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测验的方法有哪些

人格测验的方法有哪些,第1张

人格测量的方法主要有:

(1)自陈量表式测验

自陈量表法是让被试按自己的意见,对自己的人格特质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自陈量表通常也称为人格量表。由于自陈量表所测量的是人格特质,因此在人格理论上,是遵从特质论的。自陈量表通常都由一系列问题组成,一个问题陈述一种行为,要求被试按照自己的真实情形来回答。著名的自陈量表有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EPPS)、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等。

自陈量表式人格测验的优点是题目数固定、题目内容具体而清楚、施测简单、记分方便。但因编制时缺乏客观效标,效度不易建立;而且测验内容多属于情绪、态度等方面的问题,每个人对同一问题常常会因时空的改变而选择不同的答案;另外,使用这种方法时,还难免出现反应的偏向。因此,其信度和效度都不如智力测验。

(2)投射测验

投射测验是以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人格理论为依据的,一般由若干个模棱两可的刺激所组成,被试可任加解释,使自己的动机、态度、感情以及性格等,在不知不觉中反映出来,然后由主试将其反应加以分析,就可以推论出若干人格特性。著名的投射测验有罗夏克墨渍测验和莫瑞(Murray)编制的主题统觉测验(TAT)等。

投射测验的优点是d性大,被试可在不受限制的条件下,随意做出反应。由于投射测验使用墨渍图或其他图片,因而便于对没有阅读能力的人进行测验。但这种测验的评分缺乏客观标准,对测验的结果难以进行解释,而且这种测验对特定行为不能提供较好的预测。最后,由于投射测验只适用于个别施测,因而它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这一点不如自陈式测验优越。

(3)情境测验

情境测验是主试在某种情境下观察被试的行为反应,进而了解其人格特点。情境测验可用于教育评价、人事甄选上,前者如"性格教育测验",后者如"情境压力测验"。

这种测验重视分析、实验和控制等程序,具有科学性,得到的结果也比较精确,且令人信服。但由于研究只重视现实因素,忽略了个体行为经验与遗传因素,因此也受到批评。

(4)自我概念测验

在人格理论中,"自我概念"是"自我论"的中心。在测量自我概念时,不仅要了解个人对自己的看法,还要了解个人的"自我接受"和"自尊"的程度,比较"现实我"、"社会我"以及"理想我"三者之间的关系。目前,心理学家最常用的两种方法是 形容词列表法 和 Q分类法(  Q分类技术 100张卡片,印有自我描述的话,分成9类,计算来访者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相关系数) 。

其他还有一些人格测验方法,比如人格客观测量法、社会计量法等。这些测验各有其应用范围。和其他任何测验一样,人格测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会。

这个小程序就是根据收集到的你的一些信息来进行测试的。MBTI职业性格测试是国际最为流行的职业人格评估工具。作为一种对个性的判断和分析,是一个理论模型,从纷繁复杂的个性特征中,归纳提炼出4个关键要素:动力、信息收集、决策方式、生活方式,进行分析判断,从而把不同个性的人区别开来。

人格测验主要有两种方法即问卷法和投射法 问卷法是一种自我评定问卷。即对拟测量的人格特征编制若干测题(问句),使被试逐项回答,从其答案来衡量评价某项人格特征。问卷法不仅可以测量外显行为(如态度倾向、职业兴趣、同情心等)同时也可以测量自我对环境的感受(如欲望的压抑、内心冲突、工作动机等)问卷法的人格测验往往存在一个难题,即被试是否坦率而真实回答测题。在录用考核(或入学许可)中进行该类测验时,往往偏向好的一面,即选择社会所期望的答案,或把自己表现得更好的倾向。

由于个人的行为随时间而有所改变,所以人格测验所测量的行为,比能力测验的稳定性差。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人格测验只能作为参考工具加以使用。也有一些临床心理学家把它当作咨询或人事选拔的工具。

尽管人格测验有如上的缺点或限制,但它的记分比较客观,解释比较容易,可 *** 作性强因而在国内外人事选拔,尤其,中级以上管理人才的选拔中应用较多。 投射法(Projection)在心理学上的解释,所指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或特征等,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的事物或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此种内心深层的反应,实为人类行为的基本动力,而这种基本动力的探测,有赖于投射技术的应用。

投射评价理论认为,被试者对测验题材的解释,可以反映其心理功能。编制投射测验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日常反应,固然决定于当时的刺激或情境,但个人本身当时的心理状况,和他过去的经验,以及对将来的期望等,对当时的知觉与反应的性质和方向,都发生了很大作用。我们常将内心情感及感觉投射到环境里去,假定面对着空泛而无限制的刺激情境(测验题材),个人可以自由想象或不自觉的对它作出种种反应,因而便会将一个人一些潜在深层动机和人格特性投射出来;由于每个人的经验不同对刺激所知觉的内容不同,因此,所作的反应就不可能相同。所以分析反应的结果,可以提示一个人的人格形态和深层动机,这就是投射设计的基本原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11161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3
下一篇 2023-05-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