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桌面玩家指南:20. 把 Linux 系统装入 U 盘打包带走

Linux 桌面玩家指南:20. 把 Linux 系统装入 U 盘打包带走,第1张

概述特别说明:要在我的随笔后写评论的小伙伴们请注意了,我的博客开启了 MathJax 数学公式支持,MathJax 使用$标记数学公式的开始和结束。如果某条评论中出现了两个$,MathJax 会将两个$之间的内容按照数学公式进行排版,从而导致评论区格式混乱。如果大家的评论中用到了$,但是又不是为了使用数学公式,就请使用\$转义一下,谢谢。 想从头阅读该系列吗?下面是传送门: Linux 桌面玩家指南:

特别说明:要在我的随笔后写评论的小伙伴们请注意了,我的博客开启了 MathJax 数学公式支持,MathJax 使用$标记数学公式的开始和结束。如果某条评论中出现了两个$,MathJax 会将两个$之间的内容按照数学公式进行排版,从而导致评论区格式混乱。如果大家的评论中用到了$,但是又不是为了使用数学公式,就请使用$转义一下,谢谢。

想从头阅读该系列吗?下面是传送门:

Linux 桌面玩家指南:01. 玩转 Linux 系统的方法论 Linux 桌面玩家指南:02. 以最简洁的方式打造实用的 Vim 环境 Linux 桌面玩家指南:03. 针对 Gnome 3 的 Linux 桌面进行美化 Linux 桌面玩家指南:04. Linux 桌面系统字体配置要略 Linux 桌面玩家指南:05. 发博客必备的图片处理和视频录制神器 Linux 桌面玩家指南:06. 优雅地使用命令行及 Bash 脚本编程语言中的美学与哲学 Linux 桌面玩家指南:07. Linux 中的 Qemu、KVM、VirtualBox、Xen 虚拟机体验 Linux 桌面玩家指南:08. 使用 GCC 和 GNU Binutils 编写能在 x86 实模式运行的 16 位代码 Linux 桌面玩家指南:09. X Window 的奥秘 Linux 桌面玩家指南:10. 没有 GUI 的时候应该怎么玩 Linux 桌面玩家指南:11. 在同一个硬盘上安装多个 Linux 发行版以及为 Linux 安装 Nvidia 显卡驱动 Linux 桌面玩家指南:12. 优秀的文本化编辑思想大碰撞(Markdown、LaTeX、MathJax) Linux 桌面玩家指南:13. 使用 Git 及其 和 Eclipse 的集成 Linux 桌面玩家指南:14. 数值计算和符号计算 Linux 桌面玩家指南:15. 深度学习可以这样玩 Linux 桌面玩家指南:16. 使用 CUDA 发挥显卡的计算性能 Linux 桌面玩家指南:17. 在 Ubuntu 中使用 deepin-wine,解决一些依赖 Windows 的痛点问题 Linux 桌面玩家指南:18. 使用 Docker 隔离自己的开发环境和部署环境 Linux 桌面玩家指南:19. 深入理解 JavaScript,及其开发调试工具 前言

这是我这个系列的最后一篇了,虽然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写到,但是就这样结束吧,二十篇,凑个整数,挺好的。我也需要尽早从 linux 桌面 这个主题解放出来,去学一点别的东西了。

之所以想尽早从 linux 桌面 这个主题解放出来,主要还是因为计算机世界的变化实在太快了。就在我写这个系列的期间,windows 10 就出现了巨大的进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条:

windows 10 的美观性越来越高了。(Window 10 刚推出时,我觉得丑爆了,现在越来越漂亮了。) 跨平台的开发工具和语言,如 C#、Java、Python 等等。还有 Visual Studio Code。(使用 linux 的一大主要原因就是编程比较方便,很多语言的开发环境基本上就是开箱即用,而且很多服务器就是 linux 的,所以在 linux 系统下本地开发,部署起来也方便。) 宇宙最强 IDE:Visual Studio 2019。 windows 10 也能支持多个工作区了。 WSL 2。 新的终端软件 Terminal。 VS Code 的 Remote 开发能力。

对于普通用户而言,windows 一直都领先很多,Office办公和游戏都比较强,设计美工科学计算3D建模什么的也不差。而 linux 领先的一些方面 windows 也在拼命追赶,看来是时候结束这一个 linux 桌面 系列了。

哦,对了,就在这几天,linux 用户也迎来了一个惊喜,那就是 WPS 2019 终于出 linux 版了。界面很漂亮,使用体验也和 windows 下基本一致。办公的问题也基本解决了。

关于我的这个 linux 桌面系列,还有一些东西没有写,但是我认为没有必要写了,对于专业的东西,你用一用就熟了。平时用不到的,也不可能一下子学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Visual Studio Code。我认为在 linux 桌面中,它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教程很多,我就不写了。 .net core。一个很重要的技术体系,如果不想选 Java,就选它。发展势头非常好。 办公软件,libreOffice 或者 WPS。现在当然是用 WPS 2019 啦。毫无疑问。推荐大家全部使用 WPS 2019,包括 windows 用户。保证同事间交换文档时的一致性,而不管你是用的哪一个 *** 作系统。 3D软件 Blender,游戏开发 Unity 3D。这个专业性比较强,我没办法写。只要知道这俩货在 linux 系统和 windows 系统下使用体验基本一致就可以了。 游戏。要玩大作,还是靠 steam 呀,很多游戏是可以在 linux 系统上运行的。但是我认为没必要非在 linux 下玩游戏吧,就算不能买多台电脑,装个双系统也不难吧。对于家庭用户,windows 系统的价格应该不是主要问题。

下面,说一说我要把 linux 系统安装到 U 盘打包带走的初衷。

我使用 linux 桌面,是想把它打造成一台好用的生产力工具。但是总有不满意的地方,所以经常需要在不同的电脑上找感觉。就拿屏幕来说,是选择FHD屏?2K屏?还是4K屏?是选择14寸?15寸?还是27寸?这都是个问题。我目前的主力工具是一台 XPS 15,1080p的分辨率,我总有不满意的地方,我一直认为,分辨率越高,字体的渲染越细腻。但是当我切换到4K屏的时候,发现字体是细腻了,但是仍然有一些软件不能完美适配。

经常在不同的电脑之间切换挺折腾的,同时维护多个 linux 桌面系统挺麻烦。每安装一个系统,都需要从头进行美化、配置Vim、配置开发环境这一系列的 *** 作。再加上 linux 发行版频繁的升级,那就更麻烦了。所以我想,如果我把 linux 桌面系统安装到 U 盘上,更换电脑时只需要一拔、再一插,岂不是非常方便?我查了一下资料,USB 3.0 的传输速度是够的。

于是说干就干。

几个移动设备的使用体验

一开始,我选择了这样一个 U 盘:

为了速度和稳定性,我特意选择了金士顿这样一个大牌子。为了散热好,我特意选择了金属外壳。然而,使用体验并不理想。安装 linux 时,以及使用 linux 时,速度都非常慢。以上的慢,是我直接能感受到的慢,是不能忍受的慢。而且,U盘的外壳烫得吓人。

下面是使用 CrystaldiskMark 对这款 U 盘读写速度的测试,如下:

我以为是盘不行,于是又选择了下面这款:

这款号称是高速U盘,非常的贵,RMB 500多。然而,使用体验仍然是慢。使用 CrystaldiskMark 测试一下:

看来并不是我买到了假货。从测试来看,它的速度确实快得多。但是它的快,主要体现在大块数据的读写上,而对于 4K 以下的小文件,它的读取和写入速度相反还慢一些。那么,U盘上的 linux 系统之所以会卡得不要不要的,可能是 linux 总是在不停地做小块数据的 IO 吧。

再下面,是一个反转。有一次,我手边正好有一个 WD 的移动硬盘,容量是两个T的,但是是机械硬盘。我把 linux 系统装到了这个移动硬盘上,结果发现,运行起来居然比 U 盘上流畅得多。我的移动硬盘是下面这货:

测试一下读写速度,如下:

从测试数据看,它的读写速度明显比上面那款 HyperX 要低呀,怎么可能系统运行得更流畅呢?

也许除了存储介质的问题,还有主控芯片的问题。也就是说,U盘的主控芯片,明显是比不过移动硬盘的主控芯片的。

好巧不巧,正在这时,WD 发布了基于 SSD 存储介质的移动硬盘。我选择了下面这款:

刚拿到这款产品的时候,我还是略有点失望的。这款移动硬盘比较小,大小也就比yhk大一点点,而且非常轻,(这好像是在说优点吧,又小又轻。)外壳满满的塑料感。(原来是因为质感太差。)然而,安装和使用 linux 的过程异常流畅,和安装在电脑自带的固态硬盘上的系统感觉不到差别。

测试一下速度,如下:

我了个去,这太牛B了,太让人惊喜了。以后,我的系统就装它上了。

总结

为了把 linux 系统装入移动设备打包带走这个目标,我又浪费了不少银子呀。最后得出如下结论:

linux 系统会频繁进行小于 4K 的 IO,安装在普通 U 盘,运行非常卡; 即使是高速 U 盘,也比不过普通的机械移动硬盘。虽然从存储介质的角度讲,闪存 IO 较快。但是很明显,U 盘的主控芯片比不过移动硬盘的主控芯片; 移动硬盘的主控芯片,再加上固态硬盘的存储介质,那就几乎无敌了; USB 3.0接口的传输速度不是瓶颈,很显然不是,我这里测试的最快的移动硬盘,其读写速度也超不过 USB 3.0 的上限。

所以,最终的选择就是 WD 的这款 My Passport Go。另外,WD 的 My Passport SSD 也不错,也是固态硬盘的存储介质。而前面那块红色机械移动硬盘,是 WD My Passport ultra,现在可能不一定买得到了。那两款 U 盘,分别是 Kingston 的 DataTravaler 3 和 HyperX,也都是不错的产品,只是不适合我这个目标而已。

版权申明

该随笔由京山游侠在2019年06月19日发布于博客园,引用请注明出处,转载或出版请联系博主。QQ邮箱:[email protected]

总结

以上是内存溢出为你收集整理的Linux 桌面玩家指南:20. 把 Linux 系统装入 U 盘打包带走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Linux 桌面玩家指南:20. 把 Linux 系统装入 U 盘打包带走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内存溢出网站内容还不错,欢迎将内存溢出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0209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5-23
下一篇 2022-05-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