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如何进行客户身份识别

银行业如何进行客户身份识别,第1张

1、用专业身份证识别机验证身份z真假;2、进入公安部身份核查系统核查身份z上号码是否存在,现实存在后,比照两者之间信息是否完全一致,有一点不符都不行;3、比照身份z上照片与真人之间的相似度;4、有些第一代身份z因为已经办理很多年,上面照片与现在持证人虽属一人,但是看起来并不是很像,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询问客户身份z上的信息,如若回答极其不准确则不予确认,事实上有些文化素质低或者不常用身份z的客户并不能答出所有要素,甚至不能准确回答自己的生日,这时作为银行人员,你不仅要保持高度警惕,还要耐心,不能让客户紧张,因为服务客户毕竟是我们的职责和义务;5、如果遇见刻意冒充的客户,甚至有作案嫌疑的客户,则有义务报警;6、如果身份联网核查系统上未录入客户头像照片,则要求客户当户口所在地公安户籍部门出具身份z明,在获取证明后,你要查找正确号码,致电当地户籍部门核实证明书的真伪。

总之鉴别客户身份是件严谨而又需要耐心的工作。

识别客户身份时具体 *** 作包括:了解、核对、登记和留存。银行客户身份识别工作,应遵循勤勉尽责原则、了解你的客户原则、风险为本原则及保密原则。完整的客户身份识别流程包括了解、核对、登记和留存。

客户身份识别指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或者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时,针对具有不同洗钱或恐怖融资风险特征的客户,采取相应措施,确认客户的真实身份,了解和关注客户的职业情况或经营背景、交易目的、交易性质以及资金来源、资金用途、实际受益人等。银行严禁为身份不明的客户提供服务或者与其进行交易。

遵循基本要求

1、真实性原则对客户本人与证件是否相符,及客户身份资料的真伪作出判断,并对职业收入是否与金融资产匹配予以分析。

2、有效性原则一方面,客户提供的身份z明文件必须为有权机关颁布,具有法律效力;另一方面,客户提供的身份z明文件应处于有效期内。

3、完整性原则要求金融机构在了解、核对、登记、留存过程中完整、全面履行信息采集、资料保管等法定义务。

4、持续性原则业务关系存续期间,客户身份信息或经营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可能导致先前获取的信息不再符合目前的真实状况,金融机构应就新增、变化信息予以核实,确认现阶段真实、有效信息并予以留存。

5、差异性原则金融机构在客户身份识别过程中,应秉承“风险为本”原则,按照风险程度分配资源,对于高风险客户应采取更为强化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对低风险情形则允许采取相对简化措施。

1、营业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1)检查柜台及填单台签字笔能否正常使用,各类单据是否齐全、充足。

(2)检查叫号机及自助设备、电子显示屏是否正常运行,95599自助电话线路是否通畅。

(3)检查宣传海报、展架是否按规定正确摆放,折页品种是否齐全、数量是否充足。

(4)检查饮水机的饮用水是否需要更换,水杯是否充足;客户座椅是否有损坏;消防设备是否合规摆放。

(5)检查告示栏内容是否过期需要更新;检查客户意见簿、意见箱。

(6)检查网点大厅、接待台、网点门前是否干净整洁。

(7)检查办公用品(名片、大堂经理工作日志、客户需求登记簿、产品说明书等)是否齐全。

2、营业中,工作积极主动、文明礼貌。

(1)热情、文明地迎送进出网点的客户。从客户进门时起,大堂经理应主动上前迎接客户。

(2)识别、分流和引导客户。大堂经理通过主动询问客户需求,引导客户取号,指导客户选择交易渠道(柜台、自助设备、电话银行)办理业务;指导客户填写单据,引导客户到等候区等候。

(3)大堂经理应主动巡视。对于等待区的客户,大堂经理要主动询问客户是否有饮水、书报、杂志等浏览需要;主动介绍我行金融产品,向客户递上相关宣传材料,对感兴趣的客户给予进一步的深度讲解。

(4)回答客户业务咨询时,要语言流畅、吐字清晰,微笑服务、耐心细致。在交谈中,仔细观察客户行为举止,认真聆听并记录客户意见和需求,从中获取客户信息,发现潜在优质客户。

(5)大堂经理要努力做好潜在客户的拓展工作,向其推荐我行的贵宾服务。及时将自己或柜台人员发现的潜在客户引见给个人客户经理,并说明客户需求,由客户经理与客户进行单独沟通,促使之成为我行的贵宾客户。对暂时不接受我行贵宾客户服务的,要向客户递送名片,若客户愿意提供姓名、联系电话、联系地址等信息,要认真记录,立即通知客户经理做好后续营销服务工作。

(6)贵宾客户到网点办理业务时,应请客户出示贵宾卡,引导客户到贵宾服务区或贵宾窗口办理业务。如上笔业务未办结,客户不能立即办理业务时,应引导客户到贵宾休息区,请客户稍待,并提供茶饮、杂志等,主动介绍我行金融产品,向客户递上相关宣传材料,对感兴趣的客户给予进一步的深度讲解。贵宾客户业务办结后,大堂经理应上前询问,是否还有其他需求并给予协助。客户离开时要送至门口,并向其道别。

(7)做好大厅设施使用情况的巡查工作,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隐患。

(8)有效疏导分流客源,指导查询、小额取款、代缴费的客户到自助设备办理业务,缓解柜台压力。

(9)发生纠纷时,要立即上前劝阻,调查原因,快速妥善地处理客户批评意见,避免发生争执,化解矛盾,减少客户投诉。

(10)对于急需帮助办理业务的客户或年龄较大行动不便的老年客户,应根据情况安排在“绿色通道”提前办理。

(11)建立《大堂经理工作日志》,对客户提出的问题不能解释的要及时记录,注意检查客户登记需求,及时向客户反馈信息。

(12)对无故长期滞留的可疑人员,应上前询问原因,劝其离开。对寻衅滋事的不法分子,要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对其安抚稳住,并提示同事及时报警。

客户身份识别包括客户的姓名、性别、国籍、职业、住所地或者工作单位地址、****,身份z件或者身份z明文件的种类、号码和有效期限、社会活动的执照、证件或者文件的名称。

客户身份识别指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或者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时,针对具有不同洗钱或恐怖融资风险特征的客户,采取相应措施,确认客户的真实身份,了解和关注客户的职业情况或经营背景、交易目的、交易性质以及资金来源、资金用途、实际受益人等。

客户身份识别的基本原则有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金融机构应当勤勉尽责,建立健全和执行客户身份识别制度,遵循“了解你的客户”的原则。

客户身份识别四个步骤是“核对、了解、登记、留存”。

客户身份识别是金融机构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或者为客户提供规定金额以上的现金汇款、现钞兑换以及票据兑付等一次性金融服务时,要求客户出示真实有效的身份z件或者其他身份z明文件,进行核对并登记,且不为身份不明确的客户提供服务等的手段。

根据2006年10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金融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建立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具体条款如下:

1、金融机构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或者为客户提供规定金额以上的现金汇款、现钞兑换、票据兑付等一次性金融服务时,应当要求客户出示真实有效的身份z件或者其他身份z明文件,进行核对并登记;

2、客户由他人代理办理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同时对代理人和被代理人的身份z件或者其他身份z明文件进行核对并登记

以上就是关于银行业如何进行客户身份识别全部的内容,包括:银行业如何进行客户身份识别、识别客户身份时具体 *** 作包括、银行大堂经理怎样识别优质客户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web/95553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