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ndroid系统中,内核(kernel)被储存于设备的哪一个分区中

在android系统中,内核(kernel)被储存于设备的哪一个分区中,第1张

kenel存在于boot分区中,但具体分区不同手机所在的分区就不同,可以通过分区列表获取。

Android(安卓),是一个以Linux为基础的开源移动设备 *** 作系统,主要用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由Google成立的Open Handset Alliance(OHA,开放手持设备联盟)持续领导与开发中。

Android已发布的最新版本为Android 50(Lollipop)。

在计算机科学中,内核(英语:Kernel),又称核心,是 *** 作系统最基本的部分,主要负责管理系统资源。

内核,是一个 *** 作系统的核心。

基于硬件的第一层软件扩充,提供 *** 作系统的最基本的功能,是 *** 作系统工作的基础,它负责管理系统的进程、内存、设备驱动程序、文件和网络系统,决定着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现代 *** 作系统设计中,为减少系统本身的开销,往往将一些与硬件紧密相关的(如中断处理程序、设备驱动程序等)、基本的、公共的、运行频率较高的模块(如时钟管理、进程调度等)以及关键性数据结构独立开来,使之常驻内存,并对他们进行保护。

参考资料

天极网:>

方法一:可以通过/proc/线程ID/stack来获取指定线程当前的调用栈,但是该方案存在限制:可能不能准确获取出问题的时候该线程的调用栈

方法二:通过内核接口save_stack_trace_tsk和%pS,在程序检测到异常的时候打印出对应的调用栈用于问题定位,具体的方法(从内核/proc文件系统处理打印调用栈的proc_pid_stack中简单修改而来):

[cpp] view plain copy

static int kprink_stack(struct task_struct task)

{

struct stack_trace trace;

unsigned long entries;

int err;

entries = kmalloc(MAX_STACK_TRACE_DEPTH sizeof(entries), GFP_KERNEL);

if (!entries)

return -ENOMEM;

tracenr_entries = 0;/调用返回后,为记录的调用栈中的有效符号的个数/

tracemax_entries = MAX_STACK_TRACE_DEPTH;/传入的traceentries的大小,save_stack_trace_tsk最多保持该数量的调用栈符号/

traceentries = entries;/返回的符号地址保存在这里/

traceskip = 0;/从调用栈的顶开始,忽略的调用栈符号数量/

err = lock_trace(task);

if (!err) {

save_stack_trace_tsk(task, &trace);

for (i = 0; i < tracenr_entries; i++) {

printk(m, "[<%pK>] %pS\n",

(void )entries[i], (void )entries[i]);

}

unlock_trace(task);

}

kfree(entries);

return err;

}

说明:其中的%pS用于打印内核符号,内核的相关处理见printk--->vprintk--->vscnprintf-->vsnprintf-->symbol_string的处理

只有在内核中使用EXPORT_SYMBOL或EXPORT_SYMBOL_GPL导出的符号才能在内核模块中直接使用。然而,内核并没有导出所有的符号。例如,在380的内核中,do_page_fault就没有被导出。 而我的内核模块中需要使用do_page_fault,那么有那些方法呢?这些方法分别有什么优劣呢? 下面以do_page_fault为例,一一进行分析: 修改内核,添加EXPORT_SYMBOL(do_page_fault)或EXPORT_SYMBOL_GPL(do_page_fault)。这种方法适用于可以修改内核的情形。在可以修改内核的情况下,这是最简单的方式。 使用kallsyms_lookup_name读取kallsyms_lookup_name本身也是一个内核符号,如果这个符号被导出了,那么就可以在内核模块中调用kallsyms_lookup_name("do_page_fault")来获得do_page_fault的符号地址。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在于kallsyms_lookup_name本身不一定被导出。 读取/boot/Systemmap-,再使用内核模块参数传入内核模块Systemmap-是编译内核时产生的,它里面记录了编译时内核符号的地址。如果能够保证当前使用的内核与Systemmap-是一一对应的,那么从Systemmap-中读出的符号地址就是正确的。其中,kernel-version可以通过'uname -r'获得。但是这种方法也有局限性,在模块运行的时候,Systemmap-文件不一定存在,即使存在也不能保证与当前内核是正确对应的。 读取/proc/kallsyms,再使用内核模块参数传入内核模块/proc/kallsyms是一个特殊的文件,它并不是存储在磁盘上的文件。这个文件只有被读取的时候,才会由内核产生内容。因为这些内容是内核动态生成的,所以可以保证其中读到的地址是正确的,不会有Systemmap-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从内核2637开始,普通用户是没有办法从/proc/kallsyms中读到正确的值。在某些版本中,该文件为空。在较新的版本中,该文件中所有符号的地址均为0(除非/porc/sys/kernel/kptr_restrict 的值被设为0)。但是root用户是可以从/proc/kallsyms中读到正确的值的。好在加载模块也需要root权限,可以在加载模块时用脚本获取符号的地址。

一、查看linux内核版本号1:登录linux,在终端输入 cat /proc/version

2:登录linux,在终端输入 uname -a 即列出linux的内核版本号 。

3: 在Linux终端输入 unmae -a 即可查看linux的内核版本号。三种方法执行效果如下图所示:

二、查看linux版本信息

1:登录到linux服务器执行 lsb_release-a 命令,即可查看所有版本信息。

2:登录到linux执行 cat /etc/issue (切记cat后要空一格)即可看到版本信息

一、获取内核源码

二、解压内核源码

首先以root帐号登录,然后进入/usr/src子目录。如果用户在安装Linux时,安装了内核的源代码,则会发现一个linux-xyz的子目录。该目录下存放着内核xyz的源代码。此外,还会发现一个指向该目录的链接linux。删除该连接,然后将新内核的源文件拷贝到/usr/src目录中,并解压:

# tar zxvf Linux-2314targz

文件释放成功后,在/usr/src目录下会生成一个linux子目录。其中包含了内核2314的全部源代码。 将/usr/include/asm、/usr/inlude/linux、/usr/include/scsi链接到/usr/src/linux/include目录下的对应目录中。

# cd /usr/include

# rm -Rf asm linux

# ln -s /usr/src/linux/include/asm-i386 asm

# ln -s /usr/src/linux/include/linux linux

# ln -s /usr/src/linux/include/scsi scsi

删除源代码目录中残留的。o文件和其它从属文件。

# cd /usr/src/linux

# make mrproper

三。增量补丁

有时不需要完全重新安装,只需打增量补丁,类似升级,在内核源码树根目录运行:

patch-p1< /patch-xyz

四。内核源码树目录:

arch:包含和硬件体系结构相关的代码,每种平台占一个相应的目录。和32位PC相关的代码存放在i386目录下,其中比较重要的包括kernel(内核核心部分)、mm(内存管理)、math-emu(浮点单元仿真)、lib(硬件相关工具函数)、boot(引导程序)、pci(PCI总线)和power(CPU相关状态)。

block:部分块设备驱动程序。

crypto:常用加密和散列算法(如AES、SHA等),还有一些压缩和CRC校验算法。

Documentation:关于内核各部分的通用解释和注释。

drivers:设备驱动程序,每个不同的驱动占用一个子目录。

fs:各种支持的文件系统,如ext、fat、ntfs等。

include:头文件。其中,和系统相关的头文件被放置在linux子目录下。

init:内核初始化代码(注意不是系统引导代码)。

ipc:进程间通信的代码。

kernel:内核的最核心部分,包括进程调度、定时器等,和平台相关的一部分代码放在arch//kernel目录下。

lib:库文件代码。

mm:内存管理代码,和平台相关的一部分代码放在arch//mm目录下。

net:网络相关代码,实现了各种常见的网络协议。

scripts:用于配置内核文件的脚本文件。

security:主要是一个SELinux的模块。

sound:常用音频设备的驱动程序等。

usr:实现了一个cpio。

在i386体系下,系统引导将从arch/i386/kernel/heads开始执行,并进而转移到init/mainc中的main()函数初始化内核。

五。配置内核

# cd /usr/src/linux

内核配置方法有三种:

(1)命令行: make config

(2)菜单模式的配置界面: make menuconfig

(3) X window:make xconfig

Linux的内核配置程序提供了一系列配置选项。对于每一个配置选项,用户可以回答“y”、“m”或“n”。其中“y”表示将相应特性的支持或设备驱动程序编译进内核;“m”表示将相应特性的支持或设备驱动程序编译成可加载模块,在需要时,可由系统或用户自行加入到内核中去;“n”表示内核不提供相应特性或驱动程序的支持。由于内核的配置选项非常多,本文只介绍一些比较重要的选项。

1、Code maturity level options(代码成熟度选项)

Prompt for development and/or incomplete code/drivers (CONFIG_EXPERIMENTAL) [N/y/] 如果用户想要使用还处于测试阶段的代码或驱动,可以选择“y”。如果想编译出一个稳定的内核,则要选择“n”。

2、Processor type and features(处理器类型和特色)

(1)、Processor family (386, 486/Cx486, 586/K5/5x86/6x86, Pentium/K6/TSC, PPro/6x86MX) [PPro/6x86MX] 选择处理器类型,缺省为Ppro/6x86MX。

(2)、Maximum Physical Memory (1GB, 2GB) [1GB] 内核支持的最大内存数,缺省为1G。

(3)、Math emulation (CONFIG_MATH_EMULATION) [N/y/] 协处理器仿真,缺省为不仿真。

(4)、MTRR (Memory Type Range Register) support (CONFIG_MTRR) [N/y/]

选择该选项,系统将生成/proc/mtrr文件对MTRR进行管理,供X server使用。

(5)、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 support (CONFIG_SMP) [Y/n/] 选择“y”,内核将支持对称多处理器。

3、 Loadable module support(可加载模块支持)

(1)、Enable loadable module support (CONFIG_MODULES) [Y/n/] 选择“y”,内核将支持加载模块。

(2)、Kernel module loader (CONFIG_KMOD) [N/y/] 选择“y”,内核将自动加载那些可加载模块,否则需要用户手工加载。

4、 General setup(一般设置)

(1)、Networking support (CONFIG_NET) [Y/n/] 该选项设置是否在内核中提供网络支持。

(2)、PCI support (CONFIG_PCI) [Y/n/] 该选项设置是否在内核中提供PCI支持。

(3)、PCI access mode (BIOS, Direct, Any) [Any] 该选项设置Linux探测PCI设备的方式。选择“BIOS”,Linux将使用BIOS;选择“Direct”,Linux将不通过BIOS;选择 “Any”,Linux将直接探测PCI设备,如果失败,再使用BIOS。

(4)Parallel port support (CONFIG_PARPORT) [N/y/m/] 选择“y”,内核将支持平行口。

5、 Plug and Play configuration(即插即用设备支持)

(1)、Plug and Play support (CONFIG_PNP) [Y/m/n/] 选择“y”,内核将自动配置即插即用设备。

(2)、ISA Plug and Play support (CONFIG_ISAPNP) [Y/m/n/] 选择“y”,内核将自动配置基于ISA总线的即插即用设备。

6、 Block devices(块设备)

(1)、Normal PC floppy disk support (CONFIG_BLK_DEV_FD) [Y/m/n/] 选择“y”,内核将提供对软盘的支持。

(2)、Enhanced IDE/MFM/RLL disk/cdrom/tape/floppy support (CONFIG_BLK_DEV_IDE) [Y/m/n/] 选择“y”,内核将提供对增强IDE硬盘、CDROM和磁带机的支持。

7、 Networking options(网络选项)

(1)、Packet socket (CONFIG_PACKET) [Y/m/n/] 选择“y”,一些应用程序将使用Packet协议直接同网络设备通讯,而不通过内核中的其它中介协议。

(2)、Network firewalls (CONFIG_FIREWALL) [N/y/] 选择“y”,内核将支持防火墙。

(3)、TCP/IP networking (CONFIG_INET) [Y/n/] 选择“y”,内核将支持TCP/IP协议。

(4)The IPX protocol (CONFIG_IPX) [N/y/m/] 选择“y”,内核将支持IPX协议。

(5)、Appletalk DDP (CONFIG_ATALK) [N/y/m/] 选择“y”,内核将支持Appletalk DDP协议。

8、SCSI support(SCSI支持)

如果用户要使用SCSI设备,可配置相应选项。

9、Network device support(网络设备支持)

Network device support (CONFIG_NETDEVICES) [Y/n/] 选择“y”,内核将提供对网络驱动程序的支持。

10、Ethernet (10 or 100Mbit)(10M或100M以太网)

在该项设置中,系统提供了许多网卡驱动程序,用户只要选择自己的网卡驱动就可以了。此外,用户还可以根据需要,在内核中加入对FDDI、PPP、SLIP和无线LAN(Wireless LAN)的支持。

11、Character devices(字符设备)

(1)、Virtual terminal (CONFIG_VT) [Y/n/] 选择“y”,内核将支持虚拟终端。

(2)、Support for console on virtual terminal (CONFIG_VT_CONSOLE) [Y/n/]

选择“y”,内核可将一个虚拟终端用作系统控制台。

(3)、Standard/generic (dumb) serial support (CONFIG_SERIAL) [Y/m/n/]

选择“y”,内核将支持串行口。

(4)、Support for console on serial port (CONFIG_SERIAL_CONSOLE) [N/y/]

选择“y”,内核可将一个串行口用作系统控制台。

12、Mice(鼠标)

PS/2 mouse (aka “auxiliary device”) support (CONFIG_PSMOUSE) [Y/n/] 如果用户使用的是PS/2鼠标,则该选项应该选择“y”。

13、Filesystems(文件系统)

(1)、Quota support (CONFIG_QUOTA) [N/y/] 选择“y”,内核将支持磁盘限额。

(2)、Kernel automounter support (CONFIG_AUTOFS_FS) [Y/m/n/] 选择“y”,内核将提供对automounter的支持,使系统在启动时自动 mount远程文件系统。

(3)、DOS FAT fs support (CONFIG_FAT_FS) [N/y/m/] 选择“y”,内核将支持DOS FAT文件系统。

(4)、ISO 9660 CDROM filesystem support (CONFIG_ISO9660_FS) [Y/m/n/]

选择“y”,内核将支持ISO 9660 CDROM文件系统。

(5)、NTFS filesystem support (read only) (CONFIG_NTFS_FS) [N/y/m/]

选择“y”,用户就可以以只读方式访问NTFS文件系统。

(6)、/proc filesystem support (CONFIG_PROC_FS) [Y/n/] /proc是存放Linux系统运行状态的虚拟文件系统,该项必须选择“y”。

(7)、Second extended fs support (CONFIG_EXT2_FS) [Y/m/n/] EXT2是Linux的标准文件系统,该项也必须选择“y”。

14、Network File Systems(网络文件系统)

(1)、NFS filesystem support (CONFIG_NFS_FS) [Y/m/n/] 选择“y”,内核将支持NFS文件系统。

(2)、SMB filesystem support (to mount WfW shares etc) (CONFIG_SMB_FS)

选择“y”,内核将支持SMB文件系统。

(3)、NCP filesystem support (to mount NetWare volumes) (CONFIG_NCP_FS)

选择“y”,内核将支持NCP文件系统。

15、Partition Types(分区类型)

该选项支持一些不太常用的分区类型,用户如果需要,在相应的选项上选择“y”即可。

16、Console drivers(控制台驱动)

VGA text console (CONFIG_VGA_CONSOLE) [Y/n/] 选择“y”,用户就可以在标准的VGA显示方式下使用Linux了。

17、Sound(声音)

Sound card support (CONFIG_SOUND) [N/y/m/] 选择“y”,内核就可提供对声卡的支持。

18、Kernel hacking(内核监视)

Magic SysRq key (CONFIG_MAGIC_SYSRQ) [N/y/] 选择“y”,用户就可以对系统进行部分控制。一般情况下选择“n”。

六、 编译内核

(一)、建立编译时所需的从属文件

# cd /usr/src/linux

# make dep

(二)、清除内核编译的目标文件

# make clean

(三)、编译内核

# make zImage

内核编译成功后,会在/usr/src/linux/arch/i386/boot目录中生成一个新内核的映像文件zImage。如果编译的内核很大的话,系统会提示你使用make bzImage命令来编译。这时,编译程序就会生成一个名叫bzImage的内核映像文件。

(四)、编译可加载模块

如果用户在配置内核时设置了可加载模块,则需要对这些模块进行编译,以便将来使用insmod命令进行加载。

# make modules

# make modelus_install

编译成功后,系统会在/lib/modules目录下生成一个2314子目录,里面存放着新内核的所有可加载模块。

七、 启动新内核

(一)、将新内核和Systemmap文件拷贝到/boot目录下

# cp /usr/src/linux/arch/i386/boot/bzImage /boot/vmlinuz-2314

# cp /usr/src/linux/Systemmap /boot/Systemmap-2314

# cd /boot

# rm -f Systemmap

# ln -s Systemmap-2314 Systemmap

(二)、配置/etc/liloconf文件。在该文件中加入下面几行:

default=linux-2314

image=/boot/vmlinuz-2314

label=linux-2314

root=/dev/hda1

read-only

(三)、使新配置生效

# /sbin/lilo

(四)、重新启动系统

# /sbin/reboot

新内核如果不能正常启动,用户可以在LILO:提示符下启动旧内核。然后查出故障原因,重新编译新内核即可。

以上就是关于在android系统中,内核(kernel)被储存于设备的哪一个分区中全部的内容,包括:在android系统中,内核(kernel)被储存于设备的哪一个分区中、Ubuntu 14.04 下搭建ARM架构的QEMU虚拟机、如何获取内核指定线程的调用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web/100727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5
下一篇 2023-05-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