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7200变频器轮询读写程序怎么写

s7200变频器轮询读写程序怎么写,第1张

1、初始化:设置变量值,初始化通讯端口。

2、开始轮询:设置循环计数器,进入轮询循环。

3、读写变频器参数:使用S7-200的特殊指令,向变频器发送读写指令,获取变频器的相关参数,如电压、电流、频率、运行状态等等。

4、数据处理:对读取到的变频器参数进行处理,如进行单位转换,数据滤波等。

5、控制指令下发:根据变频器参数和控制算法,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通过S7-200输出端口向变频器发送控制指令,调整变频器的工作状态和参数。

6、等待下一次轮询:根据程序设定的时间间隔,等待下一次轮询。

可以说是一个概念。

轮询程序编程的概念是:由CPU定时发出询问,依序询问每一个周边设备是否需要其服务,有即给予服务,服务结束后再问下一个周边,接着不断周而复始。

轮询是基站为终端分配带宽的一种处理流程,这种分配可以是针对单个终端或是一组终端的。

为单个终端和一组终端连接分配带宽,实际上是定义带宽请求竞争机制,这种分配不是使用一个单独的消息,而是上行链路映射消息中包含的一系列分配机制。

轮询是基于终端的,带宽的请求总是基于CID,而分配则是基于终端。

在用户程序中,select()和poll()也是与设备阻塞和非阻塞访问相关的内容。

使用非阻塞IO的应用程序通常会使用select()和poll()系统调用查询是否可以对设备进行无阻塞的访问。

select()和poll()系统调用最终会使设备驱动中的poll()函数执行,在后续的Linux内核版本中还引入了epoll(),即扩展的poll()。

select()和poll()系统调用的本质是一样的,前者在BSD Unix中引入,后者在System V中引入。

应用程序中使用最广泛的是BSD Unix中引入的select()系统调用,原型如下:

如下图所示,

第一次对n个文件进行select()的时候,若任何一个文件满足要求,select()就直接返回;

第二次再进行select()的时候,没有文件满足读写要求,select()的进程阻塞且睡眠。

由于调用select()的时候,每个驱动的poll()接口都会被调用到。实际上执行select()的进程被挂到了每个驱动的等待队列上,可以被任何一个驱动唤醒。如果FDn变得可读写,select()返回。

poll()的功能和实现原理与select()类似,其原型函数为:

当多路复用的文件数量庞大、IO流量频繁的时候,一般不太适合使用select()和poll(),这种情况下select()和poll()表现较差,推荐使用epoll()。

使用epoll()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会随着fd数目的增长而降低效率,select()则会随着fd数量增大性能明显下降。

相关接口:

创建一个epoll()的句柄,size用来告诉内核要监听多少个fd,当创建好epoll()句柄时,它本身也会占用一个fd值,所以在使用完epoll()后,必须调用close()关闭。

告诉内核要监听什么类型的事件:

第一个参数epfd是epoll_create()的返回值,

第二个参数表示动作,包含:

第3个参数是需要监听的fd,

第4个参数是告诉内核需要监听的事件类型,struct_epoll_event结构如下:

events可以是以下几个宏的”或“:

一般来说,当涉及的fd数量较少时,使用select是合适的;如果涉及的fd很多,如在大规模并发的服务器中监听许多socket的时候,则不太适合选用select,适合使用epoll。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10396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3
下一篇 2023-05-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