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经常会遇到的死锁情况有哪些?

程序员经常会遇到的死锁情况有哪些?,第1张

第一,内存泄漏

C/C++程序还可能产生另一个指针问题:丢失对已分配内存的引用。当内存是在子程序中被分 配时,通常会出现这种问题,其结果是程序从子程序中返回时不会释放内存。如此一来,对已分配的内存的引用就会丢失,只要 *** 作系统还在运行中,则进程就会一 直使用该内存。这样的结果是,曾占用更多的内存的程序会降低系统性能,直到机器完全停止工作,才会完全清空内存。

第二,C指针错误

用C或C++编写的程序,如Web服务器API模块,有可能导致系统的崩溃,因为只要间接引 用指针(即,访问指向的内存)中出现一个错误,就会导致 *** 作系统终止所有程序。另外,使用了糟糕的C指针的Java模拟量(analog)将访问一个空的 对象引用。Java中的空引用通常不会导致立刻退出JVM,但是前提是程序员能够使用异常处理方法恰当地处理错误。在这方面,Java无需过多的关注,但 使用Java对可靠性进行额外的度量则会对性能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第三,数据库中的临时表不够用

许多数据库的临时表(cursor)数目都是固定的,临时表即保留查询结果的内存区域。在临时表中的数据都被读取后,临时表便会被释放,但大量同时进行的查询可能耗尽数目固定的所有临时表。这时,其他的查询就需要列队等候,直到有临时表被释放时才能再继续运行。

第四,线程死锁

由多线程带来的性能改善是以可靠性为代价的,主要是因为这样有可能产生线程死锁。线程死锁 时,第一个线程等待第二个线程释放资源,而同时第二个线程又在等待第一个线程释放资源。我们来想像这样一种情形:在人行道上两个人迎面相遇,为了给对方让 道,两人同时向一侧迈出一步,双方无法通过,又同时向另一侧迈出一步,这样还是无法通过。双方都以同样的迈步方式堵住了对方的去路。假设这种情况一直持续 下去,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何会发生死锁现象了。

第五,磁盘已满

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的最可能的原因是磁盘已满。一个好的网络管理员会密切关注磁盘的使用情况,隔一定的时间,就需要将磁盘上的一些负载转存到备份存储介质中(例如磁带)。

日志文件会很快用光所有的磁盘空间。Web服务器的日志文件、SQL*Net的日志文件、 JDBC日志文件,以及应用程序服务器日志文件均与内存泄漏有同等的危害。可以采取措施将日志文件保存在与 *** 作系统不同的文件系统中。日志文件系统空间已 满时Web服务器也会被挂起,但机器自身被挂起的几率已大大减低。

第六,服务器超载

Netscape Web服务器的每个连接都使用一个线程。Netscape Enterprise Web服务器会在线程用完后挂起,而不为已存在的连接提供任何服务。如果有一种负载分布机制可以检测到服务器没有响应,则该服务器上的负载就可以分布到其 它的Web服务器上,这可能会致使这些服务器一个接一个地用光所有的线程。这样一来,整个服务器组都会被挂起。 *** 作系统级别可能还在不断地接收新的连接, 而应用程序(Web服务器)却无法为这些连接提供服务。用户可以在浏览器状态行上看到connected(已连接)的提示消息,但这以后什么也不会发生。

总之,还有许多因素也极有可能导致Web香港服务器租用或香港服务器托管站点无法工作。有许多种原因可能导致Web站点无法正常工作,这使得系统地检查所有问题变得很困难。

昨天刚领一个线上P0级重大事故,持续时间1小时,影响范围全站 !准确的时间点是下午17点开始,具体问题定位且听我下文细细道来。

先说感觉,那感觉真是太刺激了,本来下午五点,昏昏沉沉的,瞬间一个激灵就清醒了(想象一下高中课堂,你在打瞌睡,突然老师走到你面前给你一下子的感觉),原本准备再过一小时吃晚饭了,吃完晚饭再摸鱼到21点就可以下班了呀,别问我为啥到21点,问你就不是程序员!

带着无比紧张且颤抖的心情开始定位问题,先来个错误日志尝尝鲜:

整个事情的发酵是这样的:

1、下午五点开始有少量的慢sql报警,没有人当回事,因为这种事情总发生,虽然大家都知道在实际开发中如何避免慢sql,但是整个团队要想完全避免慢sql却很难;

2、五点十分左右,开始零星有用户反馈指定功能不可用,SLB开始报警,技术开始介入排查;

3、十五分左右,客服部门电话开始爆炸,用户密集反馈指定功能不可用,技术部开始重视;

4、二十分左右,所有服务大面积出现接口无法响应,整体服务不可用;

5、我们一开始定位觉得是MySQL的问题,因为前面有mycat的慢SQL报警,后来定位并不是MySQL,因为MySQL的内存、连接数、流量这些指标都很平稳;

6、最终在五点三十分的时候我们定位到是ES出问题了,因为所有的Java服务不可用最终都指向上面的错误日志,dubbo提供的服务线程池满了,再有请求进来直接拒绝了,查看这个服务的代码,最终查询的是ES,此时的ES进程已经处于假死状态。

那接下来大家说怎么办?如何快速的恢复线上服务?

重启!

是的,只有重启大法此时是最快的解决办法,你不可能说保留ES事故现场,让我用arthas之类的工具来现场分析jvm内存情况。

然而重启之后服务依旧是不可用,接口还是无法响应, 大家知道这个时候是什么原因吗?为什么重启了ES服务还是不行?

后续继续重启报错dubbo日志的相应服务,当这些服务全部重启完毕后,我们的服务终于恢复访问了,这个过程持续了十几分钟,确切的说,直到17点五十多分,我们的所有服务才恢复了访问。

接下来就是事故总结、相关责任人、产生问题的原因、接下来的优化方案,全公司邮件通报!

你说这个难不难?本身并不难,难的是事情紧急且重要,这个时候你慌了啊,乱手乱脚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如何冷静提取有效信息然后尽可能快的解决生产的重大故障才是最难的!

最后,当一切都恢复平静的时候,你会发现:“卧槽,好累啊!”。

虚脱的感觉!

最后祝大家程序员节日快乐,今年可是程序员的本命年哦

2020 = 1024 + 996 = 404 + 404 + 404 + 404

这种感觉能难受,很压抑。

技术难题,对于程序员来说,是经常有的事,关键是如何面对吧。

说下我的事情,虽然也会写点代码,但并不是以此为正业,所以对于真正的程序员来说,可能说法会有点偏颇。

遇到难题时,一般都在网上搜索解决方法,一般来说,都有很优秀的程序员分享他的劳动成果,所以一般都能解决问题。但也真正碰到难的问题,一个就是循环的问题,无限极菜单问题,当时都是找了很久,看了很多遍才明白过来,当时自己是几天都不太开心,也不太想说话,总是在测试着程序。挺烦也挺不开心的。只是最后做出来了,心情就好多了。

这是我的一些经历,当然,如果全职程序员,可能压力就更大了。

如何形容这种感觉呢?焦躁,紧张,失落,无助,亚历山大...

再多词可能都描述不清楚。本人在工作中经常遇到难题,有些问题一两个月都搞不定。遇到这种问题,估计只有下面这张图的表情能描述此时此刻的心态了。

程序员遇到的难题其实分为两种,一种是没有办法定位清除的问题,另外一种是定位清除了,但是没办法,或者很难解决的问题。

难定位的问题

所谓难定位的问题,其实就是你根本不知道这个问题是什么。比如系统突然挂掉了,你从现有的信息根本不能确定问题在哪。这个时候你剩下的可能只有满脑子的问号了。

如果系统只挂了一次,后面不再出问题,那就很难找出问题的根源了。不过这样也有好处,那就是问题的影响的程度相对较轻,毕竟不容易出现。所以在软件开发中通常不是什么问题都解决的,因为不是所有问题都能搞清楚是什么问题,谈何解决呢!

难解决的问题

难解决的问题是问题搞清楚了,但是基于现有架构很难,或者没法搞定。遇到这种情况,通常先是很高兴,兴奋,然后就只剩下无奈了。

当然,从技术层面来说并不是完全解决不掉。只是如果要解决需要涉及架构调整或者其它方面的改动,修改调整的内容太多。这种情况下就要考虑利弊得失了。

如果改动太大,可能会引入很多新的问题,可能得不偿失。因此,遇到此类问题可能会采取一些规避方案。

当然,在开发和运营当中遇到各种问题是很正常的,关键是遇到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策略。首先保证的是业务的正常运行,然后是考虑是否需要彻底解决。这样慢慢调整,心理压力会小一些。

作为一个工作多年的老码农,在工作也遇到过一些艰难的技术问题,就以切身体会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首先需要明确一下,问题是否困难除了取决于问题本身之外,还在于解决问题的人的水平,也许对你很难的问题,在别人看来不过是小菜一碟。明白了这一点,那么这些技术问题也就成了考察程序员水平的试金石,有些人可能会因此气馁,甚至放弃;而有些人则通过解决问题学到了很多新的技术,也让自己进一步成长。

记得多年前看工作中要用到一款开源库,那时候刚学完C++不久,自以为对面向对象了解甚深,然而学习这个库时却是一头雾水,最后在经过泡论坛,然后又认真的学习了面向对象设计模式,后来不但能使用那个库,更重要的是对面向对象编程有了更深的认识!

后来还有很多类似的事情,刚开始时感觉无比困难,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或求助他人、或查阅资料,当最终问题解决时,你会发现自己又牛逼了一些,然后再遇到一些新的问题,如此循环……

其实编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就如同爬山一样,每一阶段都会有一些山头,只有当你爬上山头才能欣赏美丽的风景,但是当你爬上一座山头的时候,就会发现更高山峰!只有当你爬上最高峰,才能“一览众山小”,可是到那时,你可能会向往地球之外的天地!

很难解决一般就是遇到某些瓶颈了,不同瓶颈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但无非可以归结为下面几类。

成本原因

不让马儿吃草,还想让马跑。这个是有些不太理解互联网的一些领导的错误观念,他们会给你安排一个老旧台式机,想要让你承载几万、几十万并发的秒杀系统,你当然很难解决。

外界的评论可能是,“这帮程序员是吃干饭的么?这系统也太垃圾了!”

老板的评论是,“我这台式机也不少钱呢。”

程序员的评论是,“这抠门老板不会是个傻子吧。哎,再优化优化吧。”

当然,有些情况也是能够理解的,公司明白需要更好的设备,但是由于成本控制,不得不在某些方面节省。但换句话说,设备成本是占不了一个大头的,可能有其他方面的成本更加需要收紧。

如果是因为成本原因,我们的心情可能是无奈,又有些不能施展拳脚的束缚感。

历史 原因

举个例子,系统用了5年了,迭代了N个版本,在面对新的需求的时候,就会出现需求限制于系统的情况,常常会有程序员说,这个实现不了,那个不符合现在系统规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这些年的积累,欠下的技术债造成的。俗话说,大船难调头。

这种情况更多的出现在刚创业之后的几年,由于一开始的快速迭代,追求先把业务流程跑通,先生存再规范,会让一开始的软件开发流程并不那么规范,如果在1-2年内没有进行重构,那么积攒的3-5年的技术债就会慢慢把你压得喘不过气来。

解决这种情况,一是需要时机,给出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技术团队重构,二是需要魄力,你得有成功的把握,不能干着干着说不行了,咱们还是回到原来吧。

如果是因为 历史 原因,我们的心情可能是期待和渴望,又有些对现状的无奈。

能力原因

虽然说专家很厉害,但说白了,大部分企业需要的研发人员,还到不了需要专家的级别。所以,一般而言,没有什么技术是攻克不了的。如果真的遇上了,那就说明你的公司已经到达了一个新的层次,从而需要那个层次的人员来解决,可以通过外聘或者顾问的方式,引进新的技术。

如果是因为能力原因,我们的心情虽然有些力不从心,但又为公司在新的台阶而高兴。

不管怎样,程序员是一群追求美好的人,不管是外部限制还是内部限制,不能解决的难题对于技术人员来说总是很憋屈的。

不能着急,慢慢分析,找到问题点,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程序员的技术问题,排除架构师技术选型错误以外,都是程序员的功夫不到家所致。

1,面向百度的程序员会第一时间问度娘,各大社区求助大神。

2,面向源码的程序员会第一时间查看源码实现,查找api文档,思考解决方案。

3,不管技术如何发展,架构如何延伸,不变的是基本功,再先进的组件都是由基础语法书写出来的 。

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共勉!

首先说下这个很难的技术定义,个人认为在你知道之外的知识都是很难的,一旦你深入了解其使用方式,原理,甚至阅读了他的源码,你会觉得有的时候会恍然大悟。程序员是一个不断要学习的岗位,就要面临很多从未知到已知技术的时候,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候,总有种不解决了这个问题,睡不着觉的感觉,心里不踏实,总是想尽各种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甚至可以一直追查这个问题。也许这就是一种执拗吧

我老公最近就遇到一个大石头需要敲碎,我作为一个旁观者,都挺心疼他。

他还在读博,最近遇到的问题是他一个项目上的问题,也跟他的毕业设计相关。他刚读博的时候确定了一个方向,去年开题的时候他觉得这个方向没有什么前景,真的是考虑了好久要不要换,如果不换,就是安稳的毕业,换的话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他会很艰难,很多新的问题需要一一克服,最后他决定换了,他说他读博就是为了提高自己,还是想挑战一下。

年前,系统板设计好了,然后最近做好回来了,开始调试,说这个板子跟个石头一样,不工作。本来就是礼拜一到礼拜六待在学校不回来,周日是休息的。现在放假回来都是在啃变压器的东西,早上起的很早,晚上又很晚。真的挺心疼的,他还安慰我说,他又要进步了。挺担心他的身体的,我特别希望时间能快点过去,能顺利毕业。他却不希望,总觉得时间过的太快,没有时间搞研究。

今年的生日愿望,希望他科研顺利,身体 健康 。

以我的从业经历,说说遇到很难的技术问题是什么感觉吧: 兴奋、充满挑战性 。尤其是在开发中遇到了技术难题,很多情况下真有种可遇不可求的感觉。

我认为能遇到技术难题,至少证明这个工作是有价值的。 这种价值体现了两个方面,一是你的工作在整个产品开发中占据重要地位,甚至是核心地位。二是你的认知和经验,仍然有成长的空间。如果你的工作一直没有遇到难题,轻而易举地就解决了一切,那么很可能是你没有机会深入重要的核心部分,或者你的工作性质可替代性很高,简单重复性很高。

分解法。 把技术难题拆分,尽量的单元化、模块化,这样有利于逐步攻破,逐步解决。主要是降低技术难度,寻找真正的难点所在。如果问题无法拆分,就是那么一个点,那么需要逆向思维,可以先把问题扩大,看看涉及面有哪些,然后再缩小范围,锁定关键之处。

刨根法。 把技术难题抽象化,理论化,从根本的源头去解决。很多技术问题,从基础理论的角度去看,其实真的不难,只要你能定位到相关的技术点,困难点,知识点,就很容易进行快速解决。解决的终极办法就是从理论上彻底解决,做到知行统一。

讨论法。 三人行,必有我师。很多情况下,所谓的技术难题,在别人的眼中,也许并不是难题。很多情况下,小组讨论,交换意见,方案互补,就可以解决难题。有些情况下,还需要和供应商一起讨论,主要是补充信息的错漏。经常出现的芯片问题,很多情况下供应商都更加有经验。因为供应商有更多的使用客户,有很多解决问题的经验。最主要的是,芯片是他们设计的,他们更加清楚缘由。

没有绝对的技术难题,有的只是尚未解决的技术难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11871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4
下一篇 2023-05-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