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水准仪的i角?它有什么检验方法?

何谓水准仪的i角?它有什么检验方法?,第1张

水准仪的视准轴在垂直方向与水准轴的夹角。

水准仪i角的测定办法,如图所示: 

水准仪置平在二支水准标尺的中间,仪器距标尺约30米或40米,前后大约等距离,读取标尺上的读数得到二点的高差值。搬迁仪器至二支标尺的一内侧或外侧均可,此时,仪器至标尺的距离分别为近距离的标尺只是几米,而远距离的标尺已是几十米。同样,测量这二点的高差值,如果二次测得的高差相等,说明仪器i角为零。高差不等就说明仪器存在着i角的误差。 

如:仪器在中间,读取A尺的读数a1=0962,B尺的读数b1=1062 

仪器在一侧,读取A尺的读数a2=0835,B尺的读数b2=0933 

h1=-1062+0962=-0100 

h2=-0933+0835=-0098 

h=-0098+0100=+2mm 

按小角公式计算i角; 

i=Δ·ρ/s=2mm×206265”/60000mm=41/6”=7”

扩展资料

水准仪i角的允许误差 

水准仪i角允许误差的概念应该说有三方面的涵义,也是三种情况下的不同要求;出厂时工厂调校的允许误差、用户调校时的允许误差、测量等级或规定所要求的允许误差。如徕卡NA2i角的允许误差: 

出厂调校为:±8”,用户调校为:±20”,但是,根据我国国家水准测量规范和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用于一、二等水准测量的水准仪,仪器的i角不应超过15”,用于三、四等水准测量的仪器,仪器的i角不应超过20”。所以,在用徕卡水准仪NA2加GPM3测微分划板进行一、二等水准测量时,仪器的i角必须调校至15”以内,在进行三等以下水准测量时,仪器的i角应在20”以内。

水准仪(英文:level)是建立水平视线测定地面两点间高差的仪器。原理为根据水准测量原理测量地面点间高差。主要部件有望远镜、管水准器(或补偿器)、垂直轴、基座、脚螺旋。按结构分为微倾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激光水准仪和数字水准仪(又称电子水准仪)。按精度分为精密水准仪和普通水准仪。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水准仪

1、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

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构)筑物在不断加荷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S1或S05级),水准尺也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铟合金水准尺。在不具备铟合金水准尺的情况下,使用一般塔尺尽量使用第一段标尺。

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 *** 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分析原因并正确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

2、观测时间的要求

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沉降情况或规律。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一般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按一定的时间段为一观测周期(如:30天/次)或按建筑物的加荷情况每升高一层(或数层)为一观测周期,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必须按施测方案中规定的观测周期准时进行。

3、观测点的要求

为了能够反映出建(构)筑物的准确沉降情况,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一般要求建筑物上设置的沉降观测点纵横向要对称,且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30米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通常情况下,建筑物设计图纸上有专门的沉降观测点布置图。此外,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特别要考虑到装修装饰阶段,是否会因墙或柱饰面施工而破坏或掩盖住观测点,不能连续观测而失去观测意义。

4、沉降观测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

“五定”即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不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的结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

5、施测要求

仪器、设备的 *** 作方法与观测程序要熟悉、正确。在首次观测前要对所用仪器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校正,必要时经计量单位予以鉴定。连续使用3-6个月后重新对所用仪器、设备进行检校。

在观测过程中, *** 作人员要相互配合,工作协调一致,认真仔细,做到步步有校核。

6、沉降观测精度的要求

根据建筑物的特性和建设、设计单位的要求选择沉降观测精度的等级。在无特殊要求情况下,一般高层建(构)筑物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就能满足沉降观测的要求。

7、沉降观测成果整理及计算要求

原始数据要真实可靠,记录计算要符合施工测量规范的要求,按照依据正确、严谨有序、步步校核、结果有效的原则进行成果整理及计算。

水准仪的视准轴在垂直方向与水准轴的夹角。

水准仪i角的校准测定办法,如图所示:

1.将水平仪放在两把水平标尺的中间,仪器距离标尺约30米或40米,距离约相等,读取标尺得到两点的高差。将尺子移动到两个尺子的内侧或外侧之一即可,此时,尺子与尺子之间的距离很近,只有几米,而尺子之间的距离已经有几十米了。

同样,测量这二点的高差值,如果二次测得的高差相等,说明仪器i角为零。高差不等就说明仪器存在着i角的误差。

2.如:仪器在中间,读取A尺的读数a1=0962,B尺的读数b1=1062仪器在一侧。

读取A尺的读数a2=0835,B尺的读数b2=0933h1=-1062+0962=-0100h2=-0933+0835=-0098h=-0098+0100=+2mm按小角公式计算i角;i=Δ·ρ/s=2mm×206265”/60000mm=41/6”=7”。

扩展资料:

水准仪i角的允许误差水准仪i角允许误差的概念应该说有三方面的涵义,也是三种情况下的不同要求;出厂时工厂调校的允许误差、用户调校时的允许误差、测量等级或规定所要求的允许误差。如徕卡NA2i角的允许误差:出厂调校为:±8”,用户调校为:±20”。

然而,根据中国国家水准测量标准的要求和工程测量标准,我角液位计用于第一和第二等级水平不得超过15”,和我的角度仪器用于第三和第四级别水平不得超过20”。

因此,在使用徕卡levelNA2+GPM3差动拨片进行一、二级调平时,仪器I的角度必须调整到15”以内,在第三级调平时,仪器I的角度应在20”以内。

水平(英文:Level)是建立一条水平线来确定地面上两点之间的高度差。其原理是根据水准原理测量地面点之间的高差。主要部件有望远镜、筒体水平仪(或补偿器)、立轴、底座、脚螺丝。

根据结构可分为微倾式水准仪、自动调平仪、激光水准仪和数字水准仪(又称电子水准仪)。按精度分为精密级和普通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12597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4
下一篇 2023-05-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