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养猪生产工艺流程有哪几种?

常见的养猪生产工艺流程有哪几种?,第1张

现代化养猪生产一般采用分段饲养、全进全出饲养工艺(图19),猪场的饲养规模不同、技术水平不一样,不同猪群的生理要求也不同,为了使生产和管理方便、系统化,提高生产效率,可以采用不同的饲养阶段,实施全进全出工艺。现在介绍几种常见的工艺流程

图19 养猪生产的工艺流程247226(1)三段饲养工艺流程空怀及妊娠期→泌乳期→育肥期。

三段饲养两次转群是比较简单的生产工艺流程,它适用于规模较小的养猪企业,其特点是简单,转群次数少,猪舍类型少,节约维修费用,还可以重点采取措施,例如分娩哺乳期,可以采用好的环境控制措施,满足仔猪生长的条件,提高成活率,提高生产水平。(2)四段饲养工艺流程空怀及妊娠期→泌乳期→仔猪保育期→育肥期。

在三段饲养工艺中,将仔猪保育阶段独立出来就是四段饲养三次转群工艺流程,保育期一般5周,猪的体重达20千克,转入生长育肥舍。断奶仔猪比生长育肥猪对环境条件要求高,这样便于采取措施提高成活率。在生长育肥舍饲养15~16周,体重达90~110千克出栏。(3)五段饲养工艺流程空怀配种期→妊娠期→泌乳期→仔猪保育期→育肥期。

五段饲养四次转群与四段饲养工艺相比,是把空怀待配母猪和妊娠母猪分开,单独组群,有利于配种,提高繁殖率。空怀母猪配种后观察21天,确定妊娠后转入妊娠舍饲养至产前7天转入分娩哺乳舍。这种工艺的优点是断奶母猪复膘快,发情集中,便于发情鉴定,容易把握适时配种。(4)六段饲养工艺流程空怀配种期→妊娠期→泌乳期→保育期→育成期→育肥期。

六段饲养五次转群与五段饲养工艺相比,是将育肥期分成育成期和育肥期,各饲养7~8周。仔猪从出生到出栏,经过哺乳、保育、育成、育肥四段。此工艺流程优点是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饲养营养,环境管理的不同需求,充分发挥其生长潜力,提高养猪效率。

以上几种工艺流程的全进全出方式,可以采用以猪舍局部若干栏位为单位转群,转群后进行清洗消毒,这种方式因其舍内空气和排水共用,难以切断传染源,严格防疫比较困难;所以,有的猪场将猪舍按照转群的数量分隔成单元(图20),以单元全进全出,虽然有利于防疫,但是使夏季通风防暑困难,需要经过进一步完善;如果猪场规模在3万~5万头,可以按每个生产节律的猪群设计猪舍,全场以舍为单位全进全出;或者部分以舍为单位实行全进全出,是比较理想的。

图20 单元式饲养泌乳母猪舍平面布置图248227(5)以场全进全出的饲养工艺流程大型规模化猪场要实行多点式养猪生产工艺及猪场布局,以场为单位实行全进全出,其工艺流程如图21。

图21 以场全进全出的饲养工艺流程249228以场为单位实行全进全出,有利于防疫,有利于管理,可以避免猪场过于集中给环境控制和废弃物处理带来负担。

首先是选址。建设地址不能在划定的基本农田、禁养区等禁止建设规模养殖场的区域内。养殖户意向性建设地址报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同意后,报县农业农村部局,县农业农村局会联合自然资源、林业、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到现场查勘。

其次是办理相关手续。查勘选址符合要求后,养殖户需分别到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业、工商等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办理畜禽养殖代码证、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种猪场还需在投产后销售种猪前,办理种畜禽经营许可证;自然资源部门办理用地手续,涉及林地使用的要到林业部门办理林地使用手续;生态环境部门办理环境影响评价。

以上是办理规模猪场审批的一般流程,各区县根据实际情况存在差别,建议您先就猪场建设规模、选址设想,与当地乡镇政府或农业农村部门咨询了解。特别提醒注意,猪场建设应符合畜禽禁养、设施农用地使用、林地使用、环境评价等相关政策要求。

来源: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对网友“猪场报建流程与审批”问题的答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12025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4
下一篇 2023-05-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