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环境变量配置文件

Linux下环境变量配置文件,第1张

环境变量配置的两个方法:

在/etc/profile里设置系统环境变量时,路径末尾不能以"/"结尾,否则将导致整个PATH变量出错

各个配置文件作用

家目录中配置文件里面默认有shell来判断如果父配置文件不存在才读取此文件

/etc/profile: 此文件为系统的每个用户设置环境信息,当用户第一次登录时,该文件被执行.并从/etc/profile.d目录的配置文件中搜集shell的设置.

/etc/bashrc: 为每一个运行bash shell的用户执行此文件.当bash shell被打开时,该文件被读取.

~/.bash_profile: 每个用户都可使用该文件输入专用于自己使用的shell信息,当用户登录时,该文件仅仅执行一次!默认情况下,他设置一些环境变量,执行用户的.bashrc文件.

~/.bashrc: 该文件包含专用于你的bash shell的bash信息,当登录时以及每次打开新的shell时,该该文件被读取.

~/.bash_logout: 当每次退出系统(退出bash shell)时,执行该文件.

另外,/etc/profile中设定的变量(全局)的可以作用于任何用户,而~/.bashrc等中设定的变量(局部)只能继承/etc/profile中的变量,他们是"父子"关系.

抄袭这篇文章:

https://www.linuxidc.com/Linux/2019-03/157703.htm

Linux下正常的编译安装/卸载

源码的安装一般由3个步骤组成:

配置(configure)

编译(make)

安装(make install)。

configure文件是一个可执行的脚本文件,它有很多选项,在待安装的源码目录下使用命令./configure –help可以输出详细的选项列表。

其中--prefix选项是配置安装目录,如果不配置该选项,安装后可执行文件默认放在/usr /local/bin,库文件默认放在/usr/local/lib,配置文件默认放在/usr/local/etc,其它的资源文件放在/usr /local/share,比较凌乱。

使用--prefix选项的另一个好处是 方便卸载软件或移植软件

当某个安装的软件不再需要时,只须简单的删除该安装目录,就可以把软件卸载干净;

移植软件只需拷贝整个目录到另外一个机器即可(相同的 *** 作系统下)

当然要卸载程序,也可以在原来的make目录下用一次make uninstall,但前提是Makefile文件有uninstall命令。

make install PREFIX=path

这里PREFIX必须大写,其实绝大部分情况下 make install 都不能再指定 PREFIX 了,因为大部分程序都会 configure 时得到的 prefix 写入 config.h,然后在编译时编译到可执行文件内部,以便在执行时读取资源文件等。

这样在编译完毕后,就不能再修改 prefix 了。只有运行时不需要资源文件的小工具,才可能在安装的时候随意选择 PREFIX,或者具有 loader 的大程序,在执行时通过 loader 传入路径……

关于卸载

如果没有配置--prefix选项,源码包也没有提供make uninstall,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可以完整卸载:

一个临时目录重新安装一遍,如:

$ ./configure --prefix=/tmp/to_remove &&make install

然后遍历/tmp/to_remove的文件,删除对应安装位置的文件即可(因为/tmp/to_remove里的目录结构就是没有配置--prefix选项时的目录结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tougao/79126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1
下一篇 2023-04-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