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器用什么光纤收发器来做数据连接

分光器用什么光纤收发器来做数据连接,第1张

收发器一般不会用到分光器的。分光器现在主要用在EPON或者GPON组网中,局端为OLT(ISCOM5800E 机架式OLT),远端为ONU(ISCOMISCOM5204 数据语音型ONU),型号是瑞斯康达的。中兴、华为、烽火、格林韦迪等现在都有此类设备。

分光计,是使光按波长分散兼供光学测量的仪器。一般由准直管、棱镜台和望远镜3种主要部件构成。

可用于测量波长、棱镜角、棱镜材料的折射率和色散率等。[1]

中文名

分光计

外文名

spectrometer

可测量物理量

折射率、波长、色散率、衍射角

性质

精密仪器

原理

光学元件的反射

快速

导航

结构原理

调节技巧

术语简介

分光计是精确测定光线偏转角的仪器, 也称测角仪。[2]

它是光学实验中常用的的实验仪器。光学中的许多基本量如波长、折射率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用光线的偏转角来表示, 因而这些量都可以用分光计来测量。

分光计的基本光学结构又是许多光学仪器(如棱镜光谱仪、光栅光谱仪、分光光度计、单色仪等)的基础。它在物理实验中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又能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它是大学物理实验的必作实验。

分光计

在观察有关现象和测量角度时,为获得正确的测量结果,必须保证让分光计的光学系统(准直管和望远镜)要适合平行光。

即要求望远镜光轴与分光计的主轴垂直, 以保证观察面是一个平面。这也是调节步骤中难度最大的。

中学里常用的分光计一般由装在三脚座上并在同一平面内的准直管、棱镜台和望远镜三个主要部件构成。棱镜台为一圆盘,可以绕中心轴转动,其底座上刻有游标。望远镜则和底座外围刻有角度读数的圆环相连,它们也可以绕中心轴旋转。但准直管的位置固定。从光源发出的光。经准直管变为平行光,再经棱镜色散,改变方向,用望远镜观察而在圆环上读出所偏转的角度。望远镜中还装有准丝以增加测量的精确度。

1814年,夫琅和费在研究太阳暗线时改进了当时的观察仪器,设计了由平行光管、三棱镜和望远镜组成的分光计。这是第一个分光计的出现,其设计思想、基本构造原理是现代光谱仪、摄谱仪设计制造的基本依据。分光计经常用来测量光的波长、棱镜角、棱镜材料的折射率和色散率等。[3]

结构原理

各种型号的分光计,其光学原理基本相同,主要部件包括望远镜、平行光管、载物台(台上安置分光用的三棱镜或光栅)、刻度盘和游标盘、底座五大部分。[2]

望远镜

望远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和目镜之间有分划板。分划板紧贴一个直角三棱镜,在棱镜的直角面上有一个被光源照亮的小绿十字,其中心位置与分划板刻线的上交点对称。

平行光管

它的作用是产生平行光。管的一端装有一个消色差的复合正透镜, 另一端是装有狭缝的套管。

载物台

载物台是用来放置待测器件的。它的下方有三个螺钉, 形成一个正三角, 用来调节分光元件的方位。

刻度盘和游标盘

刻度圆盘的游标盘套在分光计的中心转轴上且可绕主轴转动。

分光计

若圆盘转过一个角度, 可以从游标读出这个角度的数值。圆盘面有720等分线, 每格值为0 5°即30′。0 5°以下则需用游标来读数。

底座

底座的中心有沿铅直方向的转轴套,称为分光计的主轴。通过使用相应的止动螺钉和微调螺钉,可以使望远镜、刻度盘、游标盘、载物台等绕分光计主轴自由转动,或作微小转动, 或固定不动。

怎么导出成Excel 格式呢…… 你应该在 紫外可见光谱仪中导出成 ASCII 码格式的 dx 文件。

然后直接点击 Origin 菜单栏上的 File ——> Import ——> Single ASCII 就可以导入单个文件;

或者 File ——> Import ——> Multiple ASCII 就可以导入多个光谱文件。

能。分光光度计,又称光谱仪,是将成分复杂的光,分解为光谱线的科学仪器,分光光度计能电脑记录数据。分光光度计测量范围通常包括波长范围为380~780nm的可见光区和波长范围为200~380nm的紫外光区,不同的光源都有其特有的发射光谱,因此可采用不同的发光体作为仪器的光源。

以上就是关于分光器用什么光纤收发器来做数据连接全部的内容,包括:分光器用什么光纤收发器来做数据连接、分光计实验数据处理求顶角平均值、怎样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导出的数据在excel和origin中绘图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web/94461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