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估入库怎么做会计分录

暂估入库怎么做会计分录,第1张

分两种情况:一是外购的;二是自己生产的

如果是外购,按购价做暂估。如果是自制,只存在成本项目估价的问题,等你取得准确的成本数据后再进行适当的调整。分录如下:

1、产成品暂估入库

借:库存商品——产成品XX

贷:应付账款——应付暂估入库

2、结转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产成品XX

3、取得发票时确认暂估金额(针对外购)

借:应付账款——应付暂估入库

贷:银行存款(或者应付账款——XX单位

上月的暂估入帐,在下月初全额冲回,下月来发票的按实际金额重新作正常帐务处理。

如有多项暂估入库并不能在下月取得实际结算票据的,建议设置平行式明细帐核算。

原材料已到,只支付了部分货款,收到部分货款的发票实务中可能会存在一笔货款分批开具发票的情形。对于已经开具发票的部分原材料可凭发票入账,期末只暂估尚未开具发票的那部分原材料的价格。

扩展资料:

会计分录亦称“记帐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帐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帐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

第一:应是先借后贷,借贷分行,借方在上,贷方在下;

第二: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

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于已验收入库的购进商品,但发票尚未收到的,企业应当在月末合理估计入库成本(如合同协议价格、当月或者近期同类商品的购进成本、当月或者近期类似商品的购进成本、同类商品同流通环节当期市场价格、售价预计或平均成本率、等)暂估入账。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会计分录 百度百科-暂估入账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和税法的有关规定,对货物已到,发票未到采购业务,应该办理暂估入库,但是不要把进项税额估进去。制度规定,到下月初就要用红字冲回。在实际工作中,为了简化核算手续,月初对业已办理暂估的暂不冲回,等到什么是否发票到了再冲回,在办理正式的入库手续。这样,要求你首先要依据暂估入库的凭证登记原材料明细帐;其次,如果当月发票仍然未到,要按照暂估的价格计算材料成本;即便是这个价格和正式的发票价格有差异,也不要更正,因为你材料帐上的价格是加权平均单价;最后,需要提及的是要把暂估入库形成的债务(应付帐款)和有发票正式采购业务形成的债务(应付帐款),区别记帐,否则因为暂估忘冲或冲重,对应付帐款有影响。为了克服这个问题,企业还要设置暂估入库和冲暂估台帐。至于你说的上个月的账务做错了,这个月该怎么调整的问题,我看应该这样,主要是看什么错了?还是价格错了还是什么别的错了,如果是价格错了不用调,因为原材料帐上的价格是加权平均单价,影响不大。相信我的回答对你能有所帮助!

1、月末,货到发票未到暂估入账,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或库存商品,

贷:应付账款—暂估,

2、次月初,暂估入账会计分录要作反分录冲销,冲销时摘要要注明。冲销时,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或库存商品(负数 ),

贷:应付账款—暂估(负数),

3、收到发票时,按正常做账务处理,

借:原材料或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

贷:应付账款。

一、”材料验收入库,结转材料的采购成本“,记账凭证摘要应根据业务的具体情况填写。

1、在途材料验收入库。会计分录为:

借:原材料——X材料

贷:在途物资等

摘要应写”从XX公司购进的X材料验收入库“。记账凭证后应附上仓库验收的”入库单“,上面注明入库材料的种类、规格、数量、单价、金额等。

2、购买材料,货款已经支付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或收到发票但货款尚未支付,同时材料已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

摘要应写”从XX公司购进的X材料验收入库,货款已付(或开出X月期的商业汇票支付,或货款尚未支付)“

填写记账凭证摘要应注意的问题:

1、摘要的编写要准确。突出验收入库。不能只写购进材料,或支付货款。要与所附原始凭证内容相符。

2、摘要的编写要“简”而“明”。太过于简的摘要,不能把经济内容表达清楚。要在摘要有限的字数内,抓住重点,将经济内容尽可能全面地表述出来。

3、字迹清楚,语法通顺。

1、材料已入库,但货款尚未支付,发票也未开来,要办理暂估入库,涉及到的会计科目有原材料和暂估应付帐款科目。

借:原材料

贷:暂估应付帐款——XXX供应商

2、材料已入库,发票已开来,只是尚未支付货款,涉及到的会计科目有原材料、应交税金和应付账款科目。

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扩展资料

1、涉及到暂估应付账款科目的情况:发票帐单在期末尚未收到,为了全面反映当期增加的资产价值或发生的成本费用需要暂估入帐的应付款项,暂估入帐的价格可采用计划价格、预算价格或合同价格。下月初或发票帐单到达后,应将原暂估入帐数冲回,再按实际价格入帐。

2、涉及到应付账款科目的情况: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发生债务。产生这一负债的原因是由于买卖双方在购销活动中取得物资与支付货款在时间上不一致。

材料已到发票未到,应暂估入库
月末分录
借:原材料60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款60000
下月初,红字冲回
借:原材料-60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款-60000
实际收到发票时,按发票金额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供应商



会计分录(Accounting Entry,又称:记账公式,简称分录)是指根据复式记账原理,列出每笔经济业务相对应的双方账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在登记账户前,通过记账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账户记录的正确,便于事后检查。

会计分录编制的格式

第一:先借后贷;借和贷要分行写,并且文字和金额的数字都应错开;在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的情况下,要求借方或贷方的文字和金额数字必须对齐。

第二: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

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年末发票已开,未付款,会计入账摘要怎样写

销售方: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购买方:
借:原材料 库存商品等
贷:应付账款
希望能帮到你,谢谢!

未付款的怎么入账

计入其他应付款或应付账款处理

我方发票已开但对方未付款我方不想做收入应怎样做

这个说法按税务的要求是不允许的,一旦开出发票就要进入当月收入,
除非你不开票、先收钱,那么还好说,
开票就是收入,税务规定的收入确认时点 就是发票上的时间
而且如果是税控开票系统开出的发票,已经开票、不做收入,则你的财务报表就会和税控的开票清单上的数字不符合,直接会导致你下月初报税通不过的

基建会计中监理费发票开来未付款怎么做账

借:待摊投资-工程监理费
贷:应付账款或其他应付款-某监理公司
摘要:报某某工程监理费

自建外包厂房已完工,未付款也没有发票怎么入账

呵呵,这可是空手套白狼啊。可以暂估入账。
借:在建工程
贷:应付账款
待工程竣工验收后,再转入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保险费已开增值税发票但还未付款怎么做账

可以先挂账于“应付账款” 借:管理费用——保险费  1060 贷:应付账款——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分公司  1060

事业单位费用支出对方发票未开具未付款能入账吗

1,事业单位费用支出对方发票未开具未付款,没有办法入账。
2,如果是发票开了,没有付款,可以借计费用,贷计其他应付款或者应付账款。
3,如果是款付了,发票没开,可以借计预付账款或者其他应收款,贷记银行存款或者现金。
4,以上两项都没有,都无法证明这笔业务有没有发生,所以不能入账。

预付款买电脑,收到发票后如何记账,摘要怎样写

摘要:购买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预付账款

供货商开来的发票找不到,金额不大,还未付款,可以自己付款,不入账吗

不入帐,那就是自己掏钱贴了?你叫供货商找底单出来影印一份盖个章,或者废掉重新开吧。

行政事业单位,购买固定资产,货物和发票已到,未付款要怎么入账

你好,如下:
(1)固定资产增加的核算。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的增加,主要有购入、调入、建造、接受捐赠等。
增加固定资产时: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支付有关款项时:
借:经费支出
贷:银行存款
下面顺便说一下固定资产减少的处理:
(2)固定资产减少的核算。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的减少,主要有出售、调出、毁损、报废等。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的出售、调出、毁损、报废等,都应按照规定程式上报审批。
固定资产减少:
借:固定基金
贷:固定资产
同时变价收入:
借: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贷:其他收人
发生清理费用:
借:经费支出
贷:银行存款
希望有所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05117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9
下一篇 2023-05-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