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第1张

步骤有:

1、根据工艺流程分析控制要求,明确控制任务,拟定控制系统设计的技术条件。

2、确定所需的用户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由输出设备驱动的控制对象。估算PLC的I/O点数;分析控制对象与PLC之间的信号关系,信号性质,根据控制要求的复杂程度,控制精度估算PLC的用户存储器容量。

3、选择PLC。PLC的选择包括机型的选择、容量的选择、I/O模块的选择、电源模块的选择等。选择PLC的依据是输入输出形式与点数,控制方式与速度、控制精度与分辨率,用户程序容量。

4、分配、定义PLC的I/O点,绘制I/O连接图。

5、PLC控制程序设计。

6、控制柜设计和现场施工。在进行控制程序设计的同时,可进行硬件配备工作,主要包括强电设备的安装、控制柜的设计与制作、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安装、输入输出的连接等。

使用氛围及行业分布

PLC具有 *** 作简单,设计d性以及经济实惠等优点,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工业环境的控制系统中,担任着工厂自动化控制中核心控制的角色。PLC系统的实际应用包含多领域,如中央空调设计,自动化的生产线及设备和停车场机械设备等。

现在市面上的PLC系统具有繁多的种类,不同的制造厂商以及PLC系统设计的针对性都会让其不同,但是,我们可以依据机组的复杂程度将PLC系统分为大、中、小型。工业上常使用大型的PLC系统,而小型PLC适用于一般的工厂及学校。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PLC控制系统设计

PLC控制系统设计步骤一个需要以下七个:\x0d\x0a1. 系统设计与设备选型 \x0d\x0aa. 分析你所控制的设备或系统。PLC最主要的目的是控制外部系统。这个系统可能是单个机器,机群或一个生产过程。\x0d\x0ab. 判断一下你所要控制的设备或系统的输入输出点数是否符合可编程控制器的点数要求。(选型要求)\x0d\x0ac. 判断一下你所要控制的设备或系统的复杂程度,分析内存容量是否够。 \x0d\x0a2. I/O赋值(分配输入输出)\x0d\x0aa. 将你所要控制的设备或系统的输入信号进行赋值,与PLC的输入编号相对应。(列表) \x0d\x0ab. 将你所要控制的设备或系统的输出信号进行赋值,与PLC的输出编号相对应。(列表) \x0d\x0a3. 设计控制原理图 \x0d\x0aa. 设计出较完整的控制草图。\x0d\x0ab. 编写你的控制程序。\x0d\x0ac. 在达到你的控制目的的前提下尽量简化程序。 \x0d\x0a4. 程序写入PLC \x0d\x0a将你的程序写入可编程控制器。\x0d\x0a5. 编辑调试修改你的程序 \x0d\x0aa.程序查错(逻辑及语法检查) \x0d\x0ab.在局部插入END,分段调试程序。\x0d\x0ac.整体运行调试 \x0d\x0a6. 监视运行情况 \x0d\x0a在监视方式下,监视一下你的控制程序的每个动作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返回步骤5,如果正确则作第七步。 \x0d\x0a7. 运行程序(千万别忘记备份你的程序)

PLC的编程方法及步骤。

总的步骤主要有三步:

一、根据电路图选择电器元件及PLC的型号,其中包括确定PLC的输入输出点位、确定PLC的输出类型,也需考虑某些功能是否能扩展、价格等;

二、设计好PLC控制的外围元器件的原理图。这里面包括有PLC与按钮、行程开关等输入设备的连接,PLC与输出负载的连接。还有就是与电源的连接。

三、设计控制程序(梯形图)。当然后面还有一些工作(步骤)要做,比如程序调试、安装面板设计现场接线联机、编制技术文件等。

扩展资料

梯形图控制原理分析:

按钮开关SB1接输入端口I0.0,为正转启动按钮;SB2接输入端口I0.1,为反转启动按钮;SB3接输入端口I0.2,为停止按钮。输出端口Q0.0接正转接触器KM1,输出端口O0.1接反转接触器KM2。

梯形图上I0.0常开触点到输出继电器Q0.0中间分别串联了I0.1常闭触点、I0.2常闭触点和Q0.1常闭触点。这三个常闭触点一个是停止按钮I0.2的常闭触点,其他两个都是起互锁作用的触点,相当于复合联锁电路。

按下SB1线路接通,输出线圈O0.0得电状态为1,有输出,接触器KM1线圈得电主触点闭合,电动机得电正转启动。

同时并联在I0.0下面的Q0.0常开触点闭合,其自锁作用。按下停止按钮SB3,则输入继电器I0.2得电,其触点改变状态,这里用的是I0.2的常闭触点,改变状态就变成断开状态了。

这样就切断了整个电路,输出继电器Q0.0线圈失电状态变为0,没有输出,接触器KM1线圈失电主触点复位,电动机失电停转。反转电路与正转电路相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机正反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11574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4
下一篇 2023-05-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