题七:网吧防火墙怎么开启 网吧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重要保证,出现故障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windows防火墙无法启动的情况时有发生。作为网吧热点,如何解决网吧windows防火墙无法启动的问题,具体的方法如下。

1、安全中心被关闭:

防火墙启用的选项变成灰色,无法启用,并用提示“由于安全考虑,某些设置由组策略控制”

运行services.msc打开“服务”

将SecurityCenter设为自动,并且启用。

将WindowsFirewall/InternetConnectionSharing(ICS)设为自动并且启用。

将ApplicationLayerGatewayService设为自动并且启用。

如果仍然不能启用防火墙,执行以下步骤:

运行regedit.exe打开注册表,删除下面两项: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

\Policies\Microsoft\WindowsFirewall

HKEY_CURRENT_USER\

SOFTWARE\Policies\Microsoft\WindowsFirewall

在服务中重启WindowsFirewall/InternetConnectionSharing(ICS),如果继续提示“由于安全考虑,某些设置由组策略控制”,不会影响使用。

2、系统文件丢失:

要解决此问题,方法:调用“安装APIInstallHinfSection”函数以安装Windows防火墙,要安装Windows防火墙,请按照下列步骤:

1.单击开始,单击运行,类型cmd然后单击确定。

2.在命令提示符下,键入以下命令行,回车:

Rundll32setupapi,InstallHinfSectionNdi-Steelhead132%windir%\inf\netrass.inf

3.重新启动计罚机

4.单击开始-运行(快捷键Windows+R),输入cmd,确定。

5.在命令提示符,键入以下命令:Netshfirewallreset,回车。

6.单击开始-运行,输入firewall.cpl,回车。

7.在Windows防火墙对话框中单击On(推荐),确定。

问题八:如何设置允许软件通过防火墙 1、Windows2008R2系统防火墙在,控制面板里面去找(还可以到服务器管理器里面找)

2、点击进入08防火墙设置选项卡,注意一下【高级设置】里面去设置

3、在防火墙设置右上方,有【创建规则】

4、入站规则

进入规则向导页面,如图选择【端口】类型

5、本案例以开放webmail自定义端口为例,选择特定端口如8008

6、 *** 作设置

然后在 *** 作设置里面,选择【允许连接】

7、安全域选择

接下来就是重点了,需要允许应用到的规则域区域。建议全部选择,

8、然后是规则的名称,可以任意取名。建议加上备注,比如XX服务器XX应用

9、检查配置(出站和入站的区别就是端口的指向)

设置好之后,如图点击入站规则里面查看。可以看到刚刚的配置设置

10、出站规则

出站规则设置方法是一样的,注意一下。协议类型,有TCP. UDP 你可以选择所有及 ALL类型

11、测试端口

设置好服务器防火墙端口开放之后,再内网的还需要在路由器上设置映射。可以通过站长工具在线测试

问题九:电脑连不上网,说是设置了个人防火墙,应该怎么取消掉 防火墙开关位置:开始--控制面板--windows防火墙--打开或关闭防火墙

我估计这跟防火墙没什么关系,应该是你的网络连接问题。

问题十:如何设置电脑防火墙 控制面板/安全中心/Windows防火墙/点选“启用”按确定就可以了,不用特殊设置,就是默认设置,如果设置不对容易出现错误,这样你可以按“高级”,按场面的还原默认设置按确定即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tougao/77835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9
下一篇 2023-04-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